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能实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当前,我国大多数建设施工单位管理运营模式仍然是劳动密集型,在整体的运营过程中存在着管理水平低、施工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对规章制度及管理方式的履行效力低、信息化技术在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水平低等缺点,这就造成在建设单位内部上下级指令传达的低效率甚至是沟通错误、业务管理无章可循、工程资料整理不齐、材料管理账目鱼目混杂,最终导致施工单位成本高、效率低、单位核心竞争力低下等严重问题。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电子信息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建筑单位只有实现工程管理信息化的运行模式,也就是在把电子信息化管理运用到科学的管理方式 + 周密的成本控制 + 优化的质量安全保证计划的全过程,才能提高自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
1.深化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工程管理的信息化的应用不仅可以减少失误,节约资源,还不会造成信息遗漏。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可以对企业核心任务进行准确的规划,帮助企业制作并调整工作流程,减少风险。任何一项建筑工程都有不可避免的风险,从材料的采购到安全管理,风险在建筑工程中随处可见。而有了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能使得各个程序有序进行,将风险控制在合理的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这一优点对建筑工程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充分发挥数据的作用,以数据为中心,调整企业的工作流程和资源的合理分配,并且智能地根据数字逻辑关系和制衡条件对项目实施管理,并对项目的异常情况进行警报,从而达到监督的作用。
2.工程管理信息化架构及应用模式
工程管理信息化的一个可行途径,是基于四层架构来实现。架构的四层分别是基础设施层、资源层、应用层、服务层。其建立的原则就是在基础设施层实现网络整合和设备共用,在资源层实现数据的集中传递与备份,把具体的系统应用,归入到应用层,在服务层进行不同系统的数据交换与消息的传递。四层架构属于一种通用架构,其具有的系统应用是一体化的,在数据的存储上是比较集中的,而且具有基于IP的统一网络,并且在安全机制上有全面的摄入,在管理模式上,也呈现出高效智能的管理模式。这个架构可以给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提供借鉴,以达到设施共同、数据共享、应用集成并且服务统一的目的。工程化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主要是完善工程管理体系、细化项目目标实现科学控制以及推动工程成本管理。其把管理者、管理部门以及管理方法和理念等融合到一个平台上,将信息进行梳理,从而突出工程管理的个性化,形成有效资源。在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上,实现项目管理能力的提升,扩大项目的竞争优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工程管理信息化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3.1工程建筑管理欠缺有序化管理环境
管理过程中有着诸多误区。当前工程建筑管理中整体管理囊括了资金、人力、物力的因素,同时还要求反馈贯穿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流情况,但是时下完备的信息化管理工程环境还没有具备,想要实现立足于信息流而统管和调配人力、物力、资金乃至优化管理等工作仍然困难重重。由此可见,工程管理信息化思路离不开必要信息交流渠道,也离不开有条不紊的信息化管理环境。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了在工程建筑管理中的信息误区,管理层往往认知局限于引用局域网、计算机等多媒体变实现信息化管理,诸多工程建筑的业主、监理方以及施工设计方进行讯息交流仍旧停留于原始纸质材料的接触,还没有因为现代信息化发展而有所改变。不得不说,现在工程信息技术管理实现现代化只是为工程管理创造了现代化手段,但是对于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的变革还任重道远。
3.2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体制不健全
我国正处于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相对完备的信息化管理体制。在工程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上,十分滞后,在引进先进的工程管理信息化体制上,也比较不积极,而且,由于国外的建筑工程管理和国内具有一定的区别,所以,即使进行相关管理信息化模式的引用,也和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现状不相符合。
4.加强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对策研究
4.1打造新型一体化工程管理信息系统
建筑工程并不等同于建筑项目,这二者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详细建设中工程环节繁琐且众多,在前期建设时必须铺垫好大量建筑准备工序,贯穿于施工中还要对照有关设计施工设计图,从而确保工程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的最终成效。由是,针对这样繁琐且涉及科学内涵丰富的要求,构建起一体化信息管理模式势在必行。而施工环节的管理工作,囊括了资金、人员、安全以及进度方面的管理内容,种种要素共同形成了工程管理的核心内容。所以,打造全新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必须秉持立足现实施工情况的原则,继而考量各方面因素,强有力突破既有陈腐观念的桎梏,系统化应用信息技术将数据信息共享起来,打造完整工程管理信息化模式。
4.2 建立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理论框架
信息化真正应用在工程管理中,是分成两个模块的,一块是工程完成前的管理,一块是工程完成后的管理。所以,要建立信息化管理理论框架,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之前的工程案例进行分析与参考,并且要结合实际,形成一个体系。目前来说,工程完成前的环节,例如招投标工作、成本控制以及项目管理,已经形成了一套很成熟的理论系统,信息化的管理渐渐也得到了重视,所以,要灵活运用大量成熟的管理理论和实际案例,把他们结合到信息化管理方法之中,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化应用理论体系。在工程完成后,会涉及到工程后续的运营工作,对于资产管理上、设备管理上、公共设施管理上,其管理方式都是独立的,并且完全不同,不能够通用,利用信息化管理,就可以使这些管理领域全面的连通。要能够根据已经有的管理经验,形成一个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应用框架。用完善的理论体系来指导工程实践,用工程实际完成情况来验证理论的准确性,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科学的、完整的工程管理信息化理论框架,从而发掘出更加优秀的信息化管理应用方式,把管理真正的做到了深化。
5.结束语
信息化管理是工程管理取得长足发展的必然形式,并亟需提高发展水平和进度。要彻底完成工程信息化管理转型,就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正视问题和不足,积极引导,逐步扩大应用范围,认真学习先进经验,努力推进技术开发,不断总结借鉴,坚持与时俱进,建立起经得起考验的工程管理信息化理论体系,为工程管理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文正.基础教育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模式与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王庆彬.绩效视角下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4.
[3]林莉莉.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云计算应用模式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
[4]丛挺.我国出版企业新媒体技术采纳研究[D].武汉大学,2014.
论文作者:李彬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30
标签:工程管理论文; 工程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模式论文; 架构论文; 还没有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