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论文,关系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07(2005)01-0108-05
促进经济增长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前提,因此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也一直引人关注,其中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是衡量这种关系最常用的指标,即奥肯定律中经济增长与失业率这种负相关的变动关系,这一关系反映的是一种趋势性的普遍规律,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由于受到经济结构、经济增长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会表现出不同的互动模式,就业弹性的强度和方向也会有所不同。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时期,对就业弹性不仅要看到表面数字的变化,还应分析引起变化的深层次的原因。
一、经济增长、就业弹性系数及奥肯定律
经济增长(Economicgrowth)是指在一段有效时期内经济所生产的物质产品与劳务数量的持续增加。由于产品与劳务绝对数量的增加通常与平均的物质福利的增加相联系,因此在现代经济学中,增长的定义通常包含物质福利的增加。
就业弹性系数是指就业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即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相应地就业增长的百分点。[1](P535)
奥肯定律(Okun's law)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奥肯经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潜力:它的测量方法和意义》(1962年)提出,在3%的GDP增长基础上,GDP增长速度每提高2个百分点,失业率便下降1个百分点;反之,GDP每下降1个百分点,失业率便上升1个百分点。无论发达国家的经验,还是我国50年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都基本上支持经济增长与失业率这种负相关的变动关系。
二、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互动模式已发生根本性转变[2]
1.近20年来我国就业弹性系数变动表现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总体上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六五”、“七五”、“八五”、“九五”期间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0.7%、7.9%、12.0%和8.3%。与此同时,从业人员也不断增加,但增长速度却呈下降趋势,从而就业弹性系数也不断下降。(见表1)
表1 我国不同时期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
年份
GDP增长率从业人员增长率弹性系数
“六五”期间 10.7 3.3
0.308
“七五”期间 8.8
2.6
0.298
“八五”期间 12.0
1.2
0.100
“九五”期间 8.3
0.9
0.108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
从1981-2000年20年间的发展趋势看,经济增长就业弹性的变动并不是逐年下降,而是表现为差异显著的两个阶段:一是80年代经济增长的高就业弹性阶段,“六五”期间就业弹性系数平均为0.308,“七五”期间四年平均为0.298。“八五”期间平均为0.103,“九五”期间略有回升,平均为0.112。两个阶段之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规律性,在经济同样处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80年代从业人员同样保持了快速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长率在3%以上;而进入90年代,从业人员增长只有1%左右。也就是说,80年代经济的高速增长伴随着就业岗位的大量增长,表现出劳动密集型经济的特点;二是90年代就业弹性系数的急剧下降,反映了劳动力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趋于下降,资本、技术等投入要素以及制度性要素的贡献率提高。如果数据反映的现象是客观的,说明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2.在同一发展阶段内,奥肯定律依然成立
“八五”时期经济的加速发展并未带动就业规模的大幅度提高,说明奥肯定律在转型期是失效的。但对每个阶段内的不同时期进行分析,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依然显示了与奥肯定律相似的变动趋势:“七五”期间经济增长较“六五”有所放缓,从业人员增长速度也相应下降;90年代后期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也伴随着就业岗位增长趋缓。(见表2)
表2 不同时期GDP和就业增长速度(%)
年份 GDP
一产
二产 三产 从业人员 一产 二产
三产
“六五”平均10.7
8.28.2
10.03.3
1.36.18.6
“七五”平均7.94.24.29.02.6
4.35.67.2
“八五”平均12.0
4.24.2
17.41.2
-1.62.77.3
“九五”平均 8.33.53.59.80.9
0.10.53.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
3.低就业弹性阶段的两种互动类型
就业弹性的变动受制于两个因素: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八五”和“九五”时期虽然都表现为较低的就业弹性,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却有所不同。“八五”期间从业人员增长趋缓,年均在1.1-1.4%之间。与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经济出现超常快速增长,GDP年均增长12%,最高年份达到14.2%,导致就业弹性系数由80年代的0.3急剧下降到0.1左右。可称这种经济增长为主要诱因的弹性下降过程为“经济过热型”。“九五”期间经济增长速度有所下降,年均为8%,而从业人员增长速度的下滑更为显著,特别是1998年、1999年、2000年三年的年均增长率不到1%。因此,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虽然有所回升,但仍然保持在0.11左右的较低水平。可称这种就业滑坡为主要诱因的弹性下降过程为“就业渗出型”。
可以说,“八五”期间经济增长速度超常偏高而没有产生相应的就业需求是就业弹性系数下降的主导因素;“九五”时期从业人员增长超常趋缓是就业弹性保持在低水平的主要因素。
三、促成就业弹性模式的转变的因素
1.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弹性模式转变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产业结构调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就业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从产业结构数据看,20世纪80年代第一产业总值的份额变动不大,保持在28%左右。到2000年则迅速下降到15.9%;第三产业产值份额在80年代迅速增加,由1978年的23.7%上升到1990年的31.3%,在90年代则变动不大。第二产业的产值份额从1978年48.2%下降到1990年的41.6%,之后回升到2000年的50.9%(见表3)。从就业结构看,第一产业的份额由1978年的70.5%持续下降到2000年的50.0%,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份额则分别由1978年的17.3%、12.2%上升到2000年的22.5%、27.5%(见表3)。从产业变动对就业弹性的影响来看,高就业容量的第一产业、高就业弹性的第三产业在90年代的增长趋缓以及低就业弹性的第二产业在90年代的高速反弹,都直接推动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模式的转变。
表3 历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构成(%)
一产
二产 三产
年份 (产值构成) 就业构成 (产值构成) 就业构成 (产值构成) 就业构成
1978年28.1 70.5 48.2 17.323.7
12.2
1980年30.1 68.7 48.5 18.221.4
13.1
1985年28.4 62.4 43.1 20.828.5
16.8
1990年27.1 60.1 41.6 21.431.3
18.5
1995年20.5 52.2 48.8 23.030.7
24.8
2000年15.9 50.0 50.9 22.533.2
27.5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
2.宏观制度变迁对就业增长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体制转型时期,其间的经济增长除了归功于要素投入的增加外,还有宏观制度变迁的推动作用。
(1)市场化过程。1979-1992年间,我国GDP增长的14%来源于市场化改革的贡献。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例,1978年国有预算内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近一半,1988年这一比例降至10%左右,1998年进一步降至不足5%。其他领域如劳动就业、物资流通、价格决定等,情况也有大体类似的变化。由于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高,市场化对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2)对外开放。根据有关部门专家测算,对外开放对我国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22.5%,在某些地区贡献率甚至更大一些。有的研究还表明,进出口总值每增长1%,GDP增长0.524%,其中,进口的GDP弹性为0.388,出口弹性为0.411。国内务类市场的国际化一方面扩大了我国的经济规模和就业规模,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
四、面对我国现状,解决就业增长的途径
当前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第一,随着产业升级,资金技术密集的产业比重提高,吸纳就业数量相对减少;第二,随着竞争的加剧,企业不断裁减人员,包括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形成的下岗人员,使得就业总量的增长进一步放缓。总体看,在经济增长率提高的同时,受结构调整、改革深化的影响,就业问题不是缓解,而是更加突出了。
第一、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比较突出,保持社会稳定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应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应立足于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引导人们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和提倡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以多种形式和灵活方式实现就业;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做好“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
第二、进一步调整生产结构和体制结构,使生产更加适应消费的要求,体制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密切跟踪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新趋势,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把握调整的方向和重点,使经济结构调整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切实遵循经济规律;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应着重抓好四项改革:一是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二是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三是稳步实施金融体制改革,四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第三、坚持发展职业教育。在严峻的人口压力和就业形势下,要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就必须坚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1)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坚定发展职业教育信念,创造良好的职教发展环境:政府不仅要关心强势群体,更要对弱势群体予以补偿和救助;不仅要关心经济的发展表象,也要关心经济发展背后对劳动力的需求;不仅要关心具有龙头拉动作用的高等教育,也要同时关心与经济密切相关,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
(2)要创新职业教育。要认清职业教育的生存、发展在就业,就业是职业教育的龙头,就业率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要跳出教育看教育,密切关注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要把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效劳动力供给作为办学宗旨,要把培养和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作为首要任务。
(3)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到农村,面向弱势人群;实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教育与培训并举;以信息化带动职业教育现代化,对原有专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大力推进现代远程职业教育,把优势职业教育资源辐射到农村偏远地区;本着尊重人才,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师资是实现以上目标的关键性因素。
第四、处理好技术进步与扩大就业的关系,选择带动就业率提高的技术创新政策[2]
尽管技术进步使边际就业弹性下降,对劳动有挤出效应,但我们仍然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要选择技术进步与扩大就业有效结合的技术政策。技术政策的选择首先要符合提高国家科技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的要求,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创新、开发、推广及产业化,以保证国家安全,提高我国在21世纪国际地位和竞争实力。在这个前提下,技术政策要在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间作出理性的选择。
(1)发展对就业影响小的技术。技术进步和推广必须考虑不会导致极其严重排挤劳动力的现象。例如在农业部门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发展利用生物技术、基因技术、信息技术等的高效农业。实践证明高效农业既能增加就业,也能满足人们对绿色健康食品需求。
(2)大力发展既能促进经济增长又能扩大就业的高新技术。计算机、通讯、网络及相关产业已经成为主要经济增长点,而且也带来了相当多的就业机会。特别是这些产业能够促进一个或几个行业的兴起,创造许多就业机会,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方面基本上不存在矛盾。
(3)发展对劳动力替代程度高但能明显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该技术促进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好处足以弥补失业所带来的负面效用,是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必要手段。
综上所述,应充分认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经济发展形势越好,就业任务则越艰巨。要不断认识新情况,分析新问题,不断提高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推动改革不断深入,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收稿日期:200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