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五省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长江论文,经济发展论文,三角洲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9753(2004)02-0115-05
东部沿海地区继续充当中国经济快速起飞的急先锋,广袤的西部地区掀起了如火如荼的大开发热潮,且已有一个良好的开端。2003年党和政府又作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在这种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下,与东北地区有着相似困境,但又不具备东北地区雄厚工业基础和对外开放良好区位条件的中部五省地区,似乎成为政策的“边缘区”,经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压力。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的综合优势,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通过对中部五省与长江三角洲地区(注:文中长江三角洲地区定义为“泛三角”,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全部,该地区是我国最发达的地区,全区国土面积2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2%,人口12872万人,2001年实现GDP21211亿元,占全国的22%,人均16478元,相当于全国的2.2倍。中部五省包括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面积8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9.1%,人口31600万人,2001年实现GDP19671亿元,占全国的21%,人均GDP6225元,相当于全国的82.5%,仅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38%。)在经济结构、市场化进程、区域创新能力、相互关系等方面全方位的比较,明确中部五省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图早日实现“中部崛起”。
一、经济结构比较
(一)所有制结构
所有制结构作为生产关系的核心内容,以其与生产力水平的适应性而决定经济增长。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紧紧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着力调整所有制结构,以非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使地区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而中部五省地处内陆,所有制结构调整的步伐相对缓慢。通过对比发现:(1)2001年在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中,中部五省国有经济占58.5%,不仅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的35.5%高出23个百分点,也比全国的50.0%高出8.5个百分点。中部五省的国有经济比重普遍偏高,江西省尤其突出。2001年江西省国有经济比重达79%,而外向型经济只占17.7%。(2)中部五省的外向型经济与长江三角洲地区有明显差距。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商投资经济比重达27.3%,比中部五省的9.6%高出17.7个百分点。(3)中部五省非国有经济比重偏低,不仅可利用的民间资本、港澳台资本少,市场发展缓慢,而且经济生活中的新的增长点也比较少;国有经济比重偏高且实现形式单一,一方面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大,应变能力差,回旋余地小,另一方面,受传统体制惯性影响大,经济缺乏生机和活力。
(二)产业结构
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反映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根据工业化国家产业演变的一般规律,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无论是创造的产值或容纳的就业人员,依次是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产业由提高到降低,第三产业逐步提高。目前,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发达国家为60%~70%,中等收入国家为50%左右,低收入国家为35%左右,我国只有33.6%。从第三产业提供的就业岗位来看,发达国家就业人员占整个社会就业比重为60%左右,发展中国家达到40%,而我国只有27.7%。在全国较低的产业结构格局中,中部五省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又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1)中部五省的三次产业在产值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比全国高5.3个百分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高13个百分点。在三次产业的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中中部五省比全国水平高8.2个百分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高13.7个百分点。(2)在第三产业中,中部五省产值比重与全国基本持平,但比长江三角洲低6.4个百分点。中部五省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所占比重与全国水平基本持平,但比长江三角洲地区低6.3个百分点。(3)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无论从所创产值还是从所容纳的劳动力来看,中部五省比全国和长江三角洲地区都有较大差距,并且从内部结构来看,中部地区长期扮演着东部的能源、原材料供应基地的角色,工业中的大多数属于采掘工业和能源、原材料工业,产品的附加值低,增值能力弱,致使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以电子、信息、金融、科技、服务等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发展的相对滞后,致使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缓慢、区域内的工业化程度偏低。例如,2001年中部五省的煤炭产值占全国的18%,长江三角洲只占0.2%;而在代表高新技术产业的集成电路制造方面,长江三角洲地区占全国的61.8%,而中部五省几乎为0。
(三)投资结构
投资额的不断扩大是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因,无论是经济总量的扩张或经济结构的优化在很大程度上都有赖于投资的强大支撑。中部五省依靠预算内投资和国内贷款(国内贷款主要来自国有银行)达40.5%,比东部地区的33.4%高出7.1个百分点。在利用外资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国家投资比重过大,一方面说明中部五省地区尚未形成良性的投资基金运行机制;另一方面,一定时期国家财力供给的有限性,直接制约投资规模的适度扩张,影响经济的发展;第三,对国家依赖过大,会直接受制于政府不同时期财政、金融的干预,而忽视市场机制的作用。
中部五省地区投资结构的不合理还表现在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上,各产业在一定时期内所拥有的资产存量是过去各期投资增量积累的结果。各产业每年资产存量的增加,大致反映了社会在各产业的年投资量。所以,各产业现有资产存量的多少和增长率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投资结构的变化。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固然有其历史的以及经济的因素,但根本的还在于投资结构的不合理,这不仅表现在产业结构所体现的经济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不高,同时也表现在产业结构所体现的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供给能力不高,即产业结构尚未达到优化和高级化。
二、中部五省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市场化进程比较
地区市场化程度的差异反映地区之间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差异,而体制改革方面的差异是导致地区经济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地区市场化进程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绩效。市场化进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与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市场化改革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与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市场化进程领先还使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体制创新的先发优势所形成的比较优势。根据樊刚(2003)的研究,我国各区域之间的市场化程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们依据其对2000年我国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市场化程度的研究结果,编制了表1。从表1可以看出,除安徽省外,中部其余四省经济市场化程度得分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长江三角洲地区各省的得分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全国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
两地市场化进程的差异表明了两地之间经济体制环境的差异。事实上,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与中部五省之间的体制环境的差别越来越大。总体而言,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是市场经济的体制环境,而中部五省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仍很大。所以,长江三角洲与中部五省是在不同的体制环境下运行的,进而决定了它们之间在经济增长活力和资源配置能力、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必然出现差异。
表1 中部五省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各省市市场化程度比较(2000)
市场化得分 在全国的名次
全国平均
5.81——
安徽6.40 9
江西5.46 20
中部五省 湖北5.61 17
湖南5.48 19
河南5.64 16
长江三角洲上海7.04 6
江苏7.90 4
浙江8.32 2
注:樊刚等.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J].经济研究,2003,(3):16。
三、中部五省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创新能力比较
区域创新体系为一个区域内有特色的、与地区资源相关联的、推动创新的制度组织网络。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区域创新能力(注:本文主要引用了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分析区域创新能力的指标,主要有:1.知识创造能力。主要包括研究开发的投入水平、科技产出的水平和过程管理的水平等三项。2.知识流动。主要包括科技合作、技术转移和外国直接投资等三项。3.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大中型企业的研究开发投入能力、设计能力、制造和生产能力、创新产出等四项。4.技术创新环境。主要包括创新的服务水平、创新基础设施的发达程度、地区市场需求条件、劳动者素质、创新基金、金融环境和创业水平等七项。5.创新的经济绩效。主要包括宏观经济、产业结构、产品国际竞争力、居民收入水平和就业水平等五项。)决定一个地区的经济长期竞争力。
通过表2,我们对中部五省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比较发现:
第一,长江三角洲地区总体区域创新能力居于全国前列,中部五省区则居全国中等偏后的位置,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创新能力远远高于中部五省区。
第二,中部五省区区域创新能力中的创新经济绩效尤其落后(均位于全国20位以后),说明中部五省宏观经济状况(人均CDP、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的优化度、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就业状况、产业国际竞争力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甚至与全国的平均水平也有一定的差距。
第三,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前列,其决定因素有以下几点:(1)十分重视对科技的投入和利用各种科技资源,真正做到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同时,这些地区非常强调利用国内外的科技资源为本地的经济发展服务。如上海、江苏,知识流动能力分别排在第二、三位。(2)企业的创新能力非常突出。长江三角洲地区企业拥有较多的研究开发人员、注重研究开发的投入、企业有很强的设计能力、重视技术改造、投入市场的产品多。(3)拥有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基础设施,尤其是劳动力素质较高。如浙江,是一个农村人口还较多的地区,但其创新环境排名却名列全国第二。(4)本地经济绩效突出,成为本地创新的巨大拉动力。
表2 中部五省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创新能力比较(2002)
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2002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21。
四、中部五省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互关系的比较
在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中部五省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逐渐呈现出以下特点:
1.以长江为纽带呈现出梯度推进发展趋势 目前,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作为我国重要的核心经济区域,在率先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不断地提升产业层次,将不适于在该区域发展、不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产业,特别是资源型、劳动密集型、土地密集型产业逐渐向其他地区转移。中部五省的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位于长江流域,与长江三角洲有着便利的水路和陆路交通,具有接收长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同时,在这一产业转移与引入的双向过程中,两个区域进一步深化彼此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产业跨区域转移空间进一步延伸。这两个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跨区域调整与优化,有利于经济资源在更大地域空间范围内得到优化配置,获得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带来的好处,有利于重组市场资源,优化生产力地域空间布局,获得规模经济收益。
2.区际分工合作具有一定的优势互补条件 长江三角洲与中部五省在资源和市场方面具有互补关系。中部五省的储量资源、产业基础与市场规模具有相对优势。在中部沿江四省中,安徽有人口6000多万,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煤矿、铁矿资源,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江西有人口4000多万,钨、铜、稀土等资源储量丰富且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湖北是我国重要的汽车、钢铁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制度与技术创新、对外开放、资金筹措、市场开放、国际化方面具有优势,而这正是中部五省所不具备的优势。可见,长江三角洲与中部五省在对外开放、资金筹措、资源开发、市场规模等方面的优势能够互补,为区域之间的分工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比较优势条件。
3.统一的多层次开放型跨区城市场体系逐渐形成 随着国内各区域之间的市场分割与垄断逐渐被打破,全国统一的市场经济体系也将最终形成,长江三角洲与中部五省的市场融合是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市场资源配置机制的日益成熟完善,对毗邻的中部省份的市场辐射与扩散效应增强,使存在发展差距的两个经济区域的生产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逐渐融合,形成统一的跨区域市场体系。在统一的跨区域市场经济体系中,市场价格、供求、竞争是生产要素、产品跨区域流动的主导力量,地方政府对生产要素与产品跨区域流动的非经济干预行为逐渐减少,将成为公平市场竞争秩序和规则的维护者,地方保护主义、区域封锁与垄断等阻碍跨区域市场经济体系进一步形成的障碍将逐渐消除。
五、加快中部五省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前面我们从经济结构、市场化进程、区域创新能力、相互关系等方面对中部五省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进行了全方位比较,可以看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市场化进程缓慢、区域创新能力差、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加快中部五省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同时,中部五省资源丰富,产业结构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互补性,两地之间具有进行分工与合作的现实条件。为此,我们认为,实现中部五省经济快速发展要做到:
1.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调整是中部五省在新世纪增强整体竞争力的关键。中部的工业主要集中在纺织业、食品工业、饮料工业、化学工业、黑色及有色金属工业和机械工业等,多为传统工业。尽快改变多年形成的第一产业效益低下、第二产业层次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状况,形成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和现代化产业趋势的产业布局,将直接改变中部地区欠发达的局面,促进本地区产业结构的协调优化,增强对全国经济的支撑作用。第一,要继续突出农业优势。东部地区由于受比较利益驱动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无论在总量还是相对份额上都呈下降趋势;西部大部分地区受自然条件限制,大力发展农业的潜力有限;而中部兼有东部和西部之长,又能有效避免两者之短,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大有可为。在巩固粮食生产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第二,合理开发优势突出的能源矿产资源,调整产品结构,进一步巩固工业基础。要大力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特色轻工业加工工业,提高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第三,在全面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同时,中部地区要根据旅游资源丰富和教育基础比较扎实的优势,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旅游和教育产业的机遇,采取得力措施,努力使旅游和教育尽快成为中部地区的支柱产业。特别是发展中部的教育产业,不仅具有良好的传统和基础,而且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全国性意义。
2.大力扶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全社会创造了大量的直接和间接需求,吸收了大量的社会劳动力,极大地促进了地区和社会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中部五省要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制定政策、优化环境,逐步引导它们向大规模、宽领域、高层次、外向型迈进。在国有企业转换过程中,鼓励集体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兼并和收购国有企业,实现各类投资主体在国家政策范围内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通过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优化重组,为工业经济结构优化提供内在动力。
3.加强中部五省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合作 中部五省应积极接受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的转移。这样,既有利于本地区非国有经济的发育和成长,又可以增加就业岗位,有利于缓解因经济体制转轨而形成的就业压力,而且对增加财政收入,提高中部地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也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还能激活需求和生产,带动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为此,中部五省应该做到:(1)构建统一高效的跨区域市场体系,促成产业结构调整的跨区域协调与互补传递,协调公共品投资与地方政府经济政策及相关制度安排。(2)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走市场化与可持续发展之路,最大限度消除生产要素、产品、产业跨区域移动的制度与非制度障碍,维护市场经济秩序。(3)狠抓投资环境的建设。从硬件看,要努力加速东中部(也包括西部)的交通通道建设,完善地带间交通体系;加强中部城乡基础设施的建设,树立良好的区域环境形象。从软件看,要为外部客商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周到的服务,尽量减少过于繁琐的审批程序和办事手续;要提供一定的财政税收优惠条件;为外部客商寻找合适的区内伙伴等等。(4)对东部放开一切可以放开的领域。将中部的产业更好地与东部的技术结合起来,积极主动地推进与东部经济的融合,促进中东部经济的一体化。(5)可考虑为东部提供专门的投资开发区,也可考虑建立东中部对口合作关系和机构,以加强东中部的经济技术合作。
4.着力提高中部五省的区域创新能力 区域创新能力的高低反映一个地区经济的长期竞争力。通过前面对中部五省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各项指标的对比,我们认为,着力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是中部五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为此,中部五省要做到:(1)积极推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用现代化技术武装传统产业,促进制造业的发展,有序地进行技术改造,促使这些产业实现技术升级,使传统产业在技术、标准等方面与国际水平接轨。(2)力促高新技术产业获得跨越式发展。中部地区可以充分利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密集、高科技人才众多的优势,建设武汉光电信息技术、长株潭城市群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基地,重点发展光电子、通信、激光、计算机、软件、网络以及自动化、传感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新一代专业化加工中心,发展生物技术特别是生物芯片、生物农药、新医药技术和产业,全面支持、建设生态大农业基地和环境产业基地;加速发展纳米技术,大力发展新材料工业;鼓励研制发展蓝牙技术,网络安全技术和量子计算机技术,占领新一代量子、电子产品市场。(3)推进产学研结合和跨省合作,提高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以促进科学技术知识从研究机构向知识应用机构的流动和应用。
收稿日期:2003-10-08
标签: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经济学论文;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