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妊娠;产后;盆底肌锻炼;康复理疗;压力性尿失禁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是产后常见并发症,原因是出现了产后的盆底肌功能障碍,当腹压升高时会导致尿液漏出,此时逼尿肌并未发生收缩。有研究表明[1],高血压产妇在产后发生盆底肌功能障碍的机率更高,因此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必须采取盆底肌锻炼措施,通过科学训练来恢复良好的盆底肌功能,从而有效预防出现尿失禁、总有效率等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80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产妇,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康复理疗,观察组加用盆底肌锻炼。年龄22-39岁,平均年龄32.1±1.7岁;孕次1-3次,平均孕次1.34±0.51次。观察组、对照组的孕次、年龄等差异不明显,P>0.05。
1.2盆底肌锻炼方法
对照组使用康复理疗仪器治疗,通过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治疗时间持续20min,1次/日,6周一个疗程[2]。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产后5天开始进行康复训练。护士将进行康复训练的必要性、意义和作用向产妇详细解释,盆底训练要重点针对肛门括约肌、阴道周围肌肉进行训练,通过科学的运动方式提高上述肌群的收缩能力,主要采取的运动方式为缩肛运动,指导产妇采取仰卧位,将两腿自然进行屈伸,同时将肛门夹紧用力将臀部抬高,每个动作要缓慢进行,保持约10秒。在进行盆底肌训练时,注意用胸部吸气,尽量不要调动身体的腰部以及腿部肌肉参与训练。重复以上动作10次为一组,每天训练3次,每次持续15分钟。
1.3观察指标
疗效评价:显效:未出现漏尿表现,尿垫未检测到尿液;有效:漏尿量减少, 尿失禁次数显著降低;无效:漏尿量、尿失禁次数未减少。
压力性尿失禁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通过软件SPSS19.0分析,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方差检验。P<0.05显著差异。
2结果
2.1对比总有效率度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1。
2.2对比压力性尿失禁率
治疗后,观察组的压力性尿失禁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2。
3讨论
盆底肌位于人体的盆腔部位,肌肉由Ⅰ类、Ⅱ类和Ⅲ类肌纤维组成,该肌肉群负责尿道活动以及支撑盆腔脏器。分娩产妇容易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原因较多,因为分娩过程造成了盆底肌的肌肉功能损伤,临床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总有效率等。首先,产妇处于妊娠期时膀胱颈部外观为漏斗状,这增加了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可能性 [3],一般会在分娩后自行改善。但是在分娩后仍然有70%的压力性尿失禁出现,同时还能够导致远期尿失禁发病率上升。除此之外,分娩也会导致盆底肌功能障碍出现,因为人体在分娩时为了顺利娩出胎儿就必须要尽可能扩张产道,引起盆底肌肉解剖位置显著改变,同时导致尿道的闭合能力受到影响,所以会出现尿失禁情况的发生 [4]。康复理疗仪利用生物电刺激,实现盆底肌的收缩和舒张,起到恢复肌张力的作用。再次基础上结合盆底肌锻炼方法,在科学训练方式下不断对上述肌群进行收缩、松弛动作靠 [5],只要长时间坚持就能够有效提高盆底肌肉功能,并且可以增加机体的免疫力,有利于完善神经反射,降低压力性尿失禁、总有效率并发症。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了盆底肌群的康复训练,通过人为主动、被动收缩盆地肌群达到增加肌群收缩能力,从而进一步完善盆底肌的神经反射,与电刺激治疗共同起到协同作用。
综上所述,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应用盆底肌康复训练的疗效理想,适于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玉春.盆底肌锻炼用于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的盆底肌功能评价.[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01(09):98-99
[2] Su Yu. Analysis and nursing care of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muscle dysfunction in 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 [J]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studies. 2017 03 (10): 75.
[3] 尼玛措.妊娠期高血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医学前沿.2016:06(07):101-102.
[4] 程欣.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新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4):57-58.
[5] 徐秀兰,马爱平.盆底肌锻炼配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01(22):148-149.
论文作者:曾月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尿失禁论文; 产后论文; 压力论文; 产妇论文; 对照组论文; 有效率论文; 肌肉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