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研究与思考论文_李赫

初中数学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研究与思考论文_李赫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浸潭镇第一初级中学 511885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对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以及灵活变通的能力,并且这种能力并不只是应用于数学课堂,对学生以后的发展都是有利的。本文将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前预习的意义着手,简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前预习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前预习 有效路径

前言:在对任何学科的学习中,预习都是作为重要的环节,学生将上课之前所学的知识提前进行自主探究与思考,学生可以提前预习内容,自己摸索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都是那些地方,在上课时就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去听。课前预习作为最重要的一项学习环节,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当前在初中阶段,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处于基础阶段,学生对预习的认知有一种误区,认为预习不预习都不重要,但是这样会在教师讲课时效果不理想。教师为了教学的课堂有效性,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课前预习。

一、课前预习对学生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听课效率和教学有效性

课前预习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课前的知识,在学习中可以提高效率。通过自己预习教材,可以自己遇到不懂得查阅资料,在学生自己探究过程中可以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在听课的时候学生可以更加具有针对性。

(二)锻炼自身自学能力

预习的真正含义就是要让学生自学,在初中学习中,教师都会为学生制定预定的提纲,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提纲去预习,这本身就是对于学生能力的一种体现。预习一般情况下都是要学生独立探究与思考,预习不仅仅是学习的是基础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去思考新的知识。学生自己探究知识还会发现数学中的魅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初中数学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研究

(一)师生共同制定预习计划

课前预习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在预习中要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这样会让预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基本都是一言堂,基本都是教师强制为学生制定计划,不会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大部分都是教师直接制定好发给学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制定的学习计划都是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步伐走,会限制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师要适当转变教学观念,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师生共同制定预习计划,这样学生也会对预习产生兴趣。

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知识时,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商议预习计划。教师可能会认为学生要多做题,通过做题来提高对知识的熟悉度。学生可能会认为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应该要把基本的概念和特点做一个认真的预习,将定义和特点自己思考。通过师生的共同沟通教师为学生设置了一个思考问题:商城里新进了一批电视机,一共有160台,这个进货量是之前的2倍,而去年的进货量是前年的4倍,前年这个商场里进了多少电视机。在解决方程时最重要的就是弄清楚数量关系,通过数量关系建立方程式。通过师生的共同配合,学生都会在练习中对知识理解得更深刻。

(二)制定前置性作业

教师和学生一起制定了预习计划,还可以适当地制定前置性作业。教师在布置前置性作业时,设置的难度不要太大,可以从基础知识出发,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在课堂中学习完整体的知识结构时,教师可以再设置一些有难度的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有难度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自主探究。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基本性质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置,可以设置一些填空题,让学生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基本概念。设置的题目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加深难度,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和问题听课,不可以将问题设置难度过大。教师在讲课时要尽量留给学生自己的时间多一点,让学生和同学交流或者谈一谈自己预习的感受。

(三)从兴趣点作为预习切入点

传统教学模式很注重教师的讲授,而却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学习能力,这种方式长时间实施将会降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只有改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人教版初中数学中有一章为对称图形,首先老师要布置课前预习作业,对知识点有详细的了解,并观察生活中接触到的对称图形。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作用,对对称图形的知识有基本的了解,并发现生活中的对称图形,让同学做好准备,然后在课上和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同学们通过课上的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课堂上得到肯定,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对对称图形知识的基本认识,老师要指导学生制作自己的对称图形,比如圆形、方形等。做好后学生们之间进行展示并求学生们图形的面积以及自己的图形是对称图形的特定。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们有更好的学习心情,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并不单单是应用在数学中,而是要鼓励学生将预习发挥到学习任何学科中。教师也应该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佘宁刚.略谈如何做好初中数学课前预习[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2):123.

[2]王雅瑜.浅谈初中数学课堂预习指导的意义和方法[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9):489.

论文作者:李赫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9月总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6

标签:;  ;  ;  ;  ;  ;  ;  ;  

初中数学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研究与思考论文_李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