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论语言形而上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尼采论文,论语论文,形而上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51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11(2002)02-0023-08
现代西方哲学的鲜明特征是反对柏拉图主义意义上的传统形而上学。在这一反形而上 学潮流中,尼采起着重要的作用,他是第一个对传统形而上学展开全面批判的哲学家。 尼采认为,西方形而上学实质上是用逻辑手段虚构道德化的本体,因而他把批判的重点 放在分析逻辑和道德在形而上学虚构中所起的作用上。就逻辑而言,同一律和因果律这 两个基本定律是尼采注意的重点,因为他认为,它们在形而上学虚构中起了重要作用, 哲学家们囿于同一律而寻求世界持存不变的本质,囿于因果律而寻求现实世界背后的终 极原因,结果都导致“真正的世界”的虚构。然而,所谓“同一”和“因果”,本身即 是知性的虚构。尼采从两个方面揭露了二者的根源。一方面,它们根源于对内心世界的 错误解释,由“意识”的虚假统一性造成“同一”观念,由“意志”、“自我”、“主 体”发动行为之错觉造成“因果”观念。另一方面,逻辑虚构深深植根于语言之中,语 词的凝固化、一义化导致概念的“同一”规定性,因果关系则是语法上主谓结构支配思 维的产物。
由今日的眼光看来,尼采的语言批判尤其值得注意,可说是尼采哲学中最富于现代特 点的内容之一。他步步深挖形而上学的根源,终于发现已经化作种族心理结构的语法结 构是形而上学最重要的一个心理根源,从而把语言问题作为一个重大哲学问题提了出来 。对于语言问题的重视,是本世纪西方哲学的显著特点。不同流派的哲学家在反省西方 形而上学传统的过程中殊途同归,都不约而同地把注意力转向了语言问题,视语言问题 为克服形而上学的突破口。其中,德国解释学、法国结构主义和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与 尼采的思想亲缘关系尤为明显,大大拓展了尼采开辟的方向。如果说西方哲学在20世纪 发生了“人学的转向”和“语言的转向”,那么,在这两个相关的转向中,尼采在某种 意义上都起了奠基者的作用。
在语言问题上,尼采对于当代哲学家的启示主要在于,揭露了语言对于传统哲学思维 的支配力量和语言在欧洲形而上学形成中的关键作用。因此,要使欧洲哲学摆脱形而上 学传统,就绝不能回避对语言的研究。在这一点上,尼采是一个伟大的提问者,他把语 言置于问题的领域,使之成为哲学注意的焦点。
一、语言的发生——隐喻论
迄今为止,语言的起源仍然隐藏在史前时期的黑暗之中。各种语言史的研究事实上仅 限于描述语言的演化而非语言的发生。在这方面缺乏任何可靠的经验材料,既没有死的 化石,因为哪怕最古的文字也是文明的产物,与最早的语言形态已完全脱离干系;也没 有活的化石,因为即使今日最野蛮的部落,其语言形态也已达到不亚于文明人的成熟水 平。语言学家们至多只好断言,语言是人类极古老的遗产,甚至比人类最低级的物质文 化如钻木取火、打制石器还要早得多。
所以,我们不能指望尼采在这一问题上提供科学性的见解。毋宁说,他在这方面的见 解是哲学性质的,他就语言发生所谈的一切无非是对语言和思维本质的一种解说。
在尼采看来,语言发生于人类早期,这本身就是一件重要的事实,单凭这一事实就可 以给语言的认识论价值打上问号。尼采写道:“语言就其起源来说属于心理最退化的形 式的时期,当我们意识到语言形而上学的基本假设——通俗地说便是理性——之时,我 们便进入一种野蛮的拜物生灵之中了”[1](P26)。“概念和词是我们从人类头脑蒙昧、 不求甚解的时代继承来的遗产”,是“我们最遥远的、最愚昧也最聪明的祖先的遗产” [2](P279)。“语言是建立在最天真的偏见基础之上的”[2](P358)。显然,尼采强调语 言发生时期人类心智的原始性,意在否定语言的认识功能。
尼采用以解释语言发生和语言本质的主要概念是“隐喻”(Metapher)。这里的“隐喻 ”不是一个语义学概念,而是一个哲学概念,尼采用它表示现实与符号世界之间所存在 的根本的差距。尼采认为,作为语言单位的词仅是事物的隐喻。所谓“隐喻”,与稍晚 于尼采的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用来表示语言之本质的“符号”这一概念十分相近,其主 要特征是任意性。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是概念(所指)与音响形象(能指)的结合,这种 结合完全是任意的,不可论证的。在尼采那里,隐喻的任意性则不仅表现在所指与能指 的结合是任意的,而且表现在由此结合而成的语言符号与事物的原型是完全不相干的。
如果我们沿用索绪尔的术语,把语言符号分解为所指与能指两大要素,那么,我们可 以看到,对于能指,即符号的形式方面,语言学家们的意见大致相同,多以声音表象为 主要的能指。尼采也是如此。然而,涉及到所指,即符号的内容方面,问题就超出语言 学而进入哲学范围,从而显示出了哲学观点的分歧。索绪尔以“概念”为语言符号的所 指。另一位大语言学家萨丕尔以“各种经验成分”和“印象”为符号的所指。这些提法 均有含糊之处,因为“概念”、“经验”、“印象”等等在认识论上都是有待界定的范 畴,需要确定它们与事物原型的关系,方能说明语言的本质。尤其是在尼采看来,概念 的发生要晚于词的发生,因而词的所指就不可能是概念。要弄清尼采对语言本质的看法 ,关键是确定在尼采那里“所指”究竟是什么。
尼采给词下过这样一个定义:词是“一个神经刺激在声音中的摹本。”“一个神经刺 激,首先转译为一个图像!第一个隐喻。”[3](P120)尼采又打比方说,设想有一个未尝 感知过声音的聋人,当他看到沙上的声形图时,会把弦的振动当作造成声形图的原因, 并且以为这声形图就是人们称作“声音”的东西。我们对于语言的关系与此相仿。“当 我们谈论树、颜色、雪、花的时候,我们相信自己知道了事物本身的一点东西,但除了 事物的隐喻——它们与真正的实质全然不相符合——之外,我们一无所有。就像声音显 现为沙形一样,自在之物的隐秘的X先是显现为神经刺激,然后显现为图像,最后显现 为声音。”[3](P121)由这些论述可以断定,在尼采看来,语言符号的真正“所指”是 神经刺激,而非事物或事物的概念。外界事物对人的机体的作用造成了神经刺激,它是 人与外部世界的惟一交接点。当人先是把神经刺激同视觉印象(图像)结合起来,随后又 把一些相似的视觉印象同一个声音表象结合起来,词便产生了。这里经历了两次转译, 词是第二级的隐喻。有词才有概念,“‘词’以及看到一个词所对应的一些相似图像时 会产生些微弱情绪激动,这种微弱的情绪激动乃是概念的共性和基础。”[2](P374)
重要的是,在尼采看来,词仅仅是神经刺激的摹本。因而,人通过词所把握的并非外 部事物的真正实质,而仅是它们对人体的一种作用。尼采由此得出结论:“语言构成物 ”无关乎“自在之物”,而“仅表示物对人的关系”。“在语言产生时,事情并非逻辑 地进行的,而后来真理之士、研究者、哲学家于其中并藉之工作、营造的那全部材料, 倘若不是来自缥缈幻境,则也绝不是来自事物的本质。”[3](P120-121)既然概念又是 建立在词的基础之上的,那么概念同样也无关乎事物的本质。人类思维的链条一开始就 不是系在“自在之物”上面的。我们的远祖发明了词,用以指称和传达机体所感受到的 不同神经刺激,以便作出协同反应。“一些有力的因素把事物的名称造就成了法则”, 这些因素就是“安全的需要,迅速领悟信号和声音之缘由的需要,缩写手段的需要”。 [2](P350)这是人类远祖的聪明之处。但他们的愚昧——在尼采看来,也是人类不可摆 脱的愚昧——使他们发明的这个符号世界与现实世界完全不相符合。他们还把符号世界 同现实世界相混淆,视为现实世界的反映,从而铸成了世世代代难以摆脱的迷信。
词作为隐喻一旦形成,便有凝固下来的倾向。但是,尼采指出,藉此并不能否认隐喻 的任意性。“一个隐喻变得凝固、僵硬……完全不担保这个隐喻是必然的,惟一合理的 。”[3](P123)后来索绪尔也指出了这一点:语言符号除了传统之外别无依据,恰好证 明了它的任意性。[4]
二、语法与逻辑
仅仅把语言看作思维的外衣或工具,乃是一种皮毛之见。现代哲学家、语言学家愈来 愈重视语言对于思维的潜在的决定作用。例如,萨丕尔推测,语言一开始很可能是一种 在概念水平以下使用的工具,思维只是潜伏在语言的分类法和形式之中,在把语言内容 精练地解释了之后它才真正兴起。因此,语言不是思维的外衣,而是思维的一条现成的 路或车辙。[5]在这方面,尼采的看法相近,且是最早揭示语言对思维的决定作用的现 代思想家之一。
尼采指出:“因为我们仅仅借语言形式思维,——所以相信‘理性’的‘永恒真理’”,“如果我们不愿借语言法则思维,我们就会停止思维”,“理性思维就是依据我们无法摆脱的一种模式所从事的解释活动。”[2](P358)这种“无法摆脱的模式”就是指语言法则——语法。
在分析“内心世界的现象论”时,尼采还揭示了语言先于意识的事实。他写道:“‘ 内在经验’只有在找到了一种个体所理解的语言之后,即在一种状态被翻译成了个体所 熟悉的状态之后,才会进入我们的意识。所谓‘理解’不过是指:能够把某种新东西纳 入某种旧的、熟悉的东西的语言中。”这种必须靠语言(解释)唤起意识的现象,尼采名 之为“语言学方面的缺陷”。[2](P335-336)
在尼采看来,正如词造就了概念一样,语法造就了逻辑。因此,理性思维实质上是语 言活动。人不得不按照逻辑来思维,是因为人不得不遵循语法来说话。逻辑的底蕴就是 语法。“理性”乃是对语法的信仰。
语法造就逻辑,其最典型的表现是主谓结构造就了因果范畴。尼采指出,对因果范畴 的信仰,仅是对主谓结构的信仰的个别例子。“在每个判断中,都包含着对主语与谓语 或原因与结果(即断定每个作用都是行为,每个行为都有行为者)的十足的、完全的、根 深蒂固的信仰,后一信仰甚至只是前一信仰的个别例子,以致只剩下了这个信仰作为基 本信仰:存在着主语,一切发生的事情都以谓语的方式从属于某个主语……这种对主语 和谓语概念的信仰难道不会是一件大蠢事?”[2](P372-373)尼采一再谈到,为“思”设 置一个“思者”(“我思”),为行为设置一个行为者,乃是语法习惯在作祟。[2](P453 )事实上,“既没有原因,也没有结果。在语言上,我们无法摆脱它们,但它们毫无实 质内容。”[2](P274)实际上存在的只有事件(das Geschehen),只有生成变化,它是作 用与作用者、结果与原因、属性与实体混沌不分的统一体,而当我们按照语法习惯对之 进行表述,不得不为每个谓语安置一个主语(“我”、“物”等等)之时,我们已经在篡 改事件,把作用与作用者等等分离开来了。例如,我们在表述我们身上的变化时,必须 把这一变化用谓语的方式表述,而为它安上一个主语。这已经意味着“我们不是如其本 然地看待我们身上的变化,而是把它看作一种脱离我们、只是被我们‘感知’的‘自在 ’,我们不是把它看作一个事件,而是看作一个存在,看作‘特性’——并且为之发明 了一个这特性附属于其上的本质”。又如,看到闪电,我们习惯于说“电光闪亮了(der Blitz leuchtet)”或“它闪亮了(er leuchtet)”,这就割离了“电光”与“闪亮”( 它们本不可分),“因而就为事件设定了一个存在,这存在不是与事件一体,毋宁说是 持续着,存在着,而非‘生成着’。”[2](P365)
尼采认为,人、事物、世界等等无非是发生着的事件,是生成和流变,背后并没有一 个不变的实体。可是,语言的主谓结构使我们习惯于把生成和流变表述为谓语,又以主 语的方式为这生成和流变添加了一个不变的实体。其实,主语是语法强加的,只是毫无 实质内容的内化符号、缩略套语。“我们的坏习惯:把一个内化符号、一个缩略套语当 作实在,最后又当作原因。”[2](P371)所以,“原因”的虚构实际上是“主语”的虚 构,我们解释内在事件的“自我”概念和解释外在事件的“物”概念,均是作为谓语的 上下文即主语而虚构出来的。
对主语的信仰影响至深,在逻辑和形而上学的基本假设之形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一 方面,主语与谓语的对待形成了因果关系模式,另一方面,主语与宾语的对待又形成了 主客体关系模式。“‘主语’,‘宾语’,‘谓语’——这些区分是人为的,然后又当 作模式套到一切表面事实上。”[2](P371)在西语中,“主语”与“主体”(Subjekt)、 “宾语”与“客体”(Objekt)均是同一个词。关于主宾结构与主客体关系的对应,将在 后面论述,这里先列表说明语法对于理性思维的决定作用:
语法结构:主语—谓语—宾语
思维模式:原因—结果
主体————客体
有一个问题:尼采在分析因果律的形成时,曾指出多重根源,语法仅是其中之一,那 么,它与其他根源的关系如何呢?考虑到尼采关于语言起源于“野蛮的拜物生灵”时代 的提示,我们也许可以作如下理解:我们的远祖囿于“内心世界的现象论”,产生意志 即原因的错误观念,又出于恐惧感和安全需要,将这一观念外推,遂相信万物有灵。 这样,在语言发生时,这种以意志为普遍始因、到处看见行为者和行为的心理习惯便凝 固在主谓语法结构之中,而得以延续下来了。对于后来的世代来说,语法的力量起了决 定性作用,使人们恪守因果律,从而未能摆脱意志论的原始心理习惯。因此,语言的主 谓结构乃是语言发生时代对内心事件的误解、恐惧感、万物有灵论等因素共同作用的产 物,而它一旦形成,便有力地把因果模式固定了下来,使之成了支配人类思维的逻辑法 则。
三、语言与形而上学
尼采把理性称作“语言形而上学的基本假设”,并且叹道:“语言中的‘理性’:一 个多么欺诈的老妪!我担心我们尚未摆脱上帝,因为我们还信仰语法……”[1](P27)这 就把语法看成了“上帝”的最后避难所。所谓“上帝”是广义的,泛指一切充当形而上 学本体的东西,如“自在之物”、“灵魂”、“存在”等等。在他看来,语言中不但蕴 含着逻辑法则,而且潜藏着形而上学虚构的根源。
就语言与形而上学虚构的关系而言,起首要作用的仍然是对主语的信仰。语法主语本 身包含着实体化倾向。“人们曾经信仰‘灵魂’,就像信仰语法以及语法主语一样。” [6](P73)其实,一切实体观念,包括“物”、“灵魂”、“上帝”等等,无不是实体化 的语法主语的产物。所以,尼采说:“实体观念的根源在语言之中,而不在我们之外的 存在物之中!”[2](P384)主语之为主语,就在于它的虚假的自我同一性,而使一切生成 变化均以谓语的形式附属于它。
如果说主谓结构虚构了一个自我同一的、持存不变的“主体”,那么,主宾结构除“ 主体”外还虚构了一个自我同一的、持存不变的“客体”,作为“主体”所发生的作用 的承受者。语言的主、谓、宾结构在事件(生成,作用)之外虚构了两种实体——“主体 ”和“客体”。不过,“客体”作为实体的一种形式,是按照“主体”的模式发明的。 我们首先按照“主体”的原型发明了“物性”(“实体性”),把它阐释进了各种事件复 合体中去,然后才可能使某些事件复合体成其为承受“主体”作用的“客体”。也就是 说,首先是语法主语使我们形成了事件(生成)背后有一作为事件之原因(生成之非生成 载体)的不变本质的观念,然后我们把这一观念推及语法宾语,才由主宾结构引出了“ 主体”和“客体”的对立。“主体”与“客体”均具有“实体性”,即持存不变的性质 ,而把生成歪曲成了两个不变本质之间的作用与被作用。其实,究竟何为作用者,何为 被作用者,倒是次要的,两者的位置可以互换,正如主语和宾语的位置可以互换一样。 重要的是两者共具的“实体性”,而它正源自“主体”观念(对主语的信仰)。所以,尼 采说:“如果我们放弃了发生着作用的主体,那么,随之也放弃了承受此作用的客体。 持存、自我同一、存在既不属于所谓主体,也不属于所谓客体。”而“如果我们放弃了 ‘主体’和‘客体’概念,那么,随之也放弃了‘实体’概念——及其各种变形,例如 ‘物质’、‘精神’和其他假设的本质,‘质料的永恒性和不变性’,等等。我们摆脱 了实体性。”[2](P376-377)
无论我们外部的世界,还是我们的内心世界,都是生成之流,事件的复合体,原则上 是不可言说的。一落言诠,便势必受制于语言之网,被“主语——谓语——宾语”的模 式切割成一些质块及其相互作用。这中间已经潜伏着形而上学虚构的危险,诱使人们视 生成为假象,而在其后设置不变的实体。尼采有时表示,“作用”这个概念也是不确切 的,因为“作用”必有“作用者”与“被作用者”,仍然落入了语法圈套。[2](P365) 他在多数场合主张把世界表述为事件或事件复合体,即出于此种考虑。
当然,主、客体的划分不仅仅缘于语法习惯。尼采认为,意识也参与其事。意识本来 取决于效用,但它却使我们陷入一种错觉,“认为主体与客体之间有一种相应的关系, 客体是主体从内部看到的东西”,“意识的这种一孔之见如何允许我们以种种方式谈论 ‘主体’和‘客体’并藉此来建构实在啊!”[2](P331)在尼采看来,“主体”仅是一个 表示意识的虚假自我同一性的范畴,而“客体”范畴不过是此种虚假同一性向外部的投 射,这一对范畴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均无意义。
关于语言导致形而上学虚构,尼采还有一重要揭示,就是sein一词在这虚构中所起的 作用。系词sein(是,在)是日常语言中使用得最频繁的一个词,视其上下文而有不同的 用法,分别表达相同、归属、包含等关系,或表达一个关于存在的判断。脱离上下文,
它就毫无意义。当爱利亚学派把sein从一切表达式中抽取出来,作为一个哲学范畴,用 它说明万有的本质之时,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形而上学体系便初步建立起来了。尼采指 出:“存在(das Sein)是一个空洞的虚构。”[1](P24)然而,“事实上,迄今为止,没 有什么东西比存在的错误具有更为朴素的说服力量,一如爱利亚学派所建立的那样,因 为我们说的每个词、每句话都在为它辩护!——连爱利亚学派的对手也受到了他们的存 在概念的诱惑:德谟克利特便是其中一例,他发明了他的原子……”[1](P27)尼采始终 把“存在”和“生成”(das Werden)视为相对立的范畴。在爱利亚学派那里,“存在” 范畴的主要含义正在于排斥生成,而后来的形而上学家们所提出的一切本体论范畴,如 柏拉图的“理念”,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在排斥生成这一点上均继承了“存在”范 畴的涵义。可以说,把系词sein名词化,由于sein的普遍使用而把das Sein视为世界的 普遍本质,乃是柏拉图主义的真正开端。这是现代分析哲学家们所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 ,而这个话题实际是由尼采首先提出来的。
尼采极其重视语言对于哲学和哲学家的影响。他说:“哲学家受制于语言之网。”[3] (P123)他甚至提出一个假说:语言预先决定了哲学的发展,哲学家所属的语言谱系或类 型预先决定了他的世界观类型,语言的亲缘关系预先决定了哲学的家族类似。“正是在 存在着语言亲缘关系的地方,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由于语法的共同哲学(我是指由 于共同语法功能的无意识支配和引导),从一开始就为哲学系统的相同发展和次序作好 了一切准备,同时,通往其他可能的世界观的路也就被堵死了。”[6](P34)例如,同属 印欧语系的印度、希腊、德国,其哲学就存在着奇特的家族类似现象,而与印欧语系或 穆斯林语系的哲学家相比,主语概念发展得很差的乌拉尔-阿尔泰语系的哲学家多半会 用另一种眼光看世界,在另一条路上探索。关于地球上不同语言结构类型的成因,迄今 尚属未知。尼采仅限于指出:语言和概念系统是在“远古时代灵魂的总体事务”中产生 的,“一定语法功能的魔力就是生理学价值判断和种族前提的魔力”。也就是说,确定 了哲学之发展的语言谱系或类型形成于远古时代,与先民生存条件的差异有关。就此而 论,哲学的发展便不成其为发展,哲学家被语言的魔圈牢牢套住了,“始终在一种无形 魔力支配下重新兜同一个圈子”,而哲学活动则成了“一种最高级的返祖现象”。[6]( P34)
在这里,令人感兴趣的是,尼采对哲学史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角度,即依据语言谱系 来研究哲学谱系。不妨设想一下,是否可以建立一门以比较语言学为基础的比较哲学史 呢?这项工作尚没有人真正着手去做,以往的哲学史偏重于历时态研究,即使有某些局 部的共时态横向比较,也只限于概念水平,而未深入到语言水平。当然,一个民族的哲 学受制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但是,若要解释其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哲学的某 些稳定的、自我重复的特征,相对多变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就难以称职,那么, 是否可以从具有最大稳定性的语言来解开其秘密呢?
不过,总的来说,尼采对于语言问题的关心是否定性、批判性的。他指出语言给哲学 设下的魔圈,目的是要破除这个魔圈。他揭示语言在本体论建构中的作用,并不是为了 建立起一种语言本体论,而是为了摧毁一切本体论,直捣形而上学的老巢。他呼吁:“ 归根到底,应当摆脱词的魅惑!”[6](P39)他责问:“哲学家难道不可以超越对语法的 迷信吗?人们对家庭女教师毕恭毕敬,可是,难道不是到了哲学抛弃对家庭女教师信仰 的时候了吗?”[6](P54)也许这里存在一个悖论,因为作为一个著书立说的哲学家,尼 采仍然是在用语言来破语言给哲学设下的魔圈。更具体地说,作为一个印欧语系的哲学 家,当他仍然使用母语来批判欧洲形而上学的时候,难道他自己就能逃脱由这种语言所 预定的同一条形而上学之路?
四、破除语言的遮蔽
尼采常常谈到语言的遮蔽作用。这种遮蔽作用既表现在对外部对象的遮蔽上,也表现 在对内心体验的遮蔽上。一方面,事物的名称原是“一种任意性,像一件衣服加予事物 ,与其实质乃至表皮全然无关”,却因一代代的生长而取得了支配我们的威力,使我们 只与它们打交道,而与事物本身愈来愈隔膜了。[7](第58节)另一方面,“我们真正的 体验全然不是饶舌的。它们尽管愿意,也不能够传达自己。因为它们缺乏语词。当我们 把某种体验形诸语词时,我们已经失落这种体验了。”[1](P87)
语言之所以缺乏表达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之底蕴的能力,是因为它消灭事件的个别性 ,制造虚假的同一,消灭我们的感觉和体验的个别性,制造相同的思维模式。在这个意 义上,尼采称语法为“民众的形而上学”[7](第354节),并说:“正是字面的统一包含 着民众的偏见,一切时代的哲学家都极不审慎,受此偏见支配。”[6](P32)
按照尼采的看法,原初语言是神经刺激的“隐喻”,即使并无认识论功能,却有生物 学功能,尚能自我传达和彼此通报生命冲动,根据生存需要协调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人 与人的关系。但是,随着文明的发展,一方面词与特定神经刺激之间的联系愈来愈薄弱 ,变为抽象概念的符号,另一方面语言中蕴含的逻辑愈来愈发达并支配语言,使之成为 逻辑操作的工具。语言与生命冲动、情绪冲动、需要、感觉日趋隔膜,这是“语言的衰 落”。尼采指出:在现代一切文明民族中,“语言到处都生病了,而且在整个人性发展 中留下了这可怕疾病的痕迹……现在它再也不能独立做到这一点:使受需求支配的人彼 此通报最简单的生命冲动。人在其需求中再也不能靠语言来自我介绍,因而再也不能真 正地自我传达。”与此同时,这业已衰落、无能传达人的真实需要的语言却又“到处成 为一种自为的暴力,它好像伸开鬼臂搂住人们,把他们推向他们原本不想去的地方。” 人成了“词的奴隶”,独断专行的词、空洞的一般概念乃至纯粹字音的幻觉抓住了人们 ,强迫他们在并无情感的一致之时却要达成语言和行动的一致。[8](P129)
文明语言的最大疾患在于它的极端逻辑化。所谓逻辑化,就是虚假同一的强化。当然 ,原始语言同样也包含某种程度的虚假同一,没有一定程度的归纳(削齐拉平),就根本 不会形成语言。在这个意义上,语言的遮蔽是不可能彻底破除的。但是,按照尼采的观 点,概念形成于词之后,语言有一个前概念发展阶段,“那时语言几乎还不是用概念来 思考,那时语言本身还是诗、形象和情感”。[8](P154)因此,我们就有可能迫使语言 回到这种原始状态,最大限度地冲破抽象概念和逻辑规则之网,复苏被文明语言扭曲的 “正确的感觉”,使语言重新能传达我们的冲动、需要和情感。
在突破概念化、逻辑化语言之网方面,尼采本人是颇下了一番功夫的。这不仅表现在 他反对构造体系,他的哲学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开放性,从不标榜揭示了终极真理,绝不 容忍任何独一无二的权威解释,而且还表现在他所使用的概念(词),不论是传统意义上 具有精确含义的概念,如“真”、“善”、“美”,还是他自己创造的概念,如“权力 意志”、“超人”,他都赋予了多义性、不确定性。他竭力瓦解同一律,把语言带入不 确定之中。他不给任何哲学概念下定义,而仅在不同语境中展现其多重含义。在语言风 格上,他“以笔起舞”,“以文字起舞”,提倡和实践一种舞蹈式的写作艺术,发挥了 讽刺、自嘲、戏拟、质疑、譬喻、象征、断裂、跳跃等手段,旨在背离语言的逻辑化趋 势,动摇和粉碎虚假的同一。
尼采喜用格言的形式写作,在他看来,这不独出于爱好,更是出于哲学上的诚实。思 想的真实产生过程是灵感式的,非逻辑式的,“不应当隐瞒和败坏我们的思想如何产生 的事实。最深刻、最耐人寻味的书籍始终具有帕斯卡尔《思想录》那样的格言和即兴的 性质。”[2](P290)格言的片断的、非逻辑的性质更符合思想的真实。与此同时,在尼 采看来,格言的特征也更符合世界的真相,因为世界就是永恒的生成,杂乱的混沌,其 中并无逻辑的秩序可寻。也许是在这个意义上,尼采把格言称作“永恒”的形式。
然而,语言不仅仅是语言,语言的去蔽不能只在语言风格上下功夫。尼采认为,要突 破逻辑化语言之网,首先必须改变生存方式,从社会交往中抽身退出。他要哲学家以孤 独为家园,“学会沉默”。在孤独中与万物交感,方能回复到语言的原始性,从而发生 一个奇迹:“这里一切存在的语言和语言宝库向我突然打开,这里一切存在都想变成语 言,一切生成都想从我学习言谈。”[8](P268)这是人类祖先刚刚开始给万物命名的状 态,是语言刚刚萌生的状态。一个哲学家必须在某种意义上回复到这种状态,暂时“忘 却”业已规范化、逻辑化的传统语言,撇开它们,“直接与万物交谈”,便会有柳暗花 明之感,收到革新语言、复活语言的效果。
标签:形而上学论文; 尼采论文; 世界语言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西方哲学家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逻辑主语论文; 逻辑符号论文; 本质与现象论文; 关系逻辑论文; 哲学史论文; 存在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