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差距分析_经济论文

我国东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差距分析_经济论文

关于我国东中西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差距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村经济发展论文,差距论文,东中论文,我国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经济在地区间的不平衡发展,突出地表现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差异上,特别是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农村发展差异,求得在“效益”下的基本“公平”,是当前乃至今后较长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

一、三大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差异的现状

1.农村经济发展总体差异显著,并呈现逐步扩大趋势。三大地区之间的总体差异主要表现在全面反映农村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的农村社会总产值的差距不断扩大。改革初期的1980年,全国农村社会总产值为2792.12亿元,其中东部地区农村社会总产值1378.96亿元,中部地区933.74亿元,西部地区479.42亿元。东中西地区农村社会总产值之比为2.88:1.95:1。可见,历史上形成的东中西地区农村发展差异,在80年代初期仍然较大。改革以来,东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迅速,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其差异表现得更为明显。1992年全国农村社会总产值为25386.28亿元,其中东部地区农村社会总产值为15904.31亿元,中部地区6326.86亿元,西部地区3155.11亿元,东中西地区农村社会总产值总量之比扩大为5.04:2:1。占全国省份40%的东部地区农村,其农村社会总产值份额由1980年占全国农村的49.4%提高到1992年的62.6%,增加13.2个百分点。

2.农村经济人均相对产值差距突出。1980年我国乡村人均农村社会总产值为344.3元,其中东部地区为522.5元,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376.2元和273.2元,三大地区人均相对产值之比为1.91:1.38:1。1992年我国乡村人均总产值提高到2785.4元,其中东部地区为6583.6元,中部和西部分别为2017.1元和1334.5元,三大地区人均相对产值比扩大为4.93:1.51:1。

3.人均收入水平差异明显。由于东中西三大地区在推进农村经济结构变革时的力度不一,进而产生结构差异扩大,造成农民收入水平的较大差距。而且这一差距处于不断扩大的趋势。据测算,1980年东中西三大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1.28:1.06:1;1985年扩大到1.54:1.21:1;1992年进一步扩大到1.65:1.15:1。

由此可见,尽管东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经济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均表现出增长势头,但东部地区发展速度更快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从而使90年代初的农村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比80年代更为明显。原有的东中西三大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差距不但在绝对量上没有缩小,而且在发展的相对量上也没有明显的变化。上述三大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差异的存在与不断扩大,有其深刻的根源。

二、三大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差距的机理分析

从东中西三大地区农村社会总产值、人均相对产值和人均收入情况分析,可以从现象上看出三大地区间的发展差距。这种差距的根源,在于经济结构的差异。

1.农业经济发展由结构变革所决定。改革以来我国在农业基本实现产量最大化、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标后,全国农村于1985年开始进入以农业产业演进为主的经济结构调整时期。如果说,改革前农村经济处于传统发展阶段,面对的是单一的经济结构,那么改革后农村经济进入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尤其是1984年农业发展达到顶峰后),它所面对的是一个有别于过去的经济结构。由于我国客观上存在着历史上形成的自然和经济社会等条件的差异,加上几十年经济发展造成的各地区工业、城市同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这样在进入新的农村经济发展阶段的时候,对经济结构变革的要求以及加速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在各地区的表现不一样,存在着因地区发展差异而异的农村经济结构。

从目前三大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判断,东部地区农村经济基本跨越了由农业向农村非农产业或农村工业的转换阶段,进入了以农村非农产业为经济发展主体的时期,与其相对应的是非农产业占有绝对比重的农村经济结构。中部和西部地区则尚处于以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向以非农产业为主体阶段的过渡时期,是农业与非农产业并存或是农业为主体的农村经济结构。当不同的发展阶段与其对应的经济结构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流时,不同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就呈现了不同的增长水平。

2.农村经济结构变革决定于非农产业发展。实践表明,在农村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和农村经济结构的形成过程中,非农产业发展构成了阶段演进与结构变革的主题。非农产业发展,是推进农村发展阶段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动力,实现农村经济增长点质的转变的积极力量,同时也是三大地区农村经济结构差异产生的根源。

到90年代,东中西部地区农村乡镇企业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成为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主体,由此推动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加速发展。1992年东部地区农村非农产业产值达到11539.9亿元,中部地区达到3356.94亿元,西部地区达到1404.7亿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21倍、13倍和14倍;人均乡村企业固定资产分别为1188.4元、208.2元和135.5元,比1980年增长13倍、5倍和4倍。从事农村非农产业的劳动力总数分别达到7353.7万人、2641万人和1332.9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比重为37.4%、18.1%和12%,分别比1980年增加27.5、11.5和8.6个百分点。

从1980--1992年,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农村社会总产值之比拉大,就是由于东中西地区非农产业发展水平的差异(非农产业产值之比由5.7:2.5:1拉大为8.2:2.4:1),以及在农村经济结构中所占份额不同(东部72.5%,中部53.1%,西部44.5%),从而使非农产业对农村社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不同造成的。三大地区依次分别为69.6%、51.7%和41.8%,呈水平递减之势。也就是说,非农产业发展的水平不同,其对农村经济总体增长贡献份额也不同。非农产业越发达,贡献份额越大,反之就越小。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在拉动农村经济总体发展中作用的不同,产生了地区间农村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的现实。

所以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日益加剧,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东中西三大地区农村在产业演进和结构变革中,以农村乡镇企业为代表的非农业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3.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由多种因素决定。三大地区的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差异如此之大,与各地区产业构成、产业运转、收入水平、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力资本、技术装备以及历史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密切相关。

(1)农村产业构成不同。一是农业比重不同。1992年东部地区农业产值占农村全部产业产值的27.5%,中部地区为46.9%,西部地区为55.5%,产值份额比为0.5:0.84:1。非农业产值比重东部高达72.5%,中部为53.1%,西部为44.5%,产值份额比为1.63:1.19:1。由于农村经济结构中的农业与非农产业份额不同,使得农村资源要素也以不同的份额在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配置。东部地区农村非农产业发达,份额高,因此对资源要素产生了很强的需求,并进一步推动非农产业的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农业对资源需求较大,相应减少了配置于非农产业的资源量,导致农业份额难以下降和非农产业的低速发展。二是农村非农产业结构不同。1980--1992年,东中西三大地区农村非农产业产值增长速度分别为21倍、13倍和14倍,农村工业产值总增率分别为26倍、16.9倍和18.6倍。农村工业发展速度比农村非农业产值增长水平分别快出20.4%、20.7%和24.8%,因此在农村非农业产值中的比重相应提高。农村非农产业结构的变化,工业占农村非农产业的较大份额,说明东部地区农村工业在积极发展附加价值高的加工工业时,试图赚取高额利润,以此来达到发展整个非农产业的目的。而中西部地区也在加快发展加工工业,改变出卖原材料产品的格局,但受原有资源型工业的限制,工业份额的增加低于东部地区,建筑等非工业企业产值仍占一定份额,说明这一地区商品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以及劳动力容量大、资金需求少的商业饮食业比较适合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发展水平。所以,农村非农产业结构内部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

(2)农村产业结构运转不同。由于东中西部地区农村非农产业结构构成不同,形成产业间的发展程度不同,造成东部地区投入产出转换率或经济扩张乘数很高,而中西部地区比较低。

从产业技术经济特点看,只有以机械技术为依托的现代工业,才具有分工快、产品多样化及相互关联紧密的特点。目前发达的东部地区乡村工业中产值位居前五名的,就有四名是附加价值高而能取得高额利润的现代工业为主导的加工工业。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工业中,由于以传统的原材料和初级加工工业为主,因此很难具备分工快、产品多样化的特点。尤其是初级加工工业中有相当比重是以加工农产品为主的行业,工农业之间的主导关系表现为工业依赖农业原料求生存,而不是独立自成体系的发展。

在三大地区的农村工业内部,东部地区工业以加工工业为主,处于产业链条的前后两端,其输入的是其他中间产品,输出的是终级产品,在商品交换中不仅可以面对本地区,而且可以面向区外。在系统内产业间能够互相联系,因此只要有新的投入就会引起很强的连锁反应或出现乘数扩张效应,从而刺激农村工业的发展,并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相反,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工业以资源型初加工为主,大多处于产业链条的投入产出前端,前向关联效应强而后向关联效应弱,在系统内产业间几乎没有联系。这样在进行一个新的投入时,不容易出现乘数效应,因此很难推动农村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3)需求收入水平不同。农村人均收入水平决定了人们的需求结构变化,需求则决定着生产供给结构和产业结构转换。东部地区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相对甚至绝对的减少对必需品的消费支出,必然增加对非必需品的消费支出,引起新的需求扩张。这样就会促使农村产业演进和结构变革的步伐加快,并通过城市工业产业变革拉动农村工业发展,使乡镇企业扩张获得更大的外在推力和生存空间。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恩格尔系数的不断降低,使农民把更多的收入转化为投资,发展比较利益高的非农产业。中西部地区对食品等必需品的较大支出,必然形成下列局面:减少对非必需品的支出,使农村市场扩张缺乏需求拉力而相对不足,非农产业发展的外在推力减弱;城市工业产品在农村的市场空间狭小,延缓产业结构变革,也就不能给农村工业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受收入水平和支出的限制,农民会减少对非农产业的投资支出,使农村非农产业发展不能快于农业。

(4)国家对生产力布局的投资倾斜,是间接影响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起始因素。国家投资政策向东部地区的倾斜,使东部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直接受益。这种布局改革开放前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尚不明显,但无疑对后来的地区间农村经济发展和结构变革造成了基础的历史性差异。因为在投资倾斜的同时,外汇留成、财政上缴等政策也在东倾,使东部地区工业超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兴起,对外开放地带的形成和由南往北的扩展,都给这一地区注入了新的因素与活力。也正因此,客观上形成了东部地区总体在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明显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工农业基础雄厚,劳动力素质高,周围大城市及大工业辐射力强,交通方便,信息传递快等,都对该地区农村非农产业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及给乡镇企业与国营企业或集体企业的协作生产、产品和技术向乡镇企业扩散提供了机会,而且从城市的工业企业返乡的工人、管理人员等也带回了技术和经验,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人力资源。借此良机,东部地区农村非农产业迅速发展,逐步实行了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实现了产品的升级换代,加快了对外合作步伐,大大巩固了非农产业的地位,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动力,进而成为农村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中西部地区农村非农产业呈现独立发展势头。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家投资曾经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嵌入式”地建立了一个以外部性差、对周围辐射力弱的军工和以生产工业原料为主的庞大的现代化重工业体系。但是这种布局倾重于国有重工业,人为地强化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社会积累使用的高有机构成投资方向,结果是城市大工业扩张无力:一是吸纳过剩农业人口的能力相对减弱,无法拉动并刺激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和流动;二是布局在城市周围的国有企业,同周围已有的农村工业彼此经济联系相对弱化,导致城市工业与乡村工业,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割裂;三是城市工业的重型化,使重工业的技术扩散空间极为狭窄,导致城市工业的辐射力度难以增强,最终使依靠城市工业来发展乡村工业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5)资金约束不同。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对农村非农产业投资上的差距。非农产业获得的投资不同,其发展水平也不同。在1991年乡村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东部地区为295.8亿元,比1989年增加111.9亿元,占全国乡村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78.8%,比1989年提高5.7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为55.1亿元,比1989年增加10.7亿元,占全国的14.7%,比1989年下降2.8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为24.6亿元,比1989年增加1.4亿元,占全国的6.5%,比1989年下降2.7个百分点。东部地区的非农产业获得了比中部和西部地区更多的投资,不但投资总额是中西部地区投资之和的3倍,而且在全国投资比重中均超过了中部和西部地区。

(6)增长方式不同。正当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非农产业发展进入起步与依靠大量投资进行外延扩张时,东部地区已经开始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道路,使其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或效益型经营转变,积极推进新的非农产业增长方式。实现内涵扩大再生产既可以节约资金又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扭转投资回报下降的趋势,进一步推动非农产业的发展。

有研究表明,非农产业投资报酬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从1980年的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实现利税44.1元,下降到1992年的38.6元。因此靠上项目、铺摊子等外延方式发展非农产业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予以改变。东部地区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在非农产业发展中开始注意方式的转变。

(7)所有制不同。从东部地区农村乡镇企业发展的现状看,乡办、村办企业构成了农村非农产业的主体。在全部乡镇企业产值中,集体所有的企业占74.44%,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49.13%和53.15%,东部地区高出全国平均水平8.02个百分点,中部和西部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7.29和13.27个百分点。乡镇企业的集体所有,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拥有优势:一是投资。东部地区非农业发展到现在的规模与水平,同集体经济满足其发展需要的投资有紧密联系。在提供投资方面,集体经济企业显然具有比非集体经济企业更大的实力和更可靠的基础,所以东部地区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主要靠集体投资。二是技术。东部地区农村非农产业凭借周围大工业多的特殊条件,吸收并采纳了许多先进的生产技术,获得了比个体企业更多的生产管理经验,在产业结构转换与产品升级换代过程中,集体经济企业总是领先一步。从目前情况看,中西部地区非集体经济企业的较大比重,对于引入先进技术推动非农产业内部变革是不利的。在没有先进技术推动的情况下,非集体经济企业只有维持原有的生产水平和规模,这又进一步限制了其技术作用的发挥。

三、推进地区间均衡发展的战略和政策

区域发展战略的提出,需要把握到本世纪末我国农村经济面临的环境,应该包括:(1)农产品面对的是不同层次的消费市场和消费结构。(2)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将继续呈现明显的地域产业分工。农村结构调整既有来自内部的压力,更有来自宏观环境需求变动的压力。(3)农村工业发展更易受城市工业发展的影响,经济联系更为紧密。为此,需要在上述环境下提出三大地区的 不同发展战略。

1.东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应建立外向型经济结构。东部农村在我国整个农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在发展农村经济时必须牢牢抓住地处沿海的优势,寻求国际市场的支持与帮助。

根据东部地区实际,外向型经济结构包括外向型农业和外向型非农产业,尤其是选择发展非农产业的外向化。因为东部地区农村经济中非农产业已经居主体地位,它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且牵涉到能否带动中西部地区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所以建立外向型农村经济结构,实际上就是建立一个合理的外向型农村非农产业体系。它应该具备市场广阔、劳动密集和技术含量低的特点,以便于以丰富低廉的资源优势建立与发展非农产业,实现低成本竞争。

2.中西部农村区域发展战略应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结构变革,实现农业与非农产业并存的经济结构。结构变革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最积极的力量。加速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结构的变革,就在于改变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由以农业为主转变为农业与非农产业并存为主,并最终完成非农产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动力的目标,使农村经济增长的总体格局实现质的飞跃。为此必须注重首先发展农业,在不断提高传统农业生产水平的同时,加速其现代化改造,提高产出水平,使其具有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发展非农产业集聚资源、提高生产者收入水平的能力。其次是发展非农产业。中西部地区农村发展非农产业需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就业容量原则;二是与农业关联原则。这是由农村发展现状与今后经济发展需要决定的。有一项研究表明,乡镇工业主要部门劳动容量倾向系数(就业比重/产值比重)依次为:建材、文教、煤炭、电力、缝纫、森工、皮革及其他。这里与中西部地区农业关联较大的是食品、缝纫等几项,而与中西部地区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相关的也是建材、煤炭、缝纫、食品、纺织等。

3.在确立了区域农村发展战略后,国家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有关对策。这些对策包括:(1)打破城乡壁垒,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这样可以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分流,减轻由于农村非农产业发展不足而造成的就业岗位不足的压力。(2)积极进行城镇化建设。小城镇是大中城市向农村经济辐射的衔接点,其经济结构类似城市,地理空间接近农村,是农村人口城镇化的主体,也是农村非农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它能够促进乡镇企业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而在其周围积聚,避免出现分散式发展非农产业而导致的不经济,为农业人口转移,发展比较利益高的第二、三产业创造条件。(3)政策优惠。中部和西部地区发展农村经济和非农产业主要依靠当地集体和农民,特别是非农产业发展刚刚起步,处于各种资源要素比较短缺的时期,为此国家应当在政策上给予优惠,支持中西部农村经济和非农产业的发展。一是在投资上,中西部地区农业投入产出仍处于上升阶段,继续对这一地区的农业投资,将会获得比较好的投入产出效益。二是在信贷上,中西部地区农村非农产业发展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可以通过国家信贷支持,适量予以解决。三是在税收上,对中西部地区非农产业发展适当放宽,促进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标签:;  ;  ;  ;  ;  ;  ;  ;  ;  ;  ;  

我国东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差距分析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