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富差距扩大问题浅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贫富差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继中国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增长速度连续多年实现高速增长以后,今年前7个月,储蓄存款再次出现了高的增长势头。
最新统计数字表明,今年前7个月, 我国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平均每月以600亿元的速度净增,截止今年7月底,储蓄存款总额已达2万5千亿元。截止6月底,上海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100亿元, 比去年年底净增190亿元;上海居民外币存款余额达34.5亿美元,净增5亿美元。上海居民人均储蓄额首次超过了1万元人民币。据预估,到今年年底, 我国的个人储蓄款有望达到3万亿元人民币。
我国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总额的增长曲线始终处于较“亢奋”的上升趋势。1989年,我国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仅是现时的五分之一左右;到了1992年,该数字超过1万亿元,突破第一个“万亿元”大关, 用了至少三年的时间;第二个“万亿元”大关的到来为1994年年底,用了两年的时间;而第三个“万亿元”大关,则可望在今年一年内完成。
个人存款连续多年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其一,居民货币收入持续增加。改革开放16年来,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居民个人收入增幅最大,农村和城市居民个人收入增长分阶段有所不同,各种所有制经济收入增长也有一些差别。从1978年到1994年,居民个人收入和集体收入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居民个人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49.3%上升到61.7%,集体收入比重由19.1%上升到23.8%。在城乡收入方面,1978年至1984年,收入分配政策主要是向农村居民个人倾斜,农民收入增长较快。1985年至1994年,这个阶段的收入分配政策主要向城镇居民个人倾斜。城镇居民收入平均每年递增21%。特别是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三成,扣除物价因素,实际仍有8.8%; 而农村居民人均实际增长已达12%。
其二,新的购买热点尚未形成,耐用家电,如电视机、电冰箱的市场购卖力已趋饱和,而新的能主导消费的热点尚未出现。在西方国家中占去居民消费很大部分的各种社会保障措施和刺激消费的措施,诸如支付养老金、保险金、购买住房、车辆、支付出国旅游的费用等,在我国居民消费中还远远没有占一定份额。
其三,由于国家对经济环境的不断整顿,债券、股票市场的部分投机行为不断受到约束,资金分流因素更加减少。
我们知道,随着私有经济的发展及企业内部资产的多元化,我国的分配格局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按劳分配的独占性被冲击,按资分配的合法性被确认。人力资本和货币资本构成经济系统中最活跃的要素,货币资本构成了生产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它们通过一定经济机制结合在一起,创造财富,推进经济系统不断运行。因此,拥有人力资本的劳动者和拥有货币资本的资产者以各自的“资本”共同参予社会劳动产品的分配,这无疑具有经济发展的合理性。
经济建设离不开资金,资金的来源不能靠多印票子来保障,要有社会经济基础和物资基础作保障。30000 多亿元个人金融资产(包括债券、股票)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保障。然而事物都是是一分为二的,反过来看,30000亿元的金融资产, 它每年的利息收入就高达3000亿元以上,等于国家财政收入和全国工资总额增量的数倍。1994年全国城镇职工工资总额6650亿元,3000多亿元的利息收入相当于全国工资总收入的一半,真可谓“三分天下有其一”了。
许多报刊都报道了这样一条消息:“拥有100 万元以上的存款的人现在全国有100万。如果这条消息属实的话, 以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计算,这100万人就拥有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近乎一半。100万元每年的利息就是10多万元,是30个普通工人一年的收入,这是相当令人震惊的数字。
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和财产的差距已经大幅度拉开。撤开消费支出不论,仅就家庭金融资产而言,经济专家将目前中国城镇家庭分出5 种类型:即贫困型、温饱型、小康型、富裕型、富豪型。占居民家庭总数38%(其中贫困型占家庭总户数4%)的贫困、温饱型家庭, 其金融资产仅占城镇居民家庭全部金融资产总额的1.9%,而占居民家庭7%的富裕、富豪型(其中富豪型家庭占家庭总户数1%)的家庭, 其金融资产占城镇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总额的比重达30.3%,而富豪型家庭户均金融资产是贫困型居民家庭的90.3倍。
中国有12亿人口,城市居民拥有金融资产总额约30000多亿元, 其中2亿多城镇人口拥有60%的金融资产, 城乡居民金融资产差距显而易见,而城镇居民家庭之间的差距更不可同日而语。
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和财富不可能完全平等分配,在经济起飞阶段,也许不得不牺牲部分人的利益,以提高经济效益,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度的规定。如果依赖财富向少数人集中以加快资本积累,则很可能是饮鸠止渴。
那么,如何看待富人与其它社会阶层的财产差距呢?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与现实,财产的差距现象是难以避免的。问题不是在于消除差距本身,而是在于怎样形成一种合理的分层机制。在全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得到了较高的收入,成为全国率先富起来的群体。从总体上看,这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志,是走向共同富裕中的前站,它对于广大群众产生的激励、鞭策效应无可置疑。然而,还应当看到,当今社会上确有一部分人,利用新旧体制接轨期间的错位和漏洞,钻法律和政策不够完善的空子,利用非法手段发了横财,他们暴富后穷奢极欲,挥金如土,污染了社会风气,毒害了社会肌体,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和人们强烈的不满情绪。他们既逃避了个人收入所得税的征缴,又不去进行新的投资,他们的利息收入就足以使广大的工薪阶层和创造社会财富的工农群体口瞪目呆,而居高不下的利率又无疑为他们的享乐提供了最实惠的服务。
经济学家正在思考:贫富之间的差异现象究竟是市场经济过程中无法避免的,还是社会不公平造成的?能否通过有效调控缩小差距?早在1955年,西蒙·库兹涅茨就提出过一个著名论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水平和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从一个倒U 型的形式发展来的。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收入水平不平等也在增长,这种不平等程度,在收入进入中等水平时达到最高点,然后,随着收入水平的继续提高而开始下降。这是“一条历史的遂道”,“在这条遂道里,正义和平等消灭了。只有经过漫长的艰苦跋涉之后,光明才会重新出现”。难道我们也要掉入这条“历史的遂道”吗?难道我们希望存款利率的增长占去我们所分配财富中“半壁河山”吗?
人们把储蓄存款视为笼中老虎, 害怕其出笼后市场承受不了, 对1988年的抢购风潮仍耿耿于怀。而存款利率的高抬信号又使得存款数额聚增。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那些通过合法经营、抑或利用非法手段先富起来的群体,市场上现有的商品已经对他们失去了吸引,而新的更新换代产品还没有问世;而广大的工薪阶层,正是目前市场上的主要消费群体,可他们在高利率的宣传和吸引下,远离市场,出入银行,于是就出现了该购的不购,该置的不置,该添的不添,最终结果改变产品在市场上不能变为商品,产品积压,企业开工不足,资金匮乏,运转不灵。
国务院有关领导近期在谈到分配问题时指出,一些公司的工资不能无限制,行业分配差距不可再拉大了。这位领导说,工资分配是个大事,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分配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一次分配突出效率,二次分配体现公平。现在分配中有三个问题:一是行业分配不公。银行、邮电、大宾馆工资太高,行业间差的太多;二是一些发横财的,如房地产开发公司、证券公司,这些行业,投机性很强;三是工资外收入比例太大,几乎是一半对一半。企业按照“两低于”的原则确定工资,同效益挂钩,总的来说是对的,但也有毛病,关键是效益是怎么形成的。有些效益是国家政策、投资带来的。在我们国家,有些外资企业的老板拼命加大成本,为的是逃税,而我们的厂长经理却尽量减少成本,该折旧的不折旧,大修费也不提,为的是加大利润多分配,实质上是国有资产流失,另外,人才流动的导向也有问题,有的地方甚至出现博士生应聘服务员的情况。靠知识、诚实劳动挣不到钱,这样下去不行。
分配差距的拉大问题,已经引起了从国务院领导到普通老百姓的关注。行业的分配不公,工资外收入比例太大等和银行储蓄存款的利息收入相比,真可谓小巫见大巫。那么,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是:逐步降低银行利率减少“按资分配”份额,使得笼中虎有序而出,增强市场购买力度,减少产品积压,加快资金周转,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