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现代生态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论文_胡良才

探讨现代生态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论文_胡良才

广州宝贤华瀚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510400

摘要:所谓的生态住宅设计即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充分利用各项自然条件来对住宅建筑进行布局规划,既可以达到功能建设的要求,同时也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在整体上来提高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本文主要分析了发展现代生态住宅小区的重要性以及现代生态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

关键词:现代化生态;住宅小区;建筑设计

引言

建筑是一种改变原有生态面貌的行为,完美的建筑能够极少地改变原有生态环境,又能够起到满足人们的审美体验的作用。应用在住宅区上的生态建筑模式能够很好的利用原有的自然资源,对其进行合理转化,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并且能够满足客户的居住需求的一种设计方案。

一、现代生态住宅小区的概述

现代生态住宅小区在国际上亦被称为绿色住宅小区、生态住宅小区、可持续发展住宅小区。它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现代生态住宅小区是一个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各种资源的利用最有效,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可大大降低因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破坏或暂时失衡等影响而产生的各种风险,有利于提高小区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系统。同时,现代生态住宅立足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两大课题,所关注的不仅是节约不可再生能源和利用可再生洁净能源,还涉及节约资源(如建材、水等)、减少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及材料的可降解和循环使用等。它的实际释义为:消耗最少的地球资源与能源,产生最少废弃物的住宅和居住小区,其本质可概括为“健康舒适、高效清洁、和谐优美”三大特点。

二、发展现代生态住宅小区的重要性

1、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战略,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可持续发展即是以保护环境为前提的,所以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是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与生态环境质量是息息相关的,只有确保生态环境的质量,才能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增加动力支持。现代生态住宅小区建筑的提出,是使人们生活在一个环境优美、舒适和和谐的环境中,从而推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2、节约能源和资源的需要

目前在我国社会的总能耗当中,住宅小区建设的能耗还是占据较大的比例,这不利于节能目标的实现,所以建设生态住宅小区,通过对项目用地进行合理规划,建筑体系的科学化,从而提高土地的使用率,增加建筑的容积率和使用寿命,而对于建筑材料,生态住宅小区所需要的都是节能型材料和可再生资源,所以对于能耗大的建筑材料进行淘汰,实现能源和资源的节约。

3、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生态住宅的建设,可以更好的满足当前人们对生活环境舒适、健康、美观的要求,由于生态住宅是建立在保护环境美好的前提下的,所以居民区的废弃物可以做到再生和循环利用,尽量做到零排放和零污染,充分减少了居住环境受污染的几率。生态住宅利用自然的原材料,避免了有害建筑材料对人们的伤害,可以使人们居住环境更为舒适和安全。

三、现代生态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

1、建筑布局规划设计

对于住宅建筑工程来说,在不同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因素影响下,最终生态设计的方向不同,因此在对工程进行整体布局规划设计时,需要根据各项因素来做好规划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场地选择

以我国西南地区为例,地理环境多以山地居多,在选择建筑工程建设场地时,一般为“依山傍水”不但可以提供新鲜的空气,达到减轻湿热的目的,同时在冬季还可以利用山体来阻挡冷风的影响,可以有效调节室内气候。对于山地环境建筑工程,应尽量选择南向破位置,可以为住宅提供充足的光照,同时可以削弱冬季北向来风。

(2)布局规划

在对住宅建筑进行整体布局规划时,需要合理确定住宅朝向与日照间距,同时要确保通风的有效性。这样就决定了在设计时,大多以当地风环境为设计要素,通过风玫瑰图等来确定夏季主导风向与风频率,利用相反风向频率进行叠加计算得出夏季最高风频率方位,并将计算结果与利于冬季光照正南北方向进行结合,最终来确定布局方案。其中,对于山地环境住宅建筑光照效果与风环境有一定联系,设计时需要确保两者之间的协调性,综合分析不同坡向与坡度对日照阴影造成的影响。

(3)布局形式

主要包括线网式、主轴式、层台式以及主从式,进行设计时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来确定布局形式,不同形式所适应的环境不同。例如线网式多应用于地形限制大地区,此种设计方式将各住宅单元之间保护相互独立,并利用道路将其进行串联,可以满足日日常生活中对交通的要求。

2、外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

(1)外墙的隔热保温

节能设计中,南方地区外墙一般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而在北方地区必须采用外墙保温,外墙外保温能使建筑室内温度受室外温度波动影响小,有利于主体结构保护和避免热(冷)桥的产生,常见的外墙保温有大模内置聚苯板及粘贴聚苯板。大模内置聚苯板与外墙一起捣制,使保温材料能更好地与墙体结合,更能保证保温效果。

(2)屋面的隔热保温

在夏季,屋面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度大,屋顶外表面温度最高达到60~80℃,顶层室内温度受其影响会提高2~4℃。在冬季,屋顶对外散失热量,又增加了室内的空调热负荷。屋面隔热保温除采用倒置式设计外,有土种植或无土植被屋面应泛推广。实验数据表明,种植屋面使屋顶外表面最高温度下降32.4℃,内表面最高温度下降2.0℃,具有较好的隔热保温性能。种植屋面,不仅能提高屋面的保温隔热性能,还能美化环境,并有利于环境气候的改善,应该广泛应用。

3、建筑中太阳能资源的合理使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中城市居民对家庭卫生热水的需求越来越高,尤其新购住宅,无一例外要安装生活热水设施。房地产开发商为提升小区的品位和档次,也努力让自己的住宅产品附带热水设备。但真正做到冷热双水却不是容易的事情。锅炉会产生污染、占地、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而且高昂的燃料费用决定的热水价格很难让业主接受;配备常规能源的单户热水器,不论用电费用还是用气安全问题,用户见仁见智,众口难调;新兴的太阳能热水器,免费热能,又具备无污染,安全的特点,从而受到业主的欢迎。系统方案设计:多层住宅和跃层住宅采用每个单元为一个独立的工程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在每个单元的屋顶布置集热器,每个系统分别独立给每个单元的住户提供生活热水,每个住户的热水用卡式热水表计量,各子系统与电脑主站之间通过低压电力线载波或无线载波的方式进行通信,整个小区采用一台电脑主站进行监控,由物业公司进行统一管理。在补热配置方面,系统采用电加热方式,除单户分体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外,为了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同时保证全天候供热水,可以为每个系统配备两个蓄水箱,其中较大的作为太阳能集热储水箱,另一个作为供水箱,并由电能定温补热。

结束语

生态住宅设计应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准确把握生态住宅特点,结合现代生态住宅设计理念进行整体的设计。设计时应联合各种专业人才,实现建筑学和生态学的良好融合,从设计运用的技术以及节省能源等内容入手,系统对从外、内部环境进行设计,这样才能保证生态住宅设计有效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善人们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周青.生态住宅设计的回顾与前瞻[J].建筑节能,2016,07:56-58.

[2]张凤伟.谈生态住宅设计的几点准则[J].山西建筑,2014,23:225-226.

[3]杨华.关于生态住宅设计要点研究[J].门窗,2014,01:388.

论文作者:胡良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  ;  ;  ;  ;  ;  ;  ;  

探讨现代生态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论文_胡良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