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应时产生了各种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监测实验室在监测环境状况的时候要进行大量的实验,产生了大量的废物,自身已成为一种典型的小型环境污染源,污染种类复杂毒害较大,对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其环境问题已不容忽视。因此,本文分析了环境监测实验室产生污染的原因及其危害,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了实验室污染的处理和防治措施,希望能减轻我国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情况。
关键词: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污染;防止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由于在环境检测过程中会进行大量的化学实验,由此产生大量的实验室废物,这些实验室废物如不能得到妥善地处理,将会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对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问题的研究刻不容缓。本文结合我国目前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现状,总结出环境监测实验室产生污染的原因。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防治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的对策。对我国现阶段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现状
环境监测实验室每天都要进行大量不同的实验,产生大量的废液及废气。这些废液成分复杂,种类多样,不仅处理难度大、成本高,而且难用特定的方式将废液处理掉。由于没有专门的废液处理机构,绝大多数实验室废液直接排入下水道,其中不乏危害性相当大的废液。另外,绝大多数环境监测实验室没有专门的废气收集装置,通风口直接对着窗外,实验产生的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之中,对周边大气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实验过程中还会产生一定的固体废物,虽然与废液相比,固体废物的量很小,但目前多数实验室的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一起直接倾倒,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3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种类及危害
环境监测实验室中的环境污染可分为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两种。其中化学污染又可以分为有机污染及无机污染两类,有机污染主要是有机试剂和有机样品污染,无机污染有强酸、强碱、重金属等。由于在大多数情况下实验室中的有机试剂仅起溶剂作用,用量较大,排放量可观。因此,如果不对废弃的有机溶剂进行处理,将对环境产生极大的危害,甚至危及人的生命安全。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生物污染包括生物细菌毒素污染、生物废弃物污染等。仪器设备在进行各种生物实验时与病菌直接接触,部分培养液未进行灭菌处理就直接排放出来,导致严重污染后果。
4 环境监测实验室产生环境污染的原因
4.1 缺乏相关规章制度
环境监测实验室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化学“三废”,但是目前对实验室废物处理的研究很少,没有专门针对实验室污染物排放方面的法规和条例,加上又缺乏必要的监管体系,致使目前实验室的环境管理方面薄弱,实验室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得不到有效治理,其污染防治基本上还停留在依靠实验人员自觉性的阶段。
4.2 对实验室环境污染的重视程度不够
近年来,由于环境监测实验室造成的环境污染在数量与强度方面并不严重,很多实验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实验室污染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潜在危害,环保意识不强,大量的残留样品、分析残液等直接倾倒,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未被考虑。尽管按照要求,部分实验室虽然设置了废液缸,但实际操作时则形同虚设,往往还是往下水道一倒了之。而废液缸满后如何处理,亦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4.3 缺乏对实验室污染控制的经费投入
目前我国对于实验室的经费预算,只停留在对实验室仪器、设备、实验试剂、实验室装修等进行预算,很少有对实验室污染控制方面的投入进行预算。因此,造成很多实验室没有足够的经费投入到实验室污染控制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 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5.1 健全实验室污染物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实验室污染物管理制度,全面考察环境监测实验分析的各个方面,制定相应的程序文件,使对实验室的管理有法可依。管理制度不仅要写在纸上,更要记在心上,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充分的落实。在科学的管理制度下,约束监测人员。同时还要加强监管力度,有效发挥监督职能,杜绝废液任意排放,对多年来形成的不规范操作以及不合理的实验方法,要予以纠正,不断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对实验室污染防治工作进行科学管理。
5.2 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环保意识
作为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在防治环境污染的同时,更要谨慎,以免成为环境的污染者。通过组织相关学习活动,并对学习效果进行测试,使实验室人员认识到实验室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高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同时应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使防止和防治实验室污染成为一种新理念。在实验过程中坚持环境保护理念,培养实验室工作人员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工作作风,从而让每个人做到规范操作、及时妥善地处置实验废物。同时,密切关注实验过程中每个环节,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把对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牢固树立起在从事环保工作的同时绝不破坏环境的思想。
5.3 提高对实验室污染治理的经费投入
在实验室经费预算中增加污染治理方面的投入,用于废物、废水、废气处理设施的建设。与此同时,可在各项监测收费中收取一定比例的废物处理费,用于之后的废物处理。
5.4 推行绿色实验
在环境监测实验室中进行相关实验时,实验室人员应该充分考虑实验方法的环境相容性,尽量选取污染较小的实验方法,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避免强毒性试剂的使用。对于一些要使用高毒性药品的特定实验,一定要严格管理,用密闭的废液桶收集废液,并妥善处理。不要购买暂时用不上的毒性试剂,以免试剂过期、失效,处理难度更大。另外,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建立区域性的试剂调度网,实行资源共享,避免化学试剂的浪费、失效。与此同时,尽量采用现代测试仪器进行监测,不仅使监测工作更加迅速、自动,提高效率,而且能够减少化学试剂的使用。
5.5 从源头上对实验室有机废液进行处理
环境监测实验室在进行实验时会产生大量的有机废液,污染不容小觑。实验室有机废液的处理虽然十分复杂,造成了人力、金钱、时间的增加,但并不是无法可用的。实验室人员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有机废液处理,如溶剂萃取法、氧化分解法、吸附法以及水解法等。对于一些实验室不能进行内部处理的有机废液,针对我国目前的国情,在产生废液的实验室首先做好有机废液分类收集和安全储存工作,利用简易的废液处理装置对废液进行处理,然后委托相关部门集中进行处理。
6 结束语
总而言之,针对目前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问题,不仅要对已经污染的环境进行及时的处理,还要采取相关防治措施避免或减少实验室的污染。要想更好的监测环境,环境监测实验室应从自身做起,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环保意识。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管力度,政府部门也应给予经费、政策的支持,使环境监测实验室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环境保护实验室。
参考文献:
[1]王小毛.浅析环境监测实验室中的环境污染及相关防治对策[J].低碳世界,2017(33):18-19.
[2]吴惠琴.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及防治措施[J].生物技术世界,2015(06):34.
[3]何佳,李祥和.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及防治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39(06):67-69.
[4]周晖.环境监测实验室的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3,26(03):41-44.
[5]徐志伟.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与防治[J].中国环境监测,2002(05):55-58.
论文作者:杨天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3
标签:实验室论文; 环境监测论文; 废液论文; 环境污染论文; 环境论文; 废物论文; 试剂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