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冯宪杨

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冯宪杨

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人们生活安居乐业,城市化不断深入,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并且前景十分广阔。与此同时,人们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工程又是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最终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日益加快,建筑工程对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与效率的要求日渐提高,深基坑支护作为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重要且关键的环节,其支护结构与方式的选择、支护技术的专业化发展、支护设计与施工的动态监控都对基础工程乃至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品质具有重大影响。那么根据建筑工程的设计需要,结合建设用地与周围环境的具体情况,选择经济合理的支护结构和支护形式,强化对深基坑支护技术的适应性优化与手段创新,便成为促进建筑工程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1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特点

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发展的历程当中,已经对于深基坑支护技术具有深刻的理解,并且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理论系统,在工程当中所进行工作也较为得心应手。深基坑开挖工作一般是在城市的建筑工程当中进行,所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工程的制定之前,就需要对城市的整体布局规划提前进行了解,不仅需要对当地的地质进行严格的勘测,而且需要对所选开挖位置附近的人文信息进行深入探索,才能保障开挖工作的顺利进行,由于现代城市已经形成了复杂交互的体系,对基坑的开挖工作势必造成一定的阻碍,增加了深基坑开挖的工作难度。现代化城市当中的高层建筑虽然能够帮助解决城市住房问题,但对于基坑的考验却在不断提升,深基坑的深度取决于楼体的高度,并且影响楼体的质量和稳定性,是楼体建设的前提保障,并且随着建设当中所存在的不确定因素,深基坑也会不断进行调整,综合来说,深基坑支护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工程重要性较强,并且施工周期长;工程规模庞大,难度较高,并且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加;受到人文环境或是自然环境的影响,工作的开展较为复杂,施工存在变量较大。

2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地上30层,地下1层,地下为人防工程及地下室。开挖基坑最深处可达到7.3m,上层为2.5m厚度的粉质土,中部为3m范围内的卵石层,下层为粉质粘土。开挖区域卵石层分布范围广、厚度大,且稳定性相对较差,工程项目部在基础施工工期较长,并且开挖基坑周围的场地受限,仅可以按照1:0.5的坡度进行放坡开挖。根据对基坑开挖地质进行综合分析,拟采用土钉墙和喷锚支护方案进行基坑开挖过程中的边坡支护,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3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

3.1土钉支护技术

土钉支护技术利用土体与土钉之间相互摩擦作用,提高边坡土体的稳定性和整体性,可有效实现深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边坡的稳定性。在基坑工程支护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优化工程施工方案,确定合理的土钉强度和长度,并确保土钉的拉力和弯矩的协调作用。同时,在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第一,需要进行支护方案进行土钉拉拔试验,确保土钉支护设计方案满足设计要求,以确保土钉支护的边坡的稳定性;第二,需要根据钻机钻杆长度合理设计土钉支护的深度,并在钉孔标注土钉的深度,以确保土钉施工质量;第三,土钉支护施工方案需要根据深基坑边坡土质特征,配置合适类型的水泥浆配比,并在注浆施工阶段,需对注浆密实度进行控制,确保土钉与周围土体之间的有效粘接,以提高土地的稳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

在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利用石灰与水泥固化的性质,借助于搅拌机器,对软土和固化剂进行搅拌,使之充分发生固化反应,形成一个个的桩体,使软土的强度和水稳性达到要求。对于二级或三级基坑而言,其深度均小于7m,如果要对坑边至红线间隔重组,就要采用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使水泥的不透水性得到有效发挥,挡水和挡灰,采用的设备也比较简单,也便于操作,主要运用的是造价低廉的水泥,适用于粉土、粘土、淤泥以及淤泥质土的地基环境。

对于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而言,主要存在如下几点应用优势:其一,该技术主要是将原地基软土与固化剂相互搅拌,可以对原土进行充分利用。其二,搅拌操作并不会引起周围地基土发生侧向挤出效应,也就是说,应用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不会影响周围已存的建筑物。其三,在选用固化剂时,应当考虑土地类型、工程请求等相关因素。其四,应用该技术产生的振荡较小,对环境污染程度低,即便是在居民区施工,对其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也是有限的。其五,土体经过加固处理后其自身重度改变较小,这样一来,软弱下卧层承受的荷载也不至于很大。

3.3喷锚支护施工技术

喷锚支护又可称为锚杆支护,该支护技术是国内外深基坑施工中应用较广泛的一项技术。它主要是利用外拉系统与挡土结构相互结合而提高深基坑边坡的稳定性。其原理是利用锚杆将基坑边坡滑动面与内部土体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再借助外拉系统与深基坑的边坡土体结构组合成整体而共同承受土压力,从而实现被锚固土体的稳定。喷锚支护技术主要应用于地下水位以上,且土质为粉土、黏性土、粉土的区域。在深基坑边坡喷锚支护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一定的施工流程,准备材料、挂钢筋网、砂浆罩面、钻锚杆孔、打锚杆、注浆、喷射混凝土等。

首先,需要根据喷锚施工中所需的材料清单采购原材料,并在原材料进场时严格把控其质量,确保其性能满足施工要求。在挂钢筋网时,需要采用HRB335的钢筋,其直径为6.5mm,钢筋网的间距为250mm,且钢筋网搭接采用绑扎连接工艺,锚固头采用焊接连接,以保障其连接强度。同时,为了确保钻取锚杆孔施工过程中边坡出现塌方现象,需要对边坡面进行罩面处理,可以采用C20混凝土进行边坡罩面处理,确保边坡的稳定性。然后钻取锚杆孔,孔径为100mm,孔深允许偏差为-20mm;再插入锚杆,锚杆采用HRB335的螺纹钢筋,锚杆搭接长度需大于5倍的钢筋直径,搭接处需采用双面焊接。在锚杆插入以后,需及时进行注浆施工,采用纯水泥浆,水灰比为0.45,为了加快注浆速度,可以在水泥浆中掺入早强抗冻剂。最后进行喷射混凝土,在喷射混凝土时,需要确保喷枪与坡面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喷射混凝土的厚度控制在10cm,且需分层喷射,一般分两次进行喷射作业,每次喷射厚度为5cm,确保喷射混凝土的凝固效果满足施工要求。

结语

总之,深基坑支护工程作为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为此,必须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合理运用深基坑支护技术,使深基坑技术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进而确保工程整体质量。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应当提高对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关注,加强钻研与应用,为建筑施工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方东辉.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1):170-171.

[2]闫书杰.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536(27):43.

[3]余粤怡.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与管理[J].广东建材,2018(1):66-67.

[4]陈峥.深基坑支护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具体应用[J].居业,2018,123(4):105-106.

[5]张文晶.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施工措施浅析[J].山西建筑,2018,44(8):68-70.

论文作者:冯宪杨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冯宪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