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实践”与“现实中的个体”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内涵的两个不同方面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革命实践”与“现实中的个体”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内涵的两个不同方面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革命的实践”与“现实中的个人”的辩证统一——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内涵的两个不同侧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侧面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两个论文,科学内涵论文,现实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规定性,直观上看,谁也不能否认就是它的科学性,但问题在 于,历史上从来没有一家哲学不是宣称自己是科学的哲学的,而一般又认为只有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诞生才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成为有史以来真正科学的哲学形态 。这样一来,似乎仅仅简单地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已经无法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 到底是怎么回事。因此在这里,必须而且只有进一步回答这个科学性的具体内容或其成 立的内在原因,才能说清楚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是有史以来真正科学的哲学形态。

从这一角度出发,我认为,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本质内涵,一个十分重要 因而不可忽视的方面在于,必须把它看作是“阶级性”与“实践性”的高度统一体。毛 泽东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 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 ,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注:《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 年第2版第1卷,第284页。)事实上,我们只有牢牢抓住而不是有意无意地背离这一点, 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内涵。那种离开“阶级性”来谈“实践性” 或离开“实践性”来谈“阶级性”,或者主观地抬高某一方面而有意无意地忽视另一方 面的做法,根本上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本质的割裂,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 上是有害的。

离开“阶级性”来谈“实践性”,似乎是抓住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以超越近代哲学的 根本所在,也在有意无意间顺应了长期以来国际上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议论的主 流,以为如此就取得了与人家较体面的对话交流的资格,但是这一理解本身是存在严重 问题的,它既没有真正抓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精髓,也无法解释现实中马克思主义 哲学具有强烈意识形态功用这一事实。这一理解在实际上至少有两个危害:一是使马克 思主义哲学重新沦为仅仅“解释世界”的旧哲学;二是使马克思主义哲学逐渐远离人民 大众,成为少数精英玩弄于象牙之塔的所谓个性化哲学。

离开“实践性”来谈“阶级性”,当前现实中虽然没有多少人有意识地这样做,但在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做法表面上看似乎抓住了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党性原则,充当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但由于它仅仅注意到了马克 思主义哲学的阶级属性,剥离了这一意识形式存在的物质基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特别是以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的物质生产活动,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严重的 现实危害: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将失去它作为一门科学存在的资格,而成为社会政治斗 争的殉葬品;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人必将深受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之 苦,社会主义运动也将因此而蒙受挫折。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什么“人学的空场”,但也不能笼统地讲“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 发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人”始终是从事着一定社会实践活动并由其所规定 的“现实中的个人”。如此就抓住了人之为人的根本,就揭示了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主 体力量所在,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始终自觉地坚守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 的利益立场。偏离了这一价值取向或利益立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本质不仅难以成 立,也难以理解。

在当前的学术理论界,存在着一种较普遍的现象,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里的“人 ”混同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域中“人”,如在讲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范畴 的时候,就不加分析地笼统地与所谓“人”联系起来,看起来似乎抓住了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要害,既讲到了它的“实践性”,又回应了像存在主义者萨特那样肆意曲解马克思 主义哲学本意的人的攻击。其实不然,因为如此一来,就在一个十分关键的地方不仅遮 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本质理解,慢慢抽去了其中特有的辩证唯物主义内涵 ,从而淡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的理论 旨趣,而且也扭曲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实践”内涵,使之沦落为一个范围极其 宽泛,几乎可以任意解释、主观色彩很强的概念。对这种现象,有必要予以纠正。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整个人类既有文明特别是近代西方文明的集大成者,对于其中的 人文主义传统不仅仅是给予了充分注意,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扬弃的态度使 之发扬光大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人”的理解方面,一个根本不同于前人的地方在 于,它是彻底唯物主义的。所谓彻底的唯物主义,就是把物质的观点贯彻到自然、历史 、思维发展等人类实践活动所及的一切领域,不给任何唯心主义的怪想留下一点地盘, 表现在对“人”的理解上,就是把“人”看作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有其自身存在的运 动方式;就是能够抓住事物的根本,按事物的本来面目来认识事物,表现在对“人”的 理解上,就是能够抓住人之为人的根本。那么,什么是人的存在方式或曰人之为人的根 本呢?古往今来的哲人们对此作出了极为不同的回答,如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政治的动 物”,近代启蒙学者拉美特利认为“人是机器”,存在主义者萨特主张人的“存在先于 本质”,而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 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1卷,第56 页。)“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1卷,第67-68页。)不仅如此,马克思更认为,“他们是什么样的 ,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 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1卷,第68页。)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人”,既不 是近代唯物论者眼中与一般动物没有什么区别的、仅仅感性直观的“一般人”,也不是 如唯理论者眼中那种经过知性抽象以后仅仅能够“思维”的、纯粹“理性”的人,而是 从事一定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物质生产劳动并为其所规定的“现实中的个人”。这正如 马克思所说:“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 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 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 民出版社1995版第1卷,第71-72页。)抓住了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特别是物质生 产活动,也就抓住了破解“人是什么”这个历史之谜的钥匙,马克思主义哲学也由此确 立了它关于人的本质观的无可取代的科学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深刻地揭示出“人们之所以有历史,是因为 他们必须生产自己的生活,而且必须用一定的方式来进行:这是受他们的肉体组织制约 的,人们的意识也是这样受制约的。”“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1卷,第73页。)这就是说,唯物史观的 创立,所以有史以来第一次把关于社会历史的学说建立在真正科学的基础之上,是因为 只有它,才真正深刻把握住了推动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真正动因即一切历史的真正发源 地。这个真正动因或发源地表现在社会历史哲学层面就是承认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 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整个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最一般、最根本的原因:表现在 经验现象层面,就是承认生产实践、社会政治斗争(包括大规模的激烈的阶级斗争和社 会稳定时期的各种改革运动)、科学实验等社会实践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直接动 因;表现在社会价值倾向层面,就是毫不避讳地肯定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力量——无产 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者的地位。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社会生产力越发展,无 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这种历史主体地位 不是随之淡化和消失,而是愈来愈在更大程度上成为现实。一句话,世界历史的光辉未 来将由他们来创造,归根到底也是属于他们的。这从而也说明了共产党人必须始终立足 于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必须始终保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最深刻的历史原 因是什么。

哲学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本质上是受相应的经济基础制约的。 在阶级社会里,一定的哲学意识形态总是对一定阶级利益和意志的反映,没有也不可能 有什么超阶级、全人类的所谓“哲学”。资产阶级哲学家常常把自己的哲学说成是超阶 级的、代表全人类的,但随着资产阶级渐渐背离整个社会生活包括其肉体和灵魂的真正 发源地——物质生产活动,曾经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并且因而发挥过积极作用的那些 “普遍性”的口号——自由、平等、博爱等必然会失去它的号召力,不管这个阶级以何 种方式鼓吹自己的“全民性”,这个阶级因其狭隘的利益立场会越来越暴露出其阻碍生 产力发展的一面,他们越是极力巩固既得利益,就越发显示出其反人民的一面。而作为 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力量的无产阶级,一当他们认识到现有的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已 经不再反映他们的根本利益时,他们便会提出种种变革现状的要求,但是由于“无产阶 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 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87页。),无 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身,因此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愈益暴露, 无产阶级提出的这些变革要求所代表的社会范围就会愈益扩大,内容就会愈益深刻,产 生的实际效果就会愈益明显。完全可以说,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充分暴露、无产阶级为 这一目标而自觉奋斗的那一刻起,它就历史地成为“人民群众”的总代表,这一身份的 存在将一直延续到无产阶级自身也被消灭为止。这正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说:“只 要阶级的统治完全不再是社会制度的形式,也就是说,只要不再有必要把特殊利益说成 是普遍利益,或者把‘普遍的东西’说成是占统治地位的东西,那么,一定阶级的统治 似乎只是某种思想的统治这整个假象当然就会自行消失。”(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第101页。)

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无产阶级是历史发展到今天为止真正意义上的“人民群众” ,这个阶级在其先锋队共产党人的带领下为自身彻底解放而自觉奋斗那一天起,就必须 而且只有做到最大程度地了解和把握自身所处的历史境遇以及为了彻底摆脱这种历史境 域所必需的一切历史条件,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马 克思主义哲学才自觉地把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作为自己的“心脏”,而广大人 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则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头脑”。这就是说,马克思主 义哲学与以往一切统治阶级特别是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的狭隘性、虚伪性正好相反,它从 诞生之日起,就毫不隐瞒自己的阶级性质和根本目的,就公然申明是为无产阶级和广大 人民群众服务的。这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 ,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明和伟大 之处,也是其始终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历久弥新的深刻动因所在!

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产生,在最直接的意义上是同无产阶级作为一 个独立的政治力量逐步登上历史舞台相联系的。对此,列宁写道:“什么是哲学唯物主 义,为什么离开它是错误的、危险的、反动的,对这些问题的争论总是同‘马克思主义 的社会政治派别’有‘真正的现实的联系’,……”(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9 0年版第17卷,第58页。)。毛泽东则进一步指出:“人们能够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 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 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注:《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 1卷,第283-284页。)。对此,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在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本性 的时候,似乎只是把眼光盯在什么三大来源、两大发现,抑或是什么“在科学实践观的 基础上实现了哲学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云云。应该说,这样讲也不为错,但由于对 其中关键的一点即无产阶级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形成,从而为人类真正以整体 、系统、运动的眼界观察、把握世界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历史主体条件,没能给予足够的 关注,就难免在一定程度上使各种研究、讨论存在着或隔靴搔痒、无关宏旨,或前后矛 盾、无暇自救,或欲说还休、欲罢不能等各种尴尬境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之服务的阶级力量——无产阶级,一个根本不同于以往任何阶级地 方在于,它是现代机器大工业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 必然产物,真正代表了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人类社会前进的历史大方向,因而 自身利益又是同其他劳动人民群众的利益根本一致的。这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所说: “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 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 283页。)其实所谓无产阶级是一个“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我理解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 讲的。

现代机器大工业的日益迅猛的发展事实上是在宣告人类任何狭隘私利和短期行为的破 产、第一次使全人类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特别是能量转化与守 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细胞学说等三大发现已经把近乎整个自然界的演化图景比 较清晰地展现在人类面前,这些客观条件的存在加上无产阶级置身其中的历史处境及其 自身利益实现的客观要求,在根本上决定了这个阶级必须具备历史上其他任何阶级都不 具备的远大的目光、宽广的胸怀和彻底的革命精神,必须深刻地认识和把握社会历史得 以运动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因及其客观规律。正因为如此,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唯一能 够以“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一种态度,更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受到认识 和实践主体所在阶级立场的制约,同时还受到整个人类现有实践活动范围的限制。所有 人的认识都是在既有的条件下对这些既有条件的认识,无产阶级当然也不例外。因此, “实事求是”科学态度的历史性确立始自无产阶级独立地位形成那一刻,而当无产阶级 获得彻底解放之日,“实事求是”也将彻底屏弃它那最后一点阶级局限性,成为每一个 人的自觉行为。)的态度对待人类的全部历史和文化遗产,拨开一切阻碍人们认识历史 真相的各种“迷雾”,还历史以本来面目的这样一个阶级主体。如此,作为无产阶级“ 头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是最彻底唯物主义的,因而也必然是唯一科学的。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以以对自然、社会、思维等总之是整个世界予以把握的 “科学的哲学”出现在世人面前,决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哪个人主观杜撰的产物,它是 在社会生产力、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需要的推动下产生的,它也只 有自觉地服务于这个伟大的实践进程,才有存在的必要和谋求进一步发展的可能。因此 ,作为这样一个先进阶级的“精神武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然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回 避自身所具有的阶级属性,相反,它越是自觉和彻底地承认并贯彻这一点,就越是符合 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越是能为人们所掌握,变成改天换地的强大的 物质力量。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实践”只能被理解为“革命的实践”,由此也决定了马克 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已经彻底超越了一切形而上学的绝对真理体系,成为一种思维与存 在、知与行、情与理高度统一的哲学。这里的“实践”主要应被看作是特定实践主体即 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而不是其他什么东西。偏离 了这一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本质不仅难以成立,也难以理解。

在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规定性的理解问题上,当前一个比较流行的看法认为,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它是建立在科学实践观基础上的,因而它的根本特征 甚至唯一特征就是“实践性”。应该指出,当前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种种模糊或偏颇 的理解中,这种把“实践性”抬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特征之首要地位的做法是影响较 大的,也是需要予以澄清的。

循此思路,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乃至为什么在 现实中既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导意识形态,同时又是作为一门科学而存在的问题,就凸 显出来了,并且越发引人困惑。因为按照这一理解,特定的实践主体一旦退居次席或被 模糊掉,“实践”就成了一个可以任意发挥的概念了——不管是人的主观意识活动,还 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等等总之只要是“人”进行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实践”,而马克 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实践”是指“社会实践”,根本上是指“现实的人”也即一定历 史条件下的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进行的“革命的实践”。与上述问题相伴随, 紧接着的一个问题就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十分鲜明特征的“阶级性”的地位就 变得无法理解了,至少是与“实践性”的关系变得模糊而遥远了,而这又是同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本质特征以及它的历史使命相矛盾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不同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主要地方在于,它从产生之日起就非常 自觉、坚定地把这个理论建立在人类社会实践特别是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之上并贯彻到 底。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说“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如果没 有科学实践观的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也就难以成立,“实践性”也就不 会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显著的特性。但问题在于,我们应该怎样理解科学实践观 特别是“实践”范畴的内涵以及它的确立对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意义呢?

实际上,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以前,“实践”这个概念早就有了,但无论是黑格尔 还是费尔巴哈,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因而都没有能够给予这个概念以真正科学 的内涵。在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体系里,“绝对观念”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其他诸 如“历史”、“实践”甚至“自然界”都不过是“绝对观念”的自身运动的表现罢了, 因此,“实践”在他那里仅仅具有观念活动的内涵,本质上是他的整个绝对唯心主义大 厦的一个纯粹的逻辑范畴;而在“下半截是唯物主义,上半截是唯心主义”的费尔巴哈 人本学唯物主义那里,“实践”也有其一定的位置,不过只是人的自然本性——“爱” 这一人类抽象感性活动的同义反复而已,除此以外,再没有更多的含义,因此,“实践 ”在他那里,纵使稍稍具有了些“感性”的成分,但由于他只是把“感性”、“对象” 、“事物”仅仅从直观的角度,也即仅仅当作“客体”来理解,而不是从“主体”的角 度,当作人的感性活动来理解,因而,虽然它牢牢地抓住了“实践”的感性现实性的一 面,但“实践”的主观能动性的一面却被他所批判的唯心主义以同样偏颇的形式向前发 展了。

马克思在他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 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7页。)还说:“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5页。)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马克思主义 哲学在最完整、最具体的意义上恢复了古希腊哲学“爱智慧”的传统,成为迄今为止关 于整个世界的唯一科学的哲学形态。

“爱智慧”的“哲学”本质上应是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知与行、情与理的高度 统一,这个统一的真正基础不在矛盾的任何一方,不是主体——如“绝对观念”——生 成客体,从而实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也不是客体——如机械唯物主义者眼中的“自然 界”——简单地决定主体,从而达到人与环境的协调一致,根本上在于促成这个矛盾所 以存在乃至发展变化的矛盾双方相互作用的运动过程。哲学意识形态中的观念对立就其 直接意义来看,其实就是现实经济生活中各阶级阶层在社会中不同利益地位的反映。因 此要实现主与客的高度的、真正的统一,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不仅受制于一 定历史环境下的整个人类物质生产条件以及认识主体自身的能力,同时还由于现实中的 人无不生活无一定的阶级背景下,因此也与认识主体所处的阶级立场直接相关。换句话 说就是,只有不为现有阶级立场所羁绊、能够从根本上超越阶级局限性的那个阶级才具 备达到这一步的能力。由此而言,对于古希腊人来讲,他们把这个世界看作是混沌统一 的整体,主要是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很有限,人们的实践活动范围极其狭窄, 与此相适应,当时阶级分化和对立也只是处于一个形成过程中,因此人们还没有利益立 场上的自觉不自觉的归属;对于近代哲学家来讲,他们处于新兴的资产阶级上升的历史 阶段,迫切需要能为他们的利益实现而服务的精神武器,社会中一些哲学家抓住当时不 断发展的自然科学成就(主要是物理学),以此作为认识和把握整个世界的支撑点,对抗 和反对封建主及其意识形态——中世纪宗教神学对人的压迫和束缚,于是这样的生产力 发展水平以及上升阶段资产阶级的实际需要,就在客观上造就了高扬人的主体性、被后 来的黑格尔批评为“支离破碎”的所谓“科学的科学”;面对“形而上学”领域经验论 与唯理论的尖锐对立和冲突,有着深厚自然科学素养的康德依稀看到调和二者达到一个 新的统一的可能性,但这种努力所以归于失败,当然主要是由于当时还不具备这样做的 充分的实践条件,但资产阶级作为一个“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本身尚在进一步形成过程 中,不能不说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及至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的客 观唯心主义哲学大厦的诞生,不仅意味着此时人类实践活动特别是自然科学发展的深广 度已经达到足以产生“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这样伟大观念的历史时刻,而且标志 着资产阶级作为一种“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已经成为事实。黑格尔哲学的产生由此标志 着整个资产阶级哲学意识形态的终结和一种崭新哲学形态即无产阶级哲学的即将诞生!

以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所以会在19世纪中叶开始走向终结,根本 原因在于他们不了解也不可能了解“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 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而所以如此又在于他们本质上是为走向没落的资 产阶级服务的,资产阶级偏狭的个人主义利益立场与逐渐社会化的生产力发展日趋不相 容,这就制约了这个阶级的眼界不断趋于保守和封闭,他们的主观意识越来越远离客观 实际,最后把自己完全封闭在精心构造的思辨形而上学的“哲学”体系里,在虚幻的世 界里最大程度地满足自己对所谓“绝对真理”的渴求,因而是无论如何也实现不了“思 维”与“存在”或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当历史发展到19世纪中叶,特别是随 着机器大工业和自然科学的进一步蓬勃发展,崇尚个人主义、惟利是图的自由竞争的资 本主义逐渐走入穷途末路,这些在社会历史观上唯物主义越来越少、唯心主义越来越多 的资产阶级哲学,面对日益纷繁复杂和变化多样的观实世界,越来越感到自身那套话语 的贫乏无力,但在它们立足其上的旧的经济基础尚未发生根本变革以前,这些哲学自身 无论怎样左冲右突,无论怎样进行“重建”或“改造”,无论怎样高喊“回归现实生活 世界”、“面向事物”,无论怎样自命为“科学的哲学”,由于它们实际上在远离而不 是在接近活生生的“社会实践”——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实践”, 因此就决定了其逐渐走向衰亡、丧失自身合理性的大趋势将日益明显。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以能够开启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类认识的发展道路,第一次赋予关于 社会历史发展的学说以真正科学的地位,根本原因在于它从诞生之日起就非常自觉地把 自己建立在“革命的实践”基础之上——承认自己来源于这个“革命的实践”,服务于 这个“革命的实践”,在这个“革命的实践”进程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所以称之 为“革命的实践”,一是为了与历史上那些所谓的“实践”相区分,凸显“物质生产活 动”在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根本性、革命性的作用,更好地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相关内涵;另外就其内容来看,主要是因为这个“革命的实践”不同于以往一切所谓“ 实践”的地方在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要想彻底摆脱一切现实的束缚,赢得自身 的彻底解放,唯一的办法就是必须“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很显然,这将是一个相当艰苦而漫长的奋斗过程,然而这也正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者即共产主义者”所要着眼解决的“全部问题”。实际上,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那里,人 类社会实践特别是物质生产活动的进程,与无产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谋取自身解放的奋 斗历程,实质上是同一个历史进程的两个方面,所谓同一个历史进程不是别的,就是为 马克思主义所揭示出来的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生长点也就是这个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无时 无刻不在进行的旨在争取自身解放的“革命的实践”,离开了这个“革命的实践”进程 ,即不自觉地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而服务,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会 走向邪路,归于消亡。在当前强调这一点,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当代新的历史条件 下,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想谋求进一步发展,就要打破地域局限和一切不应有的条条框框 ,真正树立世界胸怀和历史眼光,坚定地立足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立场,融 汇古今,博采众家之长,更加自觉地为其“革命的实践”提供最具时代特色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赖以生存的全部条件所在,也是它不断走向新生的唯一可 行的道路。舍此,一切所谓“研究”、“发展”,最终都只能化作泡影。

由此看来,科学实践观所以成为“科学”的实践观,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天然地 与创造历史的真正主体——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休戚与 共,从而第一次把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看作是一个有其客观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看作 是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所决定的、由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这个历史主体力量的 “革命的实践”活动所具体推动的、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实现了尊重社会发 展客观规律与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高度统一。如此,“实践”就一反以往的那种仅仅具 有主观性或客观性的片面性、狭隘性,日益被建立在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发展等全 部所谓客观事实的基础之上,成为了联系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的中介和桥梁,具有 直接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的辩证统一体即“革命的实践”。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要考察的就是现实无产阶级为争取自身 解放而自觉不自觉进行的各种社会实践以及进行着这种社会实践的无产阶级自身。在这 里,工业无产阶级及其所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出发点就是为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的彻底解放而服务的,这一点体现在对待自身的 态度上当然也是最彻底的,即能够以正确、高度自觉的态度对待和处理理论自身与社会 实践的关系,能够始终勇立潮头、与时俱进,永葆青春活力。正因为如此,所以也就在 最大程度上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以往任何哲学都不具有的严格的、高度的科学性 。作为对这一历史的客观事实的正确反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基本内容上呈现为“革 命的实践”与“现实中的个人”的高度统一,理论特征上表现为“阶级性”和“实践性 ”的高度统一,既是进行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是进一步理解和把握为它所考察的历史事 实的需要。

要言之,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没有“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实践 ”是无主体的“实践”,而脱离开具体的历史的“实践”特别是“物质生产活动”的“ 无产阶级”或“人”又只能是抽象的“主体”。我们如果把“实践性”放到马克思主义 哲学首要的位置或有意无意地等同于其“科学性”本身,那鲜明的“阶级性”势必被忽 视或淡化,无产阶级政党赖以建立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就无从谈起。如果像过去极“ 左”年代仅仅抓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立场不放,看不到这一阶级立场背后所蕴涵的 更为深刻的物质动因即“物质生产活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际地反对并改 变现存的事物”,推动自身不断走向彻底解放,那么“阶级性”所赖以存在的坚实物质 基础就将被消解,无产阶级政党为之奋斗不息的根本宗旨就将变得虚无缥缈、不可琢磨。

标签:;  ;  ;  ;  ;  ;  ;  ;  ;  ;  ;  ;  ;  ;  

“革命实践”与“现实中的个体”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内涵的两个不同方面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