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人民医院康复科 130021
摘要:目的 研究腹部推拿方法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进行治疗的效果,以便为临床工作提供可行依据。方法 本文的所有患者均为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研究时间选择2017年4月到2018年6月,本文选择其中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推拿治疗组,每组患者平均为36例,分别为两组患者落实常规治疗和推拿治疗,分析两种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治疗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本研究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相关症状和积分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本研究传统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27/36),推拿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32/36),两组进行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选择采用腹部推拿方案进行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症状积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腹部推拿;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效果
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临床上主要是因非器质性病变而导致的一种以上消化道为症状的主要病症,这种病症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或持续性上腹疼痛,患者存在有保障和早饱情况,甚至患者存在有恶心呕吐情况[1]。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临床是较为常见的病症也是多发病症,这种病情占消化部门整的20%以上,所以病情开始在最近这些年得到临床重视。为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传统中医一般为患者采用腹部按摩方案进行推拿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本文针对于此也分析通过腹部推拿方案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进行治疗的相关效果进行分析,并将主要研究情况进行如下的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中的所有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7年4月到2018年6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选择72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推拿治疗组,每组患者平均为36例。本研究常规治疗组当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同样为18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3岁到60岁,平均年龄为(38.9±13.5)岁;腹部推拿治疗组当中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2岁到59岁,平均年龄为(39.2±13.5)岁。本文当中的所有患者均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诊断符合诊断标准。患者普遍存在上腹痛和早饱感,经过内镜检查未发现患者胃部溃疡,也无肿瘤等器质性病变,没有发现食管炎情况。对患者进行实验室的血常规,便常规等各项检验工作,排除患者存在有各项脏器病症和器质性病变,本研究当中所有患者没有糖尿病和结缔组织病变,也无神经肌肉等病变。通过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检验,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方面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于本研究常规治疗组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主要为患者选择常规的西药治疗,为患者选择药物为雷尼替丁和吗丁啉进行口服,并且通过综合消化科的医生进行指导和服用。吗丁啉每日为患者给药三次,在饭前30分钟服用,雷尼替丁每日为患者给药,剂量为150mg,分早晚两次顿服,每周为患者进行一次随诊,患者连续治疗,四周观察治疗效果[2]。
对于本研究的腹部推拿组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为患者选择采用腹部推拿方案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腹部推拿的主要程序为,为患者进行顺时针的按摩腹部,并且对患者的腹部进行揉捏,为患者选择中脘穴、章门穴、天枢穴、足三里穴进行点法,并且对于患者的胁肋部位进行搓摩,帮助患者推揉胃脘。同时选择患者的关元穴、气海穴、阵腹穴等进行点按,每次为患者进行25分钟治疗,一日为患者进行一次治疗,每周为患者进行三次治疗,连续治疗四周。按摩治疗通过统一培训的按摩医师进行操作。
本研究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期间,叮嘱患者避免进食刺激性的食物,需要保证患者的饮食和生活规律,保证患者的情绪稳定。
1.3观察指标
评价本研究所有患者治疗结束以后的治疗总有效率情况,对于本研究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以后的症状积分进行评价和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选择统计学软件IBM SPSS26.0进行统计学检验,两组当中的所有计量资料均选择采用t值进行检验,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性检验选择P<0.05表示差异明显,说明两组数据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研究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相关症状和积分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本研究传统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27/36),推拿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32/36),两组进行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请参见表1所示。
表1 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比较
3.讨论
本文主要分析腹部推拿方法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方面的效果,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本文的推拿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常规组治疗更好,可以说明推拿治疗方案的意义。推拿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腹部推拿方案可以本着调节中焦气机的原则为患者进行干预,一般情况下患者出现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因为胃气不降而导致患者发病,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推拿的过程中,腹部按摩主要是以顺时针进行相关的手法操作,主要作用于患者的中脘穴、章门穴、天枢穴和足三里穴,它能够有效促进胃肠蠕动,起到了升降胃部刺激的激励作用。当大小肠启动以后可以推动未完,有效的促进胃排空,减少胃气上逆之弊,综合便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综上所述,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选择采用腹部推拿方案进行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症状积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叶富文,宋剑立,林立群.腹部推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有效性探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5,22(16):86-87.
[2]张党升,薛卫国,李建辉.腹部推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0,29(08):619-621.
论文作者:金永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患者论文; 腹部论文; 消化不良论文; 两组论文; 功能论文; 统计学论文; 常规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