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提醒语文教师应注意的八个问题_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新课程改革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提醒语文教师应注意的八个问题_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反思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提醒语文老师应关注的八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教学论文,语文老师论文,新课程改革论文,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为指导,以高涨的热情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与改革中,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努力实践着新课程改革。四年来,涌现出了一大批体现新课程、新理念的教学设计和案例,老师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也总结出了不少先进的、成功的经验,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是,笔者在一年来,从听课调研的200余节课堂教学实例中,发现不少老师在创新实践《语文课程标准》中出现了一些难以避免的现象和问题。在这里提出,希望同广大语文教师共同关注与思考,以期更积极深入的推进新课程改革。

一、注意避免表面自主、无效合作、随意探究现象

自主、合作、探究可以作为以下三个层面来理解:一是对一种学习方式的一种原则性要求,二是可以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三个要素、三个阶段,三是可以成为三种学习方式,即自主性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性学习。

1.自主性学习

学生自主原则的实质在于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有足够的空间思考,有较多的机会实践。惟此,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才是有价值的。目前我们的语文课堂中,有两种现象比较突出:一是学生整堂课都在教师组织的活动中“忙碌”,交流、汇报、表演、操作、检查,很难看到学生静静地进行个体思考,存在“他主”迹象;二是有的课堂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在没有充分引导虚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而教师又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其结果是不少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任之自流。因此,要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

有专家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学生意志基础上的“坚持学”。我们老师应该在使学生做到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上下点功夫。

2.合作式学习

社会学家认为:“合作的交往较之竞争的交往在当今及未来世界里更为重要。”由此,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日益倡导团结协作共事的今天,其重要性更为突出。

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目前已广泛的运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而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有些课堂中学生在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认识也不很深刻,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等生提供展示的机会。总之,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滥用,容易导致“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直接表现为教师讲得太少,讲得不清,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在减少。

当我们的课程专家提出要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有的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惑后马上接受下来并付诸实践: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几乎所有的教师“学会了”使用小组合作学习,但目前看到的老师们使用这种学习方式存在诸多问题:(1)时机不对。有的教师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而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例如:有的教师在教学内容过易或过难的地方设计讨论,有的教师在适合于学生自主探索或自主实践的地方安排小组交流,有的教师在适合于全班教学或教师引导的地方组织小组探究,有的教师在一节课中安排了多次小组交流。结果由于时机不当,收效甚微。(2)分组不科学。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是按前后座位自然分成四人小组,不能实现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3)合作规则不明。(4)时间不足或太多。(5)评价不全。开展小组活动后常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性的汇报交流,但小组代表一站起来发言就是“我认为、我觉得”往往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个人。教师的评价往往偏重个人忽视集体、偏重合作结果的评价忽略对学生过程及方法的评价。总之,我们看到:有些课堂,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哄哄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甚至也有学生海阔天空随意聊天的现象;这样老师讲得少正好又可以掩盖他们知识储备的不足和课堂准备的不充分。结果是,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学生都在小组讨论、无效合作,甚至有的课堂中学生讨论时间累计在20分钟以上,学生从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反而不如传统教学:以前教师讲授可能不怎么精彩,但好歹没有什么错,把教师讲的背下来,也不失为一种收获。而在这样的课堂上谁说的是对的呢?老师们往往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结果使学生往往不知所以然。

广大教师应该明确:合作学习要取得实效必须具备以下4个条件:一是合作学习的目标要明确恰当,是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可以解决的,也就是说,目标必须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二是小组已经形成合作的机制,小组内的学生熟悉合作的规则,明确自己的分工,学习要在民主、有序的状态下进行。三是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让孩子有机会充分地讨论、交流、整合。四是合作目的是“双赢”,要让学生体验集体智慧的力量,感受合作学习的效益和快乐,凡是个体学习能解决的问题最好不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解决。总之,组织合作学习,必须全盘考虑学习的目的、时机、机制、指导方式等因素,不能只追求形式。

除此之外,老师们还应该在小组合作学习常规、合作环境创建、合作技巧、学生倾听能力等各方面进行理论学习、专题研究,以使小组合作学习的使用真正有效。

3.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小学语文的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探究性阅读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阅读活动。语文的探究学习不同于科学探究,但在操作上也要讲究科学性,随意探究只会浪费时间。

“探究性学习”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进入问题情境。学生进入情境,发现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意向,自主确定探究的方向,在问题和任务的驱动下,准备进入探究性活动。“情境”包括现实生活情境、用语言文字等虚拟的情境,以及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学生还要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仔细阅读文本,做实地观察或调查,到图书馆或网上收集资料等。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如先凭直觉和已有知识作出假设或猜想,然后寻找材料来讲明或否定。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帮助学生发现、提出和梳理问题,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方法的指导;二是尝试体验实践。学生要多读书多思考,通过阅读进入作品特定的情境,使自己的情感与作品发生共鸣;或收集课文内外的多种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结论。在这个阶段,教师要进行点拨提示,向学生提供有关的材料,以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三是表达交流小结。要给学生展示交流的机会,给学生继续探究的信心和成就感,同时要有教师的小结,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总结、深化、提升,以及提出进一步探究的希望和要求,以期逐渐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努力防止以下几种倾向:一是惟探究式学习,排斥接受性学习。整堂课事事探究时时探究,既没有效率,也没有必要;二是只重过程,忽视结果。有的教师让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但脚踩西瓜皮,“探”到哪里算哪里,最终不仅问题没有解决,连方向也模糊了,这样的探究对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有何益处?三是不重课内重课外。由于探究性学习要花更多的教学时间,为了赶教学进度,有些教师就将探究活动由“课内为主”改为“课外为主”,进行“双轨运行”。这种做法初衷很好,但往往受一些条件的限制,效果不好。

总之,广大教师应开展关于“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专题研究,进而合理利用,提高实效。

二、注意处理好培养学生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有些教师认为: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学的全部。不可否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时期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全部,这种看法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回答:“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语文课毕竟是语文课,它不同于一般的人文学科,也不等于文学欣赏课。既是语文课,就有本学科分内的许多事要做。尤其是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这就要踏踏实实地进行必要的语文基础训练,即使是在提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今天,钱梦龙先生仍然认为:字要端端正正地写,词语要一个一个地积累,句子要一句一句地理解,课文要响亮流畅地朗读,话要正确连贯地说,作文要通通顺顺地写,该背诵的好文章要老老实实地背诵……所有这些事,都得按部就班地训练,来不得半点虚浮。所以,在关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仍然要重视学生基本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三、注意处理好教学中预设、讲授与生成、建构的关系

这次课程改革要求语文课堂教学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就使课堂上不可预料的因素比以往大大增加,可能导致语文课堂的“失控”——即不能完全按预定计划进行教学而影响预设的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在课堂上进行“二度备课”的能力。

四、注意避免课堂教学的无度开放

课堂的无度开放,容易出现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支配下盲目进行讨论、交流、发散、汇报的现象,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时间和充分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课文的时间,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流于形式,甚至对学生有些放任自流,语文课也缺少了特有的语文味。

五、注意避免学生语文能力的两极分化

现在的课堂上,学生思维灵活了,发言踊跃了,学习气氛空前活跃。老师的少讲精讲,带来的是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这是进步的地方。但也应看到,所谓面向全体仍然只是课程改革努力的方向。主要发言者仍然只是少数活跃分子,而一部分沉默内向者仍然少有表达自己的机会。细心的老师往往会发现,一节课发言的人次可能会有几十次,但发言的学生的面并不广。于是,那些主要发言者本来就很可能是老师眼中的“重点生”,同学眼中的语文学习“一等公民”,课改让他们更多的自我表现,这样他们自然也可能更努力地去学习语文,思考问题,以使自己表现更佳,赢得老师更多的青睐和同学更多的掌声;反之,那些寡言少语者,那些语文水平本来一般的同学,更觉得“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他们在课堂上大多数时间是在看别人的“表演”,自己也就不用准备,不想思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反不如以前,老师的灌输至少对大家都是平等的;都有一双耳朵,一支笔。现在老师讲得少了,别人说的对自己不一定有什么启发。目前这种课堂环境继续下去可能隐伏着一种危险:学生中语文能力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走向两极分化,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可能就会落空。

六、注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习作水平

在多次调研中,从查阅教师习作和习作讲评备课及学生习作情况、教师批阅情况中经常会发现:有些教师在这些工作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是我们目前教学常规中的薄弱环节。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都知道,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习惯的有无、阅读视野的宽窄、阅读积淀的厚薄。而阅读能力的形成需要以阅读量的积累为前提,但课上阅读的时间和篇目是有限的,大量的阅读要靠学生课后自读完成,只有具备足够的自学能力,才能驾驭足量的阅读材料。自读能力既要在自读中获得,也要在课堂上从老师处获得,从课内老师指导的有限的阅读实践中培养,进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七、注意让学生感受更多文化的体验和感受

新课改下的语文学科教学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学生在学习课内知识后激发出来的疑点和兴奋点,往往会延伸到课外,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选择学生思维的发散点,有计划的把学生引向课外、引向生活、引向自然、引向信息世界,开拓多媒体教学空间,让学生感受更新的文化、体验和感受。例如:注意引导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看问题,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开展专题研读,引导学生课外多途径的搜集资料和信息,引导学生积累、处理资料和信息,拓宽学习资源,丰富学生作业的来源和形式等。

八、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会学习的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那些不识字的人,而是指那些不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是一个核心概念,与这个概念相关的还有自学能力、尝试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未来社会对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人们把握每一个机遇,迎接每一个挑战,才能在社会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我们的学生是未来的主人,只有学会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身生存竞争能力。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法、内容、进度和质量,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构成了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教师可以通过师生关系的调整,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作用的调节,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的创设,促进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会学习的能力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对“生命课堂”的精彩论述: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而不仅仅是优秀教师展示授课技巧的表演场所;课堂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离开学生的主体活动,这个时空就会破碎;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过程;课堂应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是它最显眼的标志,没有人会被无情打击,更没有人会受到‘法庭’式的审判。

古人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毫无疑问,我们应该反对因循守旧,提倡开拓创新,但是,我们判断一种认识,取舍一种想法,还是要以正误为标准,而不能以新旧为标准。新奇的不一定是正确的,惯常的也不一定是错误的,如果舍弃惯常的正确的认识和想法,追求新奇的错误的认识和想法,那势必陷于十分危险的境地。这里,不论是提供的专家的透彻精辟的见解还是个人值得商榷的看法,不论是目前我们成功的实践还是不那么成功的尝试,总之对于问题研究的深入、新课改的发展希望有所帮助。

标签:;  ;  ;  ;  

新课程改革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提醒语文教师应注意的八个问题_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