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心肺复苏初期气道开放方式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王云英

营口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

摘要:目的:对比急诊不同心肺复苏初期气道开放方式的效果。方法:依据患者入院时间的不同将我院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68例急诊心肺复苏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34)与实验组(n=34),参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气管插管治疗,实验组患者实行喉罩或者普通面罩-气管插管,对两组急诊心肺复苏患者临床效果予以分析。结果:实验组急诊心肺复苏患者存活率、治疗总有效率、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完成人工通气时间等与参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且P值<0.05,统计学分析有对比意义。结论:将喉罩或者普通面罩-气管插管应用在急诊心肺复苏中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关键词:急诊心肺复苏;气道开放方式;临床疗效

急诊科诊治中心跳呼吸骤停是危急重症,在实施心肺复苏过程中抢救的关键就是速度,建立人工气道与有效通气是实行心肺复苏的关键部分[1]。现今非序贯气道开放方式是最广泛的方式,也就是常规气管插管,但是因存在比较高技术要求,容易引发不良预后。现对此次研究的68例急诊心肺复苏患者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本次我中心分析研究的68例样本均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循环骤停、呼吸骤停,依据入院时间的不同将患者进行组别均分,每组患者例数为34例,参照组患者中女性为13例,男性患者为11例,最大年龄为65岁,最小年龄为20岁,中位年龄为(42.31±5.23)岁;实验组患者中女性为12例,男性患者为12例,最大年龄为64岁,最小年龄为21岁,中位年龄为(41.54±5.45)岁。利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对比两组急诊心肺复苏患者基础信息,组间对比数据并不显著,不存在分析对比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实行常规复苏,予以患者直接气管插管干预,同时给予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毫克,每隔3一5分钟重复一次,阿托品1毫克,每隔3一5分钟重复一次,最大剂量3毫克,依据标准幅度、姿势、力度等进行胸外按压,每分钟100次,单相波除颤360J电极进行除颤。

实验组患者予以气道开放,在患者入院之后由医护人员仰颈、抬头、托下颌,维持气道通畅,依据恰当型号喉罩-气管插管或者普通面罩通气对患者进行人工辅助通气,同时进行胸外按压,随后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实施气管插管。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急诊心肺复苏患者存活率、治疗总有效率、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完成人工通气时间等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均应用SPSS19.0软件分析研究的68例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所有数据,以率(%)的形式表示两组急诊心肺复苏患者存活率与治疗总有效率,采取卡方检验,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两组急诊心肺复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完成人工通气时间,予以t检验,P<0.05,统计学形成对比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存活率与治疗总有效率

实验组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总有效率97.05%、存活率94.11%显著高于参照组各项数据,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分析形成对比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完成人工通气时间

实验组急诊心肺复苏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5.23±0.54)min、完成人工通气时间(3.11±0.65)min,参照组急诊心肺复苏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41.23±6.54)min、完成人工通气时间(38.56±2.65)min,经t检验之后t=31.9881、75.7571,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分析形成对比意义。

3 讨论

在对急诊患者实行心肺复苏中建立人工气道与有效通气为关键步骤,维持患者生存方式为呼吸支持。患者呼吸心跳停止之后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争取最佳治疗时间可以提升存活率。经研究显示急诊患者接受心肺复苏时间需要低于7分钟,所以抢救关键为构建有效人工气道[2]。临床上最常用的气道开放方式为气管插管,在人工气道建立之后可以有效吸引气道内分泌物,避免发生并发症,如窒息。但是实际操作中往往因病理与解剖等因素,需要比较高技术水平,如果一次管成功率比较低,十分容易因心跳呼吸骤停进而改变病情,严重的可能延误插管时间,形成不可逆损害,此外也需要专业医师具备比较高操作水平[3]。在早期实行心肺复苏过程中取普通面罩通气实行气管插管,属于最有效、最简单的急诊通气方式。相比较气管插管,面罩给氧更加方便,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救治,提升治疗成功率[4-5]。

经研究发现实验组与参照组在存活率、治疗总有效率、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完成人工通气时间等指标方面具备显著性差异且P值均<0.05,形成分析对比意义。

综合以上结论,在对心搏骤停患者采取气管插管、喉罩或者普通面罩通气心肺复苏救治均可以获得一定效果,但是序贯性气道开放方式具备高成功率,改善患者脑缺氧症状,提升患者日后存活率,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陈铭.心室停搏患者院前三种复苏方式的初期复苏效果比较[C].//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五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366-366.

[2]吴志镛,代成刚,林燕等.心肺复苏初期3种序贯性气道开放对血流动力学、复苏后综合征和预后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6,18(4):30-32.

[3]陈英,何智林,胡晓凡等.序贯性气道开放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复苏成功率和存活率的影响[J].国际呼吸杂志,2015,35(15):1160-1162..

[4]吴志镛,代成刚,林燕等.三种序贯式气道开放法对复苏成功率、复苏后综合征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4):111-114.

[5]全坤,蓝应科,蓝春蝶等.序贯性气道开放在院内心肺复苏中的应用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5(3):23-25,114.

论文作者:王云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2

标签:;  ;  ;  ;  ;  ;  ;  ;  

急诊心肺复苏初期气道开放方式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王云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