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隐发微,析疑赏奇——文学作品文本解读路径例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学作品论文,路径论文,文本论文,显隐发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文学作品文本解读因其内涵的内隐性、多义性和生成性而倍具必要性,文学作品的文本解读必须重视作品的这些属性,准确、合理地解读文本。文学作品的文本解读并非一蹴而就,其过程是教师、学生语文智慧生长的过程。在此,笔者将多年积累、感悟到的解读路径探索经验浓缩为如下十六个字。 首先,文学作品往往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委婉曲折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解读时须意识到很多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并非仅在“写实”,更多的是在“务虚”——运用譬喻、象征等手法,含蓄委婉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文本解读须透过譬喻、象征等手法,领会作品中形象叙写隐含的真实用意。 案例1 《华南虎》只是在写一头困兽吗? 人教版教科书将牛汉诗歌《华南虎》置于以“动物”为专题的单元,意欲“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引发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深入思考”。单元说明这一主旨导引指向是错误的,它会使教师和学生的文本解读走向表象化机械理解的死胡同:虽然诗人一开头写的是桂林动物园中那头困兽,但作者笔下那头华南虎渐渐地在虚化——它“每个趾爪全都是破碎的,凝结着浓浓的鲜血”,被人“厉声呵斥”“苦苦劝诱”,但它却“一概不理”,有着“火焰似的眼睛”。这头华南虎分明已经具有了人的性情和思想;最后,这头华南虎在作者的想象中发出的“石破天惊的咆哮”,具有了“不羁的灵魂”,作者分明是在借华南虎的形象,以象征的手法来抒发“文革”末期有志之士对光明和自由、对个性解放的渴望。 其次,文学作品中个别的、特殊的形象往往具有普遍代表意义,解读时不能就形象说形象,而应看到“这个形象”背后的普世价值和典型意义。 案例2 《台阶》的教学重点能不能停留在“父亲形象分析”上? 人教版八上李森祥《台阶》一文的教学还是把文章当作一篇一般的写人记事的记叙文来教?分析“父亲”形象及手法运用,还是把“父亲”当作一类人,从他身上深入发掘典型意义?“父亲”及其花费大半生财力和精力修筑,却没给自己带来丝毫自尊和快乐,有着九级高台阶的房子是否可以带来如下的人生思考:与生俱来的自卑和内心的怯弱用强大的外在形式改变得了吗?自己的地位能用别人的标准去衡量和改变吗?怎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盲目追求自己不应该追求的东西,即使得到了会快乐吗?…… 再次,文本解读必须重视外显线索中包藏着的内隐信息。 案例3 《老王》主要是写“好人老王”吗? 人教版八上杨绛的《老王》貌似以老王为“我”家低价送冰、“文革”时用板车送钱钟书先生去医院、老王临死前几天给“我”家送香油和鸡蛋三件事塑造一位“好人老王”的形象,但是文末作者“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作”一句话却使文章暗含的一条线索从隐到显,显现出作者叙写老王二三事的真实意图——抒发自己对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们的怜悯和同情,同时也表现出作者作为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勇于反省、解剖自我的可贵精神。这才是《老王》一文需重点剖析的东西。 文学作品中往往有很多零碎、微小、不惹人注目的细节,但这却是文本解读的“密匙”所在,是作者留给读者的“达·芬奇密码”,需要语文教师细致入微地体察,及时、合理地梳理整合,从而为学生走进文本打开一扇智慧之门。 案例4 《土地的誓言》反复多次出现的“回去”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宣泄脉络? 人教版七下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的教学极易上成历史课、思品课或者地理课。如何避免语文教学的异化?从文本中反复多次出现的关键词入手,就能找到一条使语文课更具语文味的道路:文中“回去”一词多次出现,反复的修辞手法运用使得作者内心滚涌的难舍家乡、夺回故土的情感表现得异常强烈;文本中的“回去”又并非简单重复,从“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到“使我不得不回去”,我们感受到的是作者内心对故土的热爱和思念之情在外力——故土的召唤中愈加强烈,两个双重否定句式的运用更是强化了这种感情;而“我应该回去”“我必须回去”“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三个句子中的情态副词从“应该”变为“必须”,再到“要”,情感愈来愈强烈,而且没有了外力的驱遣,只有作者内心情感的主动喷涌。这些简单的语言信息暗含了丰富的“意蕴密码”,我们只有及时发现它们,准确、合理地梳理和整合它们,才能真正走进作者由思念到誓死夺回的情感脉络和心路历程,才能真正领会“土地”引发的“誓言”的深层意蕴。 案例5 《春酒》是否主要是写吃春酒的民俗? 人教版八下琦君《春酒》一文虽然置于“民俗”这一主题的单元中,但《春酒》一文实际上“意在赞美母亲的勤劳、友善、充满爱心”,因为文本中“‘母亲’二字出现了12次,代指母亲的‘她’也有8次”。从这些细微处我们不难发现,《春酒》一文延续着冰心的“爱的哲学”,着力塑造的是具有“母心”和“佛心”的母亲形象,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体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情才是教学需要落实的重点。[1] 对文学作品内涵的理解应回复到作者创作该作品时的真实意图中去,把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放到真实的人性和生活情境中去。 案例6 怎样才能准确理解《风筝》中“我”对“小兄弟”的态度和行为? 人教版七上鲁迅《风筝》一文中写道:“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当“我”发现“小兄弟”在做风筝时,“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对于“我”这样的态度和行为,我们可以从《〈呐喊〉自序》等文章得到启示,深切感受家庭变故和童年生活际遇对性格、行为的巨大影响,具体体悟“我”迫于生存,失去童年天真和乐趣,产生嫌恶儿童喜好、行为暴戾的真实根源,从而准确理解鲁迅笔下的“我”的真实性格和心境。 案例7 《木兰诗》中的木兰形象到底是一个“巾帼英雄”,还是富于女儿情怀的奇女子? 《木兰诗》一向被当作一曲英雄主义的赞歌,花木兰被视为证明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其实教科书这样的人物分析是有失偏颇的。全诗虽然将替父从军的木兰写成了战功卓著的英雄,但表现这一内容的诗句仅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六句。全诗大部分诗句却是在写木兰出征前的内心焦虑,赶赴边关途中对父母的思念,战争结束后归家还回女儿妆的急切,荣归故里、重着女儿妆后的欣喜和自豪。全诗充盈着细腻、丰富的女性心理和情感,貌似突出木兰的英雄传奇,实则竭力表现木兰的女儿柔肠。由此可见,文本解读必须重视文本本身,把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当作有血有肉的人来看待,从文本中的语言材料中分析人的思想情感,形成对人物形象的正确理解。 案例8 《再塑生命的人》中莎莉文老师是怎样重塑“我”的生命的? 人教版八下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中的“我”的确是一个“身残”的人,但不是一开始就具有“志坚”的品质;莎莉文老师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印象,不应是无私奉献,而应是循循善诱、循序渐进,按照人(儿童)的认知规律实施对海伦·凯勒的教育。课后“研讨与练习”中“莎莉文老师以她无私的爱重塑了海伦·凯勒的生命”的解读是不准确的。还原莎莉文老师教育海伦·凯勒的真实情境不难发现,莎莉文首先尝试的是打开海伦·凯勒认识世界的大门:让看不见、听不到、说不出、与世隔绝的海伦·凯勒具体感知身边事物,进而建立与之对应的“类事物”的“类概念”,继而区分相互联系而又有区别的事物,使海伦·凯勒认识到世界的缤纷多彩;不仅如此,莎莉文老师还让海伦·凯勒在风雨中感受到世界不仅有着美妙的一面,还具有其让人战栗、害怕的一面;更为重要的是莎莉文老师逐步使小海伦·凯勒形成了概念,学会了逻辑判断和推理,在此基础上循循善诱,让海伦·凯勒懂得了什么是爱,顿悟了感情,从而使其生命从一种物理的存在升华为一种真正的人的可贵存在。 文本解读可借助文艺批评、文学鉴赏甚或社会分析、人性分析、心理分析的最新方法和视角审视文学作品,为学生展开文学世界的新境界、新天地。 案例9 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审视《孔乙己》的社会批判价值[2]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具有深刻社会批判价值的小说。如何深入体会小说的社会批判价值,借助于新的人性方法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教师备课时可借助于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由高到低,分别从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生理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的角度,来重新审读孔乙己,具体感受其尴尬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无从实现读书求仕的人生追求,自恃清高却始终摆脱不了别人的鄙夷、嘲笑和欺辱,悬置于生活夹缝之中,不被周遭任何一个同类接纳,毫无安全保障,没有生存技能,最终其个体生命存在的愿望也越来越不可能实现,以致走到人生绝境。以“需求层次理论”重新建构孔乙己生命价值评价体系,将给学生带来更为强烈的形象感受和思想冲击。其实,前述之《再塑生命的人》中对莎莉文老师教育方式的分析,也是借助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做出的重新审视。 文学作品的标题既可能是全文的“纲”,也可能是全文的“眼”,字词里蕴含着丰富的作品信息,耐人寻味。分析文章题目,也是引领学生把握文章内容结构,走进文本深层意蕴的良佳途径。 案例10 从标题入手,看《伟大的悲剧》文题中的“悲剧”与“伟大” 对于人教版七下茨威格《伟大的悲剧》内容及主旨的理解,则可以从文章标题入手,以中心语“悲剧”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作者笔下斯科特一行七人,为了南极科学探险事业而英勇献身的悲剧过程及结局,品味文中“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句的意味,进一步体会斯科特等人落后于挪威探险队,第二个到达南极点的悲剧情节。在此基础上,可紧扣标题,适时抛出“为什么说这样的‘悲剧’是‘伟大’的”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一层进一层地领会,为了人类的科学事业献身是一种伟大;忍辱负重,把挪威探险队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科学考察成功的讯息带回去的无私行为和豁达心胸是一种伟大;在归途遇上暴风雪、粮食和燃料短缺的情形下,互相扶携、不离不弃是一种伟大;奥茨走进漫天的风雪中,用牺牲自己的生命换取同伴继续生存的可能更是一种伟大;面对死亡,斯科特把写下的“我亲爱的妻子”的字样划掉,坚定地写下“我的遗孀”,镇定地等待死神来临的心态和行为又何尝不是一种伟大……分析文章标题,我们可以带领学生找到一条理清文章线索、理解文章主要内容、领会作品深刻内涵的便捷道路。 尽管文学作品的内涵可能具有多义性,但经典作品往往埋藏着作者深深的寓意。我们要善于发散,尊重多元,但也应学会聚合,学会选择,找到属于自己的文本。 案例11 文本解读中意义多元中的自我选择和确定——《那树》主题辨 对于王鼎钧散文《那树》主旨的理解,人教版九下第三单元“单元说明”之“生命”主题说以及“环保说”都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够准确,孙绍振先生也认为,“把该文仅仅当作是环境保护作品,是比较狭隘的”[3]。其实,我们可以从作者的作品风格及其所处的台湾社会状况出发,审视《那树》最可能表达的意旨:“我们何不将那树看作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却依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传统文化?那树的悲剧不正象征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矛盾冲突?”[4]正如王鼎钧所说的那样:由于“时代把我折叠了很久,我挣扎着打开”,因此他要“用异乡的眼”来审视“故乡的心”,来传递民族文化的性格。他笔下的意象和象征,每每有一种哲学上本体论的味道,其寓言体小品中,局部和细部是写意的,整体和全局上又每每是写实的,这种写意和写实的交融在《那树》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要真正读懂一篇文学作品,就得知其人、论其文,从作家的思想、创作风格以及主要作品等方面入手,综合分析,聚焦特质,准确理解。 尽管我们倡导多元化解读、个性化解读、创新解读和批判性解读,但“哈姆雷特永远是哈姆雷特”,文学作品的文本解读必须尊重文本的确定性,使文本解读回归本真。 案例12 《散步》是在宣扬“极端的男权主义”吗? 人教版七上莫怀戚散文《散步》,通过写一家三代四口到郊外散步时遇到“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分歧,表现一家人的相互体谅和关爱。当正值壮年的“我”背起年老多病的母亲,妻子背起年幼的儿子时,“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作品为我们呈现出的是一幅母慈子孝的家庭和谐图景,这是何等其乐融融的亲情世界啊!然而,有人撰文指陈《散步》一文显现的是“极端的男权主义”,原因就在于要不要出去散步,是不会听从年迈多病的母亲的;到底走大路还是走小路,也不会听从妻子的,更不会听从年幼的儿子的,一切的决定权都归于“我”这个男子汉大丈夫。这样的解读看似创新,实则是对作者创作初衷的肆意歪曲和亵渎,这种对文本客观确定性的无视是文本解读的大忌。尽管我们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无论怎么解读,哈姆雷特就是哈姆雷特。我们必须尊重作者创作时的主观意图,必须让文学作品的文本解读处于合理的界域之中,使之能符合作品形象、情感和语言的本真。 文学作品的文本解读不能只局限于思想内涵的解读上,还应努力发现文学作品在文章体式、艺术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匠心独运之处。文学作品艺术形式在某种意义上讲才是最大的内容,我们要善于发现文学作品的形式之美,引导学生通过品味形式之美,充分感受语文学习的真正魅力。 案例1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独特的叙述角度和意象选择对抒发深沉爱国情感的作用 人教版九下《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诗人舒婷爱国之情的抒发异于常人:一是全诗运用“我是你……”这样的叙述方式,调换了祖国和“我”的主、客体位置,“这种调换一方面预示着把对人的尊重、对人的价值的肯定放在了第一位,这也符合新时期文学关注人的人文背景;另一方面,它打破了旧有的历史观——英雄创造历史:祖国和我们每个普通人真实的生命过程都有着直接的关联。‘我’和祖国,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一体”。二是诗人选取“疲惫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低沉、破败、充满了伤感情绪的意象,深沉地表达了独特的情感诉求:“她对祖国一往情深的浓浓的爱意,没有直截了当地说出来……在诗的前两小节里,映入眼帘的祖国不仅不是明丽、温暖、生机盎然,反而是一片破旧、老朽、灰暗、死气沉沉、不堪重负。作为儿女,数百年来,回馈给祖国、回馈给母亲的是什么?是贫困!是悲哀!是失望!是没有尊严的苦痛!‘我’以诉说的方式,向祖国——母亲倾诉着自己的忏悔和感悟。”[5]诗人的“忏悔意识”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强调了祖国儿女对母亲、对历史应有的使命和担当,使诗歌抒发的“我”对祖国无比热爱的感情变得更加真挚而深沉。论文学作品文本解读的路径_文学论文
论文学作品文本解读的路径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