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方法的浅析论文_王旭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方法的浅析论文_王旭

黑龙江省腾瑞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高层建筑的体型逐渐发展变化,其结构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建筑新材料、新型技术等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许多新型高层建筑种类的日新月异,高层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因为工程有着较多的交叉部分,从而使施工有着较高的困难,因此品质却不能得到保障。怎样预防工程的整体品质,已经成为目前值得深思的问题。对此,本篇文章主要针对高层建筑结构的施工手段做出合理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高层建筑主体结构

建筑的主体构造依据形式的差异能够分成以下几点:第一,剪刀墙结构;第二,框架结构;第三,筒体结构等。由于屋面以及墙体的不同也可以分为不同种类型,如商用建造、公共建筑等。然而,不管是如何区分在具体应用中建筑的功能都起到传递、承担的作用,和地基基础一同得到安全的目的。

1、高层建筑工程当前施工技术状况

1.1钢筋连接技术

相关单位在采取恰当的施工手段对高层进行施工时,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钢筋连接技术的实施。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相关人员在对高层建筑进行施工时,所应用不同类型的变形钢筋的使用数目在日益增加,从而致使钢筋接头的使用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就钢筋连接手段而言,当前使用较多的是带肋钢筋套挤压连接手段,该施工手段有着较多的优点,如具有良好的接头性能,品质有保证等。

1.2预应力技术

我国在最近几年里研发出来一种新型的施工技术,这种技术叫做预应力技术。该技术和传统钢筋混凝土施工手段较为相似,具有很多的优势,如体积较轻、节约成本等,因此该技术在相关领域得到了很多的认可。该施工手段不仅能够符合低房屋建筑的施工需求,而且还能在高层中发挥出更好的作用。在目前的发展形势下,该技术发展速度较快,并且在高层中得到了较多的使用。

1.3支护技术

因为我国城市土地面积是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城市能够应用的土地逐渐减少,房屋建筑的脚步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大量涌出。同时房屋建筑的相关高度也在不断扩大,对未来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怎样将土地的稳定性能加以提升是当前尤为迫切的问题。针对以往的施工手段加以应用,已经不能符合目前社会对高层建筑的标准需要,相关单位需要用更安全的支护体系。目前,就高层施工而言,有较多施工技术得到了相关领域的普通认可,如钻孔灌注桩技术、钢筋混凝土板桩技术等。但是,由于工程实践含有特殊性的特点,没有办法利用单一的形式,再加之土层工程收到某些因素的影响,这样就会出现相应结构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相关人员在对支护结构进行选择时,要依据相关标准要求做出合理的分析,并且将其经济效益考虑在内,确保能够符合施工的整体要求。

2、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几个控制程序

2.1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1)对所有进场的原材料,质检人员必须严格进行控制,保证每一批原材料都要做到“三有”,即出厂合格证、质保书、相关的复试报告证书。

(2)工程原材料供货的及时性,对整个工程的工期以及工程质量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组织人员,一定要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合理的供货计划。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材料供货到位。

(3)在对原材料进行使用时,现场监管人员也要做好材料使用的监管工作,避免出现错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2.2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放线控制

(1)相关人员应当对相应平面或者是高层网点做好合理的控制,从而确保平面亦或是相应结构形式的施工可以正常开展,并且最大程度避免出现误差的情况。相关人员在对主轴线以及其他相关位置进行布置时,应当在满足相关部门的具体要求以后,才可以对现场具体状况以及平面的基本形状做好恰当的设计。相关人员在对平面控制网进行应用过程中,应当尽可能都采取有关的封闭图形,如矩形、方形等。倘若碰到不规则的平面,那么相关人员就应当依据主轴线的具体状况将有关平面控制网做好准确的测量,并且中线线最大程度上要处于一条直线的状态。

(2)地下室的测量放线。高层建筑深地下室的测量放线轴线易出差锥同时地下室的施工一般都比较重视施工工期的控制。为了保证测设精度不会受到抢工期的影响,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在对基坑进行开挖时,应在基坑外围进行龙门控制桩设置。2)混凝土垫层施工结束后,应将基坑围处护桩间木板上的轴线控制点引测到垫层上。3)柱墙插筋的固定设置。为了防止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因混凝土的流动性产生的侧压力会改变柱墙插筋的位置。通常情况下,可用焊接的方法将其固定在底板上。并对墙插筋采用加斜撑和水平拉撑的措施。

2.3结构转换层的质量控制

通过对结构转换层的结构特点分析,并结合实际工程,得出以下质量控制要点:(1)制定出合理的支撑体系方案,解决施工过程中荷载传递的安全问题,以及支撑的稳定性。(2)对现场钢筋的制作或者绑扎,要特别注意梁柱节点、梁与梁节点处、梁柱与墙体节点处的绑扎质量。(3)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也要严格控制,正确选择混凝土的浇筑方向和转换梁的浇筑方式。对结构节点处以及施工缝处等关键部门的施工质量要特别控制。

2.4浇筑混凝土等级强度的控制

不同楼层以及不同区域段、结构体系节点的交汇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控制都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通过以下措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1)根据施工结构空间的平面布置,在施工前对各个框架柱以及芯筒剪力墙的位置进行分析,并标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分级。(2)对框架梁以及次梁内钢筋进行绑扎时,在距离墙边以及柱体约500mm处,垂直设置两层网眼大小为7X7mm的钢丝网,防止不同等级的混凝土发生串槽。(3)混凝土浇筑时,应先浇柱墙,后浇梁板。对于高柱混凝土浇筑时,应该分为两次进行浇捣,第一次浇筑2/3的柱高,等一小时左右再进行第二次的浇捣到柱项部位,并且确保后浇梁强度低的混凝土不流入至柱梁节点处。(4)对上部结构的混凝土浇筑,应该使用输送泵进行合理任务式分配,泵管应该就近先输送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再转换为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进行输送。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进行高低强度混凝土输送转换时,应该先把管内的残留混凝土清理干净。

3、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高层建筑也在日益改变,因为高层建筑工程的飞速发展,所以在施工中难免也会存在较多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国高层建筑的含义分析完以后,采取几种有效手段对主体结构进行了合理的讨论,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将工程的整体品质加以提升,确保建筑施工能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使施工可以达到精准的效果,从而为我国社会经济的繁荣做出贡献,促进建筑行业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赵海峰.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江西建材.2016(22)

[2]曹鑫.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控制扭振效应的主要措施[J].建筑知识.2016(08)

[3]马易成.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和技术要点分析[J].建筑知识.2016(06)

论文作者:王旭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9

标签:;  ;  ;  ;  ;  ;  ;  ;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方法的浅析论文_王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