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信息推送服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众所周知,Internet发展迅速,但网上信息极度膨胀导致查找信息犹如大海捞针。虽然Sohu、Yahoo等优秀搜索引擎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但仍需根据检索到的地址信息,按照屏幕页面的提示一步步地向下追踪,如果查到的地址几百条、几千条、几万条甚至更多,要确定哪个地址符合要求就很困难。特别是对于那些对专业信息有迫切需求的个人读者(包括专家学者、科研人员、在校研究生)来说,大量有价值的网上信息和数据库资源是“渴望而不可及”的。因此读者迫切希望找到一种能够在信息海洋中自动获取实用、准确、精炼和优质信息的方法。而在这当中,图书馆抓住契机,利用信息推送(Information Push)技术在网络环境下开展信息推送服务无疑是一种最好的选择。
1 信息推送技术
信息推送技术最初是由服务器端推送技术研究公司PointCast Network在1996开创性地提出,它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推送技术在网上发布信息的公司。用自己的推送软件通过Internet向读者散发预先打包好的新闻和其他信息,如CNN、纽约时报、生活时尚等信息会在预选的频道中循环播出。
这以后,网景公司专门发表了面向Extranet的"Crossware"(交叉件)概念,并于1997年夏天推出能接收“推送”类信息的功能软件Netscaser,它利用HTML、Java、Javascript来推送信息内容,而且能根据需要更新客户软件,当客户机与Netscaser网络服务器相连时,新版本的更新程序便会下载到客户机上。微软公司发表了群体的新版本Exchange5.0,主张对“推送”类信息内容按其内容进行频道分配,并提出频道定义格式CDF。另外许多厂家也纷纷推出各具特点的“推送”型软件及配套产品。
究竟什么是推送技术?可以举一形象的例子来说明,电视台每天播放电视节目,观众打开电视就可收看电视节目,并可随时选台,这就是推送。从“信源”与“读者”的关系来看,信息推送由“信源”主动将信息推送给“读者”,简单地说,信息推送技术是把信息自动送到读者面前的技术,即实现“信息找读者”。
目前有两种基本的信息推送技术:自动拉取技术和事件驱动技术。
自动拉取技术:即读者要求发送方按照预先约定的时间自动提交所指定的新信息。具体的实现步骤是:首先读者提出他们感兴趣的某个特定的专题、网站等;其次信息发送方根据读者的请求,寻找新信息;再次由信息发送方将查到的信息采取某种方式提供给读者。这种类型的推送技术类似信息检索中比较流行的定题检索SDI(Selectiv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信息服务部门根据读者提出的需求,定期提供新的文献信息。确切地说,自动拉取是一种典型的委托SDI(Personal SDI)在网络信息时代更深层次的发展。
事件驱动技术:以规则为基础。这些规则由读者、推送管理员和发送方在设置时预先建立的,可以是驻留在服务器的关键字过滤,也可以是针对数据库检索的相关规则。基本思想是推送管理方判断预先设置的规则是否发生,如发生则将相关信息或内容提交给读者。
信息推送具有以下优点:及时性好,信源及时地向读者推送不断更新的动态信息;对读者要求不高,普遍适用于广大公众,不要求读者有专门的技术。
2 信息推送服务形式
2.1 基于Internet的信息推送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通知:推送技术最基本的形式是一个简单的通知,如电子邮件等。针对这种形式,读者可控制它通知的形式、时间间隔等。通知并不具备很强的交互性和强制性,对资源和信息流量的要求不高。
提要:提要可实现查看Web页或其它信息源,寻找需要匹配的信息、并向读者传递信息。读者要以关键词、日期、数值、比较规则以及其它查询条件提供要查找的信息。提要有很多后台进行的处理活动,不仅是给读者每天一次的报道,它的活动还要受查找条件的制约,这些后台的处理活动与后台的联系是不可预测的。
自动拉出:它有一组可供读者经常查看的Web页。自动拉出将获得所有这些Web页,并保存起来供读者以后阅读。自动拉出可以获得许多资料,读者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接受这些资料,或至少知道这些Web页是为自己编制的。
自动推送:自动推送能根据自身的刷新时间发布信息,读者可以预定推送信息服务。但需要在Web页上连续收听广播。在一般情况下,这种服务要求在读者终端上装有特殊的客户机软件,定期发出更新请求。如果读者不在Web上提出服务要求,他将得不到任何服务。读者从自动推送得到的可能是全屏报道,多在屏幕底部显示大字标题。这种推送有很多交互性,读者可以选择需要查看的信息流,也可以精选发送给读者的信息,或者试探让读者感兴趣的其他信息。
频道式推送:这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模式,它将某些页面定义为浏览器中的频道,读者可象选择电视频道那样接收有兴趣的信息。Microsoft、Netscape、Pointcast都有频道定义格式。
网页式样推送:在一个特定网页内将所推送的信息提供给读者,如某企业、某组织、某个人的网页。
专用式推送:采用专门的信息发送和接受软件,信源将信息推送给专门读者,如机密的点对点通信。
2.2 基于智能数据库系统的信息推送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操作式样推送(客户式推送):由客户数据操作启动信息推送。当某客户对数据进行操作时,把修改后的新数据存入数据库后,即启动信息推送过程,将新数据推送给其他客户。
触发式推送(服务器推送):由数据库中的触发器启动信息推送。当数据发生变化时,出现增加(Insert)、删除(Delete)、修改(Update)操作时,触发器启动信息推送过程。
3 图书馆信息推送服务的实现
3.1 简单信息推送的实现:图书馆先开发读者注册系统和定时自动推送系统。然后根据读者注册的情况,将推送服务器中的信息,根据读者的要求进行分类,以文件形式存档,系统自动将存档文件推送给读者。
3.2 高级信息推送的实现
图书馆应推出以INTERNET信息资源及成品数据库为主要信息来源,应用有效的资源整合、加工技术,经过专业编辑人员进行内容编辑的整套情报提供系统。网上信息资源的海量与无序的状态,是影响检索速度及检索精度的主要原因,图书馆可为读者开发出一种可以用于对INTERNET资源进行搜索、发现、组织、加工、整理的信息处理系统,并借助网络向读者提供网络资源导航、INTERNET信息资源检索、全文镜像推送、专题追踪、新闻发布、科技论坛等等信息服务,避免读者在网上盲目漫游,使读者能获取大量网上信息,及时关注行业动态、追踪热点、了解专业科技,实现情报获取的完全网络化。与此同时,再与权威科研机构、著名咨询公司及情报部门展开全面合作,引进各种成品数据库,完善信息储备,并以这些合作单位作为信息咨询依托,开展网上信息推送服务。具体如下:
(1)针对读者的专门需求,建立一整套信息搜集、加工及推送的体系,使图书馆的在线服务平台成为决策人员、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查询信息、了解市场、关注国内外行业科技动态的重要通道。
(2)以网上信息资源和信息提供合作方的多形式信息产品为“原材料”,建立资源加工整合系统,实现多类型数据库格式资源的相互转化。
(3)定时或随机地搜索和发现INTERNET上的信息资源,由图书馆专业人员对信息资源进行自动或半自动的加工处理,在本地建立索引或镜象。
(4)提供多种形式的检索及分类导航功能。
(5)在线服务平台及离线浏览器在服务界面上实现个性化服务,使读者可以订阅自己需要的内容,保存检索及下载结果,同时实现资源的本地化管理。对读者的使用情况、访问内容、下载信息分布等进行统计,从中可以获取读者的需求及资源的利用情况。
为方便读者使用,图书馆可以推出两种服务平台:离线服务平台和在线服务平台,源源不断地将高质量的信息产品提供给读者使用。
4 图书馆开展信息推送服务的建议:
图书馆要成功地开展信息推送服务,一开始就应该站在较高的起点上来通盘考虑,而不能匆匆上马,让读者失望而离去,然后再来弥补。具体来说,应遵循以下原则:
4.1 专业意识:图书馆开展信息推送服务前,应根据本馆的功能类型、服务对象、服务特色等各种因素确定建设目标和任务。然后围绕这些目标和任务进行资料的收集和组织。首先应该考虑图书馆如何扬长避短、强调专业,吸引并形成稳定的读者群。其次,在确定服务领域后,也不是盲目提供该领域所需要的全部信息,而是应该量力而行,分析自身优势,推出重点栏目。图书馆信息推送服务的定位,需要图书馆领导的决策,而决策者必须熟悉图书馆业务,具备较强的专业意识。
4.2 精品意识:在因特网世界中,信息已达到泛滥的程度,因此,只有信息精品才能脱颖而出,才能吸引读者用户。图书馆开展信息推送服务必须考虑精品战略,才能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并带来一定的收益。
4.3 联合协作意识:图书馆开展信息推送服务,要彻底摆脱图书馆“信息孤岛”的状态,图书馆必须在信息资源、技术和资金、宣传等多方面与外界有关部门实施联合协作,以便有利于尽可能快地聚集能量、提升质量,扩大影响。
Internet的影响对图书馆的威胁是巨大的,但只要图书馆采用信息推送技术开展信息推送服务,那么,Internet的影响对图书馆的威胁可以转变为机会,带给图书馆更大的发展空间!
(收稿日期:200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