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回浪效应”向“扩散效应”过渡的条件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效应论文,区域经济论文,对策论文,条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回浪效应”和“扩散效应”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客观存在的两种经济现象,共同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回浪效应”和“扩散效应”,研究适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促使“回浪效应”尽快向“扩散效应”过渡的对策举措,有助于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回浪效应”和“扩散效应”概念的提出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1955年提出“增长极”的概念,认为经济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增长在不同地区是以不同的速度进行的。主导产业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增长速度最快,在空间上的集聚会形成一些中心。这种中心就是指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应、自身增长迅速,并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一些地区和区内大城市中心。通过这些中心的优先增长,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最终对整个经济产生影响。这些中心地区就是所谓的“增长极”。
随佩鲁之后,瑞典学者缪尔达尔在1957年出版的《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区域》一书中,把“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的阻碍作用或不利影响称为“回浪效应”(back-wash effect),把“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的拉动作用或有利影响称为“扩散效应”(spread effect)。他认为,“回浪效应”是在“增长极”尚未达到规模之前,物质、能量、信息在发达地区集中的过程,包括人才、资金、能源、原材料等的流入。一方面加快了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却使周围地区因缺少人力、物力、财力而降低发展速度。“扩散效应”是因发达地区经济实力增强而使得资金、技术、设备、信息向外扩散而促使外围地区的发展。一般说来,“回浪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这是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如果仅听凭市场力量的作用,势必拉大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
二、“回浪效应”和“扩散效应”的作用规律
“回浪效应”和“扩散效应”是对立统一、此消彼长的两种效应。在区域成长阶段初期,有限的生产要素在发展条件较好的少数点上集中,以取得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这时“回浪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区域经济发展表现出很大的不平衡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回浪效应”逐渐减弱,而“扩散效应”逐渐增强;在区域成长阶段的后期,“扩散效应”变得更为重要,占据主导地位,集聚区的经济要素向周围地区扩散,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减小。
辩证地看,没有一定的集聚就不会有以后相应的扩散,“回浪效应”集聚到到一定程度必然呈现“扩散效应”。同时,“回浪效应”既是在开放环境中产生,就必会与“扩散效应”相伴而行,双向互通才是开放型经济的本质特征。
一个经济区域从“回浪”到“扩散”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一是尚未成“增长极”的中心区域与边缘区域基本互不相关阶段;二是中心区逐步成长为“增长极”,日益增强的“回浪效应”促使周边资源向其集聚阶段;三是“增长极”资源高密度集聚,成本上升,边际效益递减,部分资源有序向周边地区扩散阶段;四是“回浪”与“扩散”通过双向互通开放趋于平衡,区域差距缩小,区域经济基本呈现一体化阶段。
以长江三角洲为例,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上海凭借自身的优势,不断积累并吸纳周边地区的有利因素,从聚集经济和规模经济中获益,大大增强了自己的竞争能力。上海不仅对周边地区人才产生强大的吸引,同时在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配置上表现出较为强烈的聚集效应。当上海等发达地区在“回浪效应”的作用下,经济发展欣欣向荣,投资环境和就业机会得到改善时,产生的“回浪效应”使周边地区出现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匮乏,阻碍了周边地区的发展:在资本形成方面,周边不发达地区的企业或老百姓的积蓄因当地投资机会少,效益低而流向发达地区;在移民方面,不发达地区吸纳人才的条件和环境相对较差,人才不断流向发达地区;在竞争能力方面,发达地区走向经济繁荣兴旺的过程中,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增加先进设备,优化外部条件,锐意创新,从而进一步加强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也越来越大。
对上海的周边地区而言,目前基本处于从“回浪”到“扩散”的二、三区段之间,“回浪效应”尚处于主导地位。但即便如此,大开放的格局总会给“扩散效应”留下空间,况且扩散一般总是从里向外按梯度逐级推移的,这样上海周边的江浙地区优势显然大于皖赣边缘地区。关键是能否以敏锐的意识把握扩散的时机和要素流向,扬长避短,全力以赴促进自身发展,争取“双赢”局面。
三、“回浪效应”向“扩散效应”过渡应具备的条件
(一)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群体
创新能力不仅是产业结构转换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也是“回浪效应”向“扩散效应”过渡的主要条件。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力是少数有冒险精神、勇于革新的企业家的创新活动。一项创新取得成功,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而且还会对其他企业产生示范作用,从而形成大批追随者。由于创新活动及其传递,企业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最终形成对周围地区产生影响和支配的“增长极”。
(二)具有规模经济效益
除了创新能力及其主体外,发育成为“增长极”的地区或中心城市并实现扩散还需要有相当规模的资本、技术和人才存量,通过不断投资扩大经济规模,提高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率,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如我国发展较快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都表现出了较强的规模经济效益。像北京的中关村、上海的浦东新区都初具规模,并对其他地区产生带动作用。
(三)要有适宜的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1.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
(1)应具有完善的交通网络。通道、交通等基础设施是地区之间要素扩散的媒介,媒介的优劣决定着扩散的效率和效果,从而决定着地区之间经济互动力的大小。完善的交通网络不仅应具有四通八达的各种交通线路,还应具有先进的交通工具和运输网络。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建立发达的道路交通网络,是“增长极”有效发挥“扩散效应”的基础。
(2)应具有发达的通讯手段。通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话、电视、传真,尤其是国际互联网和宽带网的普及,缩短了“增长极”及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空间距离感,消除了远离中心城市的闭塞感。在“回浪效应”向“扩散效应”过渡过程中,信息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2.统一的全国市场
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要素能够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不能人为地设置一些地区障阻。建立统一市场并不排除区域市场,而是将后者融入统一市场的体系中,成为统一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统一市场有利于形成各地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一方面,随着劳动分工原则在各地方市场产生作用,各地方发展起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逐渐与全国市场融为一体;另一方面,随着劳动分工范围的扩大与形成的复杂化,金融深化会被生产者所重视,价格机制被充分利用,使生产者能够比较各种可供选择的投资机会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调动生产要素,从而使区域的发展冲破本地区资源的约束,保证各种生产要素和商品在统一市场内不断地自由流动,加快“回浪效应”向“扩散效应”过渡。
(四)要有政策引导
不平衡增长并不意味着无限拉大地区之间的差距,政府要把握时机,适时引导,采取措施刺激不发达地区的发展,使“扩散效应”得以较好的发挥。实践证明,政府在从卫星城到新城的扩散化过程中,通过政策引导等相应措施,对缓解城市由于制造业和人口过度集中而带来的住宅紧张、交通拥挤和环境质量下降等城市问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的疏解了过度集中的城市产业和人口。
现代区域经济随着空间结构、经济结构、人口结构、服务功能的演变和调整,“回浪效应”向“扩散效应”发展的条件被赋予新的内涵:具有适于“增长极”发展的地域条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发展较快,并达到了一定规模;已经形成了具备较高经济能级的中心城市;高新技术和支柱产业蓬勃发展;有开放和宽松的政治与经济环境;处于较长的和平时期和经济快速增长期中等等。
四、“回浪效应”向“扩散效应”过渡应对策略
(一)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培育增长极
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看,东部地区发展的关键就是形成了一批城市和城市带,并以此作为要素聚集中心带动着相关产业和地区的发展;而西部地区发展滞后,关键在缺乏经济增长极。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区内各地方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距巨大,而且由于我国目前综合国力还不是很强,对西部的投资毕竟有限,这就客观上要求西部各省区根据其资源、人才、科技等方面的特点,重点开发那些有条件的城市和区域,使之形成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极。当这些中心城市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外部经济效应,同时利用资本、技术、信息、人才等为媒介的扩散作用带动相邻地区和部门发展,甚至在其周围进一步形成次一级的增长极,从而产生更大范围的互动作用,最终达到西部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要想使“扩散效应”得以很好的发挥,必须要有便捷、快速、及时的交通运输系统和信息传递系统。像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如此迅速与其良好的区域基础设施条件是分不开的。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使上海对周边地区的集聚和辐射效应进一步加强,为区域内各城市之间开展分工合作创造了条件,有利于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一体化。
(三)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回浪效应”和“扩散效应”带来的劳动力流动已司空见惯,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非常明显的。大量劳动力的涌入使广东等沿海省份的劳动力成本普遍下降,经济竞争力明显增强,因此推动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与此同时,四川、湖南等劳动力输出的地区在短期内不仅就业压力减轻了,市场信息渠道发展广,而且有可观的劳务收入被源源不断汇入这些地区,特别是当“扩散效应”发挥作用时劳动力的流动带动了这些地区管理水平、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都有利于这些地区的发展。
(四)实施赶超战略,提高创新能力
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发展如此迅速关键是他们的创新能力较强,抓住了时机,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我们要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关键是注重各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地提高,逐步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和地区主导产业。实施赶超战略的关键是强化国家和地方的创新体系,发挥国家级和地方级创新中心和科研机构的作用。其次,重视项目的技术创新性、经济可行性和商业应用前景的综合评价。再次,创造宽松的制度环境,增强创新体制的灵活性和弹性。
(五)以城市为核心,促进城市经济圈的繁荣
一般而言,某一区域的城市化都是以中心城市为先导和重点的,通过中心城市的现代化,形成一群和辐射功能均较强的城市经济圈,才能成为区域经济的重心区和增长极,然后发挥“扩散效应”的作用,这是世界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是我国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矛盾。加快城市化进程已经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激活内需、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根据国情,中国城市化应采取城乡结合、上下结合、大中小结合的多途径综合模式。所谓“城乡结合”,是指从城乡两方面共同努力,把“离土不离乡”和“离土又离乡”结合起来。所谓“上下结合”是城市建设必须将自上而下的国家投资与自下而上的地方投资、集体投资、个人投资和外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大中小结合”是指在城市规模方面,大中小城市并举,注意发挥各级城市对产业和人口的集聚和扩散作用。必须把城市化提高到战略调整的高度,大力推进,促进城市经济繁荣,然后发挥“扩散效应”的作用。
(六)主动接受辐射,促进一体化发展
欠发达地区由于生产要素受到的外部拉力大大超过了内部吸力,“回浪效应”对这些地区的负面影响是不可避免的。要加快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必须根据其自身优势和特点,加大“扩散效应”对其的影响,积极主动地接受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减少“回浪效应”的不利影响,努力实现与发达地区的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