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超强化——全球银行业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银行业论文,发展趋势论文,规模论文,全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个时期以来,伴随着全球经济不景气,财富缩水严重的形势,人们对国际市场的关注点集中于汇市、股市等资金流动领域,而对投资和资金流动具有重要影响的银行业谈论则较少。全球经济金融的资金基础在银行,银行业发展战略与经营水平的变化,对全球生产、投资和国际资本流动与资金效益具有直接的影响。尤其是美国近年复苏迟滞,大公司丑闻迭出,证券市场遭受重创,直接加大了银行经营的风险与压力。全球银行业走向再次引起人们的忧虑。
总体尚稳定
一个金融体系的运作有赖于经济行为的整体表现,而金融机构则会受到宏观经济变化的强烈影响。国际金融危机的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宏观经济风险严重通常预示着银行危机的发生。2002年以美国经济为主线的世界经济不景气和不确定,也同样直接影响国际银行业的发展,但银行改革创新效应与经营战略的调整,使得银行对经济的支持度和应对性都有所提升。因此,尽管全球经济和投资环境波动较大,但总体上全球银行业的发展尚属稳定,且各具不同特点。
美国商业银行调整经营策略伴随美国经济衰退或复苏的激烈争论与实际经济运行的不确定,金融市场信心弱化对美国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制约明显,银行业发展直接受到经济调整的冲击。有迹象表明,美国宏观经济的疲弱正通过消费信贷扩张和商业信贷扩张两个渠道,影响美国经济相对健康的银行体系,突出表现在商业银行坏账增加。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美国货币监理署和美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等监管机构的调查显示,2002年美国商业银行借贷损失比例升至历史新高,尤其银团贷款的问题贷款比例上升12.6%(上年为9.4%)。最近美国几个银行业监管机构联合发表的报告显示,美国银行2002年的大额商业不良贷款达2361亿美元,较2001年劲升34%。虽然2002年美国银行体系较为稳定,主要大商业银行的盈利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由于企业假账的连带影响,尤其是电讯、网络公司的收缩,不仅导致美国投资银行业务大幅萎缩,而且美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也受到明显的威胁,这可能使其在新一轮的经济衰退中,难以为宏观经济提供必要的缓冲。首先经济不景气的波动性,使银行购并、行业运行在实际调整中面临困境。其次大企业公司作假案件,严重影响银行信誉与效益。再其次,美国股市下跌财富缩水,严重影响银行放贷并与经济疲弱险成恶性循环。
美国《金融现代服务法案》实施之后,美国银行以证券、保险和银行混业经营格局在法律上已经建立,但实际运行中,银行早已明显向证券业倾斜,股市与财富大幅度的下跌与缩水,进一步加重经济悲观氛围,而且使银行利率风险和信贷风险管理更为谨慎;各商业银行不断收紧信贷条件,且部分贷款开始恶化。为此,2002年美国银行业面对新的经济环境和企业的困惑,实施了必要的经营战略策略调整。主要举措在于,银行谨慎发放企业贷款,实施更为严格的审贷程序,并收取较高的贷款利率;对信用风险采用信用衍生工具加以化解;加大消费贷款力度与范围,以汽车消费贷款刺激经济复苏增加收入;银行更为重视改善客户关系,并购重点也转向零售银行业。因而,美国银行业在周期性低迷中基本保持稳定,银行体系没有出现动荡。鉴于银行在经济放缓和衰退时期所采取的谨慎放款策略对于经济影响较大,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不得不出面表示:各商业银行对信誉良好的客户继续提供信贷对经济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支持,因而不必过分收紧信贷。
日本银行业改革意识上升2002年日本经济依然不景气,日本银行体系继续处于灰暗状态,但日本有关当局的改革意识和思路已经显现积极迹象。伴随日本股市加大下跌,日本政府连续出台维持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举措:日本中央银行出资购买商业银行股票,日本金融监督厅的“产业再生机构”与商业银行回购上市公司银行股票相配套。日本中央银行2002年12月1日开始直接收购银行所持股票,此举的主要目的是,减少银行持有的企业客户股票,减轻股票下跌对银行经营的冲击,以维护日本金融体系的稳定。央行将直接从日本11家全国性大银行和4家地方银行收购它们持有的价值超过银行自有资本部分的股票,但金融机构本身的股票除外。股票的收购价格随行就市,以免给股市造成冲击。央行收购股票后,将持有相当一段时间,然后根据金融市场的稳定情况,分期、分批在股票市场上出售。为防止股价波动造成损失,央行还将设立股价变动准备金。
日本央行的这一举措一方面表明日本资金规模实力,另一方面也显示仅以资金干预解决汇率或股市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推动日本经济发展,综合性的改革对其更为重要。日本政府2002年11月末公布银行改革草案要点。其内容主要是金融体制委员会将在6个月内决定向银行业注入政府资金的新框架;政府将迅速制定措施,确定银行业在2003年3月结束的财年折现资金流量;2003年财政年度对主要银行进行新一轮特别审查,自我评估未能改善贷款的银行将受到严厉处罚;以外部审计评估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等。但日本银行业改革依然受制于巨额不良债权的制约与牵制,所以改革难以很快奏效。不过,伴随改革措施的宣布和初步实施,也出现些许利好迹象,2002年上半年,日本银行亏损出现转机,4家大银行业绩飘红,截至2002年9月底盈利2万多亿日元。随着日本经济衰退与复苏艰难局面,加之外围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日本银行改革将艰难前行。
欧盟统一金融市场 相当一段时期,欧洲银行改革实际上处于僵化状态。2002年略有起色,显著的进展在机构重组,扩大规模;业务分拆,专业经营;跨区或并购,海外发展。从总体看,欧盟关于统一区内金融市场的计划,将有利于欧盟与欧元区银行业的整合并购,推进欧洲银行规模效益的进展与跃进。欧盟2002年4月,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会议上确定,2005年之前建立单一资本市场,在2003年必须实现证券市场的一体化,并决定在2005年前全面统一其15个成员国的金融市场,其中包括提高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可比性的一些重要措施。欧盟各金融市场监管机构已成立一个新的组织,即欧洲证监会组织。单一的资本市场不仅是经济统一、货币统一的必要保证和直接目的,也是实现欧洲政治统一、提高欧盟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其中必然涉及银行业重组与改革。
由于经济收缩和股市疲弱,德国和法国等主要国家经济不景气,直接加重欧洲大银行经营发展的压力。预计2003年欧洲将有更多的公司企业破产,不少公司银行信贷评级可能降低,欧洲将面临的困境较为突出,其中既有机制僵化所导致的观念创新不足,另外也与周期性因素有关,如过度扩张的电讯网络公司大量贷款转为坏账,银行能力过剩、监管压力增加、消费需求复杂,而统一货币后区内竞争意识的淡化,使银行改革难有起色与突破,进而阻碍盈利和竞争力发展。
发展中国家银行业改革任重道远 鉴于整体实力与地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监管水平和规避风险能力不如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银行业改革面临的压力更大。2002年某些国家和地区的商业银行,在一些改革方面也各有突出表现和难题。
在亚洲,值得一提的是,马来西亚银行业在较大范围与深度上的重整,其改革计划分为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2001年—2003年,主要是增强本地银行实力;第二阶段是金融市场的逐步放开;最后是2010年之前,放宽外资持有新保险公司股权的限制(目前外国新投资者最多只有30%的股权)。同时马来西亚中央银行宣布,该国54家银行中的50家将合并为10家银行集团。而泰国则加强对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理。此外,韩国两大银行:韩国国民银行和住房商业银行合并重组后的总资产达163万亿韩元,并列为全球第60大银行。同时,韩国也面临银行信誉下降的风险冲击,美国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2002年底调低韩国的银行评级,其中包括韩国最大的韩国国民银行,其获利前景存在巨大风险。
在拉美,前几年对经济颇有支持作用的银行业,由于经济不景气和金融动荡受到严重打击。根据巴西央行的金融报告统计,2002年上半年,外国银行对巴西提供的贷款较上年下半年减少185亿美元,盈利最多的是巴西外国银行。金融机构丰厚的利润基本上是靠经营巴西政府债券取得。由于阿根廷问题持续和巴西的剧烈动荡,使拉美银行业税前利润有所下降,资本的利润指标从11.72%下降为8.59%,其中巴西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也有所下降。阿根廷4大银行2002年上半年则亏损31亿比索。经济问题本已加大拉美银行系统的不稳定,潜在的金融危机又以债务偿付作为导火索,外资加速撤离,必然不利于银行经营管理以及正常运作,风险潜在、忧患尚存。为此,乌拉圭银行法迅速出台,以稳定银行体系,促进经济恢复增长。
发展脉络
展望21世纪初期,全球银行业的发展将会呈现以下特征:银行规模超强化,强强合并、以大购小、跨境购并,将继续是未来国际大银行追求的目标;组织架构多样化,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联手参与资本市场业务倾向愈加明显;分业经营、混业监管与混业经营、分业监管共存,全球银行业规则与制度将进一步完善健全;信贷融资全球化,跨国组合、工具多样、产品优化,将加大全球银行资金结构与业务的重组。美元金融区、欧元金融区是国际银行业形成区域规模优势竞争的依托,中期必然促进银行效益进一步扩大,而正在形成的亚洲金融区将有利于发展中国家银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长期有利于国际银行业形成公平、合理竞争格局。经营战略的综合化与专业化并存,产品服务的高级化与网络化并存,发展空间的集团化与区域化并存,从而推进全球金融一体化进程。因此,全球银行业未来发展将呈现竞争更为激烈、监管更为规范、交易更为自由、规模效益更为扩大的发展趋势。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超规模大银行不断增加 银行业将进一步倾向于混业交叉发展,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以及各类金融机构的购并和竞争,必然导致更多的超大规模银行和金融机构出现,国际大银行规模效益将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化,产生新的飞跃和巨变。
资产质量和创新水平不断增进 银行业将在资产规模扩大基础上,不断推进资产种类的多样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化。尤其是欧盟东扩将会进一步加速欧洲僵化的银行业创新改革,并激励美国银行业更快发展。亚元的讨论和亚洲金融的新组合,将会推动亚洲各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全球银行业的竞争将进一步促进产品、客户、网络的联动发展和效益整合,资本资产质量将进一步提升和优化。
高新技术应用和经营效益不断增强 银行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有效降低经营成本。国际大银行总资产近年来平均以1万亿—2万亿美元的速度增加,加快交易速度,提升经营效益是全球各家银行的不懈追求。高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支持这些发展趋势的实现,将有利于银行规模效益的进一步强化,支持与保障混业经营的趋势,核心业务和专业非核心业务的分拆与专业化同时发展,但区域与国别差异短期将难以消除,美、欧、日、亚四大银行业板块的市场竞争以及大银行与中小银行机构的竞争、机构的购并重组和业务整合分拆将会推进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