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企业家精神教育及其对我们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家论文,启示论文,国外论文,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9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69(2004)04-0022-06
迎接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经济发生着一系列深刻的变化,理论界与实践界都在努力尝试用新方法解决面临的新问题,近年来国外兴起的企业家精神教育正是为了顺应这一变化趋势的产物,形成了与以往不同的教学目标、方法和模式,并已成为传统工商管理教育的改革方向。
一、企业家精神教育兴起的背景
1945年哈佛商学院首开企业家精神课程,但在随后的20多年中,企业家精神教育并没有流行起来,甚至在哈佛商学院也没有得到强化和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企业家精神教育在世界范围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1970年,美国大约有25所高等教育机构提供企业家精神方面的课程;1980年,这一数字增长到150家;1985年,在245家高等教育机构的253个学院开设了企业家精神课程。迄今为止,在美国的1600个学院和大学开设了2200多门相关课程,设立于100多个企业家精神研究中心[1](P309-331)。据百森商学院和伦敦商学院联合发布的全球企业家精神监测报告(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GEM)显示,2001年,美国超过1500所4年制大学和学院提供了创业课程,而且被授予管理学博士学位,侧重于企业家精神方向研究的大学仍在持续增加[2](P17-18)。
企业家精神教育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没有流行起来的主要原因在于发展大企业是这一时期世界经济的主流。进入70年代,在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以技术变革为契机,美国涌现了大量基于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中小企业,并造就了当今无数的卓越企业,如微软、戴尔,在随后的20年极大地推动美国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GEM,2001)。更为重要的是,七八十年代的创业神话改变了美国以大企业为主流的游戏规则,创业机会大量涌现,盖茨、戴尔等创业家成为美国中青年的样板,掀起了美国的创业经济热潮,盖洛普公司(Gallup)和美国创业领导研究中心(CEL,the Center for Entrepreneurial Leadership)1994年进行的一项关于企业家精神教育的调查显示,近70%的高中学生打算在未来创办自己的公司[3]。创业实践的繁荣引发了对创业技能、理论的高度需求,理论界也开始重新关注小企业创业中所蕴涵的企业家精神,着重研究基于创业活动中的创新、冒险精神,逐步识别出创业所遵循的一般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取得了大量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企业家精神教育也随之在美国流行起来。
企业家精神教育热潮兴起的原因并不单纯是创业和中小企业的繁荣,20世纪90年代后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企业家精神教育的繁荣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首先,它在改变产业结构的同时,也改变了企业的生存法则: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由有形向无形转变,竞争优势的生成重点由效率、质量和价格向变革与创新的转变,竞争优势的生成途径由重组再造向打破市场均衡、改变竞争规则转变,并且大量创新性小企业蚕食现有大企业市场、改变产业竞争格局的事实反过来加剧了这一变化趋势;其次,动态复杂环境、竞争加剧是当今社会转型期的典型特征,导致管理者面临的是与以往可预见复杂环境特征完全不同的新形势,这要求管理者用创新性眼光审视环境、用创造性方式解决企业的生存问题,强调如何在动态复杂环境中识别机会、把握机会的能力,强调理性的冒险而不是如何规避风险。这些时代变迁向实践界提出的转变正与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创新与冒险精神)相契合。并且,顺应这一趋势,理论界也从基于商业领域内小企业创业的企业家精神出发,不断丰富着企业家精神的内涵,提出了基于公司型创业的公司企业家精神(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和基于社会非赢利组织创新的社会企业家精神(social entrepreneurship),分别关注大企业组织创新、新事业开拓途径和社会非赢利组织的创新问题,旨在建设企业家型企业和创立企业家型政府,甚至是企业家型社会。由此可见,这些事实在丰富企业家精神理论的同时,也推动了企业家精神教育的兴起,表明了社会转型期理论界与实践界强调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共识。
二、企业家精神教育的目标
美国考夫曼企业家精神研究中心(The Kauffman Center for Entrepreneurship Leadership)将企业家精神教育定义为向个体教授理念和技能以使其能识别被他人所忽略的机会、勇于做被他人所犹豫的事情,包括机会感知、风险性的资源整合、开创新企业和新创企业管理等内容。企业家精神教育既要在机会识别、整合资源以应对风险、创建企业方面给学员以理念和决策逻辑方面的指导,同时要在新创建企业管理方面提供学员必要的技能知识,如商业计划的编写、资本开发、营销和现金流分析等。企业家精神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增加学生对新创事业创始与管理过程的认知与了解,其次为增加学生对创业生涯的职业选择的了解(如表1所示)。
表1 企业家精神教育的目标
企业家精神教育的目标 重要性排序
增加对新创事业创始与管理的过程的认知与了解 1
增加学生对创业生涯职业选择的了解
2
发展与管理功能相互关系的了解
3
发展对创业者特殊才能的评价 4
了解新创公司在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
5
资料来源:Gerald E.Hills,“Variations in University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an Empirical Study of an Evolving Field”,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88.
目前企业家精神教育主要是围绕创业和新创建企业管理问题展开,但它在训练学员在新企业创立、管理过程中的撰写商业计划书、融资能力、谈判技巧等显性知识的同时,核心是教授学员在识别和把握机会、承担风险、迅速整合资源等方面的隐性知识。并且,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与实践对大企业生存问题的关注,以强调基于创新冒险等隐性知识为核心,企业家精神教育逐渐扩大已有范畴,将企业家精神与大企业管理的相关内容融合,形成企业家型战略(entrepreneurial strategy)、企业家型领导(entrepreneurial leadership)、企业家型营销 (entrepreneurial marketing)等课程,旨在培养富于企业家精神的管理人才,使新时期的人力资源掌握企业家技能,正逐步脱离创业导向的企业家精神教育模式。
三、企业家精神教育的课程设置
企业家精神教育的核心在于培育学员在识别和把握机会、承担风险、迅速整合资源等方面的隐性知识,外化为培训学员与新创立企业管理、公司型创业相关的一系列技能的本质决定了企业家精神教育在课程设置模式、课程侧重点及课程体系三个方面的特征。
从课程设置模式看,企业家精神更加突出管理教育的创新与整合特征,强调以企业家精神为核心的整合课程设置模式,强调环境互动和应对不确定性环境的能力。APEC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传统的工商管理教育属于金字塔模式,学员必须修完基础课程后,进而可以选修其它课程或法律课程,最后的必修课程为企业战略;企业家精神教育突出圆型模式,所讲授的知识环绕战略联盟、资源网络、校友、企业家辅导展开,核心是企业家精神[4](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家精神教育与传统工商管理教育的课程设置模式差异
企业家精神教育的课程设置模式强调以企业家精神(本质是创新冒险精神)为核心向管理职能活动的渗透,并结合新创企业特性与已有企业特征形成基于创业导向和基于公司型创业的具体课程内容,在实现培育学员识别把握机会、创新变革等企业家能力同时,教授学员应付不同实践需求的特定技能。百森商学院(Babson College)是成功运用该模式的商学院之一,该学院在强调基于创业导向的企业家精神教育的同时,逐步涉足基于公司型创业的企业家精神教育课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对美国和欧洲的大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教授公司企业家精神的院校,其客户包括西门子、光技术公司(Lucent Technologies)和康柏(Compaq)等许多大公司。
从课程内容侧重点看,可分为理论导向型课程与实践导向型课程两类,服务于不同的目标:理论导向型课程旨在培养企业家精神方向的研究者,实践导向型课程旨在培养学员对新机会的识别、评估、捕捉和应对不确定性的实践能力。毫无疑问,两者均强调深化学员对企业家精神本质的认识,而仅表现为不同的用途和侧重点:理论导向课程更强调传递有关企业家精神的理论知识,培养企业家精神方向的研究人才,实践导向课程更强调联系现实创业活动,并试图通过撰写商业计划书和与已创业者的互动等方式使学员获得逼真的创业经验,转化为学员在实践中的机会把握能力、创新能力与应对不确定性能力;此外,理论导向课程以讲授理论为主,实践导向课程以案例研究、团队项目计划、嘉宾演讲等现实模拟内容为主(如表2所示)。
表2 实践导向课程与理论导向课程内容的侧重点
实践导向课程
理论导向课程
嘉宾演讲
讲授理论
团队项目研究
固定教材
撰写商业计划书 个人课程论文
演讲与口才
课程参与度为主要的评分方式书面考试为主要的评分方式
资料来源:Jonathan Levie.“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in England A Survey”,http://www.celcee.edu/abstracts/c20022316.html.
从课程体系看,尽管大量学者在企业家精神、创业行为、企业成长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理论的精确性不够,同时,缺乏该领域内的专门教学研究者等现象造成了目前美国各院校企业家精神教育课程设置的差异。以实践导向课程为主的课程体系主要分为创业者素质类、新企业的创立与经营管理类、创业环境及管理类、特定产业内创业类和社会企业家精神类等五类(如表3所示)。另一方面,企业家精神教育的课程体系日益呈现出系列化特征,逐渐覆盖小企业创业与管理的各个方面,但基于公司型创业的课程体系尚未建立(如表4所示)。
表3 美国四所大学的创业课程分布
课程类别创业者素质类
新企业的创立与
创业环境
特定产业社会企业
合计
大学
经营管理类
及管理类
内创业类家精神类
哈佛大学 1 10
4
17
23
芝加哥大学0 12
1
23
18
斯坦福大学0 81
11
11
百森商学院1 10
1
02
14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表4 已经和计划开设企业家精神教育课程的学院数量
针对本科生针对研究生
已经开设 计划开设 已经开设 计划开设
企业家精神或创业12814 98
5
小企业管理 1095
31
2
企业咨询44 4
31
3
企业创建与运营 34 2
18
1
创业计划写作31 3
23
1
风险投资30 4
30
6
家族企业16 6
12
3
机会管理15 1
90
管理快速成长企业11 4
10
4
创造性思考 10 1
72
特许经营开发9 3
92
创新评估7 0
21
1
技术转移6 2
22
4
资料来源:Karl H.Vesper and William B.Gartner,“Measuring Progress i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Journal of Business Veaturing,1997.
综上,突出管理教育的创新与整合特征的圆形课程设置模式是企业家精神课程设置的基础,并依据不同的培养目标演化为理论导向课程与实践导向课程两类,以小企业创业与管理为核心的实践导向课程日趋完善,呈现出系列化特征,并且,随着有关企业家精神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践需求的推动,理论导向课程与以公司型创业为核心的实践导向课程必定成为完善企业家精神教育的主要努力方向。
四、企业家精神教育的教学主体
企业家精神教育强调对识别把握机会能力、创新能力与应对不确定性能力的教授,这决定了其对教学主体较传统管理教育有更高的实践要求。因为识别机会、创新能力及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本身蕴涵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需要将以动制动的能力与敏锐的洞察力相结合,这决定了教和学的内容本身就是富含动态性知识流,除非教学主体有深刻的实践体验,否则难以形象传递变动中求规律性的知识内容,故要求具有实践管理经验甚至是已创办企业的教授成为企业家精神教师力量的主体。并且,实践导向课程较理论导向课程更强调教学主体丰富的实践经验,理论导向课程则更需要企业家精神课程的专门讲授者(如表5所示)。
表5 企业家精神教育课程的教学主体
教授者 创业实践课程 创业理论课程
社会兼职教师21% 7%
具有实践管理经验的教授 98% 61%
已创办企业的教授70% 36%
企业家精神为其主讲课程 29% 44%
企业家精神为其主要研究方向 47% 28%
资料来源:同表2。
五、企业家精神教育的教学方法
与一般管理教育相比,企业家精神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互动的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以期学员基于现实模拟的教学方法中逐步锻炼其企业家能力。其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如下:组织学员团队设计并推荐商业计划书,进行商业模拟练习;邀请成功创业者向学员讲授现实创业的经验,以加深学员对创业过程的理性认识;组织学员进行个案分析,以提高学员的理论水平;鼓励学员演讲,以锻炼学员的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并逐步培养说服他人的谈判技巧;组织学员完成企业课题,如投资管理公司,使学员了解资金获取渠道与技巧;定期的课程研讨会和文献探讨,以促进学员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等内容(如表6所示)。总之,企业家精神教育的目标决定了蕴涵在其教学方法中的资源整合性与创新性外化为灵活多样的现实模拟为主的教学形式。
表6 企业家精神教育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简介
设计商业计划书
学员以机会为基础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商业计
划书,并请专家参与评价
创业者讲座
邀请创业者为嘉宾向学员就某个问题讲授自
己的观点,主要是基于实践的总结
案例分析 针对某个成功/失败的创业个案的分析讨论
课程演讲 向全班展示自己的商业计划书或报告以锻炼
学员的表达能力
文献探讨 主要是学习有关创业的理论知识,同时锻炼
学员的分析和总结归纳能力
课程项目 参与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企业项目,从中锻炼
学员的理论修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研讨会
以讨论课的形式学习课程内容
课程实习 针对课程内容在相应的企业中从事特定的工
作,以充分认识创业实践
固定教材学习 旨在学习企业家精神方向的理论知识
从理论导向课程和实践导向课程看,针对实践导向课程与理论导向课程的教学方法具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实践导向课程更强调教学方法中理论与实际的互动,注重调动学员的主动性,理论导向课程更强调正式的知识传递过程,注重基于导师的理论辅导单向沟通过程。Jonathan Levie在1999年关于英国133家开设企业家精神教育课程的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大部分院校的理论导向课程方面采取以课程论文学习与采用固定教材的授课方式为主,分别占55%和58%,而实践导向课程则集中在创业者讲座、撰写商业计划书与课程演讲等方法上,分别占75%,62%和55%[5]。
六、启示
小企业创业热潮的兴起和社会经济转型是国外企业家精神教育流行的起因,伴随新经济时代到来的企业生存法则的变化,国家经济关键推动力向创新转变成为企业家精神教育繁荣的主要推动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家精神教育已逐步由单纯的创业导向教育模式拓展为以培养具有创新性、创造性与理性承担风险能力的适应新经济时代的管理人才为核心的教育体系。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高增长造就了今天的繁荣,这源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创业经济的推动,而这又进一步促使了教育领域的创新——企业家精神教育的兴起;并且,企业家精神教育的兴起又反过来造就大量富于创新变革的人力资本,推动着伴随创业经济兴起的经济增长。
美国的经济神话说明小企业创业中蕴涵的创新精神[6](P45-51)对促进国家经济增长、提供就业岗位的现实意义,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日益强调创新精神对企业发展、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并且这一趋势不断得到实践界和理论界的强化,我国政府也由主要关注国有大型企业绩效,转向努力为鼓励小企业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另一方面,我国加入WTO,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契机为商业领域提供了大量商业机会;联想、希望、新浪等优秀企业的崛起为一代中青年塑造了成功创业者的样板,由此掀起了大学生创业热潮;这一系列事实预示着我国也即将步入创业经济时代。更为重要的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与资金和技术相比较,更为缺乏的是富于创新的新型人力资本,而基于职能管理构建的现行工商管理教育体制难以突出各学科知识的融合,难以培养富于创新的新型人力资本,甚至是对个体创新精神的扼杀。
这决定了在深入认识企业家精神教育兴起背后的经济社会因素基础上大力开展企业家精神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家精神教育体系在通过系统性的教学课程、教学方法培养富于创新的人力资本的同时,能反向促进现行工商管理教育体制的创新性变革,带来我国管理教育体制整体水平的提高,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企业家精神教育跨学科整合资源的课程设置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科间交流和学科间共享资源,从而推动管理教育的整体发展;(2)企业家精神教育所强调的紧密产学研互动能带动现行管理教育向实践靠拢,有利于从中发掘理论研究的实践立足点;(3)企业家精神的本质是创新精神,推行企业家精神教育的过程必然是将创新因素渗透进现行管理教育体制运行中的过程,改进现行工商管理教育体制的课程设置模式和教学方法。
总之,企业家精神教育并非是单纯的课程教学内容或一门学科教育,而是蕴涵着基于新经济实践驱动的创新性教育理念的教学体系,强调培养具有创新性、创造性与理性承担风险能力的新型人力资本,而不仅仅是表现为目前的以创业课程为载体的培养模式。并且,随着有关企业家精神研究的深入与新经济实践的发展,在企业家精神教育内容不断丰富的同时,其理念、课程设置模式和教学方法等内容中的创新性因素必然渗透到现行工商管理教育体制当中,从而推动整个工商管理教育体系向培养创新性人力资本方向的现实努力,为传统工商管理教育改革提供方向和参考。
标签:企业家精神论文; 创业论文; 课程设置论文; 创业能力论文; 创业机会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教育公司论文; 国外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