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宁静的革命--从化学阅读大众化的实践看科学经典阅读的价值与途径_诺贝尔论文

静悄悄的革命——从化学阅读推广的实践例谈理科经典阅读的价值与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科论文,途径论文,化学论文,价值论文,经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典就是讲出一些永恒的东西,不局限于这个时代。

      ——作家蒂姆·洛特

      一谈到经典阅读,大家更多时候联想到的是文学经典的阅读,其语言文字的描述让你常常会为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一个时代的兴盛与衰亡或欣喜或落泪,可以说一次经典的阅读甚至就是一次人生的经历,期间也充分体现了文学艺术的感染力与魅力;当然,经典文学除了其文学价值外还具有伦理价值,对伦理问题的揭示和其特有的道德引领是这些作品成为经典的根本原因;同时,说到文学经典,人们能想到的或许也只是耳熟能详的国内外经典名著,和这些名著中呈现的精彩画面……

      而我今天要谈的理科学科之一化学学科经典的阅读似乎离这样的景象很远很远。学生对阅读本身有许多认识误区,甚至对不少学生来说课外阅读是一种负担。为了考试的阅读,其乐趣和价值影响还剩几分我们不得而知,更何况是对深邃难解、枯燥无味的理科经典的阅读,它不仅要以兴趣为前提,有时还需要一些推理和思考,甚至还要通过动手实验进行细致的观察来验证,显然这对阅读就有了更高且更深层次的要求。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说过:“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则告诫学生,要学会“做科学中的粗活: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聚事实”。基于这样的原因,理科经典阅读很难从大部头的阅读开始,更多时候必须通过课堂嵌入式教学,分享论著中精选的片段或专题内容,这样以教学内容为载体,以经典片段作为引子或是知识拓展、思维提升渗透其中,能引导并激发学生对更多经典阅读的兴趣,并从纯粹的阅读开始,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索、质疑、验证乃至走上创造和创新之路。

      化整为零——让化学经典阅读欲罢不能

      《化学元素的发现及其命名探源》是一本令读者爱不释手并常常流连其中的化学经典著作。本书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的顺序,分别介绍了迄今为止已知的110种化学元素发现的年代、过程、途径及命名依据,系统全面且内容丰富、形式新颖,不仅有详尽的史料知识,也收录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同时,每一个元素的发现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神奇而美妙的故事,在这样的故事中,读者收获的不只是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科学研究的态度和方法。既有可读性又有专业性,这不失为一本雅俗共赏并有利于激发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点燃中学生科学探究激情的科普读物。

      尽管如此,对本书进行一次性阅读的可能性并不大。110种元素,110个元素的发现史,不一样的命名方式、性质和用途,如果只打算进行一次性阅读,不仅会消化不良,对很多元素认识不足也容易让人失去阅读耐心和兴趣,即便读完一遍,能够真实准确记忆的部分也不多。因此,对这样的经典的阅读我作了化整为零式的尝试:

      化学必修1最先接触到的非金属元素是卤族元素(包括氟、氯、溴、碘),代表元素为“氯”。因此,我引导学生的阅读就是从氯元素的发现开始的。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我将原文材料进行艺术处理,冠上耐人寻味的标题——“不幸的舍勒与幸运的戴维”。学生被标题吸引,迫切想知道究竟在舍勒和戴维身上发生了什么,他们的自觉阅读就这样开始了。为了让学生的阅读更有目标和意义,我还特别设计了几个阅读思考题:

      (1)18世纪,科学家们对酸的定义是什么?谈谈你对酸定义的认识。

      (2)“失败有原因,成功有方法”,你认为是什么导致了舍勒的失败和戴维的成功?

      (3)Chlorine(氯)源自希腊语Chloros,原意为“绿色”,清末翻译家徐寿就把”氯气”译为“绿气”,请用思维导图的模式描述氯元素的发现过程。

      问题(1)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概念的重要性,错误的概念和理论会导致错误的认识和理解,甚至影响到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进程;问题(2),我希望学生能够在舍勒的自负和想当然中得到警醒,而从戴维的执著和勇气中获得启迪,进而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思维品质;问题(3)则希望为学生提供一种便捷、高效的学习与记忆的方法——思维导图,让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能够深刻了解发现“氯元素”的艰难历程,并认识到真理和权威也是可以被质疑并发展的,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有了这样一次示范性的导读过程,接下来对其他非金属及金属元素的阅读就变得简单而有趣,更多时候我会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性阅读,并且提出问题让其他学生参与思考。这样的碰撞让阅读变得有趣、深入而有意义,让学生对《化学元素的发现及其命名探源》中更多元素的发现史的探究欲罢不能,而对这本书的阅读才能进行到底。

      设置情境——在冲突中深化并拓展学科经典阅读的方式和途径

      课堂是眼睛与眼睛的相逢、思想与思想碰撞的地方,是灵魂的探险、人生的探讨、心灵的探索,更是引领经典阅读的最佳时机。而这样的努力对理科课堂来说同样是困难的,需要教师将学科经典的论述及其对科技发明、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多角度地呈现给学生,并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设计引发学生个体化的成长和思考。对理科教师来说,在进行这样的设计的时候,不仅要紧扣教材也要脱离教材的苑囿,既要备材料还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现有认知和理解能力设置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这样的情境可以以习题情境形式出现,也可以以课后小论文形式出现,或者两者结合,让主题阅读得以延伸,对理科阅读的促进大有裨益。

      例如,我在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教材对氮元素及其化合物NO、

、亚硝酸盐的负面作用认识颇深,这种固化思维对个体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不利的。为此,我特别选择编撰了这样的习题:

      美国三位医学教授因发现X物质在人体血管系统内具有传送信号的功能而荣获1998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因此X物质被誉为“生物信使分子”。已知X是一种奇电子数分子,也是一种污染大气的无色气体,且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则X是(

       )

      A.CO B.HF C.

D.NO

      这个习题一出现,课堂就沸腾了,思维冲突让讨论变得热烈:B选项第一个被排除,因为它既不是“一种污染大气的无色气体”,也不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同理C选项也可排除。而在A和D之间,大部分学生选择了A,原因是CO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还有一部分则认为答案应该是NO,但无法给出合理解释,并表示对“X是一种奇电子数分子”感到困惑……经过交流和争论,大家居然达成共识,提出了共同的问题——如何理解“奇电子数”这个概念?事实上,这个概念的正确理解正是寻找本题正确答案的“金钥匙”。

      那一天,学生们对这个问题的探索过程让我心绪澎湃:原来学生们的内心世界是这样的丰富而不同,原来同伴交流和互助是这样的美好而有意义,原来耐心的等待是可以让思想展翅并给心灵广阔遨游空间的最佳方式,原来良性思维的训练和培养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身体力行的不断被修正的体验中实现的。那一刻,我忽然顿悟了“大爱希声、润物无声”的教育真谛。

      故事分享——催化科学家传记的阅读

      如果把一堂课比做一场宴席的话,那么在我的化学课堂中,化学家的故事一定是这场宴席中学生们最期待的美味“甜品”,并总在最后呈上来,不仅因为它无论是视觉上还是味觉上都足以掀起高潮,更重要的是甜点的糖分如果在大餐的一开始食用就会直接接触胃壁而引起糖反射,使胃部的活动停止,难得的大餐就没有办法好好消化,还会降低宾客的食欲。可见,在一堂课中适时提供这样一道契合主题的“甜品”是何等重要而有意义的工作。

      “诺贝尔与硝化甘油”的故事就是这样一道甜品,当学生们在故事中读到了诺贝尔童年家庭的困顿的时候,当他们了解到幼年的诺贝尔和他们一样喜欢看童话,喜欢捉虫子、捡石头,喜欢独自坐在树下看空中飘忽不定的云彩,喜欢听外婆讲故事的时候,学生们与诺贝尔的距离一下拉近了,似乎诺贝尔就是他们的一个伙伴。在谈到诺贝尔除了母语还会英语、俄语、法语,为了能够学到更好的化学技术还开始了德语的学习时,学生们对诺贝尔的敬佩油然而生。当学生们了解到诺贝尔喜欢哲学和文学,不但写诗,还写了两部小说,撰写过喜剧和悲剧时,学生们对诺贝尔充满迷人色彩的人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好奇,于是《世界名人传记丛书——诺贝尔传记》成了学生们争相传阅的经典。

      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这样的故事很多,如在“原子结构与组成”的教学中,我分享了被称做“鳄鱼”的卢瑟福、比上帝还挑剔的泡利以及被分别称为量子力学的“第一个男人”“最爱”和“老公”的海森伯、薛定谔和狄拉克的故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科学发明、发现与发展的冲动,于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传略》《诺贝尔奖获得者向你讲述》等科学经典又成了学生的新宠,而《世界科普经典读物:化学的奥秘》这本书不但给予学生期待的化学知识,也解答了学生在生活经历中的疑惑,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学生细致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品质和勤于实践的素养和能力。

      理科经典阅读的革命在路上

      雅斯贝尔斯说:问题是永无终了的,心灵是永无止境的,结论性的答案是永无可能的。理科经典阅读的尝试对我和我的学生来说才刚刚开始,但对于处于特殊时期的国家发展阶段,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特殊历史阶段来说,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促进理科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却是当前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也是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的理想与责任。而通过培养学生阅读理科经典理论、知识与书籍的兴趣和热情,从不同途径影响学生勤于阅读、勇于反思、积极实践的科学品质,并向中小学生推荐合适的科普读物,让我们的学生更早一些看到科学的迷人之处,甚至体会到科学令人兴奋与充满刺激与挑战的力量,以及科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乃至生命都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恐怕是科学教育和学校教育当务之急的事了。

      不管怎样,我相信理科经典的阅读和人生一样,每一次阅读都有无限可能,因为丰富所以永无边界,因此,我引领学生走进理科经典阅读的行动将一直在路上。

标签:;  ;  ;  

一场宁静的革命--从化学阅读大众化的实践看科学经典阅读的价值与途径_诺贝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