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以农村土地调查过程中应用的技术为研究对象,以多年土地调查工作经验为依托,对农村土地调查过程中的常用技术进行总结,并对几种常用技术进行对比,以总结出集全野外与内外业于一体的土地调查综合方法,为国土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土地调查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土资源管理;土地调查技术;全野外与内外一体化
引言
为保障土地资源的有效应用,明确各个区域的土地使用情况,促使国土资源部门明确土地数量,土地使用情况。通过应用遥感技术,可保障国土资源调查的持续性性。遥感技术作为一种新型、优越的技术手段,在各行各业内均得到了广泛应用,且取得了显著成效。
1土地调查技术的内涵
土地调查数据结果直接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科学支撑,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多年来国地资源管理中的农村土地调查结果不仅为土地利用规划、用地审批、耕地及农田保护、土地开发及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提供最基础数据,同时也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提供基本依据,在促进国土资源科学管理的基础上为国家土地监管提供依据。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土地调查在为各级政府制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的同时,也有效参与到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中,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依据。在土地调查工作实施过程中要采用有效的调查方法,以获得无偏差高效的土地调查数据。
2土地调查技术
2.1全野外法
全野外法的划分是根据土地调查的内外业部分的侧重点来进行的,主要是外业时间和调查时间所占比例较大。全野外法的工作流程是先对数字影像图进行校正,之后进行数据源的收集,与此同时对数字正射影像图进行内业解读,在此基础上输出工作底图,进而开展外业调查。全野外调查法的内业部分的解读主要是通过数字正射影像图对村名、村之间的行政界限进行矢量化。这种矢量化是建立在原土地变更数据库和权属协议书基础上的,在此过程中不预判地的种类。
2.2内外业一体化法
内外业一体化法是目前国内比较先进的土地调查技术方法,主要是业内部分占用的时间比例较大。内外业一体化法的工作流程是先对数字正射影像图进行校正,在收集数据源的同时进行全部内业解读,通过内业检查后输出工作底图。内外业一体化法在进行内业解读的同时辅助外业调查并预判,除了对各行政村的村名和行政界线进行矢量化之外,还对自然村名、各种地类和地类范围的预判断等进行确定,在内业预判后检查预判结果。内外业一体化土地调查技术对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比全野外法要高,技术人员在应用内外业一体化土地调查技术时,不仅要掌握外业调查技术要点,同时要精通业内数据处理软件。全野外法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土地调查作业时需要与内业作业工作人员进行数据交接,此过程数据质量得不到保证,作业速度低,同时容易造成数据丢失。全野外土地调查法适用于数字正射影像模糊,其优势是可以减少内业作业时间。
2.3补测地物法
补测地物方法主要有简易补测法和仪器补测法。简易补测法是较常用的补测地物法,主要是利用几何原理,通过简单的测量工具对新增加的地物进行补测,主要包括直角坐标法、截线法等,适用于面积较小且较规整的补测地物,在实测时需要周围有较多与影像进行对照的明显地物点作为控制区域。仪器补测法主要是利用土地测量仪器对新增加的地物进行补测的方法。农村土地调查过程中由于外业调查范围广,工作环境差,利用仪器补测法容易完成土地调查,同时能降低调查费用。仪器补测法主要是全站仪法、GPS补测法等,都是将补测地物附近有明显特征的地物作为已知点,通过仪器测量已知地物到补测地物之间的坐标增量,再将数据插入工作底图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全野外与内外业一体化综合法
在农村土地调查作业过程中全野外法和内外业一体化法都是常用的技术方法,两种土地调查方法主要依靠内外业工作量进行区分,同时反映在对作业成果的检查上。从作业效率上内外业一体化法高于全野外法,因为全野外法室外作业工作量大,而内外业一体化法内业作业工作时间长。全野外法主要是通过业内少预判对土地类型、自然村名和线状地物进行实地调查;内外业一体化法主要是通过内业充分预判断,外业作业进行检查、修改和辅助进行土地调查。全野外法的劣势是外业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在作业过程中除了对线状地物进行宽度采集、对村名进行反映外,还在对地类范围进行确定;内外业一体化法主要是对室内和室外的工作数据进行修改采集,在减少外业工作量的同时增加了对内业和外业数据的检查环节。内外业一体化法的优势是有充分的内业预判作支撑,减少了外业的工作量;在内业作业环节对地类进行判别,在外业作业时对地类、范围及位置等进行检查;更方便的反映外业调绘情况,可以对预判数据进行检查和修改。在进行农村土地调查时通常采用内外业一体化和全野外法综合使用。特别是对山区和丘陵进行土地调查时,针对影像模糊、影像地物阴影多的区域利用全野外法;对影像清晰的区域利用内外业一体化法。
4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就实际情况而言,遥感技术使用便捷、成本较低、且监测速度较快,可切实保障国土资源管理与调查工作开展质量,强化国土资源信息的获取。在国土资源调查中,遥感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土地变更调查、矿产开发调查,详细分析如下。
4.1土地变更调查应用
土地变更调查中,遥感技术的应用,能够实时掌握土地情况,就土地变更系统可及时更新,并做出对应的影像图。工作人员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土地影像图,可实现土地使用情况的监测,制定针对性的利用策略,切实发挥出土地资源的价值。通过应用遥感技术,能够及时发现土地变更情况,并深入分析土地变更单合理性、科学性,一旦发现缺陷,通过及时整改,可保障地籍现势性,确保土地资源的有效性。总而言之,遥感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内的应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4.2矿产开发调查应用
通过应用遥感技术,能够强化矿产资源调查、开发、利用,随着各类新技术出现在矿产资源调查中,加速了矿产开发速度,高光谱遥感技术在矿产开发调查内的应用,可实现开矿区域岩石、矿物质的识别,有效精准获取各项数据、信息。基于矿物诊断广谱特性基础上,可实现地表岩石、矿物质的精准识别,保障地质填土的精细化。
结语
国土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土地调查技术主要有全野外法、内外业一体化法和补测地物法。其中,全野外法和内外业一体化法应用比较普遍,为了获取精准的土地调查数据,基本采用全野外法与内外业一体化综合法,以获得山区和丘陵影像模糊区域的土地调查精准数据。
参考文献:
[1]来丽芳.浅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县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的建设流程[J].科技资讯,2009(S1):54-56.
[2]周莉,吴成亮,侯波,等.云南省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土地权属与有效保护关系的实证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02):225-228.
[3]邹艳红,刘玲玲,姚封.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的建立和土地利用分析———以怀仁县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为例[J].城市勘测,2010(02):13-18.
[4]李涛.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调查中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8,10(18):17-18.
[5]唐丽华.国土资源管理中的遥感技术研究[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8,33(5):106-107.
[6]张东.国土资源遥感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农业与技术,2018,38(2):253-255.
论文作者:陈文雪,程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土地论文; 地物论文; 野外论文; 技术论文; 作业论文; 遥感论文; 数据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