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湖南长沙 410008
【摘 要】目的本研究致力于探讨手术室质量管理与妇产科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将2015年6月到12月入院并接受妇产科手术的5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其中,实验组实行手术室质量管理,而对照组仅仅采用常规护理。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对妇产科手术护理中导致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伤口感染率、出血、膀胱损伤、肠梗阻和慢性盆腔炎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单因素分析表明手术切口类型、手术时程、是否采用接台手术和是否采用预防性抗生素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密切相关;而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表明手术时程、切口类型和是否使用预防性抗生素是导致妇产科术后并发症的高危因素。结论进行有效的手术室质量管理可以较好的降低妇产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必要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妇产科术后并发症;手术室质量管理;女性外科学;妇产科护理
进行手术治疗的妇产科患者占总体手术治疗患者比例较大,包括分娩、子宫肌瘤切除、宫腔镜、人流手术、剖腹产手术、宫外孕手术等均需通过手术治疗[1,2]。同时手术中的多种因素常常导致多种妇产科术后并发症[3-5],其中手术室的质量管理尤为重要[6-8]。本研究首先通过对比研究证明了手术室质量管理对多种妇产科术后并发症预防的重要性。其次,通过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对手术过程中影响妇产科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筛选了导致妇产科术后并发症的高危因素[9-12]。本研究旨为指导妇产科手术室质量管理提供有效的科学证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将2015年6月到12月入院并接受妇产科手术的5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实验组的年龄在22 ~ 53岁之间,平均37.6 ± 7.8岁;对照组的年龄在21 ~ 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2 ± 8.2岁。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年龄、手术类型等无统计学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手术室质量管理方法
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手术护理,不作任何质量管理。实验组则对手术护理进行严格的质量管控。首先,建立一个手术质量管理小组。护士长作为总负责人,质量管理小组分为护士素质管理小组、手术室管理小组、器械物品管理小组、手术配合小组、消毒隔离小组和急救配合小组。每个小组设定1名组长,要求护师职称以上,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丰富的经验,分片负责,责任到人。使得整个护理过程中,人人管事,事事有人管。其次,为了保障手术护理质量,需要重新修订和优化现有的手术室规章制度,从各个方面制定具体、详细的管理标准,并对整个护理过程进行可以量化的考核,并将考核的结果直接与护士的绩效进行挂钩。
1)护士素质管理。需要转变护士的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意识,并增加护士护理技能的培训。由护士长制定综合素质考评表,定期对护士进行考核,并通过奖惩来提高护士的素质。
2)手术室管理。进入手术室工作的人员必须遵守手术室工作流程,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手术室的所有物资须及时补充,物品、器械使用后须放回指定位置,须随时保证手术室的各个设备工作正常。
3)器械物品管理。手术室的精密设备须配备专人管理,保证使用前后的性能完好,位置无变化。一般设备和物资须定位放置,及时补充,定期检查,并做好消毒措施。
4)手术配合管理。护理人员须定期学习手术配合管理的基本操作。巡回护士需要在患者接到手术通知单后到病房访视,准备好手术所需器械和物资等。洗手护士需要熟练掌握解剖相关的手术步骤。在手术前,参加术前讨论。
5)消毒隔离管理。对手术室消毒隔离程序制定严格的质量考核标准。对手术室的器械、空气、医护人员的手等进行严格的消毒检查,督促护理人员严格遵守手术室消毒标准。
6)急救配合管理。定期、不定期展开各种手术室急救技术的培训,严格执行手术室急救配合制度。保证急救车、急救仪器和急救机动人员随时待命,供急救随时调配。
各个质控小组成员根据手术室相关质量标准记录检查结果,各组组长做好监督,并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小组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抽查。通过监督、评分等措施,将护理质量与护理人员的收入进行挂钩,从而保障护理的质量。同时,通过纠错,以提高护理水平。
1.2.2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病例资料中的有关项目,对影响妇产科手术相关并发症的有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初步判断,再对选取的有效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出影响手术并发症的高危因素。
1.3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使用SPASS 22.0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卡方检验对分类计数资料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影响手术并发症的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再对最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以估计影响妇产科手术并发症的高危因素。
2结果
2.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采用了手术室质量管理措施进行严格把控,患者护产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伤口感染率、出血、膀胱损伤、肠梗阻和慢性盆腔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手术是妇产科常用的有效治疗手段,但是妇产科手术可能引起多种术后并发症。主要的并发症包括伤口感染、出血、皮下气肿、膀胱损伤、皮下血肿、肠梗阻、慢性盆腔炎等,使患者深受其苦。预防和控制妇产科术后并发症是提高手术质量效果及保障妇产科手术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工作。其中,手术室是进行手术的场所,严格把控手术室的质量管理工作对于控制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手术室质量管理设计多个环节,为了检验手术室质量管理的效果,本研究首先制定了详细的手术室质量管理方法,对护士素质、手术室环境、手术配合、消毒隔离和急救配合等方面进行了严格把关。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对比分析发现,良好的手术室质量管理对伤口感染、出血、膀胱损伤、肠梗阻和慢性盆腔炎等妇产科手术并发症均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大大减低了并发症的可能性。伤口感染是妇产科手术发生率相对较高的术后并发症,尤其是泌尿系统的感染。这是由于患者泌尿生殖系统存在较多的细菌,在术后免疫力下降时,极容易诱发感染。妇产科术后出血的原因较为复杂,有时难以彻底止血,导致失血较多。而术后一周发生的出血多是因为继发感染所致,需要立刻进行缝扎止血。膀胱损伤是妇产科手术容易并发的症状之一。如果患者在术前没有完全排空膀胱,术中则难以辨别,容易受到损伤,所以需要非常仔细的辨认[5,13]。临床引起的妇产科术后并发症需要医生认真分析,积极采取适当的措施才能减少并发症,减少病人的痛苦。
为了减少妇产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对患者的年龄、手术切口类型、手术时程、是否是接台手术以及是否使用预防性抗生素等可能影响妇产科术后并发症的因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患者的年龄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没有相关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手术切口类型、手术时程、是否是接台手术以及是否使用预防性抗生素等因素则与妇产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最终筛选出手术时程> 2小时、其他类型切口手术和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等是术后并发症产生的高危因素。
结合本研究的结果,严格的手术室质量管理可以有效的减少多个妇产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今后我院需要严格执行这一管理规范。其中,伤口感染、出血和盆腔炎的发生均与细菌性感染有关,手术室质量管理中对护士素质、手术室环境、消毒隔离方面的要求可以大大改善手术过程中的卫生条件,可以有效的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而对手术配合的要求可以使手术过程进行得更加顺畅,有助于减少膀胱损伤和肠梗塞的发生率。另一方面,严格的手术室管理制度不仅可以大大缩短手术时程,同时创造出来的良好卫生条件可以有效减少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因此减少了妇产科术后并发症产生的高危因素。这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严格的手术室质量管理可以有效的减少妇产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商晓,向阳.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解剖学特点与切口愈合[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 2012,28(6):460-462.
[2] 王礼华. 40 例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 2014,52(1):126-129.
[3] 石一复,李娟清. 重视妇产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防治[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 2012,28(6):403-405.
[4] 程锐. 妇产科术后活动性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与护理对策[J]. 实用妇科内分泌. 2014,1(7):36-37.
[5] 崔松梅. 基层医院妇产科手术并发症原因及处理对策[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15(54):121-110.
[6] Franklin Dexter. High-quality operating room management research [J]. J Clin Anesth. 26(5):341-342.
[7] 郑永群,陶妍志,罗梅艳等. 探讨运用“PDCA”循环实施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成效[J]. 实用临床医药. 2013,17(14):175-177.
[8] 李漫天,马育璇, 黄俊卿等. 手术室参与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包装质量管理的效果[J]. 2014,13(3):63-65.
论文作者:张清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6年9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手术室论文; 并发症论文; 妇产科论文; 手术论文; 术后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因素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6年9月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