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运用的农村初中校本教研研究论文_包来富

基于信息技术运用的农村初中校本教研研究论文_包来富

包来富(泾县黄村镇初级中学 安徽 宣城 242500)

【摘要】《基于信息技术运用的农村初中校本教研研究》课题是安徽省电教馆2016年规划的教育信息课题。通过研究和结题,真正做到将信息技术整合于校本教研,使校本教研在提高效率上发挥作用,逐步形成了泾县黄村镇初级中学的校本教研特色——校本教研网络模式。

【关键词】农村初中;信息技术;应用;校本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1-091-01

一、研究的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育应用的日益扩大,以网络为载体的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已进入农村教育教学领域,对传统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因此对学校教职工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二五”以来,特别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发布和首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教育信息化工作坚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坚持应用驱动、机制创新的基本方针,加强顶层设计、多方协同推进,以“三通两平台”为主要标志的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因此,造就一支掌握信息技术并能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教师队伍,已成为当前农村初中学校一项紧迫而长期的任务。

二、课题的提出

我国基础教育在不断的进行新的改革,信息技术对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发生了重大变革,对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对教育质量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校本研修的优势,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内容。目前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农村初中相继出现一系列问题,教师老龄化日趋严重,传统的校本教研模式存在着一定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教研工作出现瓶颈。在此形势下,急需改进或优化校本教研活动,为我们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更好的舞台和空间,学校提出以“基于信息技术运用的农村初中校本教研研究”为课题进行研究。

三、研究过程

主要是围绕建立和研究“基于信息技术运用的农村初中校本教研”的创新模式进行实验探索,完善网校校本教研模式的建设,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培训和能力提升。初步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的校本教研组织网络,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教研活动,如“网上评课、问题研讨、反思交流”等,积极营造网络教研氛围,倡导教师“积极反思、同伴交流”,形成和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积累资料,构建网络教育资源库,逐步形成基于信息技术应用的农村初中校本教研有效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1、以课题为引领,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在校本教研中,我校一直牢固树立“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意识,让科研意识渗透到每一个教师的心坎上,渗透到他们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以课题为引领,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在课题研究中,我校还积极邀请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课题培训和指导,让科研之花在学校欣然绽放,让每位老师走在教育研究的幸福道路上!如,学校根据课题研究方案和校本研究计划,确立了学校教师的培训措施和教师自我发展规划,制定了远程培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普通话培训和新课程培训的计划。通过培训,全校教师统一了认识,进一步掌握了信息化手段的技术与应用,为校本教研的开发和管理提供了理论、实践与技术层面上的支持,为全体教师在校本教研中提供了组织保障;《基于信息技术运用的农村初中校本教研研究》课题的开展,推动了全体教师的网校校本教研,在泾县率先提倡电子教案,如今全校教师完全使用电子教学设计,凸显信息技术进一步应用于日常教学中。

2、以课题为引领,构筑我校鲜明的网校校本教研文化特色

充分利用学校网站的强大功能为学校宣传服务,逐步形成农村初中鲜明的网校校本教研文化特色,网校校本教研为教师搭建了学习平台、研讨交流平台和展示平台。如,校园网设有“语言文字专栏”,介绍普通话规范知识,汉字规范知识,供师生学习;宣传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等等,为我校成功申报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学校奠定基础。又如,“课题研究”专栏,能方便课题研究的展示、交流、监督、指导、资料归集等,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搭建课题研究管理、研究、学习、交流的有效信息技术应用平台。

3、以课题为引领,提升教师专业化成长

(1)依托信息技术的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教育理念转变

基于信息技术的校本教研的研究的具体实践中,采取集中培训、个人自修、逐步展开、骨干示范、巩固成果的实践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让教师亲身体验到“互联网+教育”的魅力,认识到基于信息技术的校本教研的价值和意义。

(2)依托信息技术的校本教研,提升教师教育科研水平

课题研究期间,我校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信息技术方面的竞赛活动,并取得较好的成绩。

五、结论

通过两年多的实验与探索,充分证明了“基于信息技术运用的农村初中校本教研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的,从操作过程和实验成果来看,是科学的、有效的。尽管过程是曲折的,但是我们的收获不少,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对课题有了更进一步的思索,对于存在的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突破。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校本教研》编委会. 新课程校本教研[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139-140.

[2]潘华东. 网络,使教研走向信息化—漫谈网上教研的发展与展望,信息技术教育,2004(10):15—17.

[3]姜学亮.基于校本教研的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以安徽省阜南县 xx 小学为例[J].读与写,2016(21):28.

论文作者:包来富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  ;  ;  ;  ;  ;  ;  ;  

基于信息技术运用的农村初中校本教研研究论文_包来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