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乡村水污染防治源头控制政策与技术路径论文_袁超,倪峰

浅析乡村水污染防治源头控制政策与技术路径论文_袁超,倪峰

山东正龙设计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山东省 济南市 250000

摘要:当前我国乡村水污染防治政策正在有序强化和完善,其政策实施方面还有待细化,有效开展水污染防治的技术路径也应该积极把握。本文首先探讨乡村水污染的重要源头以及特点,解读相应的水污染防治源头控制政策内容,剖析了水污染防治源头控制技术路径,进而提出改善乡村水污染防治的技术策略。

关键词:乡村水污染源头;控制政策;技术路径

我国的农村地区开展水利建设与水务管理的时间较短,因此在农村受污染水体的处理方面并未表现出很明显的效果。按照2016年的城乡建设统计年鉴显示,全年城市与乡村的污水处理率分别是93.44%和22%,城乡之间的比例落差是相当大的[1]。很长时间以来,乡村地区的水体污染物排放量一直保持在相对较高的位置。2015年环境统计年鉴显示,乡村地区的农业污染源所排放的COD与氨氮排放指标,分别占到全国排污总量的48%和31.6%,可见积极处理农业污染源,从源头上建立有效控制体系,避免各污染源污染水体,远比在水体修复或净化工程中得到的效益要高。因此,积极探讨乡村水污染防治源头控制政策与技术路径具有现实意义。

一、乡村水污染的重要源头及特点

乡村水污染的主要源头包括生活污水、田地雨水径流、畜禽类乡间养殖污水、水产类乡间养殖污水、坑塘污水、生活垃圾堆放渗滤污水等。乡村污水中的生活污水部分,随居民住户分布而显得分散,很多都不加处理直接排放。田地雨水径流部分,往往会冲刷土地中的化肥与农药,使得氮磷含量超标。畜禽类乡间养殖污水也是乡村特有的污水组成部分,养殖排污量占总乡村地区的比值均要超出一半,很多水体的污染负荷很大程度取决于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量。水产养殖污水部分,也因长期投食过程中掺杂饵料或药品,导致水污染加重。坑塘属于乡村地区分布广泛的典型地貌,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坑塘污水问题,任重而道远。乡村地区的生活垃圾缺乏有效治理,清运效率还无法及时跟进,随处堆放现象突出,治理难度较大[2]。

二、乡村水污染防治源头控制政策解读

2013年之前,我国就乡村地区的农业环境保护还未制定针对性的专项法律法规,实施乡村水污染防治工作,依然参考《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系列规定,但具体到农村水污染防治实际工作,有关技术要求、行动标准、治理政策、支撑法规等都很不完善。2013年,《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发布,从立法角度要求加强对畜禽养殖场以及养殖小区的污染防治,加重畜禽养殖业环境监管。2015年,《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发布明确了流域水质目标,并具体到不同省市区域分解细化出多项考核断面,通过标准的制定来强化乡村地区的污染减排达到理想效果[3]。《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中,就如何治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化肥利用率、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等方面工作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目标体系。2018年实施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提出了对农村污水,化肥、农药等产品的质量标准和使用标准、畜禽废弃物防治、水产养殖等的要求。当然,从现阶段看,乡村地区水污染防治的源头控制政策还未完全细化,特别是在强化农药、化肥施用指导指南方面、在散养户污染防治政策方面,在渔药及渔用饲料管理方面、在水产养殖排放标准及许可方面,尚且需要更完善健全的政策制度来指导规范[4]。

三、现行乡村水污染防治源头控制技术路径

较之国家政策制度方面的细化措施的不足,我国各地在乡村生活污水与畜禽养殖污水的处理方面的技术研究和实践成果较多。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水污染源头控制技术。

(一)针对农业田地种植径流污染源,积极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间套作种植技术,合理规划区域,在田地中开挖生态沟渠、污水净化塘以及地表径流积蓄池。

(二)针对畜禽类乡间养殖污水治理,积极推行种养平衡模式,实现生物垫料零排放,积极制定更为严格的技术措施指导修建氧化塘,完成畜禽排放污染物的接触氧化治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针对水产类乡间养殖污水治理,主动开展周期性池塘清淤工作,确保物联网智能化控制技术与生态循环水体处理技术能够在预定区域内发挥作用。

(四)针对生活污水的治理,广泛在乡村地区建立化粪池、净化沼气池、生物滤池,并引入新科学技术来建立土地处理系统,建立地埋式处理系统,积极构建人工湿地。

(五)针对乡村坑塘污水的治理,同样可以在合理区域开辟人工湿地,并启动移动治污车辆在日间进行巡回治理[5]。

四、改善乡村水污染防治的技术策略

(一)建立健全针对性政策法规,凸显权威执法效果与激励效应乡村地区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开展,必然需要有科学可行、系统全面的政策法规予以支持,有关部门要积极调查研究乡村地区的实际情况,研判典型个案,关注普遍事实,积极完善在乡村农业生产过程中以预防为主的技术规范,同时加强对高性能污水处理设施的推广普及,真正为乡村水污染源头治理提供坚强有力指导。放大政策制度上的立法执法权威,同时还应积极利用法律来激励乡村居民的能动性。

(二)长远规划新农村建设发展,重新梳理布局种植养殖业

正确分析各地乡村区域的差异化,重点量化掌握水资源承载力,做好农业结构布局优化工作,主动研究探索农村排水机制,全面控制农业环境可能遭受的风险因素,有效增强水污染防治效率。在实际工作中,对地下水环保安全等级较低的地区,应种植自我生长力突出、环境效益明显的农作物;可以在乡村区域规划中,基于水域分布划定生态养殖区,重点设置限养与禁养区,增设污染防治及资源利用设施。

(三)强化对污水排放标准的设定,完善乡村水污染治理方案我国的乡村分布广泛,自身所处区域位置、地形地貌、排水特点、人口总量、劳动力聚集度等因素都会影响污水治理工作的开展。必须因地制宜,结合水资源承受力、结合地区经济承受能力等信息,实施理想化的污水收集处理模式,强化对污水排放标准的设定[6]。在个别区域内出现的纳管条件极低的零散居民,或者居所外水体拥有大容量净化效果的,可适当降低污水治理后的水质标准。

(四)及时补充注入更多资金投入,强化整体环境的监管力度在资金投入方面,一方面可依托政府的乡村专项环保资金,另一方面可倡导民间资本注入,或组织发行专项绿色债券,号召已经发展的城市及工业实体加强对农村农业的资金扶持。在环境监管方面,主动出拳完成污染源头清查,掌握各种污染情况,持续督促污染防治,构建有效防治设施,加强对水质的监测控制。

结语

乡村地区的水污染防治正在经历快速发展的过程,因此要研究制定有效的监管保障长效机制,才能更好地推动实现污水减排。我们应该始终坚持按照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方针来开展治理控制工作,同时还应该积极研究和探索可行的技术方案,以实际行动来推动乡村水污染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鞠昌华,张卫东,朱琳.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环境保护,2016(6):49-52.

[2]范理,李坤,王亚娟.农村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模式的探讨[J].环境工程,2014(S1):169-171,209.

[3]范彬,胡明,顾俊.不同农村污水收集处理方式的经济性比较[J].中国给水排水,2015(14):20-25.

[4]江星涛.乡村水污染防治源头控制政策与技术路径探讨[J].化工管理,2018(23):195-196.

[5]乔婧,尚建程,谢志成,等.农村水污染防治源头控制政策与技术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7,42(5):34-36.

[6]王鑫.农村水污染防治源头控制政策与技术初探[J].中国绿色画报,2018(7):144.

论文作者:袁超,倪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  ;  ;  ;  ;  ;  ;  ;  

浅析乡村水污染防治源头控制政策与技术路径论文_袁超,倪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