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研究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临床价值论文_杜敏

对比研究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临床价值论文_杜敏

黑龙江省佳木斯中心医院 154002

摘要:目的 探讨并分析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4年7月—2015年4月接收入院的104例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严格按照随机数字分表法原理,将104例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均52例患者。其中,观察组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实施生化检验(其检验项目,主要包括:果糖胺值;血清甘油三酯;空腹血清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糖耐量实验);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尿液检验法(干化学葡萄糖氧化酶法)。全面分析两组的检验结果,并将其和临床诊断的结果做对比,以得出检验的有效率。剖析并比较两组的检验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检验有效者,共50例,所占百分比为96.15%;对照组检验有效者,共41例,所占百分比为78.85%。观察组的检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提示,生化检验在糖尿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性。结论 和常规检验法相比,生化检验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因此,为能进一步提高我国临床医学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诊断的准确性,我们可将生化检验法作为糖尿病临床诊断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生化检验;有效率;糖尿病;应用价值;临床诊断;对比研究

糖尿病的主要特点为:慢性高血糖,其发病基础来自于两方面,即①胰岛素分泌缺陷;②胰岛素抵抗。现阶段,糖尿病在所有类型的非传染性疾病当中,高居第三位(前两位依次为:心血管疾病、肿瘤)。由于糖尿病具有隐匿性发病以及病程长等特征,所以,患者在发病后,其日常生活与身体健康都将会受到巨大的影响。对此,需在患者发病后,对其实施有效的诊断,以为患者后期的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该研究,笔者采取了生化检验和常规检验这两种方法,分别对两组(各52例糖尿病患者)实施检验,同时将检验结果和临床诊断做比较,以得出各组检验的有效率,为临床诊断工作提供依据。现将针对该研究的内容,向广大社会人士作出以下几方面的陈述,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7月—2015年4月该院共计接收208例糖尿病患者。现从中随机择取104例,作为该研究的主要对象。借助随机数字分表法,将104例患者等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27~78岁,平均(53.81±9.26)岁;病程0.5~19年,平均(10.3±7.4)年。对照组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27~80岁,平均(54.16±9.22)岁;病程0.5~18年,平均(10.6±7.5)年。两组在年龄、病程以及性别等方面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52例患者采用生化检验法。该组使用到的检验仪器,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型号:“日立-7100”;产自“日本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检测项目主要包括5项,分别为果糖胺值、血清甘油三酯、空腹血清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糖耐量实验。对照组52例患者行常规尿液检验。该组使用到的检验仪器,为迪瑞公司生产的H-100尿分析仪。

1.3 临床观测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此后,再将两组的检验结果,与其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

1.4 检验有效率的评定标准

若检验所得的结果和临床诊断相同,则判定为检验有效。反之,则为无效。

1.5 统计方法

该调查的所有数据均以SPSS 20.0 软件,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经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对比实验组生化检验和临床诊断的结果具有一致性的患者,共计50例,所占百分比为96.15%;对照组常规尿检和临床诊断的结果具有一致性的患者,共计41例,所占百分比为78.8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深度剖析后发现,观察组的检验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78.8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进行临床检验的结果。

3 讨论

综上所述,糖尿病为内分泌代谢紊乱类疾病,主要致病因有两大类:其一为遗传因素,其二为环境因素。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多发于中老年群体。调查数据,显示:在年龄>20岁的群体中,女性出现糖尿病的概率在8.8%左右,而男性的发病率,则在10.6%左右。当人体出现糖尿病,且未能接受及时的对症治疗后,其机体将会表现出两类病变:一为大血管病变,二为微血管病变。此时,患者会出现下述几种症状,它们分别为肢端坏疽、双目失明、心血管事件、肾功能衰竭。严重时,还会诱发脑血管病变等其它类型的并发症。

现阶段,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是越来越多。其中,因出现心血管事件而导致死亡的患者,占据总百分比的70%左右。对此,糖尿病的诊治工作成为了我国各大医疗机构的重中之重。

过去,临床糖尿病的检测方法主要是尿检法。但该方法与临床诊断的结果,却不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使得部分患者无法立即确诊,进而耽误了其早期的治疗,导致患者的病情是越来越严重。现在,医疗技术的改进与创新,使得我国临床糖尿病的检测方法得到了突破。目前,生化检验法在临床检测中成为了主流,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成果。其中,生化检验所使用到的仪器多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其不仅具有方便快捷等优势,还能对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包括:果糖胺、血清甘油三酯、空腹血清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糖耐量实验)进行准确的测定,既减少了检验人员的工作量,又缩短了检验所需的时间。在相关临床指标中,果糖胺的实际检测值,能反映出糖尿病患者病情的恢复情况;空腹血清葡萄糖的水平,能反映患者血糖的实际变化情况;血清甘油三酯,当检测出其值有升高趋势时,可判定患者出现了糖尿病;若糖耐量明显降低,则显示患者的病情将转为真性糖尿病;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则能反映出患者当前血糖的控制情况。

该研究:实验组生化检验的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常规尿液检验的有效率为78.85%。实验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生化检验法诊断糖尿病的准确率,远高于常规检验法。

总之,生化检验法作为一种较为新型的临床检测方法,其在糖尿病中的合理应用,不仅能提高患者临床诊断的有效率,使其能在发病后得到早期的救治,同时还能为患者后期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参考文献:

[1] 胡洪兰.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在临床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比较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3):81.

[2] 吴玉晗.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临床应用及价值[J].医药前沿,2015(11):186-187.

[3] 陈进.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及价值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1):88.

[4] 刘晓田.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5(8):134.

[5] 王黎光.糖尿病患者应用生化检验的临床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5(20):103-104.

[6] 李冬梅.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1):94.

[7] 鲁文娟.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及价值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2015(14):9.

[8] 吴云.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5(7):151.

[9] 郭振秀.糖尿病患者应用生化检验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8):5-6.

[10] 杨晓曼.生化检验指标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4(21):76,78.

[11] 叶希康,陈华,李少丹,等.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和胰岛素、C肽变化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13):40-43.

[12] 杨丽丽,董建成,卞尧尧,等.果糖胺检测对糖尿病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5(7):621-626.

[13] 闫岩,林淑霞,梁颖,等.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5(9):240-241.

[14] 徐正挺,杨敏.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及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40):136.

论文作者:杜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9

标签:;  ;  ;  ;  ;  ;  ;  ;  

对比研究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临床价值论文_杜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