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分析

中国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分析

王玉玲[1]2017年在《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逐渐步入后工业化社会,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成为这些国家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经济转型突出体现在:一方面服务业中以满足中间需求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崛起,且对制造业转型以及其他产业发展的战略支持和驱动作用愈加凸显;另一方面制造业服务化和智能化趋势增强,在制造业产品价值构成中生产性服务所创造的价值占比持续提高,经济服务化趋势明显。但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服务经济或"去工业化"过快的国家发出了警告——即缺乏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支撑,服务经济过快发展所形成的经济体系往往是不稳定的或脆弱的。在此背景下,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再工业化"、"制造业回归"或"重振制造业"等发展战略。在中国产业结构演变中,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起步较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特别是知识、信息和人力资本密集的高端生产性服务部门发展严重不足,且其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偏低,这严重制约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以及其他部门发展的战略支撑和驱动作用的发挥。同时,受传统发展观念的影响,制造业部门的发展方式仍存在较强的路径依赖,制造业的需求结构和需求层次不利于拉动以满足中间需求为主的生产性服务部门发展。鉴于中国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本文认为促进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深化改革的基础上推动和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形成融合发展的新局面,让生产性服务特别是高端生产性服务部门成为驱动制造业转型的"发动机和推进器";同时引导和促使制造业部门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让制造业部门将那些自身提供不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环节和服务部门由"内部化"转向"外部化",从而为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发展开拓出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借助规范分析、实证分析以及比较分析等方法,本文结合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特征事实和经验数据,深入剖析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内生动因、影响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和供给层面因素及其与制造业互动融合的内在机理和实现路径。在理论和经验分析的基础上,探究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不高、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层次较低的深层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并对发达国家产业发展以及典型企业转型发展所积淀的国际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以便为提高我国产业互动和融合发展水平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理论和经验研究得到的结论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从理论层面的分析来看,作为制造业重要中间投入的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产品质量和生产组织效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因为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可以将更多的知识、信息和人力资本融入到制造业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从而降低企业的内置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组织效率和市场交易效率。同时,生产性服务分工越细化、种类越多、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越高,越有利于增强制造业企业产出的多样性和异质性、提高制造业企业的差别定价能力和获利能力,从而促进制造业升级。但通过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经验分析却发现由于受市场规模、专业化水平以及发展层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率的提升作用不甚明显,还不足以发挥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心脏和翅膀"作用。(2)通过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特征事实分析,发现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服务"的认识偏见致使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而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管理观念和方法的延续亦严重抑制了制造业企业以及其他部门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导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另外,虽然制造业发展迅速,但长期以来粗放式的制造业发展模式导致产能过剩、原始创新能力不高,资源能源高消耗、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正在倒逼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发展。要改变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困境,一个现实路径就是清除二者联动发展的诸多有形或无形的障碍和壁垒,搭建必要的"平台"来促进二者的互动和融合发展。(3)理论分析表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融合是产业发展重要趋势,而国际经验也显示发达国家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融合程度愈加深化和拓展。但通过对1997年以来中国投入产出表分析,发现中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和融合程度虽然有所提高,但是通过对体现产业互动和融合的相关指标计算,发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还没有形成显着的互动关系,二者非均衡融合程度依然较高,虽然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依赖程度比较高,但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的依赖度却较低,二者融合发展趋势还不明显。结合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教训以及中国大国经济特征来看,我们一方面要不断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逐步优化生产性服务业的结构,以便为制造业的转型发展注入更多的知识、信息和创新元素,推动制造业产品结构和品质升级,在适应市场需求结构和层次变动的同时创造出更多的新需求;另一方面还要积极鼓励和推动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开拓出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在市场秩序和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的条件下,借助合理的激励机制诱导市场主体在追逐利润中推动和实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和融合,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所在。

宋家宝[2]2007年在《中国1992-2002年产业结构转变的投入产出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结构的合理和产业的协调发展是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对于产业结构的研究是经济学的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研究产业结构的方法很多,有关产业结构的研究着作也颇丰,但目前我国研究产业结构的论着,大多数是从市场供求关系或者是产业变迁经验的判断角度来分析的,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持。而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结构转换的新时期。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情况看,经济发展大都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在不同的阶段,经济发展的重点不同,主导产业也不同,因而在不同阶段存在着结构的重大转换问题。要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转变,必须以准确的数量分析为基础。本文就是从这一点出发,利用投入产出技术,以1992年、1997年、2002年叁年的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对中国的产业结构进行综合性的对比分析研究,同时还对产业结构转变的具体原因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大体上分为序言、相关理论、实证分析和结论四部分。重点在实证分析部分。第一部分是本文的序言部分。简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研究的方法、本文的基本框架和研究的重点等内容。详细的阐述了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存在的一种互动机制,经济增长要求产业结构做出相应的变动,产业结构的变动又能促进经济增长。这也正是本文着力通过数据分析加以证实的。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相关理论准备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主要对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进行简要介绍,着重说明了投入产出分析的发展演化历程以及对于产业结构研究的重要意义,系统地对当前国内外利用投入产出技术对产业结构研究的成果加以学习和借鉴。第二章详细地对投入产出模型加以介绍。具体说明了本文主要运用的投入产出技术:行模型、列模型;投入产出基本流量分析;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完全需求系数、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第叁部分是实证分析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它由第叁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组成。首先,第叁章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进行了一般分析。从叁次产业发展的角度上,对我国产业结构和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做了一个初步的判断。基本认定我国目前产业化进程处于工业化中期这一评价是比较客观的。第四章,重点利用投入产出技术,以1992年、1997年和2002年叁年的投入产出表为基础,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不仅从具体产业结构方面印证了第叁章的结论,而且分别从投入和产出角度对我国30个产业部门的发展情况做出评价。通过投入产出模型和数据的核算,最终预测我国产业结构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调整方向,以达到优化产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的目的。既然从前面各章可知,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转变,但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一转变呢?这就是第五章所要解决的问题,本章通过对1992年和2002年两年的投入产出表产出部分的分析,以需求的转变、技术的转变和需求技术混合的转变作为叁个主要诱因,得出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的转变主要是由于需求的转变所造成的这一结论。第四部分即本文的第六章,为全文的总结。全面总结了全文的主要成果,并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唐乐[3]2016年在《东亚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与特征,当代产业结构的演进也由过去以自然资源与制造业为基础的国别演进,转变为以信息资源和现代服务业为基础的区域演进。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在深化国际分工体系的同时,也影响着处于不同分工地位国家的产业升级效应。因此,产业结构的国际化问题已成为当今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随着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与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东亚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雁行形态”也日渐式微。特别是中国经济的崛起,不但重新构建了东亚区域的国际分工体系,也使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模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因此,在新形势下,系统分析东亚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与关联机制,把握东亚区域国际分工格局的变迁,正确认识东亚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下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产业结构、产业分工以及国际生产网络理论,利用投入产出方法与计量经济方法,探索东亚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与基本关联机制,衡量东亚区域内贸易价值分配,勾勒东亚区域产业分工格局,揭示中国制造业在东亚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中的升级效应,为中国制造业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提供参考。本文共分7章,具体结构安排与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对国内外关于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产业升级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框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并对文中所用数据作出说明。第2章相关理论概述。本章是全文分析的理论基础,分别阐述了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分工以及国际生产网络等相关理论。第3章东亚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分析。本章首先介绍了东亚各国和地区产业结构相对独立演进过程,比较了各国和地区产业结构演进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然后,分析了东亚区域产业结构整体演进的变化趋势,揭示了东亚区域产业结构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整体演进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东亚区域产业结构整体演进的动因。最后,从贸易与投资两个方面对东亚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商品贸易与国际投资对东亚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促进作用。第4章东亚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关联性分析。本章从产业关联效应和产业波及效应两个方面,对东亚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关联性进行了动态分析与静态比较。首先,介绍了东亚区域产业关联的分析工具——亚洲国际投入产出表,并对2013年最新公布的亚洲国际投入产出表(2005)的简化形式与均衡关系加以说明。其次,利用亚洲国际投入产出表1995、2000和2005的数据,通过构建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的指标体系,分别从东亚整体与国别两个层面动态分析了区域产业结构的直接关联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东亚各国和地区间产业结构的直接关联程度不断加深,日本在东亚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中的作用依然较大,但趋势逐渐减弱,中国、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的作用在不断加强,东亚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不再仅仅局限于对发达国家的依赖,而逐渐趋于内生化和多元化。随后,从产业后向关联和最终需求的生产诱发两个角度,深入到产业内部,分析和比较了东亚区域的产业波及效应。结果显示,在东亚各国和地区间,中国产业的后向关联效应最大,对东亚区域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最明显;在各产业间,制造业的后向关联效应最大;在制造业内部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关联效应增强。区域外美国和区域内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最终需求对东亚区域的生产诱发效应较大,中国最终需求的诱发效应不断追赶美、日,但主要体现在内部的诱发;制造业是最终需求诱发程度最高的产业,其中,轻工业部门突出为内部的生产诱发,重工业部门突出为外部的生产诱发。第5章东亚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国际分工格局变迁。本章以国际分工为切入点,从贸易增加值角度进一步剖析东亚区域产业结构演进。首先,对产业结构国际化下的贸易价值分配机制进行说明,明确了贸易价值分配对国际分工地位与国际产业结构关联的影响。其次,利用结构分解技术,在亚洲国际投入产出表的数据体系下,将东亚区域内主要经济体的出口贸易价值分解为直接国内价值、再进口的国内价值、东亚价值和其他地区中间产品价值四个部分,并分别从整体和产业两个层面比较各经济体的出口贸易价值含量及来源。研究结果表明,东亚各经济体出口创造的国内价值含量普遍下降,转移的东亚价值不断上升。美国、日本仍占据出口贸易价值来源的主导地位,但其份额正逐渐下降,来自中国的中间产品价值含量在不断增加。服务业与制造业成为贸易价值转移的主要产业,服务业已形成区域共享,但制造业却呈现明显的层次分工,发达国家仍占据中、高技术制造业的价值转移,发展中国家仅占据中、低技术制造业的价值转移。随后,在出口贸易价值分解的基础上,借助垂直专业化系数指标,对东亚各经济体及其制造业在区域内的分工地位及变化趋势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日本仍占据东亚区域制造业国际分工体系的顶尖处,专业化于产品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台湾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主要从事标准化的高附加值生产环节。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等东盟四国,主要专业化于一般性中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中国由于参与国际分工起步较晚,在本世纪初期,仅从事产品的加工、组装等低附加值生产环节,虽然近些年有所改善,但仍没有完全摆脱价值链低端的位置。最后,根据域内国际分工格局的变迁,指出在东亚区域有可能出现两极分化的发展趋势。第6章东亚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下的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本章基于国际生产网络的视角,利用中国投入产出表和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数据,对中国制造业在东亚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下的产业升级效应进行了分析。首先,在明确适度融入和过度融入国际生产网络的基本内涵前提下,通过信任、信息传递与共同问题解决机制叁个方面,阐明制造业融入国际生产网络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机理。其次,利用中国投入产出表和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等相关数据,对中国制造业融入东亚生产网络的程度进行了测评,结果表明,2002年至2012年间,中国制造业融入东亚生产网络的程度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起伏变化,制造业内部各行业的融入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劳动密集型行业较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较高。然后,利用相关指标和数据对中国制造业在2002年至2012年的产业间与产业内升级状况进行测度,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间升级与产业内升级在这一时期均有明显效果,主要表现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比重大幅度下降,资本密集型与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比重明显上升,大部分制造业的净附加值比率保持上升态势,并且多集中在资本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实现了产业内由低附加值能力向高附加值能力的跃升。最后,引入计量模型,就融入东亚生产网络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回归结果表明,融入东亚生产网络对中国制造业产业间升级与整体内部升级均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对不同要素密集型行业的内部升级效果存在明显差异,资本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显着,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并不显着。第7章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本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归纳,并结合从主要结论获得的启示,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王小波[4]2016年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结构日益呈现出服务经济主导的发展趋势,高收入国家无一例外地经历了向服务经济为主转型的结构性变革。在经济服务化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日趋明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都取得了巨大发展,2010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0.5%,根据经济服务化判断标准并结合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演进经验,中国目前正处于一个服务业加速发展、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过渡时期即经济服务化转型初期阶段。在经济服务化过程中,产业结构和产业融合关系都会发生规律性变化:在叁次产业关系中,第叁产业比重持续增长;在服务业内部,生产性服务业比重持续上升;在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第叁产业生产服务业比重持续上升。而且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生产性服务业和第叁产业生产性服务业越发达。在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关系中,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存在明显的制造业驱动型融合向生产性服务业驱动型融合转变的阶段性特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主要包含四种动力:经济发展水平是产业融合的原生动力,市场驱动是产业融合的直接动力,政策驱动是产业融合的间接动力,创新驱动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产业融合的路径体现在两个方面:价值链融合和空间聚集融合。价值链融合又可以分为价值链的分解与重构、价值链渗透与延伸两个层面。价值链的分解和重构在具体实践方面主要体现在服务外包和纵向一体化,价值链的渗透与延伸在具体实践中主要体现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和服务业向制造业拓展。空间聚集融合主要体现在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空间聚集的协同定位效应,具体表现为集聚的趋同分布和聚集空间的临近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产业融合水平进行了测度。从制造业服务化的统计分析来看,制造业投入服务化的总体上呈明显上升趋势,但某些时段由于国家推进新型工业化等政策因素的影响,出现一种逆服务化趋势;产出服务化尽管水平不断在提高,整体水平仍然很低,而且主要是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方面的服务化。从产业融合的投入产出分析来看,制造业对生产服务业的带动作用远远大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带动作用,具有非常明显的制造业驱动型特征;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程度在增加,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依赖程度在下降,两大产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整体水平仍然比较低。从空间聚集融合分析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具有向中心城区聚集趋势,制造业具有一定的向周边城区扩散的趋势,而且这种趋势在行政区划相对独立的大都市(如南京)比在跨行政区域的较大地区(如长叁角)更加明显,同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空间互动存在相互吸引的协同定位效应。为了进一步了解产业融合发展的特征和水平,进行了产业融合的区域、行业和国际比较。从区域比较来看,产业融合程度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到西部地区依次递减,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产业融合程度越高;从行业比较来看,传统生产性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程度比较大,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融合程度比较低,中国目前的产业融合是一种结构性失衡的低水平融合;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传统制造业和传统生产性服务业相互依赖远大于发达国家和多数发展中国家,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远小于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均值,说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产业融合的制造业驱动型特征明显。通过对产业互动融合和空间聚集融合的实证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拉动制造业增加值增长0.0645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拉动生产性服务业增长0.867个百分点,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大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带动作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确存在空间聚集协同定位效应,且该协同定位效应受交易成本、要素成本、学习与创新效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影响路径和程度存在显着差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受到内外部条件的制约。内部制约条件包括: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偏低;制造业长期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关系不平衡。外部制约条件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影响;制造业外向型发展模式的影响;规制失当和行政垄断的影响;创新驱动体制机制的不健全的影响。要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一是通过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协同推进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制度创新保障产业融合的发展;二是鼓励比较优势突出的制造业企业实行服务外包,推进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实现服务化转型;叁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集聚发展,搭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互动平台;四是改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外部环境。

王晓辉[5]2010年在《中国产业结构的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增长同产业结构变动关系密切,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能够带来结构效应进而促进区域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合理和产业的协调发展是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将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表现出有序的阶段性,即经济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要实现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转变,必须研究各产业部门的关联,充分考虑具体的发展环境和条件,确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采取强有力的促进产业结构目标实现的对策。产业结构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过程的调节与控制是通过投资倾向、消费倾向、投资结构、‘消费结构等经济参数的调节与控制来实现的。在这些经济参数中,消费倾向和消费结构,具有很强的刚性,经济政策对其影响较小;而投资倾向和投资结构往往对经济政策的反映十分灵敏,具有较大的调节空间。投资倾向和投资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是最大的,尤其是产业投资。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必须要以准确的数量分析为基础。论文以对我国叁次产业发展基本情况的分析为出发点,对我国产业结构进行了特征分析,根据计算得出的中间需求率与中间产出率将各产业部门分为中间产品型产业、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最终需求型产业和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通过分析比较各产业部门的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生产诱发系数和需求依存度系数对各产业部门进行了关联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了我国产业结构存在产业结构不协调、产业构成比例不合理等问题。论文对产业投资与产业结构之间相互制约与影响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产业投资通过投资品需求、形成固定资产、技术进步、产业创新等方面影响着产业结构的形成,产业结构通过投资品的供给总量与供给结构制约产业投资,通过社会需求影响产业投资的需求结构。并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产业投资与产业结构的实际数据——对上述理论分析的关系进行定量的验证。论文针对里昂惕夫动态投入产出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将宏观经济学中的收入决定理论引入到里昂惕夫静态投入产出模型中,建立了把产业结构、产业投资结构、投资倾向与消费倾向联系起来能动态描述产业结构随产业投资结构、投资倾向与消费倾向变化的过程的变结构控制的动态投入产出模型。通过对模型中参数的控制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论文根据所构建的变结构控制投入产出模型,收集了我国17个产业部门与模型有关的各项数据,运用Matlab等软件估计了模型的参数,给出了我国17个产业部门的变结构控制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的具体形式,并对模型进行了统计检验和计量经济学检验。运用变结构控制动态投入产出模型进行了投资倾向、消费倾向、投资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并运用模型对我国未来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过程进行了预测。论文结合我国产业振兴政策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在参照钱纳里提出的标准产业结构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了我国期望的产业结构,并从协调发展第一、第二和第叁产业,加强基础产业,突出主导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及加强我国产业的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产业素质等方面系统提出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实施降低投资倾向完善产业投资宏观调控体系,提高消费倾向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等产业结构调整的保障政策。

王晓辉[6]2007年在《我国产业投资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目前世界性经济结构大调整的历史背景下,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已成为国际经济竞争的取胜法宝,因而许多国家纷纷把注意力从促进总量增长转向优化产业结构上来,从结构转换中求速度、要效益。产业投资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研究产业结构的调整,就需要对产业投资结构作一个比较深入的研究。事实上,今天的产业结构现状是由过去的产业投资结构形成的;未来的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产业结构优化目标的实现,主要取决于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投资结构。可以说,产业结构的形成及变化直接是由投资结构决定的。在对产业投资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中,本文首先在分别对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及产业结构与产业投资结构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产业投资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定性研究;接着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定量研究;最后研究了经济发展对产业投资的制约作用。论文从我国产业投资总体规模、产业投资主体结构、叁次产业投资比例结构叁个方面对我国产业投资结构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并且在对我国产业投资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及对产业投资波动与经济增长波动关系协整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产业投资的绩效进行了分析。从叁次产业投资的角度对我国产业投资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原因分析。本文根据我国产业投资结构现状提出了产业投资结构的短期和长期目标,在文章的最后一章系统地提出了我国产业投资结构优化的五个对策。本论文的研究对于推进我国产业投资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高产业投资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郝正亚[7]2008年在《河北省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关联研究》文中认为在当今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成为世界性时代任务的国际背景下,伴随着中国工业化速度加快的进程,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健康发展的迫切任务。因为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要求总供求在总量上实现量的平衡,而且要求两者在结构上实现质的平衡,保证国民经济的供求平衡,就必须在调节需求结构的同时,重点调整供给结构并不断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目前河北省经济发展已经步入消费主导型阶段,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成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动力。一方面从总量上来看,消费需求是总需求中最重要的“一驾马车”,在经济长期发展中,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基本立足点,能够促使经济增长主要由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实现增长方式的改变。另一方面从结构上来看,居民消费结构变化首先影响产业结构,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在产业结构升级中起着主导作用。合理的产业结构就是要能够最佳地利用资源供给,并不断地满足消费结构的变化。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将通过产业关联效应在产业间扩散,进而影响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又可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国际环境中,应该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因此研究河北省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联变动对优化居民消费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向叁次产业协同带动和结构优化升级带动转变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本文立足于河北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以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关联理论、消费和谐理论为核心理论基础,首先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以1997年为分界点将1993年—2006年划分为生产主导型与消费主导型两个历史阶段对河北省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联变动进行研究,得出结论为,在1997年河北省进入以消费为主导的买方市场之后,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带动着河北省叁次产业快速发展。其次,综合运用ELES模型、灰色预测模型和投入产出模型,对河北省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关联变动进行结构剖析和总量分析,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探寻居民消费结构内部存在的问题和变动趋势,进而分析制约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提出基于居民消费的新动向和居民消费的生产诱发系数等指标测度的产业发展政策建议。然后,本文运用消费和谐理论,通过建立河北省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和谐分析矩阵,对河北省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和谐度进行测定和评价,得出结论为,河北省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有一定的和谐性,但是和谐度不高。最后,文章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结果,提出面向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两个消费群体的消费结构阶段性的特点和差异性,以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动为导向,促进河北省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

肖海平[8]2012年在《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研究》文中认为经济发展方式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其核心在于产业结构演变所选择的路径。产业结构低碳转型作为低碳经济背景下生产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种路径和方向选择,已成为区域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产业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由于不同产业结构及其不同演进路径对区域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以及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不同,选择何种产业结构低碳转型路径,促进产业结构向低碳化方向演进是关系到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低碳经济实现的核心问题,由此,构成了论文选题的基本依据。为此,论文首先在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理论构建方面,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梳理相关理论以及评述相关研究成果,对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概念、内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界定和分析。根据对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概念和内涵的界定,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包括产业部门“质”的内在联系和“量”的比例关系低碳转型两个基木目标,通过两者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最终促使区域产业结构逐步趋向低碳化、合理化和高度化,即实现区域产业发展、结构升级和CO2排放控制的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的根本目标。其次,构建了区域产业能源结构和部门结构低碳转型研究的理论框架。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研究,必须以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关联理论与低碳经济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以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发展条件和低碳经济发展目标为依据,由此构成了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要求。区域产业能源要素结构、部门结构和空间结构低碳转型是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研究的基本内容。其中,产业能源要素结构低碳转型是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的基本前提;产业部门结构低碳转型是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的重要内容;产业空间结构低碳转型是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的空间表现。第叁,按照区域产业能源消费结构、部门结构和空间结构低碳转型的逻辑顺序,采用数据包络法、投入产出法、因子分析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探讨了湖南省产业部门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强度的现状特征及其空间差异,提出了湖南省各市州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的差异化策略。实证结果表明,湖南省产业部门在能源效率、碳排放强度和节能减排潜力,以及产业部门低碳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部门和空间差异。总体看来,在现阶段,煤炭、电力、钢铁、有色、化工等高碳产业部门是湖南省产业结构低碳转型过程中需重点调整的产业部门。最后,低碳因子、规模因子、效率因子和技术因子是影响湖南省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的主要因子。由于在不同的情景条件下,各主因子对湖南省产业部门低碳转型的作用机制和作用程度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部门差异性。因此,湖南省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策略可以从结构转型、技术转型和制度转型叁个维度提出。考虑了空间效应后,各低碳转型策略的作用程度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因此,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阶段性制定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的差异化策略是非常必要的,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策略的针对性和实操性。在创新性成果方面,论文首先从区域产业结构转型与低碳经济的关系及其基木要求为切入点,结合产业结构相关理论,界定了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的概念内涵,并构建了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的理论分析框架,为论文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一定程度上扩展和丰富了低碳经济发展理论研究成果,也是对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产业关联理论等理论运用的具体化。其次,对相关研究模型和方法,如投入产出法、因子分析法在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研究中进行创新性应用和诠释。探讨不同情景下的区域产业部门低碳发展水平的变动趋势、动因机制及其空间差异,据此提出的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策略更具针对性和实操性,这是对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策略实现方式和技术支撑理论研究的深入和细化。由于笔者学术水平有限,论文关于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研究在理论和实证方面存在许多不足。首先,对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理论梳理和框架构建不够全面和深入,如在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上,没有考虑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的成本因素。其次,由于有关指标数据所限,没有对湖南省产业部门低碳发展的演变趋势进行长时间序列的动态分析和预测。论文对典型产业部门和典型区域个案研究不足。以上研究的不足为论文的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总之,以低碳经济发展为契机,运用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产业关联理论等相关理论,论文在阐述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碳排放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对区域产业能源结构、部门结构低碳转型的概念内涵、现状特征、动因机制、转型策略及其区域差异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基于低碳发展的区域产业结构转型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因此,研究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对实现区域经济低碳发展目标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张兵兵[9]2017年在《中国用水结构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水资源稀缺与水环境污染的双重困境,用水结构优化则是除用水技术效率提升外,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走出水困境的另一根本途径。中国的用水结构并不合理,亟待优化,通过用水结构优化促进水资源节约与水污染减排具有极大潜力。深入、系统地探讨用水结构优化是制定水资源发展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以及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全国-省域-省域间叁个层次,分别探讨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用水结构优化目标的作用大小以及调整方向:(1)从全国的视角,推演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水资源节约的路径,利用Fisher理想指数分解方法对工业用水消耗强度进行分解,验证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水资源节约的充分性,同时指出其必要性。并在投入产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多目标规划模型,以经济增长最大化、水资源利用最小化与水污染排放最小化为目标,模拟最优的产业结构以及对应的产业用水结构。(2)从省域的视角,构建扩展的STIRPAT模型,基于中国31个省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不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的差异性。并综合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以及完全用水系数对代表性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进行分析。(3)从省域间的视角,分别从水资源节约与水环境治理两个维度进行探讨:在水资源节约目标下,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中国2010年省际虚拟水贸易情况,并利用引力模型分析形成省际虚拟水贸易现状的原因,指出区域间协调产业结构调整以实现水资源节约的路径;在水污染减排目标下,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中国2012年省际水污染转移排放的规模,分析水污染排放转移的方向和规模形成的原因,指出区域间协调产业结构调整以实现水污染减排的路径,并探讨促进和保障区域间协调产业结构调整实施的手段。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第一,借鉴产业经济学中对产业结构的定义,明确用水结构的定义,即某种规则分类下不同类型用水之间的本质联系和量的比较关系,并指出研究与实践中常用的用水结构类型,包括"叁生"(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结构、产业用水结构以及区域用水结构等。在此基础上,明晰用水结构优化的各项目标,包括保障用水安全的同时满足经济增长的用水需求、节约水资源与缓解水污染,及其内容,包括用水结构的合理化、集约化与清洁化。第二,适当的产业结构调整能够有效地实现用水结构优化的各项目标,虽然不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具有显着的差异性,但其以实现用水结构优化为目的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却显现出一致性。所以区域间必须相互协调共同考虑用水结构优化问题,最终实现水资源与水环境双重约束下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第叁,在水资源节约目标下,区域间相互协调的产业结构调整可以以促使区域间虚拟水贸易流向合理化为依据而进行。中国许多水资源稀缺省份的虚拟水却净流向水资源丰裕省份,无法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水资源的节约。由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资源禀赋、水价以及区域之间的距离均是影响区域间虚拟水贸易的因素,所以区域间应相互协调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使虚拟水由相对丰水区域流向相对缺水区域,而水价与人为设置的贸易障碍如产业限制或贸易限制等则是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措施。第四,类似于"隐含碳"的概念,在贸易中也会伴随有"隐含水污染"的排放。在水污染减排目标下,区域间用水结构优化即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使承接水污染排放转移区域的污染水平低于其水环境承载力,同时使水污染排放总量最小化。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将大量的污染排放以隐含水污染的方式转移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即中、西部地区为东部地区的发展付出了水环境遭受破坏的代价。由于水污染排放转移的方向和规模实质上是由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决定的,所以通过区域间协调产业结构调整可以实现水污染物的减排。水污染排放转移对承接转移排放的区域是极不公平的,转移排放的区域需要对其进行适当补偿。用水结构优化是解决经济发展面临的水危机的重要途径,本文研究用水结构优化的路径及促进其实现的措施,对中国用水结构优化的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张立柱[10]2007年在《区域产业结构动态性评价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是世界性、前沿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也是我国工业化过程中的热点课题。经济理论与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对推动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线,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向叁次产业协同带动和结构优化升级带动转变”,由此可见,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仍将是我国今后较长时期内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产业经济理论界极具研究价值的重大课题。目前,国外学者对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宏观层面,在样本选择上多以发达国家的历史数据为依据,通过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的比较研究,考察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标准模式和共同演化趋势。国内学者关于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产业结构优化内涵的理解、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因素与机制、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等几个方面。这些研究大多是理论上的逻辑推理,偏重定性分析,较少涉及量化分析与检验。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及量化评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对产业结构优化内涵的理解不同,测度方法的选取上主要是依据“标准结构”来测度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程度,带有较大的片面性;(2)由于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因素众多,尽管有的学者建立了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但未考虑指标之间可能存在的自相关、时效性、地域性等问题,因此,评价结果缺乏客观性。还有的指标体系中指标过多,指标计算过于繁琐,给收集数据带来很大难度,也降低了研究的可操作性;(3)从搜集到的资料看,还没有建立完整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及定量化评价研究体系。鉴于以上诸方面的问题,本文选取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及定量化评价方法与应用为研究对象,旨在尝试性地构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及定量化评价方法研究体系,内容包含以下四个部分:1、理论基础:主要工作是提出了本论文的选题的理论背景和研究的现实依据;对国内外的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评述;给出了论文的研究路线、方法、研究框架及研究内容。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概念(如:区域、产业与产业系统、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进行了界定: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理论(一般均衡理论、投入产出理论、产业关联理论和产业结构转换的“大道定理”)和区域产业结构常用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为以后各章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核心问题: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重新界定了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本内涵,探讨了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判断标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基于粗糙集(Rough Set)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测度方法。二是界定了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基本含义,给出了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主要特征,并探讨了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产业结构高级化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测度方法。叁是界定了产业结构高效化的基本内涵,给出了产业结构高效化的主要特征,并探讨了产业结构高效化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了一、二、叁次产业结构高效化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测度产业结构高效化程度的方法。四是构建了产业结构优化互动关系模型,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高效化为非一致起点的叁螺旋上升结构,并给出了产业结构优化的选择路径。3、模型应用:首次对资源型城市——新泰市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高效化程度进行了测度;首次将产业结构优化测度模型应用于青岛市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高效化的测度,分析了影响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进行战略产业选择的对策。4、结论与展望:对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得到的主要结论进行了归纳总结。明确指出未来产业结构优化定量化评价理论体系研究,将是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并更多依赖现代分析方法、现代统计方法、系统分析方法、计算机仿真理论与方法等。

参考文献:

[1].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D]. 王玉玲.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

[2]. 中国1992-2002年产业结构转变的投入产出分析[D]. 宋家宝. 辽宁大学. 2007

[3]. 东亚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D]. 唐乐. 吉林大学. 2016

[4].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研究[D]. 王小波. 湘潭大学. 2016

[5]. 中国产业结构的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分析[D]. 王晓辉.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

[6]. 我国产业投资结构优化研究[D]. 王晓辉.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

[7]. 河北省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关联研究[D]. 郝正亚. 河北农业大学. 2008

[8]. 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研究[D]. 肖海平. 华东师范大学. 2012

[9]. 中国用水结构优化研究[D]. 张兵兵. 浙江大学. 2017

[10]. 区域产业结构动态性评价与应用研究[D]. 张立柱. 山东科技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  ;  ;  ;  ;  ;  

中国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