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辩证分析论文_林作韵

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辩证分析论文_林作韵

(海南省东方市东方中学)

摘要:关于虚拟与现实的问题已经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但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往往把“虚拟”作为一种抽象存在,甚至把虚拟世界的人也看成一种抽象的存在,从而消解了现实中人的主体性价值。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即以人的发展为坐标来重新“安排周围世界”,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所以,数字化时代出现的虚拟与现实的矛盾现象,也必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主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必须能够对此作出科学理性的解释。

关键词:虚拟世界;现实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影响;价值

如何看待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虚拟世界可以是好的,很多就像是我们想像的世界一样,30年以前的幻想或虚拟的世界。现在就有好多在现实世界中超越了过去的虚拟世界, 现实世界是虚拟世界的前题,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总活在虚拟的世界当中,现实世界的发展是以有利于现实世界虚拟世界为蓝图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虚拟世界既是天使也是魔鬼,我们的开机的发展就是有虚拟世界演变来的,但是有些却是魔鬼,如火药和核技术的发展一样。

一、什么是虚拟世界

对于虚拟世界,这个概念,目前主要有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的涵义:狭义的虚拟世界,是指由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传感器技术,是一种能够高度逼真地模拟人在现实世界中的视、听、触等行为的高级人机界面,一句话,狭义的虚拟世界是一种“模拟的世界”。我们可以认为虚拟世界是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由人工高科技技术如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虚拟实在技术等所创造的一个人工世界。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来看,虚拟世界繁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虚拟世界在虚拟氛围中实现了对人的本质异化的扬弃;虚拟世界以虚拟的方式实现了让人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理想;虚拟世界的繁荣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

首先,虚拟是现实的反映,现实是虚拟的基础,没有现实就不可能有虚拟。网络虚拟实质上就是以数字化方式构成的虚拟空间。这种虚拟空间与网络、电脑及其他高科技手段相结合,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数字化时代。虚拟的事物所具备的属性一般与现实世界中的物质属性存在是相对应的关系,即与现实世界中的物质相对应。也就是说,虚拟虽然不一定是现实的,但却来源于现实,是一种“虚拟实在”。

其次,虚拟对现实的不可能性的反映具有更高的层次性,没有现实的不可能性就不会有更高层次的虚拟实在性。并通过虚拟使其成为虚拟空间中的某种真实,这就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其三,虚拟与现实既有一致性又有背离性,其一致性具有积极意义,其背离性则给当代哲学带来了新的“贫困”。作为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为人们思维提供方法论原则的同时,只有面对这样的“贫困”,在虚拟与现实的相背离的负向虚拟中研究其和谐的可能性,才能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社会现实问题研究的理性升华。所以,虚拟与现实的背离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新的用武之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下虚拟世界的价值

由于虚拟与现实的矛盾把“人”与“物”的关系给颠倒了,使虚拟的“物”成为现实的“人”的统治者,使得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在整体上陷入一种无序的状态:在这个漫长的自发的(而非自觉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将经历一个非常痛苦的(大量的社会对抗和冲突)和付出巨大代价的(经济危机、环境污染、人性扭曲、两极分化、社会病态等)过程,这种物质关系必定扼杀人的主体性价值,殃及整个社会。所以,我们必须从理论上寻找虚拟与现实相背离的矛盾关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联性,科学合理地对虚拟与现实相背离的矛盾现象及其和谐统一进行哲学阐释,使虚拟与现实的矛盾能够和谐地统一起来,才能为人的主体性价值的实现开辟新的途径。

四、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中的关系及影响

首先,虚拟与现实矛盾的和谐统一是人的主体性价值实现的基本前提。二是结构上的统一性,虚拟是广义上的现实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它们之间有可能实现和谐统一。三是相互作用中的统一性,虚拟与现实各个方面的相互作用也为虚拟与现实的和谐统一提供了可能性。所以,虚拟与现实矛盾的和谐统一的可能性为人的主体性价值实现提供了前提。

其次,虚拟与现实矛盾的和谐统一是在虚实之间的交互作用中实现的,也可以说是在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博弈中实现的。但是,虚拟与现实矛盾的和谐统一只能建立在正和博弈的基础之上。这其中既可能是虚拟世界占了现实世界的上风,也有可能是现实世界占了虚拟世界的上风。而虚拟与现实之间正和博弈的前提就是虚拟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性质是良性的。

最后,实现人的主体性价值又有助于形成虚拟与现实矛盾的和谐统一性。虚拟是人的重要方面,人的现实性和虚拟性是人的经验和超验二重性的特殊表现。只有全面地理解人和人的需要,人的主体性价值才有可能真正成为现实。因此,人的虚实二重性是虚拟与现实矛盾和谐统一的人性根据。实现人的主体性价值和虚拟与现实矛盾的和谐统一是相互促进的。

总之,虚拟与现实的矛盾性是虚拟与现实矛盾和谐统一的前提所在,虚拟与现实的同一性是虚拟与现实矛盾的和谐统一的基础所在,虚拟与现实的对立性是虚拟与现实矛盾和谐统一的必要性所在,虚拟与现实的统一性是虚拟与现实矛盾和谐的可能性所在。但是,虚拟与现实的和谐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先验状态,也不是一种一劳永逸的永久状态,虚拟与现实的和谐统一这一价值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人类的明智选择。如果我们选择了有利于虚拟与现实的和谐统一的虚实关系,选择了有利于虚拟与现实矛盾的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那么虚拟与现实的和谐统一就有可能实现。因为“这个世界是我们的世界,要把它变为天堂或地狱都在于我们”。为了实现虚拟与现实的和谐统一,我们应该也必须选择全面的发展而非片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而非失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而非暂时性的发展,有利于人的主体性价值实现的发展而非不利于其实现的发展。我们只有不断地走出“贫困”,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现实问题研究的理性升华;我们只有实现人的和谐、自由、全面发展,才能在虚拟与现实的矛盾中实现人的主体性价值,最终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淑英.从技术思辨到社会哲学关于虚拟世界研究的方法论转向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23(1):81-84.

[2]马克思,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M]∥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48.

[3]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117.

[4]罗素. 社会改造原理[M].张师竹,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119.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作者简介:林作韵(1989.06-),女,海南省乐东县人,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中学二级,研究方向:物理教育研究,班主任工作。

论文作者:林作韵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6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4/4

标签:;  ;  ;  ;  ;  ;  ;  ;  

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辩证分析论文_林作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