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是我国建设工程施工一贯遵循的方针。我们要求的质量,不是单纯要求实物工程的质量,而是要求与整个建设工程相关的全面的质量,这其中就有工程档案的质量。要提高工程档案的质量,办法有二:一是提高施工技术,二是加强档案的质量控制。目前,加强工程档案的质量控制应成为建设领域和档案部门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工程档案;质量
引言
工程档案应结合时代发展与要求,牢固树立档案建设与管理、服务与利用的重要性,适时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工程档案工作在整个企业工作中的地位,将“人人都是档案的形成者、利用者”作为开展档案工作的中心,克服因循守旧的思想和自我封闭的意识,以“全程管理”理念指导工程档案工作,既关注企业档案的收集、整理与保存,也将管理的视角延伸拓展至对档案工作的检查与评价,将“互相结合、优势互补”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为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围绕提高工程档案质量及管理水平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1.工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重视程度不够,工程资料质量不高
工程建设资料的收集是一项长期的、琐碎的、细致的积累,需要项目负责人的大力支持,相关部室的合作协同,以及资料员默默无闻地付出,但在实际工作中,从工程负责人到一般工作人员,普遍都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重行动轻资料等现象,在档案工作中我常常听到的一句话是:整理资料太麻烦了,还不如去工地挖沟出身汗呢。工程负责人缺少对档案工作的了解和支持,从思想上没有重视档案工作,简单地认为档案工作就是收集一下资料,资料的齐全与否、准确与否与单位关系不大。由于对资料员的配置随机随意,而资料员一般都是兼职,身兼数职,档案业务生疏;不仅如此,还要面临常常调岗、轮岗,使得一些资料管理人员往往刚熟悉档案工作就被转到其他岗位,新接手的档案员一时也无法完成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导致工程档案缺口较大。
1.2信息化建设滞后,跟不上网络时代发展需求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创新是档案部门发展的原动力。近年来,笔者所在单位档案工作的基础设施和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依然没有建立现代化档案管理意识,在实际工作中一直“重藏轻用”,而在建设工程中目前更是完全采用传统的方法管理工程档案,即在资料的收集、整理等日常工作完全由人工操作和管理,一套工程档案数量几十卷甚至上百卷,需要很多的纸张,占用许多资源,造成了工作人员工作量大,效率低下等现象。工程档案虽然也开始使用计算机等现代化工具,但其管理模式依然采用的是传统档案模式,管理的核心依旧是纸质档案,并没有从根本上达到工程档案的信息化的要求。
2.提高工程档案质量及管理水平的策略
2.1加大宣传,提高意识
档案管理工作归根到底要依靠“人”来推动,只有形成“人人都是档案的形成者、收集者、管理者”的工作氛围才能推动企业档案的可持续发展。在工程建设初期,就应该明确制定项目负责人的档案管理职责和权限,将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归档列入工程建设程序列入项目负责人的职责范围和有关人员的岗位职责,力求做到建设项目档案工作与项目建设同步进行,把档案工作贯穿到项目建设的各个时期,以实现“事前介入、事中控制、事后核查、验收把关”的全过程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要高度重视工程管理、监理、施工部门人员档案的宣传教育,不仅要学习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等日常档案知识,更要学习档案法律法规等知识,避免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工程已经运行但未竣工验收,或竣工验收后工程资料不完整、不准确现象的发生,而影响各项工作的开展。
2.2做好工程档案质量控制规划的编制
针对一个工程,首先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好工程档案业务指导的计划,把整个工程的业务指导用统一的计划协调起来,制定明确的要求并且努力去实施;二是组织业务人员。现场档案业务指导人员必须有较高的业务技术能力,同时调动专业人员的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三是建立健全工程档案质量管理制度,使每个档案业务人员对自己负责指导的每项工程都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有职责、有权限。谁指导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各负其责,上下贯通。
2.3过程参与,同步管理
工程建设单位的档案管理员要从工程建设筹划开始就需参与其中,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过程控制,学习档案法律法规及知识,要按工程档案管理要求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并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检查,要及时解决“资料原件不完整、不规范、不统一”等问题,最大程度地保证工程资料的完整、准确、系统。在进行工程竣工验收过程中,建设单位和档案管理人员要同步做好项目竣工验收工作和档案资料验收工作,要认真格落实项目竣工编制工作中的“工程立项开工与竣工资料收集同步、工程施工过程与竣工资料形成同步、工程完工验收与合同竣工资料验收同步”制度,从源头上确保资料质量。
2.4借助新技术,创新管理
借助电脑、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数字化是档案从传统管理模式走向现代管理模式的历史必然。上层管理者应从意识上深刻理解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施工技术资料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信息化管理将管理思想、方法以及模式引入到现代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大力建立电子文件类的资料,实现工程档案管理的标准化、信息化。工程档案是从立项到工程验收的各个阶段,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都是由不同的单位来实施,有目的、有规划地建设数字化网络平台,实现网络共享是提高管理效率、解放劳动成本的一个有效手段。在平台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依托综合化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完善的档案资源管理数据库,可以更好地进行收集、归档、整理,同时建立档案信息查询的相关链接,能有效地实现工程档案的动态管理,提高快捷高效地档案信息服务[1]。
2.5加强培训,提高能力
档案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对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保证。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供水工程建设也同步发展,对工程资料管理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资料员、档案员等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因此这就要求企业在项目管理中,既要重视对工程技术和行政管理人员的档案知识培训,使他们有良好的档案知识素养;也要对专业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工程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成为既懂档案业务又明白工程技术的档案管理骨干。还应全面提高工程档案人员计算机信息管理知识的能力,使他们改变原有的管理理念,积极掌握新型的管理技术,适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保证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结论:
简而言之,工程档案是企业档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了工程实施前、进行中及竣工后的全部资料,涵盖工程的规划、立项、环评、招投标、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是工程项目建设与管理的有机组成,这些资料对促进工程建设、生产管理以及设施维护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文章针对提高工程档案质量及管理水平策略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参考文献:
[1]王立华.质量管理体系与档案管理工作[J].中国煤田地质,2018,(3).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2016-7-5.
论文作者:彭芬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档案论文; 工程论文; 工作论文; 资料论文; 质量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