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的研究论文_李丽红

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的研究论文_李丽红

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

摘要: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科研管理带来新的技术和手段,实现科研管理信息化对高校的教学学科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在掌握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对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的障碍因素做了分析,最后提出发展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科研管理;信息化;高校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实现信息化成为各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科研管理带来新的技术和手段,科研管理在对高校的教学学科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充分利用信息科技的强大动力,对于科研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网络的发展为迅速便捷地实施科研管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就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而言,加强信息化管理有利于各部门之间及时沟通,互相协调,精诚合作,减少不必要的时间、人力、物力浪费,有利于更好地服务教学科研工作。为了实现科研管理信息化的目标,目前高校在科研管理过程中已经开始尝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科研管理平台,包括:综合办公、个人资料、纵向项目、横向项目、纵向经费、科研成果、获奖成果、学术活动等多个部分,每一个项目都建立数字化信息档案,通过该平台对学校内部的基本科研信息进行了有效的整合,方便其内部管理和查询,提供更好的科研信息服务。

一、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待加强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加大了在信息技术条件建设方面的投入,建立局域网、开发科研管理软件、为科研人员配备计算机,但是对信息技术的利用仅停留在最基本的应用层面,远远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关于科研管理信息化的系统研究和科学规划有待加强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高效的科研管理已经逐步得到管理部门的认识,在高校中已尝试开发应用科研管理软件,这些软件的开发应用极大的提高了科研管理的工作效率。由于各部门、教师的研究侧重各有不同,对信息化要求不一,缺少专业的系统的科研管理软件。另一方面,在单位内部针对科研管理信息化问题的研究尚未得到足够重视,有关信息技术应用于科研管理的研究开展得不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较为分散和独立,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和系统的研究。

(三)专业化的科研信息管理队伍有待建设

随着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渐得到领导和科研管理人员的重识,但缺乏既懂科研管理又了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针对如何挖掘计算机及其网络在科研管理方面的应用,已有一批较为成熟的科研管理平台投入使用,但由于管理人员对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管理模式的意识不足,仍缺乏有效的推广和利用。另外,还存在部分科研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不能熟练并充分使用科研信息管理软件,对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科研管理信息交流渠道不畅

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科研管理人员为了汇总最有效的科研信息数据,需要不断地向科研人员、相关部门索取相关信息。另外,由于主管部门不同,需要出具的科研汇报材料侧重面有所不同。在工作实践中上述工作的重复性很强,经常需要反复向汇总信息,对同一类的科研信息进行不同角度的咨询、统计、分析,使得各级科研管理部门增加了不少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利研信息的渠道不畅,对管理部门和科研部门的工作都造成了不便。

二、科研管理信息化的障碍因素分析

(一)领导层的高度重视

领导层了解校内向相关信息的现状、进展、前瞻,以便在基于全面、精确掌握所需信息的基础上制定规范、编制计划,做出决策,并在单位内部的资源进行精确有效的配置,使科研管理的分析决策更加科学化、系统化,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科研管理层的整合创新

科研管理部门每天需要面对和处理大量的、具有延续性的事务、业务信息,需要将处理后的信息及时传输或反馈给相关部门。在科研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各类科研管理信息的整合和创新应用,减少基层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重复录入各类信息的工作量,如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要为不同的管理部门重复提供不同格式的课题经费支出、成果申报、人员信息更新等信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逐步打破行政条块分割的数据应用界限,共享各类管理信息,才能够充分利用资源,为改善科研条件,促进管理创新提供系统的、丰富的信息资源。

(四)基层科研管理人员的熟练应用

从事科研管理的人员专业背景复杂,接受过统一的科研管理专业培训不多,对于信息技术有深入了解的人员更少,只能在工作当中一边摸索一边实践,因此对先进科研方面的信息技术缺少认识,信息化工作推进缓慢成为必然。高校内部各部门的基层科研管理基本上是兼职负的责,负责信息化建设的固定人员比较少,该人员同时还肩负其他工作,不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信息化建设工作中来,又因为所学专业不是信息技术,在工作当中往往力不从心。

三、发展科研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思路

(一)充分认识科研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只有充分认识科研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创新出能够体现系统性、关联性、即时性、针对性等特点的管理流程和管理模式去替代原有的管理模式,才能使工作人员从繁杂的事务处理中解放出米。领导层要从信息化角度对科研管理流程进行优化,调查分析各部门的信息化需求,进行宏观谋划,制定信息化总体目标和整体规划,指导信息化工作的稳步开展。

(二)创新科研管理信息化模式

创新的科研管理模式应能够使业务程序规范化、简单化、系统化,提高科研和管理的效率与效益。如果仅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将其纳入信息化流程,不仅会固化原有管理过程中的不合理因素,而且还会出现多头管理的现象,使管理者和研究人员不得不同时进行电子化文档和传统纸质文件制作的重复劳动。

(三)整合、优化科研管理信息化流程

科研的信息化管理如果没有建立一套规范的管理基础,信息系统没有覆盖科研管理的整体全流程,信息流是被割断的、信息的传递是迟缓的,难以进行信息共享和业务流程优化。明确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秩序是数据收集、处理、传输、反馈的必要条件。科研管理信息化要求科研管理人员之间、科研人员具有更高的合作精神和更加明确的分工,这样才能够最人限度地减少重复劳动,使共有资源的数据有可靠的质量保证。

(四)培养科研管理专门人才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科学,高校中缺少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但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日常科研和管理,工作结合越来越紧密,因此有必要加强科研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的信息意识,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加强上述人员的信息处理能力,使之掌握科研数据整合、应用等基本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和应用水平。另外,随着信息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科研信息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人,引进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已经成为改善人才不足现状的可行途径。

(五)保证基层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还要解决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是对数据质量的把握。信息化系统具有随时反映科研活动和科研管理动态信息等功能,要反映真实情况,就需要对数据进行认真的把关,保证其准确性并能够及时录入到系统中。基层数据采集对于信息化管理至关重要,有了准确的基础数据,才能有正确的数据分析,才能为决策服务。

(六)建立有效的制度作为保障

提升科研管理信息化,需要通过制度建设使各个部门都投入到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当中。第一,要制定一系列科研信息平台使用管理规定,分级别、分权限使用信息平台,保证科研数据的安全。第二,要引入奖惩机制和监督机制,保证信息数据的数量和质量,保障平台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秦立清.高校科研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31(2):175 - 178.

[2]郭银辉,高博,赵妮. 对新形势下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J]. 中国信息界,2010(4):65 -68.

[3]李世收,仲伟俊,孙宙,等. 高校科研信息化模型研究 [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1):85 -88.

[4]张喜爱,曾庆平,韩晶. 浅论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中的问题和对策 [J]. 科技管理研究,2008(9):262 -264.

基金项目:本文由天津财经大学科研专项项目资助,项目批准号:ZXYB1534

论文作者:李丽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8

标签:;  ;  ;  ;  ;  ;  ;  ;  

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的研究论文_李丽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