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县中医医院 湖南邵阳 422800)
摘要:目的 根据妊娠妇女凝血指标讨论其检测的临床意义,为医生进行临床决定提供科有效的参考建议。方法 选取我院体检中的50例处于妊娠期的妇女作为实验组,检测其在早、中和晚期三个不同类型的妊娠时间段期间血浆里面的凝血酶原时间,简称为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简称为APTT、凝血酶时间,简称为TT、以及纤维蛋白原,简称为FIB等凝血指标;另取50例非妊娠期妇女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凝血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T及APTT均有所减短,FIB水平升高,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结论 随着孕周数的增长,她们脏器的凝血功能逐渐增强,全身凝血因子水平改变,包括大部分凝血因子的水平增加,抗凝物质的减少,纤溶活性降低等,这些指标的变化导致机体出现轻度高凝状态。
关键词:妊娠期;凝血指标;凝血酶时间
妇女在怀孕期间,机体的凝血状态会发生改变,这些改变都是为了能够减少孕妇在怀孕期间和分娩后发生出血的风险[1]。近年来,随着血栓与止血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PT,TT,等反映机体凝血功能的指标成为临床检查凝血功能的必要检项目,也是目前比较受到国内认可的标准检测方法,既可以为血栓疾病和出血性疾病提供临床依据,也能发挥临床监测治疗的重要作用。妊娠是女性的自然生理现象,在妊娠期间女性凝血和纤溶系统都会发生变化,随着孕周数的增加,可能会打破凝血系统与抗凝、纤溶系统之间的平衡,引起出血,血栓性疾病。本文通过研究观察孕早、中、晚期之间的各项凝血指标发生的变化,探讨不同妊娠阶段对凝血功能变化的影响,为临床判断孕期妇女的凝血功能指标提供参考依据。现将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1)实验组:选择2015-2016年在我院分娩的50例妊娠妇女,通过各项常规检查,排除家族病史、高血压病史等,排除在妊娠期间使用过影响凝血状态的药物的病例;排除其它影响凝血状态的疾病[2],按最新妇产标准对50例妊娠妇女进行分期,年龄22岁~35岁,平均(27.34±29.73)岁。(2)对照组,选取在我院进行体检的50例育龄健康妇女,通过各项常规检查,排除标准同实验组;体检正常。年龄21岁~40岁,平均27岁,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年龄差异。
2 采集标本 用含枸橼酸钠的血凝通过真空采血管采集2mlde 静脉血,采血完毕后立即将其颠倒之后摇匀,3000转离心15 min,分离血浆,在两个小时之间,检测APTT、PT、TT、FIB等四项指标。
3 检测方法 本次使用日本sysmex CA51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通过凝固法作为检测方法检测凝血指标,检测试剂使用配套德国原装进口试剂及室内质控品。格按照SOP文件进行操作。
4 结 果 随着孕周数的升高,实验组孕妇的各项凝血指标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明显的变化[3]。最终的实验结果可知,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APTT、PT水平在怀孕期间均呈下降趋势,而FIB呈明显的升高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T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二、讨论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凝血系统与抗凝血系统和出凝血系统之间都处于动态平衡。临床检测上目前一般对PT、APTT、FIB和TT四项指标进行检查来判断出血性疾病,也把这四项作为临床上观察判断妊娠期妇女凝血功能的主要依据。正常妊娠情况下,胎盘受到机体内产生的激素影响下,凝血水平发生变化。同时处于不同怀孕期的妇女,其凝血功能也会随之变化,引起胎盘过早的剥落,并有可能发生多种妊娠期间易出现的产科疾病,对母婴的生命安全都构成了严重威胁。如果在检查中发现孕妇凝血功能异常,就能及早的预防疾病,及早进行治疗[4]。妇女在妊娠期间,是伴随着凝血和纤溶蛋白之间的功能变化,有利于孕妇产后快速有效的止血,但同时也容易引起其他出血性疾病和血栓疾病的重要原因。
本研究中,将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相比,APTT及PT缩短,纤维蛋白酶(FIB)水平升高,特别是APTT,和FIB这两项凝血指标之间有明显的变化,与相关文献参考资料所述相符[5]。通过表1中的四项指标变化可知,妇女从怀孕初期,凝血指标就开始发生变化,到怀孕中期机体逐渐处于高凝状态,并持续到产前。当然,在孕妇凝血机制发生改变的同时,妊娠期间的纤溶活动也开始了运作,清除子宫内膜当中的血栓,帮助妊娠期妇女修复或再生子宫内膜。在怀孕妊娠期间,绝大多数凝血因子的浓度增大[6],都会引起孕妇凝血功能的增强。PT在孕中期和晚期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减少,APTT在怀孕中期比早晚期间有所减少,是因为受到内部的凝血因子X、Ⅺ、Ⅻ、Ⅷ等的影响,其中Ⅺ因子属于中期较为关键的凝血因子。而FIB在妇女怀孕早期的变化不够明显,在孕中期、晚期与对照组之间相比发生显著增高。产妇纤维蛋白原是必需的,以维护母体止血平衡和稳定胎盘。FIB的提升一方面是由于孕妇自身的适应反应,促使体内FIB的合成加剧;另一方面由于随着妊娠周期的增加孕妇体内的纤溶系统活性开始降低。除外,FIB在血小板群集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的作用。血小板一旦被激活,就极易诱发纤维蛋白原受体的出现,这种复合体会逐渐发展为血栓。妊娠期妇女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而改变了凝血功能,临床上应该密切监测其凝血指标变化,以防在女性妊娠期间引起其他疾病。
三、结论
妊娠期妇女的孕周数增加,体内凝血机制发生改变,出现轻度高凝状态并还在逐渐增高,这种凝血机制的改变是为了促进孕妇产后加速愈合止血,属于妊娠期的正常生理现象,可以预防孕妇在生产过程发生大出血,但应同时对凝血指标进行检测,防止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因此,临床医生加强监测不同孕期的孕妇凝血状态,不仅能够预防并发症,也可以及时有效的处理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对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徐素仿,徐元宏. 妊娠期妇女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J]. 临床输血与检验,2016,18(4):371-373.
[2]陈赞兵. 妊娠期妇女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09(4):439-440.
[3]林向华,梁穆兴,段朝晖,等. 妊娠期妇女凝血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J]. 血栓与止血学,2003,9(1):21-22.
[4]李波生. 妊娠期妇女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7):1394-1395.
[5]王明山,叶光勇,黄小芳.正常妊娠及妊高征孕妇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浙江临床医学,2001,3(2):75~77.
[6]杨莉.血凝筛选试验盯们八工叮T的临床应用.陕西医学杂志,1空)〕,28(2):107一1的.
论文作者:罗秋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5
标签:凝血论文; 指标论文; 妇女论文; 实验组论文; 孕妇论文; 妊娠期论文; 血栓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