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MW汽轮机高中压通流数据偏差分析及调整论文_孙艳秋,姜涛

(国家电投江西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景德镇分公司)

一、概述

某厂#1机组汽轮机为东汽超超临界660MW机组,型号N660-25/600/600,是典型的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三缸四排汽、双背压、纯凝汽式汽轮机。于2009年投入运行,2014年4月#1汽轮机大修中发现高中压内缸及高中压隔板严重变形,高压压内缸返厂检修,所有高中压隔板全部进行了升级更换。2016年5月对该汽轮机进行检查性大修,发现高中压轴向通流仍存在多处数据超差(通流减少)问题,对机组安全运行带来极大的隐患。

二、高中压通流数据测量总体情况

本次大修高中压揭缸后,对高中压通流进行了初步测量,发现中压通流轴向数据存在超差现象,变形最大集中在中压第4级和第5级,中压第4级L值超差约2.14mm,中压第5级超差约1.5mm。施工单位配合厂家工代现场对中压隔板及隔板套的变形量重点进行了测量检查,其中中压4、5级测量结果如下:

测量结果:中压隔板套以外缸定位面为基准,4-6级隔板安装槽往电机侧变形约0.8-1.1mm。

三、高中压通流具体数据测量及分析

2.高中压修前通流数据测量(实测值均在转子推向机头侧,推力盘紧贴推力瓦时测定,从机头向后看定左右,HP、IP通流间隙测量基准以HP2级间作为转子定位原则:实测值1,2为定位值H左:16.01、H右:16.13;实测值3、4测量值为定位值H左:14.11、H右:14.19。

3.高中压轴封体通流数据

说明:A为平齿汽封片,B为高尖齿汽封片。H左=16.02,右=15.98飞锤朝上为0°,盘车90°架表测转子原位未动(数显契形塞尺测量值)

4.数据分析:

4.1高压通流部分数据基本正常,中压通流叶顶数据基本正常。中压1级L、N 值变化0.5-0.8,隔板汽封X\Y值正常,本级通流不需调整,中压2级L、N 值变化0.8-1.5,隔板汽封为平齿,本级通流不需调整,中压3级L N值基本正常,隔板汽封X\Y值偏差1.5-2mm左右,可作出适当调整,中压4级L、N值偏差1.5mm左右,隔板汽封X\Y值偏差2.5mm左右。从数据上看,本级隔板变化量较大,需作出调整处理,中压5-6级 L、N 值偏差在1.5-2mm左右,X\Y值偏差1-1.5mm,可以作出调整。

4.2根据现场条作重新安装一套中压隔板验证中压通流时发现,中压通流4-6级隔板汽封X\Y值和设计值相比,X值也偏大,Y值偏小。电厂对中压隔板套进行精确测量后发现变形0.9-1.1mm,因此判断隔板套变形,建议本次对隔板套作出补充处理。

4.3 #1轴封轴向间隙满足设计要求;2#轴封Y值整体都偏小1-2mm;3#轴封Y值数据偏小1-2mm。经查阅2014年的安装记录,上次大修数据正常。

4.4针对#2、3轴封通流超差原因进行查找。

1)#2、3轴封数据经反复测量,X/Y值确认偏差较大,#2、3轴封Y值整体都偏小1-2mm。为了找到超差原因,现场作了如下一些检查:

2)经查阅2014年的安装记录,上次大修数据正常。

3)汽封圈实际尺寸基本设计尺寸吻合。

4)#2汽封体定位面到各汽封圈喉部定位面尺寸如下,略有偏差。

5)粗测高压内缸定位槽到2#汽封体定位面距离约51mm,与设计值基本吻合,因汽缸变形引起的汽封体安装位置变化原因可以排除。

6)在无法判断轴封超差的确切原因情况下建议电厂储备采购#2、3轴封汽封圈,作为下次大修时照配,本次只能通过窜轴来适当调整X、Y值。

四、调整方案

1.根据检修现场条件及工期的要求原则上本次大修在不更换新隔板的情况下对通流作出适当调整。

2.H定位值设计时以高压2级隔板级间定位,而HP2隔板本身存在0.3-0.4mm的变形(属于正常变形),考虑到高压缸通流数据相对较好,部分数据甚至较设计值偏大,中压通流数据相对偏小,主要集中在中压3-6级隔板部分,因此,本次大修为了兼顾高中压通流数据的合理性,在重新定位H值时应该考虑到该变形对通流调整的影响。

3.设备厂认为本机部分中压隔板及中压隔板套变形量在安全范围内,本次大修可以通过补充处理隔板套及重新照配汽封圈方式对通流作出调整。有关隔板和隔板套的详细安全评估报告由厂家后续提供。

4.由于没有#2、3轴封的汽封圈备件,因此现场通过窜轴的方式对高中压通流作出平衡,在由厂家评判安全稳妥的前提下,将高中压转子向后位移。

5.基于以上方面考虑,提供两种调整方案:

5.1 方案一:H值按15.5定位(原设计下限16±0.5);

中压第三级隔板汽封重新照配汽封圈,新汽封圈向机头侧平移1.5mm;中压隔板套进行定位面堆焊加工,使中压隔板套向机头平移1.5mm。

5.2 方案二:H值按15.0定位;

中压第三级隔板汽封重新照配汽封圈,新汽封圈向机头侧平移1.5mm;(因汽封圈加工周期原因,保持和方案一一致),中压隔板套进行定位面堆焊加工,使中压隔板套向机头平移1mm。

5.3结论:

5.3.1方案二比方案一多移动0.5mm,在2、3#汽封圈没有备件照配的情况下,尽量让X、Y值靠近设计值。但必须要需要牺牲一部分高压隔板的通流间隙。经设备厂设计部门核算,按方案一和方案二的调整量仍在机组热膨胀曲线所允许的安全裕量范围之内。同时,经查阅本机组投运后的高中压胀差变化曲线,机组各次启停过程和正常运行阶段,胀差均能有效控制在设计范围内,未出现因胀差超标引起的非停事故,说明本次大修对通流间隙调整不会增加运行风险。

5.3.2根据本机开缸时的状态判断,大修之前的实际运行H值应为14.1左右(偏离了设计值约2mm),开缸后未发现明显的碰磨及倒齿现象,因此安全性上已经得到运行验证,本次调整并没有超出此范围。基于以上所述,并根据两次不同H值的定位测量数据比较,采取方案二能使高中压及轴封间隙得到更为平衡理想的数据,故按方案二执行,通流数据基本正常,启机后运行效果较好,安全性经济性得到提高。

论文作者:孙艳秋,姜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0

标签:;  ;  ;  ;  ;  ;  ;  ;  

660MW汽轮机高中压通流数据偏差分析及调整论文_孙艳秋,姜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