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个人的悲剧——布哈林案始末,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始末论文,悲剧论文,哈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38年初春的某一天,苏联最高军事法庭宣判,对包括布哈林在内的18名罪犯处以极刑。这曾是一群显赫一时的人物,一群为苏联国家建设和军队建设立下汗马功劳的人物。然而,他们终究落入了可耻的阴谋圈套,成了斯大林巩固地位排除异已的牺牲品。这不仅仅是布哈林等人的人生悲剧,也是苏联人民和苏联共产党的悲剧,更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1938年3月13日清晨,破晓前的黄昏笼罩着莫斯科城, 沙皇时代的前贵族俱乐部大厅里灯火辉煌。第三次公开审判已接近尾声。经过11天的审讯,苏联最高军事法庭将宣布对右派和托洛茨基反联盟案的判决。突然,大厅的正门开了,全场顿时陷入死一般的沉寂,几百双眼睛投向被带上场的被告。这批被告,足足有近20人,他们拖着沉重的脚步,缓缓步入设在一道简陋板壁前面的被告席。有些人显得心绪不安和神色紧张,另外一些人则若无其事镇定自若,他们都等待着对自己命运的宣判。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个身材不高但却粗壮的秃顶中年人,漠然地盯视着座前的地板,从面部的神情看得出,他已被严酷的、不容争辩的审讯弄得精疲力竭。虽然他流露出眼前的一切与已无关的神情,但他却是这个案件的主要被告——苏联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布哈林。
宣判是无情的。苏联最高法院军事审判庭以进行各种恐怖破坏和间谍活动,暗杀基洛夫、高尔基、古比雪夫等革命领导人,策划谋杀斯大林, 企图向德国、 日本开放苏联的边界, 复辟资本主义, 以及早在1918年就参与对列宁的谋害等罪名,宣判对包括布哈林在内的18名罪犯处以极刑,并立即押赴刑场予以枪决;另外3名被判处长期监禁。 他们抗议这种骇人听闻的指控,但已无能为力。
这些曾经显赫一时的人物蒙受着耻辱,含冤被押上了刑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历史追溯到本世纪的20年代。列宁逝世以后,布哈林是新经济政策的理论阐述者和贯彻者之一,一度成为斯大林的左右手。布哈林积极支持斯大林对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等人所开展的斗争,为此,他经常受到托洛茨基等人的攻击。自然,他也得到了斯大林的全力支持,斯大林常常引用反对派人物攻击布哈林的话,来嘲笑他们是何等地背离了列宁主义。
可是,自从斯大林等人在1928年前后提出了关于国家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阶段关系变动、阶级斗争尖锐化等一系列新理论并采取一系列新政策以后,围绕着如何实现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问题,布哈林和斯大林产生了分歧。当时,在联共党内,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以斯大林为首;另一种意见以布哈林为首。支持后者的重要人物有政治局委员、人民委员会主席李可夫;政治局委员、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主席托姆斯基;中央委员、莫斯科市委书记乌格兰诺夫等人。这次分歧和争论马上导致了党内的派性之争。为了排除异已,斯大林在全党开展了“反右倾斗争。”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