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弹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路径依赖论文

区域经济弹性研究述评及未来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区域经济论文,弹性论文,未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50(2012)08-0064-09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非线性的动态复杂过程,各种不确定的干扰因素和外部波动都会影响甚至改变区域经济发展的轨迹和路径。因此,在动荡多变的环境下,区域如何应对各种危机和挑战,如何消解不良干扰并适应新的环境,如何复苏和振兴危机后的区域社会经济等问题,引起了学者们对区域弹性(regional resilience)问题的关心和思考(Pendall等,2007;Hill等,2008;Swanstrom,2008)。特别是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以来,有关“区域弹性”(regional resilience)和“弹性区域”(resilient regions)的研究迅速成为区域研究学界的热门议题。近几年,弹性研究不断引入演化经济地理学、复杂适应系统和政策管理等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拓展了区域经济弹性的概念内涵及适用范围。例如,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为什么有些区域能够抵御并消解外部冲击而适应性地走上发展之路,而有些区域则无法适应新的变化而逐步走向衰退这个问题,关注路径依赖、路径创造、锁定和多样性等在塑造区域经济差异方面的作用。也有学者认为,区域经济弹性强调的是区域产业、技术、劳动力和制度等在应对外来冲击过程中形成的适应能力,是驱动区域经济演化的重要因素。同时,另有学者开始关注区域经济弹性与政策管理之间的关系,并认为通过预先规划、政策指导和战略管理等人为手段来设计、控制和塑造区域经济弹性。

区域经济弹性是(后)危机时代西方学者为解决区域经济复兴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而探讨的新议题。本文首先探索了弹性概念的理论渊源,阐述了区域经济弹性的主要内涵与特征;然后对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和评介,总结了其主要贡献及不足;最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及相关命题,以供为国内学者深入研究参考。

二、“弹性”概念的提出背景与内涵

“弹性”(resilience)一词源自于工程力学,是指物质在受压之后恢复到原来状态的特性。Holling(1973)最早把弹性概念引入生态系统的承载力研究,并把弹性理解为生态系统受到破坏以后恢复原来平衡状态的能力。随后,弹性概念被广泛运用于心理创伤修复、自然灾害应对和社会生态系统调适等研究领域。与此同时,一些区域研究学者也开始关注区域复兴弹性问题。例如,Foster(2007)提出了区域弹性的概念,认为区域弹性是区域面对外部干扰或冲击所体现出来的参与、准备、应对和修复的能力。不过,Hill(2008)则认为,区域是一种社会经济系统,而区域弹性是指区域在不改变其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情况下恢复原来状态或改变原来轨迹并进入某种新状态的特性。随着研究对象和目的的不断变化,弹性概念研究呈现出多样化、不同观点相持不下的格局,其争论焦点则在于传统弹性概念强调的“均衡性”和“稳定性”与现实弹性研究对象表现出来的“非均衡性”和“演化性”之间的分歧。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弹性研究文献所涉及的不同弹性概念进行分析,以了解弹性概念的发展趋势及其与区域经济适应之间的关系。

(一)工程弹性(engineering resilience)

工程弹性是一个物理学或工程学概念,指系统受压后恢复或返回原状态的能力,强调系统响应后状态的均衡稳定性(参见图1a)。Holling(1973)认为,工程弹性体现了系统抵御冲击的物理属性以及回复原有均衡状态的速度。McGlade等(2006)把它等同于物理学中的“回弹”(elasticity),认为工程弹性反映系统受到冲击后回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然而,地方或区域的经济发展永远不会达到一种均衡的状态,更不会在遭受冲击以后完全恢复原来状态和发展轨迹(Martin,2012),因为区域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熊彼特式的“创造性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即局部性的偶然事件容易促使创新的诞生,从而引发区域经济发展出现“路径创造”或“路径分叉”,因而无法回复到原来状态。因此,工程弹性概念所蕴含的均衡思想遭到许多“异端”经济学者的普遍质疑。

(二)生态弹性(ecological resilience)

不同于工程弹性,生态弹性是指系统在承受干扰或波动后超越“回弹门槛”①、进入另一发展轨迹的可能性。Simmie和Martin(2010)指出,生态弹性概念摒弃了工程弹性的“单一均衡”(single equilibrium)思想,强调系统在面临危机时可能做出不同的反应,体现了“多重均衡”(multiple equilibrium)的特征,即系统可能会吸收部分干扰从而进入低于原水平的稳定状态(参见图1b),也可能无法适应外来冲击的影响从而走上衰退之路(参见图1c),但还可能通过重组系统结构超越原来水平并进入更好的发展状态(参见图1d)。这种多重均衡性符合生物演化的特点,也驱使经济学者从演化视角出发,把选择、新奇、适应性、适应能力与弹性等概念联系起来,针对区域经济适应力差异和地方经济演化的多重轨迹进行富有建设性的探讨(Hassink,2010;Pike等,2010)。然而,生态弹性概念实际上强调的是系统从一种稳定状态转变到另一种稳定状态,仍没有彻底摆脱传统的均衡思想(Dawley等,2010;Martin,2012)。基于生态弹性视角的区域经济演化往往被理解成“间断式均衡”发展过程,即认为区域经济的演化过程会因各种冲击而发生中断,但从长期看仍是一个均衡稳定的过程。因此,就这一点而言,该理解明显不同于演化视角下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和连续变化”的观点。

资料来源:Simmie和Martin(2010)以及Martin(2012a)。

图1 区域经济经历干扰或冲击后做出的不同响应

(三)适应弹性(adaptive resilience)

近年来,面对各类外来冲击的频繁发生(如经济危机的爆发、未知竞争对手的出现和技术变革等)以及各种“慢性燃烧”②(如能源枯竭、产业过度专业化和人口老龄化等)的逐渐显现,如何应对、消解不同的冲击或干扰,如何适应性地推动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何理解区域应对危机的能力和潜力等问题,驱使一些学者(如Hudson,2010;Simmie和Martin,2010;Christopherson等,2010;Hassink,2010)更加关注区域经济的弹性问题,并迫切要求弹性研究从以往单一、均衡的静态观转变到复杂、非均衡的动态观上来。

为了避开新古典经济学有关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思想,Martin(2012a)受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omplex adaptive system theory)的启发,重新思考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弹性问题,提出了“适应弹性”的概念,并把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弹性定义为区域经济内部各要素(如企业、产业、技术和制度)通过相互调适和共同演化来确保区域经济实现适应性发展的能力。同时,适应弹性不仅凸显了区域经济适应过程和发展轨迹的路径依赖性,而且还强调偶然事件破坏区域经济现有发展路径或创造新路径的可能性(Martin,2010)。由于该概念结合了复杂适应系统和演化经济地理的相关思想,因此对分析(后)危机时期的区域经济演化和转型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其自身也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四)区域经济弹性的内涵与特性

结合上述有关弹性理论背景和内涵变迁的讨论,下面对以上三种弹性概念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参见表1),并在此基础上阐明区域经济弹性的概念内涵和基本特性。

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研究对象的拓展,弹性概念也呈现出不断变化和完善的趋势,特别是复杂理论和演化思想的引入,推动了弹性概念由以往的均衡、静态和回弹逐步向非均衡、演化和多样性转变。适应弹性概念不同于工程弹性和生态弹性概念,更加强调经济系统内部不同要素在应对危机时具备或体现出来的适应能力(Hudson,2010;Simmie和Martin,2010;Christopherson等,2010;Pike,2010)。除此之外,另有学者(如Walker等,2006;Hill等,2008;Shaw和Maythorne,2012)认为,区域经济弹性更是一种转型能力(transformability)。在他们看来,区域经济弹性是指区域经济系统在吸收外来干扰以后,努力推动区域经济实现结构和功能转变,并逐渐培育自身吸收、学习和消解危机的转型能力。因此,区域经济弹性概念不仅表达了区域经济演化过程的非均衡性,而且更加强调这种变化的目的性和本质性——演化转型。

针对上述有关区域经济弹性“适应”和“转型”的特点,结合Martin(2012a)提出的区域经济“适应弹性”概念,笔者认为区域经济弹性的内涵可概括如下:首先是抵御能力,指区域经济抵御外界干扰并维系自身结构和功能的能力;其次是恢复能力,指区域经济在不改变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前提下恢复原发展水平的能力;再次是再组织能力,指区域经济在应对外来冲击的过程中为主动适应和转型而重组内部结构和功能的能力;最后是更新能力,指区域经济系统在学习和创新的驱动下,为采取新的发展模式和路径而完全改变或更新原有结构的能力。因此,区域经济弹性应该包含复杂适应性、非均衡性和和动态演化性这三个基本特性。

三、区域经济弹性研究脉络梳理与评介

综上所述,区域经济弹性研究的重心正从“区域经济系统如何抵御外界干扰”、“如何维系或恢复原来状态”逐步转向“区域经济系统如何通过预防、计划和管理来增强自身应对危机的能力”、“如何通过调整、适应和转变来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区域经济弹性研究逐渐出现了“演化”、“复杂系统”和“政策”等视角的转向,下面从这三个视角对现有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

(一)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演化思想,为经济地理学家探求区域经济演化过程及其规律提供了新的视角,他们借助广义达尔文主义、路径依赖理论和复杂理论,将演化思想引入经济地理学研究,以此来解释造成经济演化空间差异的原因,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有别于传统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新范式,即演化经济地理学(evolutionary economic geography)。Martin和Sunley(2006)指出,演化经济地理学的贡献在于它能解释“为什么有的区域能摆脱困境(即所谓的‘解锁’)甚至实现经济转型和升级,而有的区域则被牢牢‘锁定’并逐步走向衰退”这个重要问题。而区域经济弹性概念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解释“为什么有些区域能够应对并适应各种冲击或干扰,而有些区域则不能”这个问题(MacKinnon等,2009)。可见,不论是演化经济地理学研究还是区域经济弹性研究,都面临一个相似的问题,即如何理解区域经济演化的空间差异及其背后的成因。因此,运用演化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概念(如路径依赖、路径创造、锁定、解锁和多样性等)来考察区域经济弹性问题,逐渐成为区域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1.路径依赖和路径创造。路径依赖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史学家Paul A.David提出的,该理论强调历史对社会经济系统演化的影响和塑造作用,认为系统一旦进入某个发展路径,就会出现因果累积式“自我强化”效应,这种效应会长期存在并影响系统未来的发展轨迹。一方面,部分学者强调历史遗产和地方要素对区域经济弹性的重要影响,认为区域经济弹性其实就是一种谋求新产业、新技术或新路径的能力,尽管新产业、新技术或新路径可能产生于偶然事件或机会,但偶然事件或机会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地方特殊条件下孕育而成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新产业、新技术或新路径不可能凭空出现,而是在既有产业、技术或路径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Sunley和Martin,2010;Pike,2010;Hassink,2010)。例如,Treado(2010)以美国匹兹堡钢铁生产基地成功转型为世界钢铁技术中心为例,认为区域经济弹性是区域重新利用、组合和配置地方资产(遗产)的能力,而不是创造新路径的能力;路径依赖理论告诉我们区域内各关联产业可以形成“相互路径依赖”(path interdependence),并以此促进企业或产业之间的相互学习和知识溢出,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不断升级。但是,这种观点过分强调地方历史资产对区域经济适应演化的正面作用,而忽略了路径依赖的负面影响,并且把区域经济的弹性路径限制在某一特定方向上,因此陷入了“一元均衡”的理解误区。

另一方面,许多学者持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路径依赖是一种非遍历性随机动态过程,不可能渐进收敛于某个单一路径,因此存在多重发展路径的可能性。路径依赖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适应和升级,但也可能成为区域经济弹性的“绊脚石”,如消极的路径依赖会导致区域经济结构僵化而变得难以改变,从而削弱区域经济的适应能力(Hill,2008;Hassink,2010)。此外,路径依赖还可能在外来冲击下失去效力,如当危机对区域经济造成足够大的冲击时,可能会彻底破坏经济结构和运行方式,导致发展路径出现严重偏差或分叉,甚至产生全新的路径(Boschma和Martin,2010)。这些观点表明,在外来冲击下,路径依赖对于区域经济的适应演化可能产生积极作用,也可能没有作用,甚至还可能产生消极作用。

2.“锁定”与“解锁”。这里的“锁定”(lock-in)是指区域经济会随着报酬递增而出现自我强化的现象,既得利益者往往不愿或拒绝改变原来的发展状态,从而导致区域经济牢牢“锁定”在某个特定路径上(Grabher,1993;David,2007)。最初,“锁定”被看作是一种报酬递增型良性经济发展状态。从这个角度看,区域经济弹性容易被理解成抵御或消减危机对“锁定”状态的冲击并努力维持原有发展路径的能力(Hassink,2010)。然而,“锁定”更多是强调其阻碍区域经济演进的消极性,如单一或过度依赖自然资源的经济结构会导致社会制度结构的不断僵化,并因难以适应新变化而导致经济陷入长期停滞状态。Grabher(1993)就把德国鲁尔老工业区艰难转型的阵痛归咎于区域内部存在的各种锁定效应③,并用该概念来解释地方经济、社会和制度因长期依赖先前“辉煌的”发展路径而逐渐步入僵化的现象。后来,有学者认为“锁定”和“区域经济适应力”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如有些地方(产业)能打破锁定状态进入新的发展路径,而有些地方(产业)则无法摆脱锁定的消极影响,体现出明显的脆弱性和不适应性。其中,区域经济在适应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解锁”能力,能够反映区域经济弹性的大小(Pike等,2010)。尽管“解锁”概念对区域经济弹性有一定的解释力,但其过程通常被看作是从一种稳定的“锁定”状态经“解锁”后进入到另一种稳定状态,这种均衡思想限制了用它来理解区域经济弹性的可能性。因此,Martin(2010和2012b)认为,“锁定”本身应该是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只是这种不断变化的状态相对比较稳定或不易显现,而“解锁”则意味着区域经济进入了一种有别于以往变化方式的运动状态。这种赋予“锁定”非均衡演化特点的概念修正,使得区域经济弹性概念不仅仅是指“解锁”时体现出来的适应能力,更加强调整个经济演化过程的多重驱动因素,如锁定状态下可能出现的创新、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解锁过程中的政策作用以及解锁后新市场的出现、新企业的进入和制度环境的变化等。

3.多样性。经济集聚的外部性会对城市和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区域产业(企业)的多样性则是产生经济外部性的源泉。多样性可以从多个方面影响区域经济的弹性,因为多样性可以防止因区域产业结构单一而造成的“区域锁定”现象,并能降低危机对区域经济的破坏力,也有利于区域经济的迅速恢复(Sunley和Martin,2010)。因此,多样化地区要比专业化地区更具适应力,多样性扮演着“冲击吸收器”(shock absorber)的角色,能转移外来冲击并把它分散到多个不同产业(企业)中,因而有助于区域经济的恢复和适应(Dawley等,2010)。可见,多样性体现了产业(企业)结构和种类多元化、经济外部性与区域经济弹性之间的内在联系,但由于对多样性概念的界定存在一定的分歧④,因而基于多样性思考的区域经济弹性往往被视为抵御外来风险的能力及维系或恢复原来状态的能力,但忽视了现实区域经济的“演化”、“适应”和“非均衡”特性。

为克服多样性概念的上述缺陷,Frenken等(2007)提出了相关多样性(related variety)和非相关多样性(unrelated variety)概念。前者强调技术相关的不同产业(企业)因空间集聚而形成的经济外部性,而后者则突出多种不相关产业的区域经济复杂性和多元性。其中,相关多样性有利于促进区域关联产业(企业)间的知识溢出,增加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产品诞生的可能性,从而有利于新产业的诞生和就业机会的增加,而且还能够反映区域经济的活力和适应力。从某种程度上说,相关多样性为危机后的区域经济长期转型适应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路,符合区域经济弹性动态演化的特征;而非相关多样性则意味着在面临目标不对称的冲击时,区域经济系统能有效分散和吸收冲击的破坏性影响,因而能够反映区域经济的抵抗力和修复能力。鉴于非相关多样性带有明显的“回弹均衡”思想,因此,其对区域经济演化的解释力要小于相关多样性。

(二)复杂系统视角

鉴于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相关研究在运用“路径依赖”、“锁定”和“多样性”等概念解释区域经济弹性时仍存在“回弹”和“一元或多元均衡”的理解误区,有学者(如Martin和Sunley,2006;Martin,2012b)又把复杂科学理论引入区域经济弹性研究,把“自组织系统”、“迟滞效应”和“复杂适应系统”等概念与演化思想结合起来,重新考察了区域经济的学习、适应和转型等问题,并着重阐述了区域经济弹性问题的复杂演化特性。本文从迟滞效应和复杂适应系统两个方面来评介复杂系统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弹性研究。

1.迟滞效应。区域经济是一个复杂反馈系统,在遭受外来冲击以后通常会显示出自我维系、自我组织和自我更新的系统特性。Martin(2012)研究发现,区域经济演化特性与系统科学中的“迟滞”(hysteresis)有较强的关联。这里的“迟滞”是指系统的状态不仅与当下的输入有关,而且还会因其过去的输入过程或路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结果。根据迟滞概念,区域经济系统在面对不同程度或不同性质的危机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应对方式、过程和结果,而结果中既存在消极的自维或衰退现象,也可能出现积极的超越“回弹门槛”的再组织现象。Martin(2010和2011)还认为,尽管迟滞效应观沿袭了主流经济学的“多元均衡”思想,但根据迟滞效应不同的性质(消极或积极)、程度(强或弱)和产生方式(自维、自组织或自更新)来判断区域经济的弹性程度和属性,能为区域经济弹性评价研究开辟新的路径。

2.复杂适应系统。区域经济弹性具有复杂系统的特性,因为区域经济适应过程不仅普遍存在迟滞现象,而且还是一种非线性、自组织和不可逆的动态复杂过程(Martin,2012)。区域经济弹性的复杂系统特性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1)在微观层面,危机会迫使系统产生涌现⑤和自组织现象,个体通过相互作用来形成应对危机的功能。(2)在中观层面,系统和危机两者之间会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共同演化过程,持续变化的反馈信息会导致区域经济适应“远离均衡”。(3)在宏观层面,区域经济弹性不会随着危机的结束而消失,而是始终存在并不断变化。Simmie和Martin(2010)研究发现:弹性反映区域经济的适应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反馈、涌现与自组织并存的非线性动态过程。为了进一步解释区域经济弹性的动态复杂性,他们在借鉴Holling的适应周期模型(adaptive cycle model)的基础上,把系统关联度和资本积累引入区域经济弹性研究,并把区域经济演化过程分为重组、开发、维系和释放四个阶段。

如图2所示,影响区域经济演化的因素有:(1)潜力值,指系统所拥有的累积资本,如企业竞争力、劳动力技能、制度模式以及硬软件基础设施等。(2)关联度,指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关联程度,如企业间(非)贸易依存关系、正式和非正式的商业关系、基于信任的本地经济网络等。(3)弹性,指驱动系统变化的适应能力,如企业创新能力、企业家精神、制度创新和风险资本等。值得注意的是,该模型有两个适应环(adaptive loops),一个表示区域经济会经历涌现(重组阶段)—发展(开放阶段)—稳定(维系阶段)的报酬递增型增长过程,而另一个则表示区域经济还会经历僵化(维系阶段)—衰退(释放阶段)—重构(重组阶段)的衰退或转型过程。

结合图3可知,在从重组阶段到开发阶段的过程中,生产力、劳动力和知识资本得到了广泛的积累,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关联度不断提高,抵御外界冲击的弹性值也不断增大。到了开发和增长阶段的鼎盛时期,区域经济弹性达到适应周期的最大值,随后就呈现不断下降的态势,而关联度则趋于稳定,而系统不断僵化,从而导致经济效率不断下降。在维系阶段,资本积累开始逐渐减少,从而导致原有经济要素和制度不断退出和释放,原有的关联被逐步打破,系统开始对原有技术、经验和优势进行重组,以引发创新、技术变革和新路径的产生,弹性的不断增大又会把系统带入下一个重组和重构阶段。

资料来源:Simmie和Martin(2010)。

图2 基于Holling适应周期模型的区域经济弹性不同演化阶段=

资料来源:Simmie和Martin(2010)。

图3 区域经济发展过程:适应周期内的弹性变化

复杂适应周期模型为理解区域经济弹性的复杂特性提供了许多新的洞见。首先,揭示了区域经济弹性连续循环、非线性演化的特点,从而帮助我们摆脱以往在理解区域经济弹性时对均衡思想的依赖。其次,从本地企业或制度出发,对区域经济的资本积累和弹性进行协同模拟,为客观衡量或测定区域经济弹性提供了合理的参考指标和启示。最后,阐明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弹性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为研究产业或区域经济转型和动态演化提供了一个开放性解释框架。

(三)政策、管理与规划视角

尽管演化视角和复杂系统视角有助于我们在理解区域经济弹性时走出“均衡”的误区,为我们正确理解区域经济弹性概念提供了新的视角,但是,区域经济系统毕竟不同于自然生态系统,是一种包含自组织和人工再组织过程的耦合系统。因此,区域经济弹性还与区域政策、管理和规划等有关。Christopherson和Michie(2010)阐明了区域经济弹性政策研究的必要性,认为弹性研究要求我们理解区域经济应对危机的多重可能路径,更需要我们了解区域经济演化的驱动因素,因此,基于弹性思考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管理和规划措施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重要方面。Martin(2012a)认为,区域经济弹性属于区域政治经济学范畴,它不仅关系到地方产业(企业)面对危机如何反应、调整和适应,而且还涉及地方制度、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等地方嵌入性要素如何相互协调以配合经济做出反应,从宏观层面看还牵涉到多重空间层面(如地方、区域、国家和国际)政策环境对区域经济弹性的影响。

此外,另有学者开始关注弹性政策的效力问题。例如,Swanstrom(2008)、Hassink(2010)和Dawley等(2010)指出,灵活、开放、不同角色相互协调且基于共识进行决策的危机应对决策系统有助于抵御甚至吸收各种冲击,进而推动区域经济适应演化。然而,这些论述缺乏实证支持,而且忽视了在区域特定情境下政策、管理和规划决策的形成规律,即没有回答如何科学制定因地制宜的区域经济弹性政策这一关键问题。基于此,Wolfe(2010)以加拿大渥太华和滑铁卢两地的区域经济重塑过程为例,研究发现由公共领导层与地方制度互动所形成的战略性管理职能,会对区域经济复兴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Bailey等(2010)和Shaw等(2012)也研究发现,危机下的地方领导层会与地方经济(生产)系统中的个体、组织和制度进行适应性协调,采取一种所谓的战略耦合型累积行为,并引导区域摆脱危机并走上新的发展道路。现实中,影响区域经济弹性的政策因素会随区域的变化而变化,使得地方领导层并不具有地方遍历性。不过,这些学者的研究发现对于根据地方特殊情境来制定弹性政策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因为制定任何危机应对措施或政策,都会产生积极促进和消极限制两方面的影响,而根据当地的特殊情境来制定政策,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积极推动作用的必要条件。

需要指出的是,从长期来看,区域政策环境通常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过去的历史因素和背景,现有的制度环境带有明显的“记忆性”和“持久性”特点(Bailey等,2008)。因此,基于地方化思考的弹性政策也许能应对短期冲击,但对长期干扰则有可能显得无能为力。这说明,面对“慢性”危机,弹性政策制定者不仅要考虑现有的地方资产,还必须了解区域经济演化的历史因素,同时考虑当下和过去的地方资产,制定富有战略性、灵活性和延续性的弹性政策。

四、结论与展望

现有的区域经济弹性研究对于探求区域经济适应演化过程、内在机理和时空异质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意义,而且对于正确认识、解读、应对和利用各种危机或干扰并推动区域经济适应、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其贡献主要在于:(1)弹性概念与演化经济地理学、复杂系统科学和政治经济学等多个学科不断融合,丰富了(后)危机时期区域经济调适和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并且改变了以往“单一化”的区域经济演化研究格局,为区域发展研究开创了不同科学之间相互借鉴、互补的“多元化融合”新范式。(2)区域经济弹性概念不仅有利于理解短期危机背景下的区域经济系统响应、调整和变化过程及特性,而且还有助于揭示区域经济系统长期适应演化和转型的驱动机制,为探索区域经济的适应力空间差异和不均衡发展规律开辟了新的研究视角。(3)弹性概念的最大贡献在于它基于当今全球经济大背景的务实思考,为复杂环境下的区域经济个体、企业、产业和决策机构提供了理性认识危机,科学应对危机和积极谋求区域经济适应、振兴、转型的新意识、新观念和政策隐喻。

由于区域经济弹性研究起步较晚,再加上理论根基还不扎实,因此,目前学者们更多地把区域经济弹性当作一种概念隐喻而不是学科理论来看待(Swanstrom,2008;Pendall等,2010;Hassink,2010)。基于以上文献梳理,我们认为现有区域经济弹性研究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1)有关区域经济弹性的一些概念仍然比较模糊,如经济适应演化过程到底是“回弹”还是“超越回弹门槛”、是“均衡”还是“非均衡”、是“间断变化”还是“持续变化”,等等。因此,关于区域经济演化属性的问题仍存在观点分歧,并缺乏足够的实证研究。(2)没有深入思考区域经济弹性的行为载体、作用和目标等相关问题,如弹性的驱动单位(个体)是什么,最初由谁(是企业、企业家、决策者还是政府)驱动,弹性产生的空间和作用范围如何(是地方根植、区域互动、国家主导、全球嵌入还是多层次共生),使区域经济富有弹性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恢复原状、维持现状、实施适应和转型,或者兼而有之)。(3)研究方法比较单一,现有研究大多采用侧重于历史描述的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严重不足。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未来区域经济弹性研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1.加强多尺度(multi-scalar)区域经济弹性概念框架研究。一方面,要加大基于多科学融合的弹性基础理论研究力度。产生弹性概念分歧的根本原因不仅在于其理论基础不够完善,更重要的是,学科融合度不高,不同学科之间存在一定的互相排斥性,导致相关研究通常只能依照一种理论分析框架展开,因而显得说服力不够。因此,后续区域经济弹性研究应该重视相关学科的理论互补性和融合性,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理论解释力,如运用历史社会学和政治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来解决有关路径依赖和锁定概念的解释盲点,如思考路径相互依赖、根治性、网络与多样性的关系,以及集群生命周期与复杂适应周期的关系等。另一方面,要重视多尺度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弹性实际问题研究,即立足本地条件,关注不同空间层次的经济、社会、文化和制度对本地经济弹性角色定位的影响,如国家战略计划、区域间合作政策和地域社会资本网络等对推动地方经济适应的作用,如在全球价值链、全球生产网络和全球产业转移流动等宏观背景下的区域(地方)经济弹性过程的特点等。

2.拓展区域经济弹性的分析方法和实证范围。一要加强区域经济弹性的定量研究,以解决如何利用数学统计方法来衡量区域经济弹性,如何合理选择并判定弹性评价指标和要素,如何建立相对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等问题。二是拓展弹性研究的案例研究类型、范围和方式,现有研究主要关注区域经济在遭受短期冲击后的恢复和适应问题,今后应该开展长期危机干扰下的特殊“问题区域”的经济转型研究,如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型城市、人口老龄化地区和次发达边缘地区的经济适应和转型问题。同时,还应进行不同制度框架下的区域经济弹性横向比较研究。三是利用弹性概念积极开展本土化研究,特别应该关注我国易受危机影响的经济脆弱地区或产业,如老工业地区和传统制造业,因为这些地区和产业不仅长期存在结构性问题,而且在遭受危机冲击时更会凸现产能过剩、失业、经济衰退和社会问题。

3.开展情境化的区域经济弹性政策研究。未来弹性政策研究应该充分考虑时间和地点特殊性,制定基于时间观(历史、现在和未来)与地方观(地方特殊文化、政治、制度和社会资本等)的弹性政策。可从三个方面深化这方面的研究:一是危机前的预防性弹性政策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有必要关注决策者应该如何制定和执行富有前瞻性的预案来降低区域经济系统的脆弱性。二是危机时期的灵活性弹性管理研究。在危机时期区域实际面临的危机已不再是原始危机,而是原始危机与特殊的地方时空条件耦合而成的新危机,因此,危机时期的政策研究重点应该放在如何认识和解决被地方化的危机上,如危机的持续时间(短期或长期)、类型(外生型或内嵌型)和性质(只是消极危险,还是有可能带来积极的机会)等。三是危机后的战略性弹性规划研究。危机过后经济主体谋求变化的意愿往往较小,因此,危机后的弹性政策研究应该重点关注如何鼓励各经济主体积极参与学习、交流和创新,如何制定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来促进本地的创新,战略性地谋求区域经济转型和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①回弹门槛(elasticity threshold)是指在遭受冲击后,由于生态系统内部的部分结构和功能受到影响和破坏,因此,系统通常很难恢复到原先的状态和水平,被长期限制在低于以往发展等级的状态下(Holling,2003)。

②危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短期的瞬间冲击,另一种是长期、缓慢的持续性干扰,西方学者形象地把后一种危机比喻为“慢性燃烧”(slow burn)。

③Grabher将锁定分为“功能锁定”(functional lock-in)、“认知锁定”(cognitive lock-in)和“政治锁定”(political lock-in)三种。功能锁定是指企业之间存在牢固的层级关系;认知锁定是指经济主体拥有相同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而政治锁定则是指保护传统产业结构的厚重的制度结构。

④目前有两种多样性概念,一种是强调本地化和专业化(同一产业不同企业间)的Marshall-Arrow-Romer多样性,另一种是强调不同产业共生发展的Jacobs多样性。前者有可能导致锁定,而后者则不利于知识溢出和创新。

⑤涌现是系统内部经过相互作用后的质变,是在微观主体变异和进化的基础上宏观系统在性能和结构上发生的突变,反映系统结构转变的不确定性、突发性和累积性。

标签:;  ;  ;  ;  ;  ;  

区域经济弹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路径依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