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理想对我们今天的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意义论文,理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有两件大事在中国大地造成巨大的震荡,引起人们心灵的普遍颤动。一是原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以及作为领导力量的共产党遭到严重失败。这是偶然的现象还是历史的必然?是苏联、东欧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没有搞好和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得逞,还是社会主义本质上就是一种乌托邦,根本行不通?二是中国顶住了社会主义纷纷败退的混乱阵势,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快速发展。但改革开放引起的巨大变化和复杂矛盾也造成了某些混乱,相当一部分群众面对目前的困难和矛盾,感到迷惑和忧虑。社会主义的前途,中国的未来走向,确乎向人们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中国能否坚持住社会主义?
与此相联系,社会上产生了一种普遍的理想失落的现象,只顾眼前,只顾自己,“金钱就是一切”的庸俗之风弥漫全社会。现在,暴发的大款们奢侈无度;一些党政干部贪赃枉法,以权谋私;不少处于贫困境地的工人、农民怨天尤人;一些年轻人胸无大志,得过且过,追求及时行乐。如此等等。在不少人看来,似乎社会主义这只大船已经不灵,早晚将会沉没,于是老鼠搬家似的,纷纷依据自己的地位和有利条件,从社会主义大锅里捞取或多或少的好处,而置国家的、集体的、社会的利益于不顾。于是,一些人醉生梦死,胡作非为,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种范围里出现了大大小小建国以后罕见的怪现状。中国是一个穷国,是多年受外敌侵略剥削的发展中国家,要富强起来,本来需要几十年上百年含辛茹苦、舍生忘我、团结一致的努力,但现实却是损公利私的物欲横流,萎琐奢靡之风盛行,十分缺乏艰苦奋斗的社会风气和为国为民的献身精神,十分缺乏时代所要求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英雄气概,这不能不说与社会主义理想的失落有关。
我们社会的多数成员,特别是作为领导力量的中国共产党的多数成员有无正确的、坚定的理想,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前途,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经过科学论证提出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是一个多世纪来世界上共产主义运动、共产党组织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等等事物发生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柱。一百多年的历史实践证明了这种理想的科学性和巨大动员力量。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具体历史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之后又由于具体历史原因而遭致失败,并没有否定这种理想的科学性,只是给实现它的漫长历史过程增加了丰富的正面和反面的经验;并没有动摇世界各国寻求人类光明前途的先进人们对它的信念,只是给他们为更加艰巨复杂的斗争增加了思想准备。对于在发展中面临着巨大的实际困难和矛盾的中国来说,由于人口众多和资源相对不足,由于经济不发达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由于社会主义公有经济和各种作为补充的私有经济都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计划和市场机制交叉和交替之中的困惑,等等,要使国家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幸福,特别需要全社会的团结一致,需要强大的凝聚力,需要各个社会成员和全体人民为着一个共同目标而奋斗的积极性。这一切,如果离开科学的社会主义理想,都将无从谈起。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我们党在80年代初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任务和改革开放方针的同时,就强调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而其中的第一条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因为如果没有社会主义的理想,不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其他三条也就没有坚持的可能和必要。在提出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使全体人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而其中第一条就是有理想,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因为如果没有这种理想,就很难形成普遍而持久地学习和掌握文化的动力,更谈不到养成社会主义的道德和自觉的纪律。80年代初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强调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极具战略眼光的重大部署,是预计到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和经济体制的巨大变化,并在政治文化上与之相配套的。因为当时就预计到,随着经济搞活,经济成份的多样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与国际经济交往的增多,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各种差别的扩大等等,经济活动的自发性要增强,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要加大,人们的享受欲望和利己主义欲望会有所膨胀。在这种情况下,使人们都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对于我们明确国家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在各项活动中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在经济稍有短暂的增长的时候,人们的私利物欲就会超出经济增长的水平膨胀起来,我们的社会就会在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的支配下,精神萎靡,腐败丛生,团结瓦解,纪律松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富贵病就会在还很贫穷的中国的一小部分人中变本加厉的蔓延。而所有这一切,不但会使我国的社会发展偏离社会主义方向和轨道,而且必然会激发起各种社会矛盾,最终阻碍我国经济的顺利发展。
在发展经济、改革开放的长过程中要不要强调社会主义的理想,经历了曲折的长期的争论过程。有人认为发展经济就可以解决一切,并且脱离中国国情,推荐西方一套来发展中国经济,认为强调社会主义理想就会影响改革开放,这种“一手硬一手软”的看法和做法,曾在80年代后期两次造成中国社会发展的危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今天经济社会生活中许多严重问题的思想政治原因。
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首先当然要考虑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等等,特别要搞好经济体制的改革创新;即使一些关系到发展成败的其他方面的问题,如社会治安、社会风气、党政机关的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等等,也要从制度建设上总结经验教训,逐步解决。这无疑是正确的。过去的教训在于不适当地夸大思想教育、人的理想和觉悟的作用,而且在这些方面存在着某些曲解和简单化的毛病。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只要从制度上解决问题,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人们的理想和觉悟等等就不重要,甚至可有可无了。一切制度都是由人制定,需要人去贯彻执行的。我们的所有改革,新的经济体制和一切新的具体制度的建立,都是为了从中国当前的实际出发,把人们的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社会利益结合起来,把人们的眼前的现实利益与长远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动员和团结一切力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而在这中间,就决不可缺少社会主义理想的教育,决不可没有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理想和觉悟。近年来,现实生活中大量事实说明,许多好的改革措施、许多好的制度建设,其所以在实行中往往被歪曲变形,变成了某些人损公肥私的机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缺乏理想和觉悟。仅从这几年来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现象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这说明体制改革与思想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理想教育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要两手抓,两手硬。
二、风物长宜放眼量(上)
在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的情况下,我们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坚定不移地探索和创造适合当前时代和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模式,坚信通过这样的长期奋斗一定可以建设成功社会主义以至最终达到共产主义,还是如某些人所想象的,是自欺欺人,是挂着社会主义的招牌羞羞答答地搞资本主义?或者说,现在提出在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中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还有没有现实的科学的依据?
实际上,这是一场世界范围内较长时期的争论的继续。
早在1989年,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国际问题专家布热津斯基就写过《大失败:20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一书,认为共产主义不过是违背人的本性的空想,宣告共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已经失败。同年,美国国务院政策计划司副司长、原兰德公司分析家弗朗西斯·福山发表了《历史的终结?》一文,从历史哲学的角度论证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失败,断言资产阶级的经济和政治的自由主义理直气壮地取得了胜利,人类在美国资本主义制度下已经达到理想的状态,因而历史已经终结。接着就是随着柏林墙倒塌而开始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以为找到了大量的证据,更加连篇累牍地指责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的学说是有害的乌托邦,争先恐后地宣布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失败。他们的意图很明显:破坏处于动乱之中的社会主义各国人民对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途的信心,宣扬资本主义制度无比美好的神话,加速实现美国等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所进行的“和平演变”战略。1990年春,笔者曾写过《论一种历史观的终结》(载于《光明日报》1990年7月27日)一文,从历史观的角度批驳了布热津斯基对共产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歪曲和攻击,批驳了福山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美化,揭露了他们在观察历史问题时所显露出来的由于阶级局限所决定的短浅和狭隘的眼光。我在文中的结论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现代世界的大趋势。目前社会主义事业遭到局部的暂时的挫折,既遮盖不了它所创造的光辉业绩,也改变不了它所代表的历史潮流。”几年过去了,争论仍在继续,但事实已经说明,社会主义在原苏联和东欧各国的失败是历史的反动和倒退,资本主义的复辟并没有给那里的人民带来幸福和“民主自由”,相反带来的是尚未看到尽头的灾难。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坚持社会主义的中国在社会主义的探索中找到了新的道路,取得了连年的高速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鲜经验。短短几年的历史不是依然证明着我们的结论是正确的吗?
现在,我们又看到了布热津斯基1993年出版的一本新书,书名叫《失去控制:21世纪前夕的全球混乱》(简称《大失控与大混乱》)。布热津斯基虽然随时表现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无知和敌视,但却与福山那样的头脑简单的资本主义歌颂家不同,他依据大量事实,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往往有比较深刻的分析。在这本书里,布热津斯基比其他资产阶级评论家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在看到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亦即在他认为共产主义已经失败之后,并没有欣喜若狂,以为世界已出现光明的前途,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从此可以万世长存。相反,他却比较清醒地看到在这之后世界更加充满危险。他在这本书里着重论述的是人类在进入21世纪前夕的世界格局中的许多重大问题和美国所面临的严重危机。对于全球的未来,他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混乱的、失去控制的、各种灾难都可能发生的、没有任何美好理想和明确目标的图像。他说,“今天的世界更像是一架用自动驾驶仪操纵的飞机,速度连续不断地加快,但没有任何明确的目的地。”(此处及以下未注明出处的引文均引自该书)
现在让我们比较具体地看看他在这本书里对美国和世界格局的分析。
作者说,共产主义的“失败”并没有像某些乐观主义者所说的导致两个世纪前法国革命与美国革命提出的所谓自由民主的理想社会的到来。相反,出现的却是文化历史背景和技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引起的各种观点对立和利益冲突,是全球范围的精神危机。其集中表现就是在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里“追求在丰饶中的纵欲无度的精神空虚”,以及世界大部分地区“为生存活命而日夜奔波的赤贫的群众”,对“腐败和自私”的西方富国(以及本国西化了的上层分子)由“妒忌和愤怒激起的激烈的政治情绪”;或叫“以贫困与满足的对立为轴心”的“两极分化”,“欲壑难填的消费者和饥肠辘辘的旁观者之间的冲突”。
关于“丰饶中的纵欲无度”,作者解释说:“这个概念基本上指的是,一个道德准则的中心地位日益下降而相应地追求物质上的自我满足之风日趋炽烈的社会。”“在享乐主义成为行事的主要动机的背景下,主要着重于立即满足个人的私欲。界定个人行为的道德准则的下降和对物质商品的强调两者相互结合就产生了行为方面的自由放纵和动机方面的物质贪欲。”“贪婪就是好,——对于丰饶中的纵欲无度来说就是恰如其分的座右铭。”作者认为,这种“丰饶中的纵欲无度”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就是冷战结束、共产主义“失败”后“先进的西方”特别是美国所提供的替代物。
布热津斯基认为,苏联解体以后,美国是举世无双的全球大国,美国应当影响和领导全世界,而且外国模仿美国已成为全世界的现象。但是奇怪的是,现在出现了一种反常现象:“美国的全球显赫地位反而促使甚至创造了使美国越来越在全球无能为力的条件”,“美国的全球力量可能会被美国自己的价值观念的全球影响所破坏。”作者在书里列举了目前困扰美国的若干主要难题,以证明他的判断。一是债务。4万亿美元的累积国债和4000亿美元的预算赤字。二是贸易赤字,这迫使美国进行借贷,美国是最大的债务国。三是低储蓄和投资。四是缺乏工业竞争力。五是生产低速增长。六是不合格的医疗保健制度。美国的预期寿命大大低于主要欧洲国家和日本,婴儿死亡率却高于这些国家。七是低质量的中等教育。美国青少年比大多数的欧洲国家和日本的青少年无知,大约有两三千万成人是文盲。八是日益恶化的社会基础设施和普遍的城市衰败现象。美国大部分大城市存在着只有在最穷的第三世界才有的那种贫民窟。九是贪婪的富有阶级(1991年最富有的1/5人口占总收入的46.5%,而最穷的1/5人口只占总收入的3.8%)。十是爱打官司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全世界1/3以上的律师在美国开业)。十一是日益加深的种族和贫困问题(1992年有32.7%的黑人、还有11.3%的白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总数达3570万人)。十二是广泛的犯罪和暴力行为。美国个人手中的枪支比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军队的枪支还要多。加上宣扬暴力的电影电视,使美国杀人率高居世界所有文明国家榜首。十三是大规模毒品文化的流行。十四是社会上绝望情绪的内部滋生。十五是过度的性自由。十六是通过视觉媒体大规模地传播道德败环的世风,宣扬性和暴力,传播感官上的自我满足。十七是公民意识下降。十八是潜在的制造分裂的多元文化主义抬头。它可能使多民族的美国巴尔干化。十九是政治制度的拥塞现象(即上下脱节)。二十是日益弥漫的精神空虚感。布热津斯基说,以上这个清单还可以再加长。“这个清单本身包含三个大的和相互重合的范畴:经济的范畴、社会的范畴和甚至于哲学上的范畴”。他认为第一类即经济问题虽然困难、复杂和根深蒂固,但仍能认清和解决;而第二、三类问题则不可能得到决定性的矫正。他说,“以相对主义的享乐至上作为生活的基本指南是构不成任何坚实的社会支柱的;一个社会没有共同遵守的绝对确定的原则,相反却助长个人的自我满足,那么,这个社会有解体的危险。”他警告说,如果这些难题得不到解决,“在美国内部的新的拼凑的社会甚至可能引起日益升级的城市游击战。”(未完待续)
标签:共产主义国家论文; 美国社会论文; 共产主义社会论文; 政治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理想社会论文; 经济论文; 布热津斯基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