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极到北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南极论文,北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124人搭乘“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于1999年7月1日从上海港启航,经东海、黄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 白令海,穿过北极圈进入北极地区的楚科奇海,在北极海区、海冰区、白令海区,开展了多学科及综合性的海、冰、气立体大规模科学考察活动。
在整个考察过程中每一位考察队员、船员,都以自己能成为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而无比欣慰自豪,决心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重托,以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勇克困难、为国争光的精神和作风,去完成重任。在北进过程中,大家惊奇地发现,全体队员中竟有19名队员和船员是在15年前乘坐“向阳红10”号科学考察船,参加中国首次南极洲科学考察队的队员。在相隔15年后,这19名队友又斗志昂扬、意气风发的同乘“雪龙”号挺进北极。当然,大家都伴随地球公转15圈后老了15岁了,但老队友重逢,仍如15年前那样兴奋、活跃,无限情谊侃侃而谈。这19位队友均已成家立业,有教授、研究员、资深记者、大副、水手长和船员,他们无愧于“两个首次”的参加者和中国极地科学考察事业发展的见证人。他们是:颜其德、鄂栋臣、赵进平、卞林根、李文祺、董利、汪海浪、曹建军、叶明明、吴林、夏云宝、方根水、付炳伟、邵旭明、郑庭军、陈洪炎、何虹、许妃湘、吕清华。
建立科学考察站与创建科学考察机构
建立科学考察站
我国极地科学考察事业起步晚于一些发达国家近一个世纪。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才开始选派科学家到外国的科学考察站开展合作研究工作,同时也开始广泛收集极地建站考察资料、经验和信息。自此,中国人的足迹开始踏上冰天雪地的南极,揭开了中国自己建站组织科考的序幕。
中国是有5000年文明史的大国,又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而占地球面积1/10的南极和近1/20面积的北极,没有中国自己的科学考察基地和应有的权益,这实在与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极不相称,中国应当开展自己的极地科学考察。新中国成立初期,以著名科学家竺可桢院士为代表的一批老科学家,就开始积极倡导呼吁极地科学考察活动;70年代,国家海洋局在制订国家“七五”海洋规划中,也正式提出了“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的宏伟目标,但限于当时的综合国力,且对极地事务知之甚少,缺乏经验等原因,还不具备中国在南极建站和自己组队开展科学考察的条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经济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在1984年11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国首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向阳红10”号船和海军“J121”号船从上海启航,赴南极洲乔治王岛,开始建立中国自己的南极考察基地,并同时开展多学科科学考察活动。两船队人员顽强拼搏,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经过45个日夜的奋战,于1985年2月20日终于在荒无人迹、气候酷寒, 暴风雪肆虐的南极洲上, 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纬62°13′,西经58°58′),填补了中国极地科学研究的空白。
为了扩大在南极科学考察活动的范围和在国际南极事务中的影响,1989年2月26日, 中国又在南极大陆的南极圈内成功建成了中国第二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中山站(南纬69°22′,东经76°23′)。至此,中国在南极洲建成和维持两个常年科学考察基地,并已接纳数位外国科学家在站上开展国际合作科学考察研究,为南极考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创建科学研究机构
极地科学考察研究,是一项体现国家综合国力、高科技水平的系统工程,在冰雪茫茫的南极建有科学考察站,国内要建有相应的科学研究机构和领导组织实施科研计划的机关,才能适应极地科学考察的需要。1981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了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 全面负责和组织中国南极考察工作。1994年随着国家机关机构改革,国务院决定撤销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由国家海洋局全面领导和组织中国极地科学考察工作。1984年5月国家科委、 计委批准在上海浦东组建中国极地研究所,作为我国开展极地科学研究的龙头科研机构。之后,随着我国极地科研的壮大发展,相继在全国建成了极地气象、地质、测绘、海洋环境、冰川等学科研究室和与之配套的专业实验室,共同承担和完成国家制定的极地科学考察研究计划和任务。
除此之外,我国还于1986年在黑龙江亚布力建成专供极地科考人员训练的“亚力布南极训练基地”。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设有“南极公寓”,作为供考察人员来往于长城站的中转后勤支援的基地。
极地考察船
自1984年至今的15年中,我国开展极地科学考察最重要装备——极地考察船跨了三大台阶,前后有5艘科学考察船赴南极执行物资、 人员运输和担负科考任务。1984年,仅使用了无抗冰、破冰能力的“向阳红10”号船和海军“J121”号船担负中国首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其后,从芬兰购进已使用过10年具抗冰能力的极区货运船,经改装为“极地”号南极考察船,从1986年到1994年服务了10年。“海洋四号”远洋科学考察船于1990年至1991年赴南极洲西部执行科考任务。
1995年,开始使用极区破冰船“雪龙”号, 该船满载排水量22000吨,长167米,型宽22.6米,船高11层,在2~3 节的速度下可连续破冰的厚度达1.1米。“雪龙”号不仅动力大、破冰能力强, 装备有当前世界先进科技的卫星导航、通讯、气象卫星云图接收系统,拥有船载直升机库、起降平台和指挥导航系统,装备了供科学考察现场取样的设施,建有物理海洋学、化学、气象学、生物学、地质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实验室,还设有供大洋渔业资源调查的数字式探鱼仪,及供科学研究数据处理的计算机系统。可以说,中国第三代极地科学考察船“雪龙”号表明了我国极地科学考察已与国际接轨。
自1995年“雪龙”号赴南极处女航以来,至今已圆满完成了5 次赴南极考察和本次赴北极考察重任。今年11月,“雪龙”号又将再次告别祖国,告别上海担负中国第16次南极科学考察一船二站(即使用“雪龙”号一艘船,环球航行一周给长城站、中山站两站补给)的使命,这是我国自起步极地科学考察以来,第一次在一年内用同一艘船完成三个航次的南北极考察。
科学研究跨过了三大步
从1984年至1999年的15年中,我国以长城、中山两个常年考察站和极地考察船作为流动科考站,广泛开展了极地气象、地质与地球物理、海洋、生物、高空大气物理、测绘、环境、人类医学等多学科考察,取得了令世人赞叹的科研成果,培养了一大批极地科研人员和后勤技术队伍,通过他们的工作劳动和艰辛努力,在短短的15年中使我国的极地科学研究工作跨过了三大步,并已经同步于国际上极地研究步伐。
1984年到1990年为第一步,主要是建立自己的科学考察站,限于支撑条件有限和对极地国际事务认识不多,这期间主要以常规考察、单一学科、小范围为重点,科学研究目标不集中、重点不突出。
1990年到1995年为第二步,初步形成了以两站一船为后勤支撑条件、一所多室为研究实体的格局,较高水平地制定和实施了中国南极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突出了七个方面的科研课题,分别为:南大洋磷虾资源与开发利用研究;南极重点地区生态系统研究;南极大陆与陆架盆地岩石圈结构、形成、演化和地球动力学以及重要矿产资源潜力研究;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气候与环境变化及现代环境背景研究;南极与全球气候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研究;南极地区日地系统整体行为的研究;南极环境对人体生理、心理、健康及劳动能力的影响及医学保障研究。
5年来,通过众多研究人员的努力,在南大洋磷虾生态系统研究、 南极洲东部地质构造研究、高层大气物理学研究等三方面,获得了高水平科研成果,得到国际科技界的认可。
1989年到1990年,在中国、英国、美国、前苏联、法国、日本等六国参加的国际横穿南极科学考察中,中国的科学家参与并承担了考察队中唯一的极地冰雪气候环境研究课题,表明了中国的南极科学研究在国际南极研究的水平和地位。
从1996年至今为第三步,在取得“八五”计划科研成果的基础上,中国的极地科考在“九五”期间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基本与国际接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制定了与国际南极科学研究目标一致的科研计划, 那就是瞄准全球气候变化这一重大科学目标,各个学科、各个层次和尺度都以解决这一重大科研问题而设置,取代了以往的科研目标不集中的缺陷。
(2)成功地组织了三次南极内陆冰盖科学考察。从1996 年中国第13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开始,至1999年第15次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结束,连续三次开展难度极大的内陆冰盖科学考察,纵深内陆冰盖1100公里,引起了全球科技界的关注。这一成功表明了中国的极地考察活动向大尺度、国际化、高科技前进了一大步。
(3)成功地组织了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这是20 世纪世界各国对极地开展大规模、多学科、国际化、立体式的最后一次探索自然科学考察活动,中国的这次大规模对北极科学考察活动,其目标十分明确,那就是始终紧扣全人类关心和科学研究敏感的全球变化,特别是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考察研究区域涉及北太平洋、楚科奇海、东西伯利亚海、北极冰缘区、浮冰区和多年浮冰区。考察学科包括海洋学、气象学、高空大气物理学、生物学、地质学、测绘学、地球物理学、环境学和人文地理学科和渔业资源调查。考察取样深度从洋底3900米地质、生物样到大气30公里的平流层数据,形成了一个海、冰、气、生物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立体全方位考察。此次首次北极考察主要的科学目标有:探讨北极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和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了解北冰洋与太平洋水团交换对北冰洋环流的变异影响;了解北冰洋邻近海域生态系统与生物资源对我国渔业发展的影响。
此次北极科学考察的成功组织,表明中国有能力对国际极地科学考察事业做出较大贡献,证明中国的极地科学考察事业已与国际接轨,研究水平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赢得中国对国际南极事务的合法权益
作为国家和政府行为,我国政府参与国际极地事务是从80年代初开始的。1983年5月,通过五届全国人大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和批准, 我国取得了《南极条约》缔约国权利。1985年10月,我国又取得了《南极条约》协商国权利。1986年6月, 中国成为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正式成员国。1990年,正式参加国际南极局局长理事会(COMNAP)。1996年4月,中国进入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IASC)成员国。
中国在短短的15年中通过自己对南极和北极实质性的科学考察活动,对人类探索极地、保护环境、国际合作、科学研究做出了努力和贡献,赢得了在南北极国际事务中的合法权益和科学研究中应有的地位,随着改革开放深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全人类步入21世纪之际,中华民族将沿着邓小平题词“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所指引的方向,做出更大的努力和更新、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