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例肝包囊虫病超声分析及特征论文_普珍

240例肝包囊虫病超声分析及特征论文_普珍

(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人民医院B超科 西藏 阿里 859200)

【摘要】 目的:利用超声检查手段探讨肝包囊虫病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方法:应用超声检查仪、转动探头取受检查者肝脏纵、横、斜切面,观察其超声图像结果。结果:超声检查结果发现,240例患者发现囊肿共266个,多发于肝右叶,共157个,占59.02%;超声声像图特点分类包括囊性型140例,占58.33%,混合型40例,占16.67%,类实质型35例,占14.58%,已钙化型25例,占10.42%;超声诊断符合236例,诊断符合率为98.33%。结论:我县肝包囊虫病发病率较高,超声检查诊断准确度高,是诊断肝包虫囊肿病的首先检查方法。

【关键词】 高原牧区藏族;肝包囊虫病;超声检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7-0063-02

肝包囊虫病(hydatid disease of Iiver)即肝棘球虫幼病因吞食棘球绦虫卵后,其幼虫在人体肝脏寄生引起,是人畜和野生动物共患性寄生虫病,有显著的地方流行和自然疫源性[1]。我县属于西藏高原区,是以畜牧业为主的大县城,拥有大面积的草场和大量牛、羊、马牧群,加上群众素有养狗的习惯,所以我县是肝包虫囊肿的高发流行县城之一。为探讨我县广大牧民群众感染肝包囊虫病的特点,本研究回顾分析了2010年8月~2015年8月期间240例“B超”检查的肝包虫病患者,对其超声声像图特点等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搜集了2010年8月~2015年8月共5年期间240例肝包囊虫病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了“B超”超声检查,入选条件:①均为我县牧民群众(藏族);②均有与牛、羊、马、犬等家畜密切接触史;③均以右上腹部(肝区)饱胀、隐痛、腹部包块、黄疸、恶心、消化不良等主诉就诊。

1.2 检查方法

仪器为:LOGIQ–C5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4.0MHz,凸阵探头。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必要时左侧卧位,常规涂超声耦合剂,转动探头,于患者右肋缘下、右肋间、剑突下等部位对肝脏进行纵、横、斜等多方向不同角度切面扫查,发现病变时记录所在部位、形态、数目、大小等声像图表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40例肝包囊虫病患者中,女性为168例占70.00%、男性72例占30.00%,男女之比为3:7;年龄最大78岁、最小5岁、中位年龄34岁;超声检查结果发现,囊肿共266个,多发于肝右叶,共157个,占59.02%;囊肿大小3.0cm×2.7cm×2.5cm~19.8cm×18.8cm×18.5cm。超声声像图特点分类包括囊性型140例,占58.33%,混合型40例,占16.67%,类实质型35例,占14.58%,已钙化型25例,占10.42%;超声诊断符合236例,诊断符合率为98.33%。

3.讨论

肝包囊虫病即細粒棘球蚴虫所致棘球蚴病、細粒棘球蚴虫的宿主是狗、羊、牛等家畜,当人和狗、羊、牛等家畜接触或吞食被虫卵污染的食物和水后易被感染,我县是属于西藏高原地区平均海拔4700米以上,空气稀薄,蔬菜及水果极少,牧民群众主要以食羊、牛肉为主,家中饲养大批牛、羊,还饲养猎犬,日常生活中饮用未经消毒处理的河水,与牛、羊、犬同饮一河水,加之平素卫生条件差没有养成饭前洗手习惯,进食均由手抓,以上种种原因均导致我县是肝包囊虫病的多发区[2]。研究显示,肝包囊虫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主要原因是由于女性在家中(牧区)担负着家庭的主要劳动如:挤牛、羊奶、喂饲料等等,与家畜接触频繁,感染的机会多于男性[3]。

本文240例肝包囊虫病超声检查的声像图特点以囊性型为多见,囊肿形态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完整的囊壁回声往往增强,增厚呈双层结构且光滑整齐,囊内透声佳。当囊内有子囊、孙囊时囊内可见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圆形或环状的纤细光带分隔,形成“大囊套小囊”或“囊中之囊”的特征性改变,当子囊的包虫合并细菌感染后,脓性囊液和坏死组织与部分完整的子囊、孙囊组成在声像图上即有实质性又有囊性回声的混合型回声团;肝包囊虫感染坏死多从囊肿的深部开始,故声像图上可见囊肿的中心部位呈形态不规则的中等或略强的实质性回声区,周围有大小不等的类圆形或多边形无回声区呈车轮状放射排列,系周边部分未感染的子囊及孙囊的回声,此种临床较为少见[4]。肝包虫病根据声像图特点并结合生活史、包囊虫皮试可做出诊断,但“B”超诊断肝包囊虫病优于其它影像方法,其具有图像直观、结果迅速、安全无损害、准确率高等特点,本文中以从事牧业生产的成年女、男性发病率较高,超声表现以右肝病变为主,病程早期或囊肿较小时可无任何症状,多在查体时发现,所以在发病率较高的牧区,提倡有意识的“B”超普查是必要的,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应强调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多宣传个人卫生及饮食卫生,防止有包虫粪便污染水源及食物,最大限度减少发病率[5]。

【参考文献】

[1]孙绪昌,胡庆亮.西藏高原地区肝包囊虫病的超声特点[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3):143.

[2]龚月萍,潘蔚,陈玲娥等.肝脏、皮下组织和肌肉囊虫病超声表现1例[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9,25(8):808.

[3]林上奇.肝包囊虫病28例临床及超声显像诊断[C].//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影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656-660.

[4]朱洪伟,安丽娅.新疆精河地区肝包虫病的超声与CT诊断及分型[J].新疆医学,2013,43(10):65-68.

[5]侯青平.肝包囊虫病的CT、B超及病理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09,39(12):58-60.

论文作者:普珍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30

标签:;  ;  ;  ;  ;  ;  ;  ;  

240例肝包囊虫病超声分析及特征论文_普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