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5篇文献分析我国品管圈活动实施现状论文_傅佳,陈晓蓉(通讯作者)

四川省骨科医院护理部 成都 610041

摘要:目的通过85篇纳入文献对品管圈活动改善前后数据进行分析。方法在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使用检索条件,限制年份为2014年-2015年,同时使用“品管圈”和“护理”两个关键词,按照上述要求进行检索,对检出的有关品管圈活动的文献阅读筛选,剔除不相关文献(相关文献为运用品管圈解决护理问题的文献)、描述性文献、重复文献,对筛选后的文献进行阅读分析,按照改善主题类别分类、收集改善前后基础数据,并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项品管圈活动改善主题的改善值均在40%以上。其中压疮发生改善率78.9%,跌倒发生改善率42.9%,导管脱落改善率83.3%,输液错误改善率50%。管道标识错误改善率77%,手术植入物管理改善率76.7%,基础操作改善率81.1%,输液差错发生率50%。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改善率增长明显,但改善前原始数据低于护理质量标准,提示品管圈改善前数据的收集方式及准确度值得商榷。

关键词:品管圈;护理;数据分析

品管圈的概念最初于1950年,起源于美国Deming教授的统计方法课程和1954年Juran教授的质量管理课程,后经人不断修正、创新与推广,在管理领域颇具影响力,20世纪在我国医疗界,尤其是管理阶层引起重视[1-3],后逐渐推广向临床[4]。品管圈是以全员参与的方式,持续不断地推行管理及改善自己的工作场所,提高护理质量的工作方法,从尊重人性出发,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方式,使员工自动自发地参与管理活动,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5]。近年来,品管圈活动广泛地运用在了护理质量管理、护理教育、护理安全及医院感染中,并在短期内达到了极好的效果。为了了解品管圈活动前原始数据收集的科学性、真实性,本研究对2014年-2015年国内关于品管圈活动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通过数据库检索文献,在检索条件中设置年份为2014年-2015年,同时使用“品管圈”和“护理”两个关键词,按照此要求进行检索,将护理类的品管圈活动主题报道均纳入标准。

排除标准剔除描述性文献、重复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阅读分析,通过阅读文献题目、摘要及全文进行筛选,剔除无对比值、无改善率的文献。

1.2检索策略

用中国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检索品管圈活动的相关内容,设定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年限为2014年-2015年,并设置需同时使用关键词“品管圈”和“护理”的相关文献文献,且通过论文后的参考文献进行信息检索。

1.3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对检出的有关品管圈活动的文献阅读筛选,剔除不相关文献(相关文献为运用品管圈解决护理问题的文献)和重复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逐一筛查,最后纳入文献85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工作表建立表格,选取纳入文献中改善前后的基础数据,运用spss20.0系统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作为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取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作为统计描述,采取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文献检索结果

选择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检索文献,设置检索年限为2014-2015年,设置检索词为“品管圈、护理”,共检索文献1885篇,手动检索文献102篇,进行初筛、复筛后,最终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85篇。见图1。

图1 文献纳入流程图

2.2品管圈活动改善主题的类型

文献改善主题类型主要为护理质量、不良事件(缺陷)、健康宣教、仪器管理、关键环节等方面。见表1。

2.3各改善主题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的结果指标比较

收集85篇文献中品管圈活动改善前后指标结果,并按照改善主题的类型对活动前后的指标结果进行比较见表2~6。查看表2~6数据【8-28】,压疮发生改善率78.9%,跌倒发生的改善率42.9%,导管脱落改善率83.3%,输液错误改善率50%。管道标识错误改善率77%,手术植入物管理改善率76.7%,针刺伤改善率52%,输液差错发生率50%。各种改善主题的改善率均在40%以上。

3讨论

3.1品管圈活动前原始数据分析

查看表2~6中数据,未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导管脱落的发生率为11.99%,而根据2011年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6】中的要求,每年各类导管管路滑脱例数应<5例。压疮发生率为14.72%,根据Lahmann等【7】对德国256所医院2002-2009年32400例住院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普通病房压疮发生率为3.9%。而且不同国家院内压疮现患率和发生率的结果还存在差异。如我国的调查结果还普遍低于欧美国家,我国高风险患者压疮发生率应<3%。另外,收集的改善主题中手术室植入物标识错误发生率86%、标本采集错误率7.60%、疼痛发生率90.40%、护理安全发生率31.80%、针刺伤发生率32.70%等均未达到护理质量标准相关要求。由此推测,85篇所选文献中改善前原始数据大部分不符合护理质量指标要求。

3.2品管圈活动情况分析

表1显示,品管圈活动改善主题分为14类,其中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及健康宣教3类品管圈活动开展较多。这3类护理问题一直也是护理工作中持续改进的重点工作。通过文献中数据显示【8-28】此三类改善主题通过品管圈活动后改善值均提高了40%以上。但在未运用品管圈解决护理问题前,国内一直沿用PDCA循环方法来提高护理质量管理工作。那品管圈活动是否优于传统的PDCA循环方法,能在短时间内将一直都在改进的护理质量迅速提升,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且查看原始文献发现,所有纳入文献均未对品管圈前后数据的采集和统计作相关说明,仅按照收集人的主观判断进行录入,因此,品管圈活动前后改善值的准确性有待商榷。

3.3品管圈活动前基础数据不符合国家评审标准

国内专家组每年均按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等级医院评审持续改进细则》的要求对各个医院进行检查,以考察医院是否具有相应的等级资格。回看品管圈活动前的原始数据,可推测护理质量落实不到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高,远不能达到医院的评审要求。

综上所述,我国品管圈活动近年来发展迅速且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对于数据收集的科学性还有待商榷。根据数据收集发现,品管圈开展前的数据已低于护理质量标准,开展后数据远大于预期,因此有必要规范数据的收集标准,合理运用管理工具进行分析、改进,以便为进一步推动和提升品管圈活动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谈晓英,潘三红.健康教育路径在宫颈癌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当代护士:学术版,2012(1):154-155.

[2]林晶.健康路径在宫颈癌患者及家属同时进行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5):125-127.

[3]何碧玉.健康路径在糖尿病足预防教育中的应用.医药前沿,2013,5(2):30.

[4]罗金秀,付喜秀,吴冬梅,等.分阶段健康教育对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影响.当代护士:专科版,2013(6):161-162.

[5]李旺君,王利香.“品管圈”活动在护士长夜查房中的应用与效果.护理管理杂志,2007,7(5):55-56.

[6]中国医院协会.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413-416

[7]Lahmann N A.Kottner J,Dassen T,et al.Higher pressure ulcer risk on intensive care?Comparison between wards and intensive care units.Clin Nurs,2012,21(3-4):354-361.

[8]张丽霞.张凡.卢锦森.陈晓宇“品管圈”活动减轻脊柱骨科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疼痛的疗效.护理研究,2015,2(29):464-466.

[9]洪花.苏梅榕.吴倩倩.温合辉.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消毒供应中心器械返洗率的效果观察.中国护理管理,2015,2(15):215-217

[10]邓玉婵.开展品管圈活动控制小儿静脉输液药液外渗发生率的效果探讨.中国临床护理.2015,1(7):37-39

[11]尚菊.迟俊涛.陈杰.金晓莉.孙晓美.等,品管圈对改善手术相关人员不规范执行无菌操作的效果.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3(21):756-759

[12]黄伟健.曲华.于娟.等,品管圈对降低手术压疮发生率的效果.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3(21):748-751

[13]李金蓉.蒙有轩.廖君娟等.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泌尿外科管道标识缺陷发生率中的应用.当代护士.2015.2:172-174

[14]陈哲.陈娥.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内植入物管理中的应用.当代护士.2015.1:180-181

[15]于鲁欣.庄桂敏.迟俊涛等.品管圈在尿培养标本采集中的应用.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3(21):763-765

[16]杨冬丽.袁周祥.应用品管圈降低手术压疮发生率的探索.当代护士.2015.1:174-178

[17]宋丽艳.藏雪红.孙海成.品管圈在降低管路滑脱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作用.中国实用医药2015.3(10):257-258

[18]李雪萍.安芳经.苏文亮.品管圈在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实践.临床实践.2015.1(33)147-148

[19]付倩.程惠玲.降低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品管圈实践.护理学报.2014.1(21):18-21

[19]李克佳.胡建军.于俊叶等.品管圈在提高护士“三查七对”正确执行率中的运用.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4):80-81

[20]刘岩.黄帅.郝子懿等.应用品管圈在降低创伤骨科患者压疮发生率中的护理体会.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5:130

[21]江晓琛.品管圈活动降低小儿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中外医学研究.014.12(35):117-118

[22]马俊.许艳玲.汤唯娟等.品管圈活动降低高渗性药物输液外渗与静脉炎的作用.上海护理.2014.5(14):5-8

[23]左四琴.秦楠.肖佳等.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留置针输液外渗率中的应用.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0):81-83

[24]陈雪丽.品管圈管理在降低患者压疮发生率中的应用观察.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5(8):195-196

[25]王平.郭蒙.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儿科新分配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应用.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0):167-168

[26]徐辉.宋艳艳.王萍.品管圈在降低患者静脉输液错误率中的运用.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3(9):275-276

[27]戴小燕.杨丽全.柯颖等.品管圈在降低护生针刺伤发生率的应用效果.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4):569-571

[28]李丹.李小英.张倩等.品管圈模式在手术室器械清点中的应用.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1):96-97

论文作者:傅佳,陈晓蓉(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7

标签:;  ;  ;  ;  ;  ;  ;  ;  

从85篇文献分析我国品管圈活动实施现状论文_傅佳,陈晓蓉(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