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法恩洁具有限公司 528500
摘要:电气自动化发展已成为时代潮流,顺应时代发展、提升电厂硬件设备才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随着世界分工的精细化,电气自动化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技术更新不断加快,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善用先进技术是电厂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分析
引言: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自动化技术在电气系统中的应用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要积极引进自动化、智能化的技术和设备,转变传统观念,促进电气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改进,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好地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进行探讨。
一、电气自动化的技术特点
1.1发电效率明显提升
随着社会的不断的发展,人们经济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得以快速发展和提升,对于日常日生活用电的要求也愈来愈高,这对于发电厂的发电量就带来了无形压力。然而,早期电厂的发电设备对于发电量的效率有着一定影响,无法更好提高生产效率。当今社会中,在火力发电系统中加以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发电厂发电效率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从而更好的提供足够电量供人们使用。
1.2发电成本显著降低
火力发电厂所需要的主要原材料是石油和煤,过去火力发电站所使用的发电技术相对落后,对于原材料的利用不能够将其充分有效的进行燃烧,没能更好的将原材料的原有价值有效的发挥出来。这样就将发电厂的成本进行的增高。现代在火力发电中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对于使用中的各种原材料都可以保证充分的燃烧使用,不会产生浪费,那么就不会浪费它原有价值,将火力发电的成本有效得以降低。
二、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方向
2.1综合自动化技术与智能保护的应用
目前,国内的综合自动化领域的研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智能自动化保护技术领域的研究相对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研制的分层式综合自动化装置能够适用于各种电压等级电站。将国内外最新的人工智能、网络通信、微机新技术、自适应理论、综合自动控制理论等应用于电气自动化保护装置中,对电力系统自动化保护的新原理进行了研究,可以大大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水平,使得新型保护装置具有智能控制的特点。
2.2电力系统自动化实时仿真系统的应用
该仿真系统在可提供大量实验数据的前提下,还可多种电力系统的暂态及稳态实验同步进行,还能用以协助科研人员测试新装置,且多种控制装置都能与其构成闭环系统,为灵活输电系统及研究智能保护的控制策略提供了一流的实验条件。电力系统数字模拟实时仿真系统的引进,方便了对电力系统负荷动态特性监测、电力系统实时仿真建模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建成具备混合实时仿真环境的实验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电力系统中人工智能的应用
电力系统及其元件的故障诊断、运行分析、规划设计等方面将模糊逻辑、专家系统以及进化理论应用到实际研究,并结合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开展了电力系统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的研究,同时也开展了在上述实用软件研究的基础上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的智能化水平。
2.4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
该技术采用的模型为最新国际标准公共信息模型,输电网的理论算法采用与配网实际与高级应用软件相结合,负荷预测时配合应用人工智能灰色神经元算法进行,最后进行潮流计算时采用配网递归虚拟流算法。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主要表现在信息配网一体化、高级应用软件、配网模型、中低压网络数字方面,最终,解决了载波正在配电网上应用的路由、衰耗等技术难题,正是因为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才得以提高了载波接收灵敏度。
三、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范围
3.1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变电站的自动化的实现又是依托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实现的,要实现电力生产的现代化,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环节就是实现变电站的自动化。变电站依赖计算机技术实现自动化,在实现的过程中计算机也得到了充分利用,二次设备也随之实现集成化、网络化、数字化,完全是采用计算机电缆或光纤代替电力信号电缆。变电站实现自动化,实现计算机屏幕化以及运行管理和记录统计实现自动化,另外两个组成部分是操纵以及监视,变电站的整体自动化才得以实现,正是如此多的组成部分实现了计算机的自动化管理。为了联系发电厂与电力用户,变电站以及与之相关的输配电线路必不可少。变电站自动化的实现,不仅组成电网调度自动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为了满足变电站的运行操作任务。
3.2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
信息管理系统作为计算机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所形成针对整个全局进行智能控制的技术,也就是智能电网技术,是一个最具典型性的技术,涵盖了配电、输变电和用户以及调度、发电的各个环节。其中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稳定控制系统等被广泛应用到计算机技术的系统中,还有诸如调度柔性交流输电以及自动化系统等。目前这种数字化电网建设,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智能电网的雏形,实际上也为我国建设智能电网做着准备工作。智能电网中较为典型的有智能电网的通信技术,同时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很多依托计算机的技术,需要具备实时性、双向性、可靠性的特征,需要先进的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该系统也是完全依托计算机技术而存在的,同时具有信息管理系统。
3.3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应用
电网调度自动化是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将电网调度自动化分为五级,其中各级电网的自动化调度都是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分不开的,从高到低分别是:国家电网、大区、省级、地区以及县级调度。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这些装置在计算机系统的连结下形成一个自动化的电网调度系统,将整个结合起来。其他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工作站、服务器、变电站终端设备、调度范围内的发电场、大屏蔽显示器、打印设备。计算机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的作用不仅要实现对电网运行安全分析的监控,还要实现实时数据的采集,更要实现电力系统的电力负荷预测以及状态估计等功能。因此种种这些,都是通过电力系统专用广域网连结的测量控制以及下级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等装置。
结束语:电气自动化技术做为信息领域的一个分支,业已成高新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智能、便捷的特点,己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技术保障。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结合计算机技术,加强创新,准确地把握它的发展前景,将电气自动化技术投入到工业生产中,充分地应用其优点,为我国的经济蓬勃发展和崛起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永强.浅谈我国电气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
[2]沈鉴.论电气自动化发展现状及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2).
[3]谢常华.电气自动化的发展[J].企业导报.2010(11)
论文作者:雷磊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5
标签:技术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变电站论文; 计算机技术论文; 智能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