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磊1 李向阳2
1杭州市下城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310000;2杭州市江干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310000
摘要:在一个项目的建设中,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施工项目能否顺利进行,因此做好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一、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
1,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的责任意识不强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三条 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负责,但目前参与建设的五方责任主体并未按要求落实自己的质量主体责任。而目前普通群众甚至建设行业的参与者往往存在误区,认为建设工程质量的评定及验收要通过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将项目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作为项目质量的负责人,而目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实行监督职能只是政府授权的,是政府管理行为的延伸,是对建设各方责任主体落实质量主体责任的监管。所以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违规、违法操作,如在施工之前不办理任何手续,先售后建、不申报等。还有一些建设责任主体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忽视了工程的质量,如使用劣质材料、建筑时偷工减料等,以最小的成本谋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这些问题如果仅靠政府监督机构单方面的监督和管理,而不能内化为责任主体的责任意识,往往不能实现对各建设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的全面规范和到位。
2,一线施工人员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是最重要的,但是对于目前建筑企业的施工人员来说,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两点:第一,缺乏专业的建筑知识。一线施工人员大多是进城务工人员,他们的受教育程度低,而施工单位为了追求进度也没有时间对施工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施工人员也无法按照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而是靠常年积累下的建筑经验进行施工。同时,目前很多专项作业比如钢筋绑扎,墙体砌筑等都由施工人员按工程量承包,施工人员有时也会为了追求速度、节约成本而忽视了工程的质量。
3,监理督机制不完善
监理单位是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对建设工程全过程进行监理,有效控制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投资。而目前,监理单位有资质的从业人员配备不足,现场实际监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对建设工程的各阶段验收不能做到按规范执行,尤其是隐蔽验收环节。
二、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的因素
1,施工单位的影响
施工单位是建筑工程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所以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与施工单位的技术与管理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近些年来,国家对招投标进行了规定,但是有一些低水平、低素质的施工企业采取挂靠、违规分包、不当竞争等手段来获得。这些施工单位一旦获得工程后,便会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而降低工程质量的施工标准,施工单位也不能按照规范进行施工。这样一来必然会埋下安全隐患。
2,监理单位的影响
监理单位是在受建设单位的委托下对工程质量、投资、进度以及安全进行监控,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专业技术落后、责任心不强等问题。监理单位应该严格的按照国家政策法规的要求,对社会负责,但是有一些监理单位则过于听取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的要求,从而导致工程监理权威性的缺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由于监理单位人员素质不高、缺乏职业道德等,使得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的验收流于形式。
3,建设单位的影响
建设单位作为建设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整个工程质量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许多建设单位为了片面追求工程的进度,往往采取未批先建,暗示施工单位突破合理工期,给后期的工程质量留下隐患。如作为商品住宅楼建设单位的开发商,他们之所以对某一块土地或某一项目进行投资,就是因为他们认为投资能够为他们赚得回报。所以建设单位便会为了追求利益而选择报价低的施工单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也为监督机构的工作带来了困难。又如作为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单位,为了年底的各类工程节点考核,费劲心思的让施工单位赶工期,忽视工程质量的管理。
4,勘察及设计单位的影响
随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工程的数量及规模在不断的扩大,这就增大了勘察及设计单位的工作量。勘察及设计单位工作任务的增加,使得勘察及设计单位对所负责的工程项目勘察及设计的不够深入,造成一部分项目勘察及设计文件不合理,与实际不符。这样一来施工单位按图施工就会造成工程的合理使用功能存在影响。
5,监督机构的影响
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与管理,除了建设单位的各责任主体以外,政府部门也设置了相应的监督机构,负责各辖区工程质量的监督工作。但是即便是政府监督机构,也会出现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此外,现有的监督机制的工作人员数量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工程量同时人才结构分配不合理,安装专业的监督人员偏少。随着工程量的增长及工程难度的增加,监督人员的专业素养也有待同步提升。
三、优化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1、严格按照住建部工程质量治理两年专项行动的要求,严格落实建设工程五方责任主体的主体责任以及各项目负责人的质量终身责任。在工程项目开工前,参与工程建设的五方项目负责人必须得到本单位法人代表的书面授权,同时签署建设工程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在工程项目完工后,建设单位申报工程竣工验收前,建设工程质量永久性责任标牌必须设置在工程的显眼位置,载明各参建单位法人和项目负责人的姓名,增强相关人员的质量终身责任意识,对检查发现项目负责人履责不到位的,要加大质量责任追究力度。
2、加强对监理单位主体责任落实的监管。督促监理单位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选派具备相应资格的总监理工程师和专业监理工程师进驻施工现场,并加强配置人员的履职到位管理。
3、引导现场责任主体探索质量控制的新思路。近年来,万科等开发商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进行实测实量,并全国进行排名,有效提高了现场建设、施工、监理三方责任主体的质量意识,保利、金地、世茂等房地产企业陆续也推行实测实量。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建筑产业现代化是需要大力推动的,目前万科等建设单位已在试点住宅产业化,各方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也将逐步出现一个新模式。
4,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
要想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工作,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施工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首先,施工单位应该履行对员工进行培训的义务,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而对于施工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来说,施工单位可以定期举行一些技术讲座,请一些先进单位的技术人员与本单位的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在与先进技术人员的相互交流中提高原有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建筑高工程质量。其次,对一些刚来的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技能考核,实施挂牌上岗等,确保工程的质量。第三,强化施工人员的工程质量意识。工程管理人员可以在施工人员内部进行施工质量宣传工作,使质量问题深入人心,还可以在施工现场张贴一些保障施工质量的标语,提醒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保证施工质量。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工程质量重要性的活动,让施工人员在观看视频和图片的同时增强施工人员的工程质量意识。
总之在建筑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为了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管理的效率,必须实现建筑施工程序规范化来走。管理人在创新监督管理方法的同时,还要提高各建筑工人的素质,充分发挥建筑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各种政府政策和法律的作用下,共同监督建筑工程,促进建筑工程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尹崇志.浅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督与管理[J].科技风,2014(11).
[2]孟晓峰.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J].价值工程,2014(23).
论文作者:陈磊1,李向阳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8
标签:建设单位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质量论文; 责任论文; 主体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