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赵氏多神崇拜试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先秦论文,崇拜论文,赵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972(2006)04-0070-06
被后人尊为实录的《史记》,其《赵氏家》一卷中却夹杂了许多神话般的传说故事,为此,后世史家多有评讥,《法言·重黎》篇称“赵氏多神,圣人曼云”[1],《经史答问》说“世家莫如赵之诬谬庞怪,谓非纬候之先驱不可矣”[2]。我们认为,这些被后人视为诬谬庞怪的记载,正是先秦赵氏多神崇拜的实录。
一、赵氏多神的产生与解释神意之手段
扬雄在《法言》中所称的赵氏多神,是指赵国历史上赵人有众多的神话传说。有关赵氏起源的神话可以上溯到传说时代,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在赵氏始祖女修时,便有了女修吞玄鸟卵而生大业的神话。自此而后。有关赵氏的怪异神话几乎贯穿了整个赵国历史。以往学者曾据《赵世家》,对赵国历史上的怪异故事做了如下总结:屠岸贾诛赵氏一,宣孟梦叔带二,简子游钧天三,有人当道四,天神遗无恤竹书五,武灵王梦处女六,孝成王梦乘龙七。[3]除前人所举之外,《赵世家》还载有赵夙复霍泰山之祭而赵国复穰的故事,《史记·秦本纪》载有赵氏男性祖先大业之玄孙孟戏中衍鸟身人言的神话,《水经注》载有赵武灵王见群鹄游于云中而筑云中城的传说,《左传·成公五年》载有赵婴祭天而速亡的故事。赵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几乎都笼罩有神话传说的光环。
赵国历史记载中所夹杂的众多神话,形成的途径主要是靠梦与巫占。在前面列举的赵人神话中,宣孟梦叔带、赵武灵王梦处女、孝成王梦乘龙都是由梦而引出的神话;屠岸贾诛赵氏事件,未发生前有宣孟梦叔带、赵盾卜、史援占揭示其先兆,发生后又有晋景公疾,通过占卜知道大业之后不遂者为祟,从而使赵氏复兴。赵孝成王梦乘龙上天,不至而坠,见金玉之积如山,第二天,筮史敢占之。这两个神话,除由梦引出外,还将占卜这一揭示神意的方法搀入其中。
梦与筮占,是古代神人沟通的主要途径。梦这一自然现象,在古人眼里充满了神秘色彩,他们经常将梦看作是神给人的暗示,为了揭开这些暗示,人们经常通过占梦的方式来预测未来吉凶,并使自己的行动与神的意志相合。甲骨卜辞,是商人占卜之记录,这些卜辞中就有一些占梦的记载,梦与占卜在商代已经成为神人沟通的手段。西周时期,占梦成为一种制度。《周礼·春官》记载,掌卜筮的太卜官“掌三梦之法,一曰致梦,二曰解梦,三曰咸陟”。太卜之下尚有属官卜师、卜人等。占梦在周代已经发展成为手段复杂并直接介入政治运作的行为。在记载春秋时期历史的《左传》一书中,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均有梦为其先兆,而这些梦大多也都通过占卜手段进行过预测与解释。自身为颛顼苗裔,在商周历史上即已成为著名氏族的赵氏,其历史上充满通过梦与筮占而形成的神话,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
春秋时期,赵人中流行的解释神意的手段主要就是占卜与筮法。作为解释神意的手段,占卜占据着主导地位。在赵人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通过占卜来解释一些日月食一类奇异的自然现象,或通过占卜来解梦,以预测未来事情的吉凶。《左传·昭公三十一年》记载:“十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是夜也,赵简子梦童子臝而转以歌。且占诸史墨,曰:‘吾梦如是,今而日食,何也?’对曰:‘六年及此月也,其入郢乎!’”《赵世家》中记载的赵盾梦叔带持要而哭,甚悲,已而笑,拊手且歌。这些日常生活中的梦,都是通过占卜来进行解释的。
春秋时期赵氏统治集团的重大政治决策,往往要通过占卜来进行。在晋国内乱之时,赵衰就是通过占卜,来决定自己政治前途的。“赵衰卜事晋献公及诸公子,莫吉;卜事公子重耳,吉,即事公子。”[4]《赵世家》正是赵衰的这个抉择,为赵氏在晋国的迅猛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愈演愈烈,占卜在战争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赵人在战争中的重大决策,往往都要进行占卜。《左传·哀公二年》:赵鞅与范、中行氏、齐、郑联军在戚交战,赵盾卜战,龟焦。《左传·哀公九年》:宋公伐郑,晋赵鞅卜救郑,遇水适火,占之史赵、史墨、史龟。史龟曰:“是谓沈阳,可以兴兵。利以伐姜,不利子商。伐齐则可,敌宋不吉。”《左传·哀公九年》:“夏,赵鞅帅师伐齐,大夫请卜之。赵孟曰:‘吾卜于此起兵,事不再令,卜不袭吉,行也。’”《左传·哀公十七年》:“夏六月,赵鞅伐卫。齐国觏、陈缅救卫,得晋人之致师者。……简子曰:‘我卜伐卫,未卜与齐战。’乃还。”占卜,成为赵人军事决策必不可少的手段。
由于占卜活动在赵人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赵国设有专门主管占卜事宜的太卜和史。太卜之职主要执掌三兆之法、三易之法、三梦之法,以邦事作龟之八命,以八命赞三兆三易三梦之占,以观国家之吉凶,以诏救政。[5]一言以蔽之,太卜是掌管占卜的最高官员,他通过占卜来参与最高政治决策。赵国的太卜一职见于《战国策·东周策》,据《东周策》记载,赵国攻取了周的祭地,郑朝将三十金“献之赵太卜,因告以祭地事。及王病,使卜之,太卜谴之曰:‘周之祭地为祟。’赵乃还之”。太卜借助占卜王病谴责赵卫,正是太卜通过占卜以参加政治决策的例证。赵国史,就是《周礼·春官》所记载的占人之史,由他具体负责占卜事宜,《周礼·春官》记载,凡卜筮,君占体,大夫占色,史占墨,占墨也就是占看灼龟骨所显的裂痕的大枝,以此解释占卜的结果。见于文献记载的赵氏史官,有史赵、史墨、史龟、史援、筮史敢等。
赵氏最高统治集团的占卜活动,分卜和占两步进行,卜者一般为赵氏之主,而占者则多由史官进行,赵盾梦叔带持要而哭时,赵盾卜,兆绝而后好,史援占梦,对梦进行了解释。哀公九年宋伐郑,赵盾卜是否救郑,然后请史赵、史墨、史龟三位史官同时进行占释,赵氏同时有三位史官占释,应该就是从商朝开始延续下来的三占从二之法。
除占卜外,筮法也是一种解释神意的手段,战国时期的赵国还存在有筮史之官,以掌管筮占,据《史记·赵世家》记载,赵孝成王四年,赵孝成王梦乘龙飞上天,不至而坠,“王召筮史敢占之”。如果遇到占卜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赵人也时常借助筮法来进行决策。鲁哀公九年,在是否派兵救郑这个问题上,三位史占辞各不相同,阳虎以周易筮之,才决定不派兵救郑。占卜与筮法并用的现象,从商朝以来已经出现,赵人占卜与筮法并用,应当就是古代卜筮并用之法的延续。
频繁的占筮活动,是赵人神秘思想颇为盛行的表现。对充满神秘思想的赵人历史的描述,其中有一些神话传说故事,这本来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
二、赵氏崇拜的诸神
文献所载赵氏神话传说所反映的赵氏多神崇拜,主要有图腾崇拜、山川崇拜与祖先崇拜。
1.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是原始氏族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随着氏族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组织的不断发展而增加新的内涵。赵氏的图腾崇拜,即起源于赵氏氏族产生之时。据《史记·赵世家》记载,秦、赵共祖。《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大费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大廉玄孙曰孟戏中衍,鸟身人言。”玄鸟生秦赵之祖,孟戏中衍鸟身人言,均反映出赵之先祖以玄鸟为图腾。
玄鸟,乃古人所称凤鸟之一种,《左传·昭公七年》:“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纻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我高祖少纻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凤,古人所说吉祥鸟之总名,后逐渐神话,成为后世之凤凰。本为凤鸟之一种的玄鸟,战国时期即被称为凤凰。《楚辞,天问》:“简狄在台喾何宜?玄鸟致诒女何喜?”《楚辞·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凤凰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天问》篇之玄鸟即指《离骚》篇之凤凰。
玄鸟称为凤凰,玄鸟究竟为何物,凤凰由何鸟神化而来,后世学者多有争论。在古人心目中,凤凰往往指鹄、孔雀等体魄雄壮而美丽的鸟。《论衡·讲瑞》:“物随气变,不可谓无,……或时太平气和,獐为麒麟,鹄为凤凰。”《水经·渭水注》:“又有凤台、凤女祠。秦穆公时有箫史者善吹箫,能致白鹊、孔雀,穆公女弄玉好之,公做凤台以居之。积数十年,一旦随凤去,云雍宫世有箫管之声焉。”
赵氏所崇拜之神鸟为鸿鹄,从《水经注》中可以得到最好的证明,《水经注》引《虞氏记》曰:“赵侯自五原河曲筑长城,东至阴山,又于河曲造大城一箱,崩不就,乃改卜阴山河曲而祷焉,昼见群鹄游于云中,徘徊经日,见大火光在其下,武侯曰:‘此为我乎?’乃即与其处筑城,今云中城是也。……”这个神话传说中的鸿鹄,即为赵氏崇拜之神鸟凤凰。
赵氏先祖蜚蠊,以善走著称,以才事周,蜚蠊被后世尊为风神,《风俗通义·祀典》:“楚辞说:‘后蜚蠊,使奔属。’蜚蠊,风伯也。”[6]风凤古通用,故蜚蠊之得名风伯,或与赵氏先祖以凤为图腾有关。
在有关赵氏族的考古材料中,也可以找到赵氏图腾崇拜的影子。在太原金胜村赵氏墓中,出土器盖为鸟形的鸟尊一件,形状似雄健之鸟的铜匏壶一件。[7,8]在邯郸百家村战国墓,出土了六件鸟柱盘,盘的中间有一支柱,上托一鸟形。[9]邯郸故城插箭岭遗址,曲折延伸,大致呈头朝东的鸟形。[10]插箭岭遗址的形状,是赵氏图腾崇拜在建筑上的反映。
2.山川崇拜
山川崇拜也是原始先民中存在较普遍的崇拜。赵氏所崇拜的山神为霍泰山。据《史记·赵世家》记载:“原过从,后,至于王泽,见三人,自带以上可见,自带以下不可见。与原过竹二节,莫通。曰:‘为我以是遗赵无恤’。原过既至,以告襄子。襄子斋三日,亲自剖竹,有朱书曰:‘赵无恤,余霍泰山山阳侯天使也。三月丙戌,余将使汝反灭智氏。汝亦立我百邑,余将赐汝林胡之地。……’襄子再拜,受三神之令。……遂祀三神於百邑,使原过主霍泰山祠祀。”此段有关赵氏祭祀霍泰山的记载,文字有不可解之处。原过所见乃三人,而作为天使的霍泰山山阳侯在给襄子的竹书中,都自称我、余,为单数。此段神话的创始人当为赵人,在赵人自己创造的神话中出现如此明显的矛盾,实不可解。在上古文献中也未见三人(神)为一神或一神三体之说。我们认为,原过所见三人之“三”,可能是“气”字之误。甲骨文气字作“”自东周以来,为了易于辨别,故一变为,再变作气[8]。“气”在东周文字中与三相近,三与“”形近难辩,故太史公误气为三。从原过所见“三”人,“自带以上可见,自带以下不可见”看,此“三”人也当为气人。王充在《论衡·纪妖篇》中对此段神话故事作了解释,“盖妖祥之气,象人之形,称霍泰山之神,犹夏庭之妖象龙,称褒之二君”。王充此论,颇可信人。对山林、川谷、丘陵以气成神,古人早有认识,《礼记·祭法》载:“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由此可见,原过所遇之“三人”,当为“气人”之误。
赵氏对霍泰山的崇拜,起源很早。在商周之交,赵氏先祖飞廉为坛霍泰山而报纣王,得石棺,铭曰:“帝令处父不与殷乱,赐尔石棺以华氏。”[4]《秦本纪》飞廉去世后,葬于霍泰山。此神话虽屡遭后世治史者批判,但它真实地反映了赵氏先祖对霍泰山的崇拜之情。赵先祖造父因功被周穆王封在赵城,赵氏由此而得称。《史记·秦本纪集解》徐广说“赵城在河东永安县”,其地望即在今洪洞县北古霍泰山脚下。造父封于赵城,也当与赵氏崇拜霍泰山有关。另据《史记·赵世家》记载:“晋大旱,卜之,曰:‘霍泰山为祟。’使赵夙召霍君于齐,复之,以奉霍泰山之祀。晋复穰。”赵夙因复霍泰山之祀而被封于耿,反映了赵氏与霍泰山之祀的密切关系。霍泰山之神,成为赵氏的重要保护神。在赵族早期历史上,霍泰山成为具有神奇力量的神山。
战国时期,赵国境内有滹沱河、漳河等著名大河,这些流经华北平原的大河经常泛滥,为害甚剧。没有规律的河水泛滥使人们对大河产生了一种神秘与敬畏,因此先秦赵民中普遍存在着大河崇拜。赵氏的河神崇拜,从赵民对河神的祭祀中可见一斑。
3.祖先、神灵崇拜
祖先之神是赵氏崇拜的重要神灵,赵人相信祖先的神灵能保佑他们渡过难关,因此产生对祖先之神的敬畏与崇拜。在有关赵氏的历史神话传说中,保存有反映赵氏祖先崇拜的内容。《史记·赵世家》记载:“晋景公之三年,大夫屠岸贾欲诛赵氏。初,赵盾在时,梦见叔带持要而哭,甚悲;已而笑,拊手且歌。”经赵盾卜,史援占,占出此梦甚恶,赵盾之子将受其咎。赵盾去世后,果然发生下宫之难。“居十五年,晋景公疾,卜之,大业之后不遂者为祟。景公问韩厥,厥知赵孤在,乃曰:‘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其赵氏乎?夫自中衍者皆嬴姓也。中衍人面鸟噣,降佐殷帝大戊,及周天子,皆有明德。下及幽厉无道,而叔带去周适晋,事先君文侯,至于成公,世有立功,未尝绝祀。今吾君独灭赵宗,国人哀之,故见龟策。唯君图之。’”在下宫之难发生前,先祖叔带托梦赵盾,预示了赵氏的灾难。灾难发生后,赵氏又在先祖神灵与众祖先阴功的庇护下,得复田邑如故。韩厥所述表明,在下宫之难发生前,赵氏对祖先的祭祀一直未曾中断。在复赵武田邑后,赵氏又重新恢复了对祖先的祭祀。祖先崇拜在赵氏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与祖先崇拜有关,灵魂崇拜在赵族之民中存在也较为普遍。人们相信人去世后仍有灵魂存在,因此产生灵魂崇拜。生人为求得死者灵魂的保佑,除对死者进行隆重祭祀外,在安葬死者时往往要杀人殉葬。在邯郸百家村所发掘的49座战国时期赵墓中,有5座发现殉人,少者1人,多者3人。在中原地区已发掘的七八百座战国墓中,人殉墓约有12座,而百家村赵国人殉墓几乎占中原地区已发掘人殉墓的一半。春秋末期,人殉已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赵国人殉墓的多次出现,反映了赵氏灵魂崇拜风气之盛。
三、赵氏对多神的祭祀
与赵氏多神崇拜相对应,赵人的祭祀范围也比较广,见于文献记载与考古发掘的赵国祭祀,主要有祖先祭祀与山川祭祀。
祖先祭祀是赵国境内存在最为普遍的祭神活动,其祭祀对象就是赵人祖先。对祖先的祭祀源起于祖先崇拜,赵人相信已故祖先神灵能够保佑他们度过灾难,因而便大规模地对祖先进行祭祀,以乞求他们的保佑。另外赵人还认为祖先是家族的根本,没有祖先就没有家族,因此祖先成为赵人隆重祭祀的对象。在《荀子·礼论》篇中,荀卿对赵人祭祀祖先的情况①,比较详细地进行了记载,其内容大致包括:
(1)赵人对祖先的祭祀等级,按两个标准划分,一个是政治地位,一个是经济地位,而经济地位的衡量标准,则主要是占有土地的多少。按政治地位划分,王以太祖配天地,诸侯不祧其祖庙,大夫士有常宗;按占有土地多少划分,“有天下者事十世,有一国之地者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事三世,有三乘之地者事二世,持手而食者,不得立宗庙”[12]《礼论》。按照这两个标准,政治地位越高,拥有的土地越多,则祭祀的祖先越多,祭祀的规模越大。
(2)祖先祭祀的举行,有大享、享和祭。所谓大享,包括艅祭、禘祭,艅祭就是合先君之主于太宗庙而祭之,三年丧毕举行一次,禘祭是在艅祭的第二年举行,以后则三年一艅祭,五年举行一次禘祭。[13]《王制》大享祭祀供奉玄尊,案上放上生鱼,先进献生肉粥,也就是所谓大羹,以表示贵饮食之本。享就是四时对宗庙举行的祭祀,四时之祭又分“春祠、夏禴、秋尝、冬烝”[14]《桓公八年》,这种祭祀崇尚玄尊玄酒,酌献以酒醴,案上供放生鱼,先陈黍稷然后献以稻粱。祭就是每月对祖先宗庙举行的祭祀,举行这种祭祀时,象征祖先灵位的尸只将大羹放到嘴边,不吃大羹,只有献上普通庶馐时才可以用餐。这样做的含义,是为了“贵本而亲用”[14]《桓公八年》。
(3)举行祭祀时,有音乐伴奏,这种音乐称为清庙之歌。这种曲子的演奏比较质朴,一人倡而三人叹,和的人很少。
战国时期的赵人对祖先的祭祀,除了表达对祖先的崇拜之意外,还有通过祭祀,“志思慕之情”的含义,[12]《礼论》藉此以发挥祭祀祖先所蕴涵的团结家族的含义。
赵人在对自己的祖先进行祭祀的同时,还将一些对赵氏有特殊贡献的赵氏功臣放在宗庙中进行配祭。在赵氏与六卿的斗争中,为了保存赵氏势力,曾为赵氏立有大功的董安于自杀,暂时避免了赵氏与强大智氏的冲突,“而后赵氏定,祀安于于庙”[15]《定公十四年》。用有功大臣配祀祖庙,从商朝就已经开始,这种配祀,意在使大臣的神灵与祖先同享祭祀。
按照《荀子·礼论》所说“郊止乎天子,而社止于诸侯”,赵国也应该有社祭,社祭就是对土地之主的祭祀,这是先秦时期存在非常普遍的一种祭祀,但由于文献的不足,赵国祭祀社神的详细情况已经不太清楚了。
在赵人的祭祀生活中,对山川之神的祭祀也比较普遍,对山神的祭祀主要是祭祀霍泰山之神,霍泰山是赵人崇拜的神山,在赵襄子与知氏的斗争中,据说赵氏曾得到了霍泰山山阳侯天使的帮助,因而灭掉知氏,按照神意,赵简子“遂祠三神于百邑,使原过主霍泰山祠祀”[4]《赵世家》,对山神天使设立百邑进行祭祀,这在战国时期是不多见的。赵国对河神的祭祀,见于文献与考古记载的主要是祭祀漳河河神和滹沱河河神。《水经·浊漳水注》中有对漳河河神祭祀的记载,有西门豹惩治邺地淫祀的故事。这个故事虽发生在战国时期的魏国,但邺地曾属赵国领地,且邺地风俗就是漳河中游风俗的代表,故赵国境内的漳河流域也应存在着对漳河之神的祭祀。对滹沱河的祭祀虽不见于文献记载,但滹沱河也是战国时期的一条多害之河,在今平山县境内滹沱河北岸,发现了大量祭祀坑,每个坑内都放置着一些动物的骨头,有的还在坑壁掘龛放置上玉龙或玉璧。祭祀坑的数量众多,范围达数百上千米,估计这些祭祀坑应该是赵人祭祀滹沱河时埋牺牲所用②。
四、《赵世家》中赵氏多神崇拜资料来源之臆测
与《史记》诸世家相比,《赵世家》确有多神之特点。司马迁著《史记》有实录之称,在著传说时代的历史《五帝本纪》时,司马迁尚做了深入研究,择其言之优雅者。何以《赵世家》竟记多神?我们推测,这可能与司马迁著述《赵世家》时所依据的材料来源有关,而其材料的直接来源,一部分可能是赵国人自己著述的有关赵国历史的谱牒,另有一部分则可能来源于太史公在赵地所搜集到的赵人传说。
《史记·六国年表》载:“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秦火之中,因史记独藏周室,故被灭。然考诸文献记载,有关六国的史记与谱牒也当有幸存者,如《汉书·律历志》就曾引有《六国春秋》之文,《汉书·艺文志》也载有《世本》十五篇、《青史子》五十七篇。司马迁作《天官书》云:“余观史记,考行事。”《史记》自序也说:“虠史记石室金匮之书。”在有幸尚存的诸侯史记中,赵人所作有关赵国历史传说的谱牒当居其一。
有关赵国历史传说的谱牒与《史记》之所以能够保存下来,当与秦赵共祖有关。赵国历史上的许多神话都与秦赵共同祖先或共同的图腾崇拜有关。赵简子魂游均天与秦缪公之帝所的故事雷同,扁鹊解释此事也援引秦缪公之帝所的故事为说。下宫之难后,晋厉公疾,占卜结果为大业之后不遂者为祟,大业为秦赵之共祖。赵武灵王游大陵,梦处女鼓琴而歌曰:“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华,命乎命乎,曾无我嬴。”[4]《赵世家》嬴为舜赐秦赵之祖大费之姓,是秦赵共同的族姓。原过遇霍泰山之神,神与其竹二节,内藏朱书示赵毋恤“至于后世,且有伉王,赤黑,龙面而鸟喝……”[4]《赵世家》。秦赵共祖中衍人面鸟噣,赵之伉王鸟噣当直接承袭中衍而来,且鸟噣之说起源于秦赵之鸟图腾崇拜。赵氏之神话与传说,多与秦赵之祖或图腾崇拜有关,可能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有关赵国历史的神话传说的书籍才被保存下来。司马迁著《史记》时,直接录入《赵世家》中,因此《赵世家》在《史记》中显得非常特别,让后人多生疑窦。
我们推测,《赵世家》的材料来源为幸存的赵史记或有关赵国的历史谱牒,还有一个间接证据可做证明,这就是人们熟知的赵氏孤儿的故事。有关此故事的记载,《赵世家》与《左传》截然有别,经当代学者考证,《左传》记载较为可信。但是,《赵世家》所载赵氏孤儿的故事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以为这正是赵国人在为祖先讳,他们将庄姬与赵婴齐私通的家丑遮掩起来,而篡改为屠岸贾等人陷害赵氏,并因此编造了程婴、公孙杵臼等赵国历史上根本不存在的侠义英雄,非赵国人自己所为,《赵世家》所载的赵氏孤儿的故事根本就不可能产生。
《赵世家》所录赵氏多神的另一个资料来源,可能就是司马迁在赵地采访所得到的流传于赵地的传说故事。司马迁一生遍游祖国大地,其足迹也曾踏上先秦时期的赵国故地,另外太史公一生结交许多英雄豪杰,这些英雄豪杰中有许多便是赵国人,司马迁在赵地采访到的民间传说与赵国豪杰给他讲述的传说故事,可能成为《赵世家》所记赵国神话的另一来源。③
《赵世家》中所记赵氏多神的资料来源,最有可能的便是以上两种,而这两种来源,正是民俗学资料来源中比较可靠的两种。因此,我们认为,《赵世家》中有关赵氏多神的记载,正是赵国宗教崇拜的实录。
五、小结
赵氏宗教崇拜,与春秋战国时期其他宗族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
1.赵氏宗教崇拜具有原始性。赵氏起源甚古,历史源远流长。赵氏在其文明发生以前所产生的原始崇拜,如图腾崇拜、高山崇拜、灵魂崇拜与祖先崇拜等,在进入文明社会后仍旧保存下来。它们随着赵氏的发展而发展变化,到春秋战国时期,它们有时仍以占卜、托梦等古老形式表现出来,有时则用战国时期已经开始流行的近乎荒诞的神话传说的形式表现出来。与战国时期其他诸国的历史记载相比,赵国的历史显得光怪陆离。后世史家既不明赵氏原始崇拜的历史,又不明赵氏原始宗教在战国时期所发生的变化,故怪赵氏之多神。
2.赵氏原始宗教发展到战国时期,注入了一些新内容,增加了一些新的表现形式,这就使赵氏的宗教崇拜具有极强的功能性。赵氏宗教崇拜的功能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随神设祀。在春秋时期,赵氏对霍泰山的传统祭祀大概已经废弃,在原过遇到霍泰山之神,霍泰山之神保佑赵襄子灭智氏之后,赵才重新立祠祭祀霍泰山之神。这时的霍泰山之神,与原始宗教崇拜时的霍泰山之神已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说原始宗教崇拜的神还具有一些自然性的话,这时候神的意义则主要是赵人利用其神秘性而神话自己了。其二是随时对表达神意与上天意志者进行赏赐。赵简子疾,扁鹊说出其魂游均天之事,简子悟,赐扁鹊田四万亩。致帝命的当道者为赵简子解释了魂游均天之事,简子问其姓而延之以官。赵氏宗教崇拜的功能性,是进入文明时代的赵氏宗教异于其原始宗教的最大特征,也使赵国历史的神秘色彩大大加强。
收稿日期:2005-12-26
注释:
①《荀子》是赵人荀卿的遗作,因此我们在这里借用《荀子》记载的材料来描述赵国祖先祭祀的情况。
②这些考古材料尚未系统公布,业师沈长云先生在1998年夏考察平山中山国遗址时,参观了这些祭祀坑,考古工作者还详细介绍了这些祭祀坑的有关情况。
③《赵世家》所载李牧抗匈奴的故事,就与《战国策》所载李牧故事有很大差别,《赵世家》中李牧故事的来源即是司马迁根据冯唐所说而载,冯唐的父亲曾为代地守,与赵将李齐友善。太史公所载平原君的故事,可能来源于曾与之交游的汉平原君之子。从李牧故事与平原君故事的资料来源看,《赵世家》的资料来源其中之一便是口碑资料,而有关赵国历史的神话传说当然更不会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