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讨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治患儿180例,年龄1~10岁,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肢体语言沟通,分析对照两组患儿在护理前后遵医嘱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完全抵触率6.2%,对照组16.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完全接受率(46.2%)明显高于对照组(35.0%)。结论: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不但可以加强小儿的遵从医嘱的意愿,并且对护理满意度也有所提高,因此,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肢体语言 沟通 小儿 护理 满意度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小儿护理工作不但可以采用语言沟通也可以采用非语言沟通。而非语言交流技巧又包括:护士的仪表、倾听技巧、体态语言、肢体语言沟通等。小儿护理过程中不仅要面对无法正确描述疾病症状及需求的患儿,还需要面对患儿的焦虑、焦躁、顽皮及其家长的高要求。对此,在儿童的护理的过程中,需要掌握正确的沟通技巧。本文特将护患之间采取肢体语言沟通的重要性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8月我们黔西南州人民医院共收治患儿180例,年龄1~10岁,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肢体语言沟通。
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肢体语言沟通护理模式。并最终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满意度统计,以及遵医嘱情况统计,并总结分析。①护士的仪表:护士不但要在自身的形象上注意美感,更应该增加丰富的面部表情。对于患儿及患儿家属而言,护士的表情能意味着更多的东西,有的时候可能没有必要运用过多语言,而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微笑,可以使得患者感受到温暖以及信任感,由此而生的安全感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对于护士来说微笑是最好的一种语言,也是最通用的语言。患儿在第1次接触护士时候的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穿戴整洁并且爱微笑的护士给患儿带来的舒适感以及安全感,并且这会使得患儿在日后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可以很大程度地配合护士。相反的,如果一名护士给患儿及其家长的第一印象是邋遢、不整洁,或是严肃、刻板的印象,那么患者会认为护士是不专业的,并且是不值得信任的。面部表情是沟通中最丰富的源泉,它是一种共同语言。精神学家发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人们的面部所表达的感受和态度是相似的。因此,护士在对患儿进行护理时应多微笑,并表现得亲切和蔼。②认真倾听:护士要不断地鼓励患儿讲出自己对病症的感受以及自己的内心想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作为护士应该表现出耐心倾听的样子,并时常示意点头微笑,这样不但可以增强患儿及其家长对护士的好感,也使得患儿或其家长在进行倾述后,心理达到一个较为放松的心态,更有助于护士了解患儿目前的病情以及心理状况,对治疗也有着重要的意义。③体态语言:护士在行走、站立以及坐姿等方面都应该注重自己的体态,以确保自己的体态端庄大方,在着装方面也应该做到干净整洁,这不但可以塑造自己的形象,也可以让患儿及其家长感受到自己的严谨认真,负责任的一面。并且还可以给其稳重的印象,这对以后的治疗也会有所帮助,使得患儿及其家长相信护士,并感觉到安全感。④眼神沟通:作为一名护士,善用自己的眼神与患儿进行沟通,比如可以与患儿进行视线接触,让患儿感受到鼓励并且是赞赏的表情。赞赏、真诚等眼神都可以使得患儿及其家长有着些许的亲近感,如果护士表现的眼神是游离不定的,那患儿及其家长则会感受到护士是对其漠不关心,并且是不在乎的,这不利于治疗工作的开展。因此,眼神沟通也具有着重要的作用。⑤肢体接触:在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如患儿在对某项仪器表示害怕或恐惧,可以适当的握住患儿的手指,或者轻拍患儿肩膀以示鼓励,以及轻摸患儿脸蛋等,都可以通过这种沟通对患儿予以鼓励及安慰,患儿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也会更有信心,并且更加信任护士等护理人员,增加了治疗的容易性。
3.结果。
对患儿进行肢体语言沟通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遵医嘱依从的抵触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完全接受率却远远高于对照组。
4.讨论。
临床护理工作中,肢体语言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非语言交流,并且肢体语言是随机发挥的。在对儿童进行沟通治疗的过程中,医生需要与他们进行耐心的语言交流,又需要通过其他途径增强与他们的沟通。对儿童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恰当并且是善意的接触可以增加护患之间的好感,可以增强患儿对治疗的接受程度,从而对整个治疗过程的益处也是非常多的。
实践证明,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童患者的护理中有着很好的效果,可以大幅度的降低患儿对医嘱依从的完全抵触率,也可以更大幅度的提高其完全接受率,并且还可以增加患儿对护理满意度评分。通过治疗情况得出,观察组的完全抵触率6.25%,完全接受率46.25%,护理满意度评分(92.6±6.1),而对照组的完全抵触率16.25%,完全接受率35.00%,护理满意度评分(82.3±5.2)。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肢体语言沟通在对儿童治疗护理的过程中起着良好的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熊冰、严毓芬,《论非语言交流技巧在呼唤沟通中的作用》,中国医学伦理学;
[2]高玉祥,《人际交往心理学[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2015;
[3]孙琴洲、颜家睦,《肢体语言沟通对弱智患儿口腔针织接受行为的影响》 ;
[4]朱岸清、丁丽嫦、黄玉霞等,《儿科常见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干预[J]》 ;
[5]郝冰、修雪莲、程倩,《人文关怀护理在儿科病房护患沟通中的应用[J]》.
论文作者:王显翠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上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3
标签:患儿论文; 语言论文; 护士论文; 肢体论文; 对照组论文; 自己的论文; 满意度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上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