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应用分析论文_吕昭昭

建筑工程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应用分析论文_吕昭昭

摘要: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属于非常重要的部分,其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施工技术,具有很多优势,不仅适用性非常好,同时经济产出也比较好,因此也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注浆方式,严格的控制施工操作,并不断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质量控制,控制好施工进度,优化施工方法,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性能。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为建筑工程灌注桩注浆施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改善了建筑工程施工条件,避免了建筑工程灌注桩后注浆施工中的多种安全隐患,是提高建筑工程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整体质量的重要手段。

1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施工原理

目前在很多建筑工程中都在使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其主要是从劈裂注浆施工技术和渗透注浆施工技术发展得到的。劈裂注浆施工技术主要是通过向桩端空隙注入水泥,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土体的坚硬性能。渗透注浆施工技术主要是使用高压有效的土层进行压力控制,从而能够有效地从空隙中渗入水泥。对于这两种施工技术都能够进一步提高桩基的渗透性能,而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主要是吸取了两者的优点,具有很多的优势,不仅工程造价低,同时适用性也非常强,并且也能够进一步提高桩基的稳定性,更好地确保工程的质量。施工单位在进行灌注桩后注浆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控制每一个细节,并确保各项要求满足承重能力,更好地控制成本,因此需要重点进行研究。

2 建筑工程中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应用现状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迅速提升,灌注桩后注浆技术也随之在建筑工程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一技术给建筑工程带来了更好的发展前景。现今建筑工程结构越来越多样化,对建筑工程地基的承载力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这一形势下传统成桩施工技术存在诸多的局限性,容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若施工技术操作不当,极易导致孔底出现沉渣或者桩侧出现泥皮等现象。这些状况不仅会加大施工人员的施工难度,同时还会影响建筑工程整个施工进度。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是一种对土体加固的新型技术,其主要是利用劈裂灌浆或者是渗透注浆的方式对桩端的持力层进行全方位的固结及紧密,从而使桩端处形成相对较为密实的物体,以此来达到增强桩端承载力的目的。

3 建筑工程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应用

3.1钻孔施工

在进行钻孔施工之前需要做好机具准备工作,其直接影响到后期的操作。然后需要严格的控制测量工作,包括对基线、桩位、水准点,并对基线、桩位、水准点方面,在桩身距离5到10厘米的地方,需要以120的角度进行孔隙的分布,然后就能够进行注浆施工了[1]。需要注意的是,严格的控制这几个空隙的分布,确保其达到一致状态,同时必须要保证孔深要低于桩底50毫米以上。做好孔的清理工作,确保其能够符合相应工程的要求,例如可以选择使用高压旋喷钻机进行水流的控制,将其中的岩土、沉渣等方面冲出孔底,并做好孔底的清理工作。

3.2制作注浆管

对于注浆管的制作需要严格地按照施工实际需求进行,如果注浆管主要是加固土体,在选择的时候具有很广泛的特性,可以选择钢管或者是塑料管。如果是在加固的时候需要有效地提高承载力,就需要使用钢管进行注浆施工[2]。从以前的施工经验中可以知道,进行管道长度的选择时会比较多使用超过钢筋笼0.7的钢管,并且保证其是无缝密封的。在进行施工之前需要在底部进行压浆喷孔,并且对这些截面积进行计算,确保注浆孔面积的和应该小于注浆管截面积。

3.3安装注浆管

在进行注浆管的安装中需要做好钢筋笼的下放,在进行安装的时候首先需要将铁丝进行固定,确保底部要比钢筋笼高出200到300毫米,然后对于超出的部分要进行封堵,并且还需要布置好孔径,确保其处于是一个梅花形状态,然后使用胶布进行注浆管的包装和缠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压水试验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的时候为了更好地进行管道密封性以及通畅性能指标的检验,需要严格地按照标准进行,确保其不会影响到正常的灌注。压水试验是注浆施工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其主要是起到预压与疏通注浆通道的作用,从而能够有效地检查注浆管的各项性能,确保注浆质量。在成桩一周内需要将高压水进行注浆通道施工,有效地控制压水量,一般情况下时间控制在三到五分钟,压力的范围是控制在0.5到1mpa。同时还需要对压水参数指标进行控制,防止出现塌孔等问题[3]。另外,在进行压水试验的时候必须要保证周围的干净,做好杂物以及泥浆的处理工作。在进行试验的时候要随时进行孔洞变化的勘察,如果有塌孔的情况,需要及时地采取措施进行控制,从而才能更好地确保施工质量。

3.5注浆施工

为了更好地确保注浆施工质量,需要控制压力与时间,严格地按照相关下压实验以及施工现场的情况的控制,另外也需要根据桩身长度进行压力的调整,如果情况特殊还需要使用注浆的方式进行压力最佳值的确定[4]。例如在注浆时候出现冒浆以及串浆后的情况,会选择使用间歇式注浆法进行操作,并且注浆的间隔时间需要控制到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如果桩体的周围注浆量达到了相应的规定要求,就可以结束注浆工作。然后是进行各项质量的检查,确保施工的整体质量。

4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注意事项

4.1在安装灌浆管前要做好一些防护措施

在安装之前需要做好一些防护控制,例如要清洗管内中的碎屑,防止出现灌浆停滞的情况[5]。同时还需要保证灌浆管和灌浆头处于密封情况。当完成管道的连接后需要进行零件的密封试验控制,一般情况下会选择使用自来水进行灌溉,如果出现泄露的情况,需要及时的进行调整和控制,确保后续工作的开展。

4.2注浆过程按照规定的顺序和要求进行

在进行注浆操作的时候如果因为特殊原因必须中断,需要及时地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然后再进行灌浆。每个灌浆需要做好标记,并对关键的时间进行记录,主要是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6]。另外还需要有效地控制以下数据:灌浆压力以及灌浆量。如果有爆发的情况还需要做好记录工作,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4.3当灌浆压力发生变化时,浓度也需要相应变化

在运输的时候如果浆料含水量太多会影响到工程的开展,同时容易渗入到土层。对于中等浓度的浆料一般用于填充和压实。在灌浆的时候需要严格的控制注浆和注浆的浓度,从能够更好地确保质量。

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施工中应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能够有效地确保施工工程质量,因此也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进一步加强对这个研究非常有必要。

参考文献:

[1]罗重兵.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析[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3):289.

[2]王君梅. 建筑工程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2):50-51.

[3]李维强,周锋.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2):81.

[4]何腾,郭小成,吕中元.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 建材与装饰,2016(12):35-36.

[5]王艳萍.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4):129.

[6]孙允江. 建筑工程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6):117.

论文作者:吕昭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应用分析论文_吕昭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