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猪为什么兴衰_生猪论文

嘉兴猪为什么兴衰_生猪论文

嘉兴猪缘何一兴一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嘉兴论文,一兴一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生猪行情下跌的形势下,嘉兴市郊区新丰镇高介埭村的三元猪,在上海市场成为俏货,饲养量年年上升,“竹林猪”品牌日益红火。而曾被誉为该区养猪第一村的新塍镇公桥村,生猪饲养量连续4年滑坡,原先知名度较高的“公桥猪”已销声匿迹。同为养猪专业村,却出现了一兴一衰的不同局面。

嘉兴郊区是浙江省生猪的重点产区,生猪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仅次于粮食,随着生猪生产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一批专业养殖村。新塍镇公桥村,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规模养猪村。1994年该村共出栏生猪2.9万头,户均提供商品猪80.5头,公桥肉猪在福建、江苏和浙江省杭州等地成为抢手货,然而到去年全村肉猪出栏量已降至5900头。1993年市场生猪过剩,新丰镇高介埭村抓住机遇,淘汰劣种猪,大力发展三元瘦肉猪,并开拓上海市场,成为供沪生猪基地,去年该村生猪饲养量6.15万头,年出栏肉猪4.4万头,户均提供商品猪71.5头。两个养猪专业村的兴衰,给我们哪些启迪呢?

准确把握市场机遇,是养猪业发展的基础。80年代末90年代初,生猪市场尚处在卖方市场,起步早的公桥村,抓住了市场货源短缺的机遇,大力发展规模养猪,吸引了福建等地的客户。然而该村却忽视了市场变化,当生猪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时,竞争力下降,1995年遇上卖猪难,生产就一蹶不振,养猪大村的优势逐渐失去。而新丰镇高介埭村在生猪普遍滞销时,准确把握新的市场机遇,以饲养瘦肉型猪为突破口,在市场竞争中优势显现,规模养殖快速发展,到去年养猪大户有277户,占农户总数的45%。

科技养殖,是养猪业发展的动力。公桥村饲养的二元肉猪,在市场货源紧缺时,销路自然不成问题。小富则满的旧观念又制约了发展,农户在养殖品种与养殖方式上至今仍保持着传统观念。原先在该村经营生猪的福建商贩,近几年已逐渐转向浙南市场,市场萎缩直接影响农民的饲养积极性。高介埭村以优质良种、科技养殖,打出“竹林猪”的品牌,大力发展瘦肉率高、生长快的三元肉猪,农户已形成了“种不纯不留、猪不良不养”的共识,全村二元母猪已占90%,三元肉猪已占96%,市场竞争能力大大增强,在去年生猪行情普遍下跌时,三元肉猪的收购价比普通肉猪高出21.3%,三元苗猪价比普通苗猪高出33.3%。

市场的正确定位,为养猪业赢得发展空间。三元肉猪价位高,在本地市场销售难以优质优价,高介埭村就自发形成一支营销队伍,与上海肉联厂挂钩,90%的生猪进入上海市场,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公桥村有几户农户也曾进行品种改良,但由于销售市场只限在本市,在收购价格上差价小,没有体现优质优价,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户改良品种的积极性。

日前,上海大场肉联厂负责人说:“前几年进入上海市场的生猪以二元猪为主,现在是三元的‘竹林猪’较受欢迎,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猪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如果不加快品种改良,优势同样会失去。”这番话值得人们深思。两个养猪专业村的兴衰,再次提醒人们,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今日的成功,不一定能成为明日的辉煌。

标签:;  ;  ;  ;  

嘉兴猪为什么兴衰_生猪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