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校本管理”改革评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校本论文,香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香港“校本管理”改革的动因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香港教育系统的规模获得了大幅度的扩展,学校数量迅速增加。为了进一步改善学校教育,香港政府尤其是教育局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一方面这些政策缺乏系统性,没有触及到教育体制的深层次问题,另一方面这些政策过分强调资源的投入而忽视学校本身的需要,强调数量的增加而对质量重视不够,导致政策的效果不够理想。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经济持续发展,在这样的政治经济形势下,香港公众对学校教育抱有新的更高的期望,他们也日益关心学校教育的效益和质量,教育系统承受的压力更大。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满足香港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回应公众改革的呼声,香港教育局从90年代起发起了一项广泛而深刻的改革,这就是以校本管理为核心的“学校管理改革”(The school Management Initiative,SMI)。
香港的校本管理改革也顺应了教育管理改革的世界性趋势。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为了提高教育质量,许多国家开发了新的课程,发明或引进了新的教学方法,但效果似乎不够理想。80年代,现代管理科学在工商业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促使教育界的决策者和研究人员认识到要提高教育质量,改革学校的管理系统、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是必要的。从80年代后期起,校本管理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中心战略,香港的校本管理改革正是对世界范围内的校本管理改革运动的回应。
香港之所以要进行大规模的学校教育管理改革,还因为校本管理从本质上讲比传统的管理模式更科学、更富有成效。校本管理是与传统的学校教育管理模式相对而言的,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革新。在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中,政府的行政权力拥有强大的影响,对学校实行严密的外部控制。学校的办学方向、目标和任务是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设立的,往往与学校本身的特征和需要不符合,而且学校成员没有多少自主权,也缺乏责任感,这种管理模式通常被称为外部控制的管理。与此相反,校本管理是由学校根据自己的特征和需要来确定办学方向、目标和任务,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学校成员在使用资源、参与决策、采取措施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享有更大的自主权,相应地责任感也更强。
二、香港“校本管理”改革的目标
以上所述的校本管理的优势是一般性的,实际上,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校本管理的理解及实施是有差异的,香港校本管理的改革自然也有自己的特点。1991年4月,香港教育与人力资源委员会(the Education and Manpower Branch)和教育局(Education Department)制定了一项“学校管理改革”的政策,决定对所有公立学校的管理进行大规模的改革,推广校本管理。这项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为了提高教育的效益和质量,明确界定投资者、管理者、督学、校长的角色及作用;在学校决策及管理中扩大教师、家长和校友的参与;鼓励学校制定系统的发展规划和对教学活动进行经常性的、规范性的评价;在满足学校特殊需要方面给予学校更大的使用资源的自由。改革的具体目标有18项,如下所示:
1、教育局的角色由严密的控制转向支持和建议。
2、教育局应当继续作为政府的一个部门,其作用不应当被非政府的公共机构取代。
3、教育局应当建立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为学校的教育活动提供合适的信息服务。
4、学校教育人员的责任和角色应更明确。
5、每一所学校的管理委员会都要制定详细的文件,确定学校的办学目标和管理操作程序。
6、对学校管理有影响的投资者的责任应更明确。
7、督学与学校管理委员会及校长都有密切的关系,其角色与责任应重新认真考虑。
8、校长应在年度报告中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责任。
9、所有受政府资助的学校的教师都要就自己的教育活动向学校提交规范性报告。
10、学校管理系统的结构应当是开放的,允许包括教师、校长、学校管理人员、家长、学生在内的所有与学校教育活动有关的人员在合适的程度上、以合理的程序参与学校的决策。
11、应尽可能地以一次性总额拨款的形式划拨学校经费。学校应享有使用经费的自主权,可根据政府的教育政策和本校的具体需要自由使用经费。
12、在招聘教师或非教师的员工方面,学校应当可以自由使用5%的名额。
13、与以上目标相联系,学校在使用非政府拨款的经费方面应享有更多的自由。
14、政府应当保证投资者的资助额在建立学校的总费用中继续占有合理的比例。
15、为了加强学校管理活动的职责,使投入与成果之间的联系更加明确,从长远考虑,应当将拨款中的工资部分与非工资部分合并起来。
16、该条目标是关于试点计划和改革实施日程的。
17、每所学校都要制定年度计划,以指导学校该年度的教育活动。
18、每所学校都要撰写年度总结报告,其中应当包括学校上一年的教育活动和许多重要领域里学校的成就。
从上述目标可以看出,“学校管理改革”与香港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改革有很大差别。这次改革把注意的焦点从增加投入转向改善管理过程,从教育的单个环节转向学校的整体组织结构,力图促使学校从外部控制的管理模式转向校本管理模式。改革所提倡的分权、自主、参与、自由和责任被认为是提高教育效益与质量的关键因素。理论上,这项改革克服了香港以前的教育政策的弱点,应该能够解决以前未能解决的问题,显著提高教育质量。那么,结果果真如此吗?
三、改革的过程和参与各方的反应
1991年4月香港教育局颁布了“学校管理改革”的政策,从1992年开始正式贯彻改革。参与改革的各类人员对改革的反应是不同的,而且其态度随着改革的进展也在不断变化。在改革实施的初期,校长、教师、督学对改革的反应比较复杂。1992年2月开始的一项研究调查了香港316所公立初中中的241所(占总数的76.3%),127名督学,204名校长和1142名教师,结果表明,除了第15项目标,教师、校长和督学对改革的态度都相当积极,其支持率分别为5.63、5.61、5.51(总分是7分),教师的支持率最高,校长次之。这些人对第15项目标的态度都较暧昧,他们似乎担心,如果拨款中的工资部分与非工资部分合并,学校获得的经费有可能减少。
教师、校长、督学对改革将会给香港教育带来的影响是如何认识的呢?调查表明,他们对改革的积极作用只是勉强表示赞同,其支持率分别是4.92、4.77和4.8。对改革目标的可操作性,他们也只是勉强认可,但他们明确不同意改革将会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比较而言,他们对改革作用的预测似乎不如对改革目标的反应积极,这种对改革作用预期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影响他们对改革使命的认识以及推行改革的积极性。
教师、校长和督学参与改革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其中,“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处理改革带来的新工作”、“教师在校本管理方面没有受过充分的训练”、“教育局的支持不够”是最重要的困难。此外,对决定参与改革的学校来说,“教师的心理没有准备好”、“改革的步伐太快”也是实际的困难。一般而言,犹豫不定的学校面临的困难较大,尤其是校长和督学。决定参加或已经参加改革的学校遇到的障碍较少,教师、校长和督学认为有困难的比例分别是4.47、4.23、4.26(总分为7分),而且所认为的困难主要与教师的准备程度有关。
上述对教师、校长和督学的调查结果是概括性的,实际上,不同学校的教师、校长和督学对改革的反应存在很大差异。1993年2月到5月,从参加改革的21所学校中选择了12所对第一阶段的改革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每一所学校的教师、校长和督学对改革的认识、理解与期望都不相同,他们都根据本校的历史和具体条件制定了实施改革的策略,追求适合本校的意义和发展机遇。由此可见,不同的学校对改革的理解与期望有较大差异,概括起来,其区别主要有三点:(1)对改革目标侧重点的认识不一样。如前所述,学校管理改革总的目标是:明确界定学校管理的作用与责任;为教师、家长及校友参与管理和决策提供更大的空间;鼓励学校对教育活动及课程进行更为系统的计划和评价;给予学校在使用经费方面更大的自由。12所学校的具体条件和学校的教师、校长、督学对这些条件及改革意义的理解不同,因此,尽管每所学校都表示支持改革,但他们所理解的改革目标的重点不同。一些学校非常重视学校可以自由使用资源的目标,另一些学校则更关心通过改革改善学校管理系统的可能性,还有一些学校则更注意鼓励教师和家长参与决策这一类的目标。参加改革的学校无疑会遵守教育局拟订的改革日程,但他们所关注的重点目标可能大不相同。(2)在教育局提出的改革目标之外,参加改革的各个学校还有自己明确或模糊的目标及计划。他们都把改革看作满足本校需要的一次重要机会,只有两所学校的观点比较保守,他们没有自己的目标,只是把参加改革看作是对教育局的支持。(3)发展的机会不同。对改革的不同认识显然会导致各个学校发展机遇和行动策略的差异。似乎是学校成员对改革意义的理解越积极,他们获得的机遇就越多。因此,在参加改革的学校中,一些学校的态度较积极,他们解决困难的策略也更富有建设性,利用机会的效率更高,而且从改革中获得的利益最大,那些态度不积极、目标不明确或不科学的学校获得的利益则较小。
由于积极参加改革的学校获得了明显的利益,随着改革进程的推进,参加改革的学校越来越多,而一些学校则已成为校本管理改革的示范校,其校长和教师为他们在改革中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不少人成为校本管理改革的专家,常被其他学校邀请介绍经验。
学校董事会和管理人员在校本管理改革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教师、校长和督学相似,各个学校的董事会和管理人员对改革的反应也存在很大差异。那些历史悠久、声誉较高的学校的董事会非常重视改革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尤其担心教师和家长参与学校决策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权威,因而对改革的态度不积极。直到20世纪末,规模最大的一个董事会仍强烈抵制校本管理改革。但是,其他一些董事会则从改革中发现了发展的机会,因而鼓励学校参加改革。
作为校本管理改革的发起者,教育局对改革的态度颇为耐人寻味。权力与责任从教育局向学校分散不可避免地会对学校成员和教育局官员的行为、态度及信念带来深刻影响。教育局官员对校本管理的概念和原则是否有正确且透彻的理解将严重制约改革的成效。对学校和教育局来说,校本管理都是一项新的改革,但教育局有义务帮助学校推行改革,这就要求教育局自身是一个学习性的组织,其官员要在改革中不断地学习、发展。为此教育局专门设立了“校本管理改革办公室”(School-Based Management Initiative Section)。办公室的官员很快明白了校本管理改革不是一个自上而下机械地执行计划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为了使改革在香港所有的学校中获得成功,在改革初期让各类人员——不论他们是否支持改革——都参与是极其重要的。因此,他们建立了改革顾问委员会,吸收董事会的代表、家长代表、有经验的校长和教师、以及大学的研究人员参加,指导改革的实施与发展。他们又建立了许多专题小组,如学校规划小组、改革评估小组等,从各方面支持改革。他们举办了大量的讲座和研讨会,为交流改革经验提供场所。1995年他们还建立了一个资料中心,为研究、发展改革服务。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校本管理改革办公室摆脱了行政机关的传统形象,成功地扮演了改革支持者的角色,与参加改革的学校建立了良好的伙伴关系,并在改革中学习了许多管理经验。
四、改革的初步结果与发展趋势
香港的校本管理改革已取得了初步成效。据调查,1992年没有参加改革的大部分学校——186所学校中的66.7%——还没有作出参加的决定,另外31.7%的学校决定不参加。从1992年到1997年,参加改革的学校从21所初中上升到148所初中、199所小学和18所特殊教育学校,参与改革的人数约占香港所有学校总人数的30%。另外,许多学校虽然没有正式参加改革,但也采取了类似于校本管理的革新措施。这表明越来越多的教师、校长和督学正在接受校本管理的观念与原理,校本管理逐步得到了传播和应用。基于此,教育局的官员也更加自信。开始改革的时候,教育局没有强制所有的学校都参加改革,现在他们准备要求所有的公立学校在20世纪末都要实行校本管理。改革评估小组对改革的效果进行了几次调查,结果显示,尽管遇到了各种困难,但参加改革的大部分学校对改革的效果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认为校本管理对学校的发展和提高很有帮助,教师参与决策的机会增加了,决策的质量和管理效率也提高了。所有这些都是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也是改革进一步深入的基础。当然,香港的校本管理改革仍在继续,目前对之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当前的态势继续下去,这场改革将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