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工民建施工受到广泛重视,然而,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良地基,影响着工民建工程施工质量。因此,工民建施工企业必须制定完善的不良地基处理方案,提升工民建的施工经济效益,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不良地基;改造技术
在我国工民建工程施工期间,建筑企业必须控制地基质量,全面优化工民建工程施工体系,增强工民建施工效果,减少国家工民建施工企业的经济损失。
一、工民建不良地基主要危害
在工民建施工中,不良地基会影响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难以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一般情况下,不良地基会影响地基的承载能力,很容易出现地基沉降的现象,难以提升工民建整体工程的稳定性,甚至会出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具体危害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影响着工民建地基承载能力。一般情况下,在工民建施工中,地基不良会影响整个建筑物的承载能力,难以提升工民建建筑物的抗压能力。主要因为在地基承受能力范围之内,工民建建筑物的负荷难以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但是,一旦工民建地基出现不良现象,就会影响地基的负荷承受能力,地基的抗剪强度也无法支撑工民建整体建筑的重力,对地基内部也会产生剪切性破坏。例如:在工民建地基不良的时候,受整体建筑物的负荷影响,地基周围的地面会出现隆起的现象,甚至会发生移动问题,如果建筑企业继续开展施工工作,就会导致建筑物倾斜或倒塌。
第二,导致地基出现沉降现象。工民建整体建筑沉降是较为严重的问题,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性,也影响着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工民建工程沉降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最为主要的就是地基不良因素,重点表现为工民建建筑地基内部结构不稳定,承载能力较低,无法承受工民建建筑工程的负荷压力,导致工民建建筑物出现整体沉降的现象。
第三,土坡失稳问题。工民建工程施工中,不良地基会导致建筑出现土坡失稳的现象。就是原有的平衡不能得到保障,在受到一定冲击作用下,原有的内部结构将会出现变化,导致地基结构不良范围内的突破出现滑动问题,破坏了工民建建筑物的整体结构。如果工民建工程施工技术人员不能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开展工作,将会影响工民建施工质量。
二、工民建工程不良地基特点
第一,工民建工程中的不良地基具有较高压缩性,很容易因为沉降不均匀或是沉降幅度较大出现整体工程变形的现象,再加上受到过大荷载的影响,沉降深度甚至会大于两米,如果在不良地基上施工,就会出现基础标高与开裂问题,严重的甚至导致工民建整体建筑物倾斜[1]。
第二,不良地基具有渗透性过小特点,降低地基突然的凝固速度,导致工民建地基沉降时间增加,或是出现地基过软的现象,难以提升工民建地基加固效率。
第三,不良地基具有高灵敏度特点。在工民建工程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不良地基具有高灵敏度特点,导致地基土壤强度降低,地基结构遭到破坏。
三、工民建地基处理与改造基础分析
在工民建不良地基处理与改造期间,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必须制定完善的制度,提升不良地基的改造效率[2]。
(一)工民建不良地基需要考虑的因素
工民建施工企业必须要全面考虑工民建不良问题的因素。首先,要全面分析工民建不良地基种类,并综合考察不良地基对上层建筑物的影响,例如:工民建结构稳定性与工民建建筑工程使用寿命等。其次,工民建施工管理部门要全面分析不良地基加固处理可行性,明确不良地基加固处理方案,减少不良地基加固处理成本,优化不良地基的施工体系。最后,工民建施工管理部门要明确不良地基处理目标,结合上层建筑物的使用要求,正确计算上层建筑物的荷载数据,进而提升工民建建筑施工质量[3]。
(二)换填土层技术
工民建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换填土层技术开展施工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换填土层技术主要包括:垫层技术、砂垫层置换技术、挤压淤泥技术等,在实际施工期间,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必须要先去除不良地基土层,然后利用新土壤对其进行重新填充处理,最后开展土层压实活动,提升软土地基的稳定性[4]。
(三)塑料排水板技术
如果工民建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层较厚,不良地基处理技术人员就要应用塑料排水板对其进行处理。主要因为软土地基层较厚的区域,地基固结时间较长,难以快速实现稳定性,这就需要不良地基处理技术人员应用塑料排水板,有效排除地基中的水分,减少地基固结时间,提升地基的稳定性,同时,塑料排水板的应用成本较低,可以有效控制不良地基的处理成本,提升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压实技术
工民建不良地基处理技术人员在应用压实技术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物理学重力作用理念,利用高空重物下降所产生的重力对不良地基进行压实处理,缩小不良地基土壤细缝,并且提升不良地基的压缩性,增强地基承载能力,完善地基整体性能。一般情况下,压实技术会应用在深层地基处理工作中,可以快速产生80cm左右的沉降作用,当下降到最小值的时候,地基就会出现裂缝,地基中的水分也会被排出,提升不良地基的处理效率[5]。
(五)加筋加固技术
工民建工程中软土地基是导致建筑物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再加上建筑物的负荷较高,如果不对不良地基进行合理的处理,将会导致出现建筑物位移现象。因此,工民建施工技术人员可以选择加筋加固技术开展不良地基处理工作,逐步提升工民建工程施工质量[6]。
(六)挤密技术
工民建施工技术人员在应用挤密技术的时候,可以通过灰土挤密方式处理湿度较高的黄土地基,使不良地基在挤密处理的情况下,形成较高的抗载能力。同时,工民建施工技术人员可以利用天然土对不良地基进行处理,使不良地基的空隙减少,密实度有所提升,摩擦角与干密度也会逐渐提升,优化不良地基的物理学性能,进而提升不良地基处理质量。
(七)预压改造技术
预压改造技术是工民建施工中较为常见的技术项目,可以有效改造不良地基,提升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少工民建建筑物的沉降量。工民建工程施工技术在应用预压技术之前,要对地基施加足够的静态荷载,在地基土全部压实之后,解除荷载压实。此类技术适用于处理淤泥较多或是软质地基,可以分为:堆载预压技术、真空预压技术等。堆载预压技术就是在不良地基上面放置一些重力较高的物体,达到压实土壤的作用。真空预压技术就是在软土地基上面铺设足够的砂垫层,利用薄膜对其进行覆盖,然后通过真空泵抽取不良地基中的气体,借助于真空压力的作用,可以将不良地基中的水分抽取出来,提升地基土壤的固结效率,减少不良地基的固结时间。
结语:
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重视不良地基的处理与改造,积极应用先进的不良地基改造技术,延长工民建地基的使用寿命,提升工民建地基的承载能力,增强其稳定性,避免工民建地基出现下沉或是坍塌的问题,进而减少施工企业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陈福贵.工民建施工中不良地基土的改造技术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5):204-204.
[2]李辉智.工民建施工中不良地基土的改造[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9):3804-3805.
[3]林淡怀.试论工民建施工中不良地基土的改造技术[J].中国房地产业,2011(8):104,122.
[4]杜平富.工民建施工中不良地基土的改造[J].建设科技,2015(12):166-166.
[5]杨宏立.工民建施工中不良地基土的改造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31):3056-3057.
[6]崔超.浅谈工民建施工中不良地基土的改造[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5):141-141.
论文作者:王恩阔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1
标签:地基论文; 工民建论文; 不良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物论文; 技术人员论文; 预压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第34期论文;