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在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影响下,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物质量与安全的需求也逐渐提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多越多新型的建筑施工技术被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很多现代化的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出现在建筑商的视野中,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施工技术受到了建筑领域的高度重视,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也正在逐渐深入。
1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分析
1.1结构受力情况
框架剪力墙结构主要由框架和剪力墙两个部分组成,与传统的建筑物结构相比,框架剪力墙底部结构的位移比较小,能够承受更多的水平力,随着框架弯曲情况的变化,其变形特征也会有所改变。框架剪力墙结构上部的位移比较大,具有一定的外侧趋势,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形变会随着剪切方向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能够承受水平力和附加水平力两种。我们可以将框架剪力墙结构看成是独立与地面垂直的悬臂梁,层间变形特点表现为上大下小。
1.2结构抗震情况
要想提升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加強对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情况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施工人员可以根据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受力特征对其抗震情况进行分析,科学合理的对剪力墙刚度和框架刚度的比例进行设计,最大限度的确保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稳定性,从而实现提升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能力的目标。在框架剪力墙结构系统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明确建筑物的抗震等级。
1.3结构刚度情况
一般情况下,框架剪力墙的基底在总弯度中占有25%的比例,也就是说,当框架剪力墙受力能力与框架结构相等的情况下,应该对建筑物的抗震等级进行明确的划分。如果框架剪力墙的基底在总弯度中占有70%的比例,那么框架结构所需要承担的比例为30%。当建筑工程施工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应该在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基础之上确定建筑物的相关抗震构造措施。
2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的技术要点分析
现今,在我国不少的建筑工程当中,框架剪力墙结构能够真正起到承载建筑物自重与传递负荷的重要作用。其既能够较好起到稳定建筑结构整体性的作用;同时,其也能够让建筑空间较好的预防出现裸露出钢梁与钢筋的状况,并起到了提升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的重要作用,强化了其建筑物使用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当中在应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时也具有较多的技术难点,难以有效的进行技术突破。因此,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而言,应立足于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来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的改进与完善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技术应用,使此项工程技术能够充分显现出其技术的优越性,并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发挥其自身重要的作用。
2.1钢筋施工
在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施工过程当中,钢筋工程时一个较为重要的工程环节,钢筋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劣,会对于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应高度重视钢筋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一、施工企业必须在选购钢筋时,要选购达到国家标准的钢筋,确保其原材料的质量。在选购钢筋材料时,施工人员既要立足于施工当中的实际情况,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施工当中的诸多因素。第二、施工人员在应进行钢筋施工时,必须注重在节点处的施工。应首先安装的是密集的钢筋,接下来再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另外,施工人员为有效的预防出现节点钢筋不能紧密衔接,以致产生移位等状况,还必须在认知与了解精确数据的前提来进行施工。
2.2模板施工
在建筑工程当中开展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时,施工人员在完成钢筋施工之后,即可开展模板环节施工。通常,模板工程重点涵盖了下述两个方面的内容:混凝土模板施工、支撑模板施工。在开展混凝土模板施工时,建筑工程的外观墙体与内部是施工的重点。其中梁柱部分节点处的施工,一直都是施工的难点,因此,在施工当中必须注重该处的施工质量。同时,选用适合的墙体模板材料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环节。在选用模板材料时,必须按照建筑物的层高高度来进行对应选用。还必须关注到处于节点处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为能够有效的预防墙体在工程项目竣工之后产生裂缝的状况,不能采用相同的一种混凝土来进行施工。另外,施工人员在支撑模板施工当中,首先要做相关的模拟实验,只有在实验达到施工标准之后,方能开展施工。
2.3混凝土施工
在模板工程施工竣工,并检测合格通过工程验收之后,施工人员必须开展混凝土环节的施工。可按照下述施工流程来进行实际操作:第一、施工人员必须选取好混凝土,并做好调配的准备工作。在选购混凝土前,必须首先来做试配的实验。在试配达标之后,可由施工人员依据试配混凝土时的比例来进行调配。另外,施工人员还可按照建筑工程当中出现的实际状况,来适时的调整混凝土。第二、在对大截面梁进行浇筑时,可运用进行分层浇灌的施工方法来进行施工。另外,必须在施工时注意沿梁高可以不设置相应的施工缝,应严格按照浇筑的流程来进行流程。第三、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操作规程来开展混凝土的养护。施工人员必须等到完成浇筑之后,才能开展养护工作,在养护期间,必须严禁有人员行走在混凝土层之上,以免破坏混凝土层的稳定性。
2.4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由于裂缝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因此,施工人员还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其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施工人员在优选原材料的同时,还应不断对配合比进行优化;二是,混凝土在入模时,其温度应严格控制;三是,施工单位或企业还应科学且合理地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并对墙体与框架的浇筑厚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四是,施工人员可以使用泵送技术来运输混凝土,以此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3结论
总而言之,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有效的推动了现代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对其加以严格的把控和良好的掌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有效的提升建筑使用者的满意程度。相关从业人员应该积极探索,对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和理念加以借鉴,与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继而创建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体系,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继而为国家经济长期保持健康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张文超.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OL].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7).
[2]杨荣超,王哲.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门窗,2016,10:16+18.
[3]丁茂喜.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19:56-57.
论文作者:杨杨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5
标签:框架论文; 结构论文; 剪力墙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钢筋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