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博弈下的国际规则应对与核心利益保障论文

中美经贸博弈下的国际规则应对与核心利益保障论文

中美经贸博弈下的国际规则应对与核心利益保障

李贤森, 廖小瑜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 100872)

摘 要: 中美贸易争端中美国的真实战略目标是在贸易金融、科学技术、政治体制等重要领域全方位压制中国的发展空间与极限。中美贸易争端的实质是中美关系的再调整,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特点。中美贸易争端对中国经济的实质影响有限,但对中美关系发展的影响明显,同时引起全球产业链的变化。中国在中美贸易中的核心利益在于保证中国在全球经贸体制中的话语权,与维护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中国应当充分利用现有国际规则,推动国际法治,创新国际治理,落实全面开放格局,加快“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有效应对解决中美贸易争端。

关键词: 中美贸易争端;中国核心利益;国际法治;一带一路

一、美国发动对华贸易争端的战略目的

当前,中美两国在经贸领域中竞争性的一面虽然日趋强化,但是中美贸易之间共同利益依然存在并且占据主要方面,特别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都深深嵌套于全球产业链中,中美两国都面对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并担负着推动全球化进程的责任。[1]中美贸易争端以来,中国多次在谈判中表现出愿意扩大进口美国商品,特别是进一步放开对美国农产品、能源产品、高科技产品的进口限制,以实现逐步减少对美贸易顺差的目标。这一举措不仅可以帮助美国有效减少贸易逆差,缓解国内经济矛盾,增加工作机会,同时可以帮助中国改善消费结构,促进生产进步,提升民众生活,是一项具有重要建设性意义的互利共赢的积极建议。但是,美国对中国的多番诚意表示视而不见,一意孤行地要继续开展贸易战,并且将争端领域不断扩大。美国对华开展贸易战的目的绝非单纯的经济利益扩大化,而是存在更为深层次的战略目的。[2]美国挑起贸易争端的真实战略目标是欲对中国实施全面位、多层次、广角度的战略压制,具体而言包括贸易金融、科学技术、政治体制等方面。

伴随着亚投行的良好运转、“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建设,中国的影响力以更加迅速更加广泛的方式向世界传波。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中国的贸易影响力与日俱增。中国已经进入了对外贸易发展新时期,得益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发展理念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更加积极深入地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对外贸易制度不断调整完善、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贸易对象不断丰富增多、国际贸易地位显著提升。[3]并且,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行动力与影响力日益明显,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与储备货币的功能日趋加强,早在2013年人民币便已经取代了欧元成为全球第二大国际贸易融资货币。[4]人民币的国际化成为越来越明显的发展趋势,美国的贸易霸主与美元的金融霸主地位受到了威胁。[5]同时,“2049年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已经成为中国整体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中国的科技发展日益迅速,不仅在高精尖领域内频频有重大的原创性突破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整体升级,而且成为全球科技研发范式创新的重要参与者,在科技标准制定中发出了日趋强烈的中国声音占据了制高点,使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创造大国。[6]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政治体制与发展模式的成功让美国感到不安,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区别于西方的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与三权分立制度,克服了西方制度特别是美国模式的固有缺陷,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与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为全世界展示一条不一样的成功发展路径。中国模式不迷信西方理论与西方经验,从中国的客观实际出发,认清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客观约束条件,遵循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正确处理了中国社会改革理论与改革实践、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的关系;正确处理了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三角关系。[7]中国模式的成功无疑丰富了全人类发展道路与民主制度的多样性与可能性,是全世界的宝贵财富与重要借鉴。因此,中美贸易争端本质上是中美关系的再调整,也是不同社会发展模式的再碰撞。[8]从这个意义上说,中美贸易争端是不可避免的,也是难以简单调和的,中美贸易争端必将是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中国必须意识到其中所蕴含的政治经济学意义与国际规则价值。

二、中美经贸博弈对中国的影响分析

准确了解中美经贸博弈对中国的影响和影响程度,是正确认识中美经贸博弈的前提条件,也是采取有效措施应对中美经贸博弈的必备前提。中美经贸博弈对中国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影响、中美关系影响、全球产业结构影响。

(一)中美经贸博弈对中国的经济影响

中美经贸博弈对中国的经济影响整体较小,主要包括对中国贸易出口的影响和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影响,但这影响都相对有限。首先,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主要并不依赖于外贸出口,得益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出口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年下降,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了明显减少。[9]这一结构性调整与国家产业竞争力的禀赋构成要素存在耦合关系,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竞争实力和竞争特色。中国相较于美国,在基础设施建设、生产成本控制、政府调控力三个方面展示了卓越表现,这三项构成了中国社会的“有为政府”基础,使得中国可以形成一定约束条件下的高效行动合力,构成了独有的产业竞争特色[10]。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既是市场与产业界自发调整的结果,也是中国政府引导与带领的结果,这种具有前瞻性的引领措施有效降低了今日中美贸易争端的破坏力,并为争端的良好解决提供较大的回旋余地。

现在的人会觉得拿部《辞海》来一查不就解决了吗?这当然不错。但那时还没有《辞海》,那是大约1937或1938年的事。中华书局的第一本《辞海》是1947年出版的,这已经是十年以后的事了。我那时僻居农村,只靠死读、死背和苦思苦想,哪里知道有什么工具书?就连注释这些古诗文的书也无处可找。到1947年中华书局的《辞海》出来了,我竭尽全力买到了一部,这就成为我的读书宝钥,凡是不懂的都去问这部书。

其次,因为中国的进出口产品与渠道日益丰富与多元,存在诸多出口替代国与进口替代国,可以保证中国整体的进出口商品与服务的价格稳定价值相当,从而保证中国的国际收起总体平衡不会因中美经贸博弈而出现较大的波动起伏[11]。 由于中国人口红利的减退、资本的积累、技术的发展,中国产业结构的中坚力量已经转变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优质的中国品牌形象正在不断塑造与完善。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价值链中的地位有了明显提升,中国因单一贸易伙伴贸易额度下降而导致国际收支失衡的风险已经极其微弱。应当注意到,经常账户顺差与资本账户逆差是当前中国国际收支的新结构,国内经济基础、国际竞争力的变化构成了国际收支变化的内在基础,中国国际收支变化与人民币国际化具有内在统一性。在中美贸易争端的背影下,为了保证人民币的国际清偿能力,会适当出现资本账户的逆差;由于我国经济形势稳定经济能力强大,人民币币值一定保持相对稳定状态,经常账户保持顺差状态可以吸引更加外国主体[12]。目前,中国的国际收支结构是合理安全的,外汇储备虽然有所下降,但整体保持了相对稳定状态。中国的整体经济状况可以支持中国在此次中美贸易争端中保持足够的战略定力。

(二)中美经贸博弈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中美关系远比想象中复杂,经贸关系更是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国所面临的风险美国同样不可避免。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美国对中国经济进行施压,对中国贸易进行制裁,同样会对美国本身的工商界企业界带来巨大损失,美国的经济发展也将遭受重创。这一点可以从美国第二阶段的关税加征情况看出来,美国原来计划的是第二阶段会对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但最后调整为10%,目前美国已经宣布推迟加征关税。这表明美国经济同样受到了加征关税的负面影响,而且加征关税对美国本身的影响甚至可能远大于对中国的影响。所以美国面临着进退两难的选择,是继续忍痛出击,还是就此体面收手。中国应当趁美国尚未完全出击火力全开之时,进一步强化与美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合作关系,增强与美国经贸关系的稳定性与确定性[26]。如此,美国则难以出手对付中国,因为中美两国经济已经深嵌于全球产业链分工合作之中并且相互紧密扭抱,美国根本无法出手即使勉强出手也必然极大伤及自身。

(三)中美经贸博弈对全球产业结构的影响

同时,对于非结构性矛盾,中国则应当投入更多的精力与资源以实现冲突的软化与和解。中美双方目前已经达成协议,相继宣布暂时停止加征部分关税,中国宣布对美国汽车及零部件暂停加征关税,美国宣布推迟25%关税,这表示中美双方均意识到关税措施的不可持续性与破坏性,这为中美贸易争端的解决提供了时间缓冲与回旋余地。实际上,由于中美经贸关系的高度互补性,美国工商界金融界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对华友好态度,这些知华派、友华派充当着中美关系的协调者、稳定器与压舱石,为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注入正能量。但是,随着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提升,中美之间经贸竞争关系逐步增强,虽然暂时两国经贸间的竞争性还没有压过互补性合作性,但是已经引起了美国产业界、金融界的隐忧与焦虑。他们对于中国的焦虑虽然有直接针对中国经济超乎预期的快速发展,但更多是质疑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上升方式与发展手段是否正当、公平、合理,中国发展模式是否可以被世界所接受[25]。美国对于中国发展模式可能存在一些有意或无意的错误解读,这其中既有政治博弈所带来的偏见也有沟通不畅所导致的误判,但中国的经济政策与法律规范也确实存在可以改进的空间。而这一部分恰恰是可以解决的,也是中国需要去解决的,这将促进知华派、友华派的回归,为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带来积极的正面影响。

三、明确中美经贸博弈中的中国核心利益

(一)明确中美经贸博弈中中国核心利益的现实意义

中美贸易争端不仅在纵向时间轴上呈现出旷日持久的态势,而且在横向涉及领域上表现为扩大化趋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美贸易争端可能会保持一定程度的烈度,并且可能出现较为明显的波动起伏,这是由中美两国之间结构性利益分歧、情绪化民意基础以及历史交往经验的复杂性所决定的。同时,中美贸易争端所纷争的领域不仅包括了传统的贸易补贴问题、反倾销问题、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等,而且美国将矛头转向了中国的产业政策、发展规划、人才政策、强制技术转移等多个新兴领域[18]。并且,美国对于中国产品、服务与行业的打压范围不再局限于目前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商品与服务,并且将目光锁定于中国希望在未来进行重点关注培养发展的科技领域与产业方向[19]。本次中美贸易争端的持续时间长、涉及领域广、摩擦强度大,中国应当抓住本次争端中的主要矛盾做到有的放矢,集中力量解决关键问题,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谨防四面出击疲于应付,防止被对方牵着鼻子走。因此,有效应对本次中美贸易争端最为迫切与关键的前提条件,就是明确何为中美贸易争端中的中国核心利益。

首先,在中美贸易争端中必然存在中美双方的你来我往,针锋相对,相互博弈,在这个往复拉锯的过程中任何一方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占尽先机,必然有一个取舍的权衡考量。中国在与美国的交锋中,在与其他国家寻求合作的谈判过程中,需要进行必要的取舍,明确哪些利益是中国必须保证的,哪些利益则是可以暂时放弃的。只有准确找到中国的核心利益所在,才有可能作出恰当的取舍政策。其次,由于特朗普政府的经济政策具有较强的不确实性,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为了避免出现疲于应付散乱回应效果不佳的情况出现,中国应当保持战略定力与政策稳定性[20]。中国不能将自身的战略决策完全建立在反对对方决策的基础之上,必须要有中国自身的独立思考,否则必然出现极大的政策摇摆性,甚至陷入对方的牵制引导之中。以不变应万变是中国应对特朗普政府的最好方式,既可以集中精力与力量解决核心问题,又可以保证自身发展道路的稳定性与连续性。中国的战略决策一定需要有一个正确出发点与稳定政策重心,其核心就在于准确认识与把握中国的核心利益。

我国企业虽然建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权制衡的内部治理结构,但企业的产权归国家所有,所有者地位的缺失造成企业管理当局权利的高度集中。同时,国有企业的股权比较集中,国有股一股独大,股权过于集中容易损害非控股股东的利益,控股大股东经常操纵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且集控制权、执行权、监督权于一身,权利较大,其他股东没有办法来约束它。他们这些人为了少数人的利益,极有可能向外界提供虚假的会计报告。

(二)中美经贸博弈中中国核心利益的具体把握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极大增强,这种综合国力的强化不仅表现在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重上,也表现在中国对国际经济事务的影响力上。中国在全球经贸规则中的话语权不仅关系到中国的政治影响力,更关系到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21]。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得益于国内改革开放的政治决策,释放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将往昔各种闲置的资源充分调动了起来,并通过市场的作用将错配的资源进行了高效正确的配置,充分发挥了中国丰富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受惠于稳定的国际环境与国际规则,使得资源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自由流动,特别是大量的国外资本流入中国帮助中国加速完成了现代化建设的初始资本积累,同时中国的产品也得以顺利出口国外完成“从产品到商品的惊险一跃”。国际规则的建立与完善是中国得以融入世界顺应大势发挥优势趁势而上的重要保障,中国必须坚定地支持好、维护好、发展好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全球多边贸易体制,促进全球自由贸易的发展,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为新兴经济体与广大发展中国家谋求更多制度性权利与话语权。

对于中国核心利益的把握不宜过于宏观与抽象,应当尽量落到实处,特别是需要具有高度操作性,以便利于具体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具体而言,中国的核心经济利益包括两个方面,增加中国在全球经贸体制中的话语权与维护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位置。

本矿区面积较大,各矿体分布分散,位于孔隙含水层系统内的矿体影响区域岩溶地下水流动系统与局部孔隙地下水流动系统的补、径、排路径。根据矿区地勘报告,大部分矿体位于地下水最高水位以上,极少部分矿体位于地下水水位变动带内。

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可分解为中国现有的位置与排序、将来的发展空间与上升途径、参与中的风险与效率平衡等方面,关系到中国经济的现有利益、未来发展、风险承担[22]。应当说,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从参与全球产业链中获益巨大,中国的丰富资源得以转换为巨大的发展动力,同时吸收了庞大的国际资本与先进的国外技术,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与效率都得到了极大提升。但是,也应该看到深度参与到全球产业链后,中国的发展已经被国际发展潮流所裹挟,面临着全球产业链分工所带来的巨大风险。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具有重要位置,这不仅在于中国的丰富资源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所带来的强大供应能力,也在于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与民众日益提升的消费水平所产生的巨大消费能力。中国不仅应当维护目前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位置,减轻美国对中国商品出口打压的负面影响,还应当保证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上升空间与发展潜力,集中资源与力量发展好落实好《中国制造2015计划》,真正实现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的根本性转变。同时,中国必须注意控制好参与风险,这一点在以往发展过程中较少受到关注,但是随着中国的参与程度日益深化,中国的位置不断提高,中国在获利更多的同时所面临的风险种类日益增加,风险程度不断加大[23]。中国应当学习如何识别风险、预防风险、控制风险、解决风险,这不仅影响着中国最终获得的参与利益的多少,而且影响着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上升渠道,决定着中国在全球经济化进程中能走多远。

四、利用国际规则维护中国核心利益

(一)区分中美经贸博弈中的结构性冲突与非结构性冲突

中美经贸博弈中存在着结构性冲突与非结构性冲突,前者是不可避免并且难以克服的,后者则是可以避免并相对容易解决的。分清本次争端中可以解决与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避免资源错配精力误投。在中美经贸博弈中,中国要维护本国核心利益就不能仅仅只是关注问题无解的一面,如此只会徒然增加中美双方之间的对立情绪,可能导致双方之间原本就相对紧张的态势不断升级,甚至面临失控的危险[24]。中国对于无解的这部分问题最妥当的做法是冷处理软着陆,避免矛盾的激化与升级造成更大的损失,过于激烈的回应并不符合中国集中精力维护本国核心利益的战略目标。

中美经贸博弈也导致了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特别是会引发全球产业链体系的分化与重构。中美贸易争端应当置于更为宏观的视角下进行审视,其实质是中美两个大国之间发展道路比较、政治权力博弈、规则制定竞争的结果与产物,中美贸易争端会引发全球产业链体系的分化与重构。如果把握得当应对合理,中国很可能会最终赢得此次争端的胜利,借此次机遇由全球贸易大国成功转型为全球贸易强国,并自然而然地成为多边主义与自由贸易体系的维护者、国际经贸新规则体系的制定者、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导者。美国虽然目前表现出十分强势的态度,但极有可能会最终成为中美经贸博弈的失败者,丧失主导全球经贸新规则体系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制定者与主导者的大国地位。美国主动挑起中美贸易争端扰乱了原本运转有序的全球市场资源配置体系,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要素资源配置错位与低效,人为增加了全球产业链分工配合的成本。美国通过关税与非关税方式破坏全球多边贸易体制阻挠正常的全球自由贸易发展以实现“美国优先”的贸易保护主义目的。美国这种放弃公平竞争转而采取丛林法则的贸易手段将极大损害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的高效的资源配置功能,进而导致全球范围内生产要素调配的成本增加,使原本运转正常的国际经贸体系变得低效、迟钝甚至破碎[15]。例如美国提出要让美元回流,让在外从事制造业的跨国公司回国。这是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美元的外流、制造业的外移与美国长期以来培养的过度消费习惯与产业结构空心化有直接关系,要解决这一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力所能实现,若急于求成不仅会无功而返,甚至可能造成物极必反的负面影响,加速美元外流并使外国公司对美国经济产生更大的疑虑[16]。资本是逐利的,不能使用行政力量将资本强行留置在某处,这无疑是低效、错配甚至无效的。跨国公司的存在是经济全球的重要标志与推动力,跨国公司的迁移也是全球经济发展动向的风向标。全球产业链的形成是全球资源配置的结果与产物,其发挥着互通有无、分工协作、降低成本、利益均沾、共荣共生的重要作用。美国优先的做法是对经济全球化的巨大破坏,不利于全球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其连锁反应将导致世界各国经济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17]。必须警惕美国的逆全球化举措,这不仅将对中国的发展产生影响,也势必将导致全球发展的倒退,不符合全世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二)强化中美经贸联系利用国际规则锁定美国行动

中美经贸博弈对中美关系的影响较为明显,中美关系状态持续走低。中美两国政府之间建立正常国际关系的政治基础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动摇,美国不再愿意接纳并帮助中国参加并融入美国所主导的国际规则体系,而是希望抛弃现有国际规则体系另起炉灶再搞一套更加符合美国利益的国际规则并且排斥拒绝中国加入其中[13]。为了转移国内经济低迷所导致的社会矛盾与不满情绪,政客误导了相当一部分美国普通民众,特别是极易被煽动的美国“锈带州”失业蓝领工人,使他们认为是中国产业的发展夺走了他们原本的工作机会,破坏了他们的美国梦生活,导致美国底层民众出现了愤怒情绪。同时,华府政治精英群体则对中国表现出失望态度,认为中国的发展路径背离了他们原先所设想的结果,不但没有向西方政治路径靠拢,反而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为自己培养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与敌人。政治精英群体对中国的耐性日益减少,甚至认为中国已经不可能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并且要挑战美国的全球统治秩序。另一方面,美国工商界则对中国的发展表现出了焦虑不安。传统意义上,中美经贸关系一直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美国工商界则是中美关系的稳定器,中美两国在经济上的互补性使得两国在经济上一直存在十分密切的分工合作,这使得美国工商界一直致力于维护与发展中美关系[14]。但是由于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加,特别是随着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价值链中地位的上升,中美两国经贸关系的竞争面日益明显。美国工商界对此表示出一定的焦虑与不安,对华态度也发生了一些细微的转变,特别是希望借此次争端适度锁定中国经贸地位的上升态势,以保持美国企业的高额利润与优势地位。美国社会上下普遍充斥了对华不满情绪,而这一点也被美国政客反复渲染利用,使得中美关系的基本情绪面呈现出较为紧张的状态。这种对华不满情绪可能会向其他领域扩散导致负外部性影响,使得中美关系的调整出现不利局面,而这恰恰是不符合中美双方的普遍利益的。

语文阅读教学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慢慢地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练习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的阶段,只有长时间地坚持阅读练习,不急不躁、不断积累,才能使学生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提升。例如在学习《逍遥游》时,教师应该是先组织学生查询一些不曾见过的生僻疑难词,理解其意思。然后进行初步浏览,明白文章所讲的大致内容,为后面深入理解文章并体会感情思想打好基础。初读后进行再读,这时就要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整个故事,记住主要情节。最后就要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主旨和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并将文章中传递的深刻思想牢记心中。

中国应当用现有规则体系牢牢锁定美国,强化与美国的经贸联系,避免美国与现有体系进行根本性切割[27]。同时,以WTO为代表的全球多边贸易体制与自由贸易规则体系既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世界舞台,也为中国规范美国行为提供了强有力的规则工具。虽然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与贸易主体是目前多边贸易体制与自由贸易规则的主要缔造者与主导者,但其也必然要受到规则的制约。正如美国历届政府所采取的“规锁政策” ,通过国际规则锁定中国的发展道路与发展空间[28]。“条约必须信守”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中国同样可以对美国采取反向规锁,利用WTO规则体系等有利的国际规则、修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投票权等不当的国际规则、发展G20等新型的国际治理规则,将美国拉回多边治理规则体系内以此约束美国行为。中国既需要维护现有的国际多边贸易体制,也需要捍卫目前的全球产业链,并以此为契机实现反向逆袭与弯道超越。

(三)加快全面开放与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相结合

中国在中美经贸博弈中不仅要扛住美国压力,更要进一步加快改革,实施全面开放政策,加大开放力度。首先,中国不仅应当对外全面开放也应当对内全面开放,在吸引更多国家与外国投资者的同时,也要充分放开对于民营企业的限制与束缚,充分释放民营资本的活力发挥民营企业家的智慧,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的内在要素,充分肯定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为中国经济发展贡献了 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实践证明,中国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29]。在中美经贸博弈的大背景下,为了保障中国经济的稳定运行与增长活力,应当尽一步释放民营经济的增长动能,为民营企业松绑解锁,降低民营企业经营成本,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对民营企业政策一视同仁。其次,在商品市场领域,全面开放在于降低市场准入条件吸引国际优质商品进入中国,降低关税税率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设立自由贸易区实施零关税激活深层经济活力,开展进口贸易博览会扩大内需与消费。再次,在服务市场领域,全面开放在于实施教育、金融、医疗领域的扩大开放,将丰富国内相关服务产品的供给,为有需求的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高品质服务。并且国际优质服务的进入将形成“鲢鱼效应”激发国内市场的竞争活力,促使国内服务者提供者提高质量降低价格,让国内消费者的消费需要得以满足。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同样非常关键,为中国产品走出去提供新出口,不但包括传统的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还包括法律服务等新动向。中国应当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传统的市场舒适区,努力开拓美国之外的国际市场,并利用此次争端转危为机实现部分产品的更新换代[30]。“一带一路” 倡议的实施可为中国企业拓展其他国际市场提供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一带一路” 倡议在经贸领域已经展现出了货物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双向投资合作不断拓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稳步推进,服务外包合作进一步加深,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等亮点[31]。“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发挥全面开放施展国际影响力的绝佳平台,“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实施可以形成一个全新的多边机制,构成对现有美国主导的国际机制的有益补充,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影响力的扩展提供更加灵活广阔的国际战略纵深空间。

参考文献:

[1] 钟飞腾.超越霸权之争:中美贸易战的政治经济学逻辑[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8,35(06):1-30.

[2] 李文.中美贸易摩擦尖锐化的深层客观原因[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16):19-29.

[3] 倪沙.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研究[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8,38(12):32-40.

[4] 周川逸.浅谈人民币国际化视域下的中国金融改革[J].经济师,2017(09):122-124.

[5] 刘建江.特朗普政府发动对华贸易战的三维成因[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71(05):82-90.

[6] 娄伟.科技强国的典型特征及其分析[J].科技导报,2018,36(21):69-75.

[7] 刘军.中国渐进式发展道路为什么获得成功[J].人民论坛,2018(31):20-22.

[8] 刘敬东.中美“贸易战”不是单纯的贸易问题[J].人民法治,2018(10):14-18.

[9] 魏杰,王韧.理性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关键在持续深化改革开放[J].西部论坛,2018,28(06):7-14.

[10] 李钢. 经济学家对中美经济比较与互动的判断[N]. 企业家日报,2018-12-10(A01).

[11] 岳树梅,许俊.中美贸易摩擦的共性与个性分析[J].人民法治,2018(10):25-30.

[12] 李永森,申石磊.转换期国际收支的变化与应对[J].中国金融,2018(20):89-91.

[13] 李贤森.中美贸易争端中现实利益和国际道义的冲突与平衡[J].现代管理科学,2018(11):12-14.

[14] 郑永年.中美贸易战中我们暴露了怎样的弱点?[J].特区经济,2018(11):48.

[15] 保建云.大国博弈中的全球产业链分化重构[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18):45-55.

[16] 孟一坤.美国国债市场开放史——基于货币回流的一般范式[J].国际金融研究,2018(10):33-44.

[17] 管传靖.全球价值链扩展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变革[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8,35(06):31-71.

[18] 江飞涛,李晓萍.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产业政策演进与发展——兼论中国产业政策体系的转型[J].管理世界,2018,34(10):73-85.

[19] 徐奇渊.去产能政策的进展及其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18(02):68-81,5-6.

[20] 沈国兵.“美国利益优先”战略背景下中美经贸摩擦升级的风险及中国对策[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71(05):91-99.

[21] 国家开发银行《新形势下中国国家经济利益与国开行战略研究》课题组.维护我国国家经济利益可借鉴的国际经验[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07):101-106.

[22] 徐奇渊.中美贸易冲突:中国经济的核心利益是什么?[EB/OL]. http://opinion.caixin.com/2018-09-26/101329912.html.20190926.

[23] 孙祁祥,锁凌燕,郑伟.“一带一路”与新型全球化:风险及应对[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7,21(06):100-106.

[24] 王浩.利益、认知、互动:中美关系演进的动因探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10):98-116,158-159.

[25] 晏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的条件新探[J].国际公关,2018(04):94-96.

[26] 梁爽.中美贸易战拼的是实力,打的是规则[J].人民法治,2018(10):41-44.

[27] 〗刘建飞.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中的合作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2015(10):189-202,208.

[28] 李贤森.中美贸易争端中美国的“规锁政策”与中国的应对策略[J].现代管理科学,2018(12):15-17.

[29] 林毅夫.民营经济迎来新的春天[J].财经界,2018(12):19.

[30] 王贵国.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一带一路”建设的思考[J].中国法律评论,2018(05):25-32.

[31] 杨金亮.商务部:“一带一路”沿线贸易亮点多 望对话解决中美贸易冲突[J].中国招标,2017(18):19-20.

The International Regulations and the Protection of Core Interests under the Sino -US Economic and Trade Game

LI Xian-sen, LIAO Xiao-yu

(School of law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Abstract : The real strategic goal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Sino-US trade disputes is to suppress China's development space and limits in all important areas such as trade fina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political system. The essence of Sino-US trade disputes is the re-adjustment of Sino-US relations,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long-term, complex and arduous nature. The Sino-US trade dispute has a limited impact on the Chinese economy, but it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Sino-US relations and has caused changes in the global industrial chain. China's core interests in Sino-US trade are to ensure China's voice in the global economic and trade system and to maintain China's position in the global industrial chain. China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existing international rules,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 rule of law, innovate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implement a comprehensive open pattern, and acceler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to effectively resolve Sino-US trade disputes.

Key words : Sino-US trade dispute; China's core interests; international rule of law; Belt and Road

收稿日期: 2019-06-11

基金项目: 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成果。

作者简介: 李贤森(1992-),湖北省宜昌市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法;

廖小瑜(1996-),重庆市璧山区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法。

(4)进行剪力墙浇筑工作时,可以选择长条流水的方式进行分段浇筑。具体而言,可以将约30mm后的水泥砂浆进行浇筑处均匀铺设,然后再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操作。若剪力墙混凝土浇筑需要连续进行,则需要对其进行间歇时间的相应控制,并在混凝土上层浇筑完成后,确保本段混凝土浇筑工作能够相应完成。对于建筑结构门窗不问的混凝土施工缝,则需要加强接缝的振捣操作,以使得混凝土的严密性可以得到充分保障。

中图分类号 :F40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6-2815(2019)03-0030-07

标签:;  ;  ;  ;  ;  

中美经贸博弈下的国际规则应对与核心利益保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