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法干预治疗中轻度抑郁症患者23例论文_董岩

运动训练法干预治疗中轻度抑郁症患者23例论文_董岩

(解放军第五医院 宁夏银川 750000)

【摘要】目的:研究运动训练法干预对中轻度精神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46例中轻度抑郁症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n=23)和实验组(n=23)。其中,所有参与本次研究患者均口服多虑平进行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助以运动训练干预法,分别比较两组4个疗程结束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对照组的HAMD评分平均值为(31.5±7.3)与实验组的(30.9±6.8)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治愈6例(26.08%),显效9例(39.13%),有效4例(17.39%),无效4例(17.39%),总有效率为82.60%,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的治愈9例(39.13%),显效6例(26.08%),有效6例(26.08%),无效2例(8.69%),总有效率为91.30%,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轻度抑郁症患者进行运动训练法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中轻度抑郁症;运动训练法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0-0079-02

抑郁症是一种以持续性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常见情感障碍疾病,严重危害全人类身心健康[1]。为研究运动训练法干预对中轻度精神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特做以下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46例中轻度抑郁症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n=23)和实验组(n=23)。其中,对照组男11例,女12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32岁,平均(44.95±1.34)岁;观察组男13例,女10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30岁,平均(46.76±2.4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民族、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

(1)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抑郁症的诊断标准[2]。(2)患者属于初发或复发,无其他重大身体疾病,不存在痛苦或激越行为,无自杀倾向。(3)治疗前对其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检测[3],HAMD评分均≥26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方法

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口服多虑平进行治疗,每次15mg,Bid,4周为一个疗程。实验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运动训练干预法治疗。运动训练干预法治疗措施:(1)对患者的运动爱好进行调查,将所有日常训练项目罗列后让患者最少挑选出一项自己参与的运动;从患者的接受程度、性格习惯、理解能力、需求性等多方面出发,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机动的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2)以患者的爱好为基础进行分组,有共同爱好的患者可分为一组,由教练对其进行1周的运动技能及注意事项培训,主要培养其兴趣感和成就感;(3)由教练的指导下让患者与相应的陪练或爱好者一起训练1周左右,过程中鼓励其多与搭档交流,让患者体会到运动的乐趣,避免打击其运动积极性;(4)鼓励或患者以团队或多人组合训练2w左右,以锻炼患者的与人交流或合作,增强其团结协作能力并从中感受自身价值。实验组训练5次/周,每次训练应在1小时以上。整个训练过程中强调其治疗的依从性对疾病预后的重要性。若发现患者出现精神状态不好的现象,应及时处理。

1.3 疗效评价

疗效评定采用HAMD,于治疗前及治疗8w后各评定一次,治疗前、后按HAMD减分率判断疗效。减分率计算方法:减分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疗效为四个等级:HAMD减分率≥75%为治愈,≥50%为显效,≥25%为有效,<25%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P<0.05时,说明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比较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的HAMD评分平均值为(31.5±7.3)与实验组的(30.9±6.8)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治愈6例(26.08%),显效9例(39.13%),有效4例(17.39%),无效4例(17.39%),总有效率为82.60%,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的治愈9例(39.13%),显效6例(26.08%),有效6例(26.08%),无效2例(8.69%),总有效率为91.30%,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中轻度抑郁的危害性不容忽视,若不能及时诊治,病情会恶性循环性发展而加重病情[4-5]。运动训练法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有效提高院外依从性,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运动训练法应用于临床可以减少不安全因素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为研究运动训练法干预对中轻度精神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46例中轻度抑郁症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n=23)和实验组(n=23)。其中,所有参与本次研究患者均口服多虑平进行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助以运动训练干预法,分别比较两组4个疗程结束后的临床疗效。由结果可知,运用运动法干预治疗的实验组预后恢复更好。综上所述,对中轻度抑郁症患者进行运动训练法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沈莉,高雅,周博,刘萍,周志焕,颜红.三位一体综合疗法治疗轻度抑郁症疗效观察[J].2016,11(13);651-653.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M].第3版.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7-8.

[3]闫海莲.运动训练法干预治疗中轻度抑郁症患者23例中国老年学杂志[J].2014,9(34),4963-4964.

[4]王婷,张艳秋,谷多.长春市社区老年人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1):3120-1.3

[5]邵通,王红英,陈长香,等.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情绪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0):2798-800.

论文作者:董岩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  ;  ;  ;  ;  ;  ;  ;  

运动训练法干预治疗中轻度抑郁症患者23例论文_董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